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7552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图甲为新疆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图乙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新垦区()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适合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D.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2.图中甲表示()

A.土壤盐分增加B.绿洲面积增加

C.河流水量减少D.冰川融水减少

读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对图中方言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B.划分指标多样

C.区间界线明确

D.区内没有差异

4.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方言区种类多,分布范围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②水源

③地形④历史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读“我国黄河流域某区域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a是利用附近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是()

A.石油化工B.钢铁工业C.制糖工业D.毛纺工业

6.图中阴影区域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最可能是()

A.甜菜B.油菜籽C.甘蔗D.黄麻

7.如果该区域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②河流污染

③土地沙化④土壤盐碱化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

回答问题。

8.该地位于

A.珠江三角洲B.江淮平原

C.华北平原D.三江平原

9.该地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C.灌溉技术的提高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10.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最有可能

A.自然灾害多发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C.农业投入不足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等。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判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a.土壤水增多b.库区蒸发量增大

c.蒸腾加强d.植被覆盖率增大

A.acbdB.bdacC.adbcD.adcb

1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最新】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

14.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传感器B.卫星系统C.地面装置D.信号发射装置

15.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②GPS③RS④GPRS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③

读下图(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该植被是()

A.沼泽B.温带落叶阔叶林C.荒漠D.草原

17.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次生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锐减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被分布区属高寒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B.该植被分布区属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草场退化严重

C.该植被分布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气候较干旱

D.该植被分布区由于人口稀少,所以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

塞罕坝(下图)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10~1939.9米,是滦河的发源地。

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

自1949年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其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气温低②土壤酸性强,肥力差

③距冬季风源地近,风沙大④气候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塞罕坝林区对京津地区的影响是()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D.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读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2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容易被溶蚀的是()

A.无植被耕地B.人工草坡

C.柏树林D.天然草坡

22.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

但不会引起()

A.水土流失B.荒漠化

C.滑坡、泥石流D.土壤盐碱化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数字①的正确内容是()

A.降水增加,蒸发减弱B.降水减少,蒸发加强

C.降水增加,蒸发加强D.降水减少,蒸发减弱

24.协调西北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①增加移民②控制人口数量③扩大耕地面积④保育天然植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5.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危害是()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B.地下石油资源锐减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D.地质构造发生变化

26.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在我国西北地区防治该生态环境问题,适宜的措施是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④⑤⑥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如“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等。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7.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C.吸烟滞尘D.防风固沙

2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

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

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

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A.林外风速较小B.林外降雪较多C.林内气温较高D.林内郁闭度大

30.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是

A.慢,风速较小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

C.快,太阳辐射较强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

31.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

A.春季融雪量增加B.融雪速度降低

C.融雪时长缩短D.河流汛期提前

【最新】10~12月澳大利亚多地遭林火侵袭。

图为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分布示意及悉尼的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导致此次长时间、大范围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大分水岭地形复杂B.全球气候比较异常

C.当地气温回升较快D.这个时期降水较少

33.澳大利亚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影响是()

A.草木灰降低了土壤肥力B.维持了大气的碳氧平衡

C.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减小D.河流的径流量变率减小

二、综合题

34.图甲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乙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请比较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比较甲、乙两地自然环境的相似性。

(2)比较甲、乙两地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

(3)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

试简要说明甲、乙两区域发展钢铁工业的相似条件。

35.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聚落、矿产资源和山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聚落分布的特点,并说明该区域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说出塔里木盆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3)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塔里木盆地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简述促进这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布沙澳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是一个凉爽的沿海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但却有着比撒哈拉沙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该沙漠被凯塞布干河分成两个部分,其中南面是一片浩瀚的沙海,内有新月形、笔直状以及星形的沙丘,有一些高达200米,沙丘底下有历经100多万年的砾石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床。

纳米布沙澳除了几个城镇外,几乎杳无人烟,但其地位很重要,有几条商路穿过。

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1)推测纳米布沙漠沙的来源。

(2)纳米布沙漠降水量远比撒哈拉沙漠少,但动植物资源却比撒哈拉沙漠丰富,试简析其原因。

(3)简析纳米布沙漠地位重要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C

【分析】

1.

图示信息可知,该流域新垦区沿河流分布,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故D项正确。

新垦区的界线和行政边界不一致,A错误。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相似,农业生产有相似性,C错误。

该区域水资源缺乏,不适合种植水稻,B错误。

故选D。

2.

