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868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

《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docx

家庭教育讲稿资料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各位家长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参加家庭教育课堂,今天我们的课题是“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优秀的独立能力,当他们面对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时自己动手解决,从小培养自主能力,造就更优秀的未来,可是很多家长对孩子能力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有的家长把照顾孩子当成了惯性,小到走路大到工作、生活方式都要大包大揽,有可能的话甚至把孩子的一辈子都要安排到位,看不得孩子吃一点苦,见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心里希望孩子能力出众,行动上却是兢兢战战。

我相信能放手让孩子磨练的家长不是残忍,害怕孩子吃苦的孩子也不是纵容,都是出自内心真真切切的爱。

但是我们说,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我们需要的是阳光下的大树,而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首先,我们来听这样一则故事故事分享

故事的主人公是名噪一时的“神童”---魏永康

魏永康,1983年6月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两岁的时候就能认识2000多个汉字,他4岁进小学,8岁上中学,13岁读大学,17岁时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在华容县是小有名气的“神童”。

魏永康的成长经历可谓一帆风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生活环境的闭塞、自理能力的缺失、来自母亲的巨大学习压力,在一年半前,他从中科院退学回家,萦绕在这位22岁“神童”身上的光环已然消失。

黎培德(魏永康的班主任):

他入学以后,到学校住了,住了以后,他生活不能自理,经常有闹出笑话,但是同学们都是完全充分的谅解了,比如说他早晨起来起的比较晚,那个找不着自己的牙膏了,随便找谁的牙膏,用完了又不归回原地,起来穿鞋子穿不着鞋子,把人家的鞋子穿走,袜子也乱丢,这完全都可以理解,可他妈妈看着心痛了。

  曾学梅(魏永康的妈妈):

结果永康搬到寝室住,我还是不放心。

每一天催他,喊他洗澡,我还到寝室里去喊他,被学校老师发现,有意见。

  记者:

但是你能这样陪他一辈子吗?

  曾学梅:

没有条件,有条件,我希望能陪他一辈子。

 解说:

和同学住在一起的集体生活让永康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当母亲要求把他从宿舍接回家中时,抵抗情绪开始出现在母子之间。

记者:

你看你,上了中学,然后上了大学,妈妈还一直陪读在你身边,你觉得这样好吗?

  魏永康:

我觉得这样不好。

  记者:

那你为什么不向妈妈提出来说我已经长大了?

  魏永康:

提出过很多次,但她都不放心。

  曾学梅:

他自己觉得我过去这样做的都不对,害了他这样子。

故事听完了,各位家长有什么看法呢?

(互动)

家长们说的都有道理,那么在您的实际生活中您的自立能力怎么样呢?

下面,我们开始一个小测试

每人准备好纸和笔,规则是:

要求实事求是,按自己真实想法去写。

1在工作中,你愿意

(1)和别人合作

(2)不确定(3)自己单独进行

2在接受困难任务时,你总是

  

(1)有独立完成的信心

  

(2)不确定

  (3)希望有别人的帮助和指导

3你希望把你的家庭设计成

  

(1)拥有其自身活动和娱乐的自己世界

  

(2)两者之间

(3)邻里朋友交往活动的一部分

4你解决问题,多借助于

  

(1)个人独立思考

(2)两者之间(3)和别人展开讨论

5你青春年少时,和异性朋友的交往

  

(1)较多

(2)两者之间(3)比别人少

6、在社团活动中你是一个活跃分子

  

(1)是的

(2)两者之间(3)不是的

7、当人们指责你古怪不正常时,你

  

(1)非常气恼

(2)有些生气(3)无所谓

8、到一个新城市找地址,你一般是

  

(1)向人问路

(2)两者之间(3)自己看市区地图

9、在工作中,你喜欢独立筹划而不愿受人干涉

  

(1)是的

(2)两者之间(3)不是的

10、你的学习多依赖于

  

(1)阅读书刊

(2)两者之间(3)参加集体讨论

说明:

1、2、3选项分别为1、2、3分。

  分数为15~20:

你的自立强,当机立断。

通常能够自作主张,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不依赖别人,也不受社会舆论的约束。

同时,你无意控制和支配别人,不嫌弃人,但也无需别人的好感。

  分数为11~14:

你能够在一般性问题上自作主张,并能够独立完成,但对某些高难度的问题常常拿不定主意,需要他人的帮助。

  分数为0~10:

你依赖、随群、附和。

通常愿意与别人共同工作,而不愿独自做事。

常常放弃个人主见,附和众议,以取得别人的好感。

因为你需要团体的支持以维持自信心,你不是真正的乐群者。

应多培养一些自己的自主性。

1、我们每个人的独立自主能力可能不太一样,那么你的这种独立自主性的形成和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有没有关系呢?

有什么关系呢?

2、话题讨论

(1)我们的孩子在独立能力方面表现的如何?

(2)在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方面我们是怎样做的呢?

孩子小时候,你喂他吃饭,孩子把头躲开,同时去抢你手中的筷子或勺子。

孩子在表达什么?

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拨开孩子的手,继续喂饭。

★为孩子准备好不烫的饭菜,不怕摔坏的碗,适合孩子用的筷子和勺子,适合孩子坐的椅子等。

★最重要的是不介意他把饭菜洒得到处都是。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案例分析

孩子上六年级,有一次自行车脚蹬子坏了,回家拿工具准备自己修,母亲说:

“你会修吗?

让你爸送修理部吧,花不了多少钱。

母亲表达了什么?

孩子的感受的什么?

