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794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95 大小:1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5页
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5页
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5页
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5页
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1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

(生答:

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

多种渠道学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1-2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1、家中:

第1页的插图。

2、学校:

第2页上面的两幅,第3页下面的两幅。

3、校外:

第2页上面的四幅,第3页下面的四幅。

三、工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1页上部和下部的一组插图。

(1)请同学们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于什么;(椭圆形的图中是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正在主持少儿节目。

长方形的图中是一位小学生,左手拿着无绳电话,右手翻开语文课本,正在一边收听节目,一边向电台主持人打热线电话,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启发?

(收听广播节目、通过热线电话问疑解难是学习语文的渠道之一)

2、指导观察第1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

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

(左图是两位同学正在用电脑打字,右图是两位同学在聚精会神地收看电视讲座)

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

(收听厂·播节日、利用电脑、收看电视)

4、指导观察第2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甲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从圆形图上的麦克风、投影仪可以看出老师站在讲台前;同学们桌上的文具摆放整齐,书本还没有打开,可以看出老师正在给学生作课前谈话;同学们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可以想象老师的谈话很精彩,已经把同学们带进课文的情境之中)

(2)一节一节的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课堂学习中来。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还应该养成坐姿端正、书本文具摆放整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这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

在于什么,是怎么做的。

左图:

人物--校长、三名小记者

地点--学校橱窗前

事情--采访

怎么做--用摄像机、手持话筒、做记录

右图:

人物--兴趣小组成员

地点--教室

事情--猜谜语(或讲故事)

(2)指导学生说图意。

提示:

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3)同学们在学校里参加过语文学科的哪些课外活动呢?

这些活动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帮助呢?

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顺势小结:

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渠道学语文,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才干。

四、课外延伸

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我们不光可以在课堂上学,在校园里学,还可以在家庭中学,在社会这个大学校、大家庭中学。

除了书本上介绍的这些渠道以外,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其他的渠道。

你想试一试吗?

那就请你在课后好好地开动脑筋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从地点上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

(板书:

家中、校内、校外)

2、课本中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家中学语文的渠道?

(板书:

听广播、用电脑、看电视)介绍了哪几种校内学语文的渠道?

(板书:

课堂学习、课外活动)

二、继续观察插图

1、观察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

(1)弄清人物、地点、事情,然后说图意。

①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到工厂参观。

③同学们穿上小军装,参观军事基地,津津有味地听解放军阿姨讲解武器装备。

(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突出同学们热爱解放军的感情)

④少先队员深入农村,来到田头,挽起裤管,在农民阿姨的指导下学做农活。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说出少先队员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

(2)教师小结:

同学们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做好记录和文字整理工作,让社会活动推动我们的语文学习。

2、观察第3页下面的四幅图。

(])引导学生说出整体图意:

这四幅图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在图书馆借阅课外书刊的情景。

(2)逐一说出图意。

①一位小学生在图书馆查找书名目录。

②同学们在阅览室里阅读课外书报。

③同学们在图书馆的书架前挑选课外书刊。

④同学们从金陵图书馆借到厂自己想看的书,满意而归。

(3)教师小结:

高尔基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记载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无沦学习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学习语文更是如此。

阅读课外书刊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希望大家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总结与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丈知道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板书:

社会实践、课外阅读)

2、上节课我们曾经布置大家思考学习语文的其他渠道,你们想到了吗?

现在就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

(提示从家中学语文、校内学语文、校外学语文三个方面说。

只要学生说的对学习语文有帮助的就给予肯定,对说得较好的则板书在黑板上以示鼓励)

以下内容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如学生不能说出,可由教师给出。

(1)家中学语文。

①网上学语文。

②与家人交谈,学习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

③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写观察日记,?

(2)校内学语文。

①自办墙报板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②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3)校外学语文。

①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

②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

③发现有创意的广告,理解商家用心,学习语言技巧。

3、总结:

“处处留心皆学问。

”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第三课时

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

打开课本,翻到第4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么。

(图上是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课,讲解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好!

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一讲修改作文的问题。

(板书:

文章不厌百回改)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1、齐读:

2、提示“厌”、“百”的意思,厌,满足。

百,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

3、学生试说句意

4、明确句意:

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5、过渡:

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

三、出示小资料(用投影片打出)

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

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

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

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

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1、学生讨论:

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

修改的结果怎样?

说明了什么?

2、教师指点:

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长的变短,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3讨论:

作家写作要修改,我们小学生写作要不要修改呢?

(生答:

更应该)为什么呢?

教师指点:

我们小学牛学习写作的时间不长,作文当然不可能一次就写得尽善尽美,当中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必须进行反复修改。

四、继续观察第4贝下面的图

1、图上是谁?

在干什么?

是怎么做的?

生答:

图上是同学们在认真地修改作文。

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右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巩固基本的学习习惯)

(1)坐姿端正。

(2)握笔姿势正确。

(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

(4)专心致志。

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

明确修改程序:

先通读全文,再逐段逐句边读原文边修改。

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

明确修改方法:

用修改符号修改。

六、观察第5页的插图,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1、教师提示:

这是一位小学生的作文《小花猫》的一部分。

文章写好后,他在上面作了修改。

2、请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里面修改了几处,是怎样修改的。

3、请们一句一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

再读修改以后的。

想一想:

小作者为什么这样修改?

明确:

第一处和第六处:

语句多余。

第二处:

标点错误。

第三处:

意思不完整,不连贯。

第四处:

顺序混乱,应先写头部再写身体。

第五处:

错别字。

4、刚才我们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

我们自己修改作文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

明确:

(1)错别字

(2)标点不当

(3)用词不当(4)语序颠倒

(5)语句多余(6)词语脱漏等

5、你从小作者的修改中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

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明确以下修改符号:

删除插入

更换调序

6、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办?

七、总结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暖流

3.只拣儿童多处行

4.早

5.古诗两首

习作1

练习1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

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

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

(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歌谣绿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叽叽支撑锨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