新疆气候变干和用水量增加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故甲表示河流水量减少,C正确。

新疆气候变干和用水量增加不会导致土壤盐分增加,A错误。

用水增加,绿洲面积减少,B错误。

与冰川融水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新疆的新垦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绿洲的变化。

着重考查水资源的变化对区域绿洲的影响,抓住水资源这一限制因素进行思考寻找答案。

3.A

4.C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

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

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方言。

3.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

选A正确。

4.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方言。

选C正确。

5.B

6.A

7.C

【分析】

5.从图的位置看,a是包头市,包头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6.甜菜耐寒性较强,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A正确。

油菜籽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B错误。

甘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C错误。

黄麻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D错误。

故选A。

7.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不合理灌溉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有土地盐碱化;大力发展农业,破坏植被,水资源减少导致土地退化,从而导致土地沙化。

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8.A

9.A

10.D

【分析】

8.图示该地区种植甘蔗、水稻,判断是珠江三角洲;江淮平原、三江平原及华北平原,不产甘蔗。

选A正确。

9.该地土地利用状况可知,花卉、蔬菜种植面积加大,是市场需求变化所致;随着经济发展,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用地越来越少,农业发展向着市场需求大的方向发展;与灌溉技术、作物品种改良无关。

选A正确。

10.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主要生产花卉和蔬菜;该阶段,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业生产用地越来越少,农业发展向着市场需求大的方向发展,向着商品率高的农业生产方向发展;生产力的提升,人们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提升,与自然灾害多发无关。

选D正确。

11.C

12.B

【分析】

11.水库的修建会产生“库区蒸发量增大”“土壤水增多”两个结果;同时“水库周围降水增多”是“库区蒸发量增大”和植物的“蒸腾加强”的结果。

故Ⅰ为a土壤水增多,Ⅱ为d植被覆盖率增大,Ⅲ为b库区蒸发量增大,Ⅳ为c蒸腾加强,选C。

12.根据图示,土壤湿度增大,可使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导致空气湿度增大,①为“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蒸腾作用加强,可使空气湿度增大,导致降水增加,③为“降水增加”;土壤热容量越大,气温变化幅度越小,②为“气温变幅减小”。

选B。

13.C

14.A

15.D

【分析】

13.地震发生后,可利用遥感技术第一时间获取震区的卫星影像图,从而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查询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突出于“点”的定位),数字地球系统是指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后,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

ABD错,故选C。

14.在遥感技术中,最为关键的装置是传感器,A正确,BCD错,故选A。

15.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要获取被困人员的精确位置,需要用到GPS技术;获取被困人员所在区域的信息,需要利用RS技术;确定最佳救援路线,需要用到GIS技术,①②③正确;地理信息技术中无GPRS技术,④错。

故选D。

【点睛】

RS、GPS、GIS技术对比总结如下表:

16.D

17.B

18.C

【分析】

16.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的此种植被的比重之和近65%,说明此植被主要分布在这四个区域,而这四个区域就是我国的主要牧区,因此该植被是草原,选D;沼泽是湿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地区,B项错;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也不符合题意,C错,所以该题选D。

17.由上题可知,该植被为草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大,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放牧,过度农垦等)导致草原破坏,而引起荒漠化扩张,故该题选B。

18.该植被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和新疆,所以既有高寒气候区,也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错误;该植被分布区既有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又有高寒气候区,B错误;两种气候区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故该植被分布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气候较干旱,C正确;草原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形成的,D错误,故选C。

【点睛】

主要的生态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大多由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形成的。

19.C

20.A

【分析】

19.赛罕坝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海拔1010~1939.9米,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气温低。

同时,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风力强劲,风沙大;该地受季风影响较弱,气候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所以该地造林异常艰难,①③④正确;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土壤酸性并不强(我国南方地区土壤酸性强),②错。

故选C。

20.我国北方地区风沙灾害较为严重,赛罕坝经过多年奋斗,贫瘠的沙地变成绿水青山,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增强,减小了风沙对京津地区的影响,A正确;该区域气候偏干旱,降水较少,水土流失相对较少,保持水土不是其主要功能,B错;赛罕坝虽为滦河的发源地,但相比于防风固沙而言,涵养水源不是其主要功能,排除C;注意题干信息“对京津地区的影响”,赛罕坝林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但这不是对京津地区的影响,D错。

故选A。

【点睛】

森林的主要功能有:

①经济功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②环境功能:

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大气成分、繁衍物种,维护生活多样性等。

21.B

22.D

【分析】

21.CO2浓度最大,土层越容易被溶蚀。

从图中看,人工草坡的土层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土层越容易被溶蚀,故选B。

22.云南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被破坏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当地出现石质荒漠化;该地地势起伏较大,水流速度快,植被破坏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降水相对较小,蒸发旺盛的地区,该地区不适合其条件;故选D。

23.B

24.D

25.C

【分析】

23.