母亲:

首先,我怀疑你的能力,

其次,父母随时可以帮助你,

再次,有钱可以代替你的能力。

需要是成长的原动力,在以上亲子互动中,哪些是孩子的需要?

哪些是父母的需要?

孩子不能独立自主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

家长们首先必须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成长,这个世界上很少人的生活轨迹是可以完全符合他人意愿的,过度的压迫是摧残,爱孩子更要爱孩子真正的自我!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

链接:

孩子的独立需从小培养

我相信各位家长心里都有所感触,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需要自助成长的空间,家长们要懂得尊重孩子而不是打击、不信任或者置之不理。

但是许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孩子自助能力滞后甚至缺失!

1、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

父母逼迫小孩子去做事,孩子也会顺从父母的意志,但反抗的力量会一点一点地聚集,到一定时候就会叛逆;有的也许会选择完全放弃自己的尊严与权利,习惯于听从别人的帮助和安排,只能随波逐流,坐享其成。

2、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分苛刻。

有的父母以为严格要求才是对孩子负责任,希望孩子事事都要做好,就容易过度指责,标准很高,有言语或肢体暴力,规则刻板,要求绝对服从,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

完美主义倾向与各种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态有着密切关系,追求完美也是其症状之一。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话题讨论,内容是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谁?

你觉得你的孩子比较像谁?

你知道孩子认为自己像谁吗?

你知道孩子希望自己是谁吗?

你希望他象孙悟空一样有本事,象沙僧一样听话,象唐僧一样有野心,象猪八戒一样有趣。

这实在有违人性。

如果你的孩子是孙悟空,就要欣赏他的本事,包容他的不听话;如果你的孩子是唐僧,你就欣赏他的执着,包容他的笨拙;如果你的孩子是沙僧,你就欣赏他的忠厚,包容他的没主见;如果你的孩子是猪八戒,你就欣赏他的天真有趣,包容他的没心没肺。

苛求孩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结果可能使孩子们变成处处谨小慎微,害怕冒险,怕暴露弱点被人看不起;或者挑剔身边的人和事,看人人不顺眼,事事不顺心,变成孤家寡人。

 

不能过度照顾孩子,剥夺其成长的机会。

过度照顾孩子,满足了父母的什么心理需求?

被照顾的孩子是什么感受?

被强迫、被剥夺、被羞辱、被压抑

为什么谁照顾孩子多,孩子烦谁?

下面再分享一个小故事

一位母亲的咨询

一位母亲为她23岁的儿子伤透了心,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个死结,你就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了?

母亲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弄湿了衣服,你就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

母亲称是。

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小时,你嫌他笨手笨脚,对吗?

母亲很惊愕,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说:

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母亲问,以后我该怎么办?

专家说,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

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了。

请注意教育孩子的有效期,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不可以从头再来。

某马戏团着火,烧死了好几头大象,人们发现捆住象腿的只是细绳和小小的木桩,大象只要轻轻挣脱就可以逃生,但这些大象宁可被烧死也不挣扎,因为它们从小就被捆在这根木桩上,它们小时候从未挣脱过,从此放弃了挣扎。

3、家长担心孩子出差错、犯错误

案例分析

小敏快要上学去了,妈妈忙着削铅笔、整理书包,放学了,爷爷去接她,帮她背书包,到家了,爸爸监督写作业,收拾书本。

最近这几天,小敏的作业错漏百出,有时还忘在家里了,班主任问她原因,她说爸爸妈妈都出差了。

某招聘会上,一个老人在各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地向用人单位咨询。

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

此时此刻,她26岁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这些父母通常不允许自己出错,也担心孩子出错,所以他们很累------

在总是很正确的父母身边长大,孩子也努力做到不犯错误,他们就容易掉进完美陷阱,追求完美是大部分人格障碍、精神病态的原因和症状。

分清孩子与父母的责任,大胆放手。

4、父母对孩子缺乏信任,安全感不足

一个人一生的安全感如何,由0~6岁的经历决定。

在家庭的重大变故中受到惊吓;

经常搬家、经常变换抚养人;

与母亲过早分离;

父母常吵架、感情破裂、情绪不稳定

这些都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而安全感一旦被破坏,就会影响人一生的情感发展,影响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基本态度。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特别需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证明自己很重要,自己很正确,就容易粘着孩子,通过对孩子的不放心和过度照顾实现自我价值。

这些父母可以试着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孩子。

多关注一下外面的世界,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做,有自己的爱好和精神生活,不要总盯着孩子。

孩子身边会有危险,但我们可以教给他保护自己的能力;

孩子会摔倒,但他自己可以爬起来;

孩子是弱小,但是磕磕碰碰的过程可以让他强壮起来。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小视频

链接:

小孩子帮父母做家务

有没有对孩子展现出来的潜力有所感触,孩子的真正能力其实是超过我们的想象的不是吗?

那么,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呢?

首先请大家记下这样两句话:

孩子自己能做的,父母就不做

父母退一步,孩子就进一步

大家都知道头羊吧?

就是羊群的领头羊!

头羊是怎样产生的呢?

五十只羊,十只羊,两只羊都会有头羊,稍强一点的那一头做了头羊,会越来越强。

家长学会示弱、表现适度的无知,孩子就会越来越能干。

1、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幼儿喜欢围绕在妈妈身边,小学生喜欢脱离父母视线的感觉,但有事回家还想告诉妈妈,中学生就希望你离他远点了,我们得接受现实。

2、给孩子困难和机会,让他自己去锻炼

 少一些照顾和控制,让孩子去锻炼,不顺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孩子应对变化的能力,接受现实和积极应对的心态,不容易被生活的坎坷绊倒。

3、给孩子冲突和对手,让他自己去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