从图中原理分析,随着植被减少,蒸腾减弱,空气中水汽含量下降,降水几率下降,晴天增多,太阳辐射增强,蒸发加剧,所以图中数字①的正确内容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强,B正确。

故选B。

24.

我国西北地区水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协调西北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可以②控制人口数量,植树种草,④保育天然植被,减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保护生态环境,D正确。

①增加移民和③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剧人地矛盾,破坏植被,造成生态环境恶化,ABC错误。

故选D。

25.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地下石油资源减少主要是开采造成的,与土地荒漠化关系不大。

荒漠化导致土地沙化,土地退化,植被不易生长,土地生产力下降。

C选项正确。

【点睛】

本题组以西北地区荒漠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逻辑关系图的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6.D

【分析】

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详解】

人口大量外迁,会导致其他地区人口压力大,开发深层地下水,技术要求高,且一旦破坏受到污染,很难恢复,①②错,为了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可以开发太阳能、风能等,但是该地区气候干旱,径流量小,水能资源较差,③错。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可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④⑤⑥正确。

故选D。

【点睛】

27.D

28.C

【分析】

27.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风固沙,减少风沙的危害,D对。

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是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A、C错。

涵养水源是河流中上游林地的主要功能,B错。

2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对。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A错。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保护区的功能,B错。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是森林的功能,不是河流上游林地的主要功能,D错。

29.D

30.C

31.B

【分析】

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作用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9.据材料信息“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可知,林内与林外空地气温、降雪和风速相差不大,排除ABC三项。

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区森林郁闭度大,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D正确。

故选D。

30.读图分析可知,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快。

据材料可知,“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融雪速度快;风速大,融雪速度快,故选C。

31.据图,图中显示,春季融雪云冷杉比落叶松人工林融雪速度降低,因此融雪时间长,河流汛期滞后,利于水的下渗,所以生态效益高,B正确,CD错误。

云冷杉常绿原始林郁闭度高,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春季融雪量减少,A错误。

故选B。

32.B

33.C

【分析】

32.

虽然大分水岭确实地形复杂,增加了扑灭火灾的难度,有可能使火灾持续时间长、蔓延的范围广,但由图可知,山火发生区不仅在大分水岭区,而且也分布在其东部的广大地区,因而地形复杂不具备普遍性,不能作为解释此次长时间、大范围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A错误;而气温回升与降水少,均为这个地区多年平均的天气状况,即气候特征,如果按此分析,每年澳大利亚均应在此时发生长时间、大范围的森林火灾,CD错误;据科学家分析,澳大利亚大火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复杂的、紧密的联系,B正确。

综上所述,故选B。

33.

澳大利亚火灾产生大量的草木灰,草木灰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能,对提高土壤肥力有一定作用,A错误;而大量森林被烧,植被覆盖率降低,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减小,C正确;森林燃烧使生物圈的碳以碳氧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大气圈,从而改变了大气的碳氧平衡,B错误;由于缺少植被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等作用,该地的河流径流量变率将增大,D错误。

综上所述,故选C。

【点睛】

森林的生态效益有:

森林净化空气;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森林是天然氧吧;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森林改变低空气流,防止风沙;减轻洪灾、涵养水源、延缓径流、削弱洪峰;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过滤水源;保持水土;森林有除尘的作用。

34.

(1)①部位于中纬度地带,都临近海洋,都位于本国的东北部,②都以平原、山地为主③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较强(或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2)

(3)铁、煤资源丰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分析】

本题以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考查,理解两大地区的区域特征并综合分析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侧重考查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详解】

(1)由图可知,两地区在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

地理位置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角度思考即可得出:

都位于中纬度地带,都临近海洋,都位于国土的东北部;地形可从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大类型角度思考即可得出:

都以平原为主;气候特征:

大陆性=气候都较强(或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

(2)比较甲乙两地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

美国东北部地区: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交通方式是铁路、内河水运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中国东北部地区: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交通方式是铁路运输为主、内河水运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

(3)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

由图可知,甲乙两区域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是:

铁、煤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35.

(1)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自然原因: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湿润水汽难以深入。

(2)问题:

土地荒漠化。

成因:

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脆弱;滥垦、滥伐,破坏植被;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3)加强对矿业城市的政策支持,减轻矿业城市的负担;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部资金、人才;重视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等。

【分析】

考查聚落分布特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

(1)聚落的分布离不开水源,本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源是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内陆盆地,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而盆地的边缘有高山融水补给,故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区和河流沿岸,水源充足。

图示区域为塔里木盆地,该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要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分析。

海陆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

四周有高山阻挡,湿润水汽难以深入。

(2)塔里木盆地地处大陆内部,在人口迅速增长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本已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日趋恶化的趋势,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塔里木盆地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