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6045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

《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节日校本教材.docx

传统节日校本教材

第一节  节日的由来 

中国节日由来,大体的节日起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历法节气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

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

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

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

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

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

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

岁时节日与历日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历日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

二、原始崇拜 

中国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动物奉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龙图腾崇拜。

龙图腾崇拜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都要举行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这种龙图腾崇拜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之一。

“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作物根植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称祭祀土地神为“社祀”,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祭祀“毫土”的卜辞。

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又称社日或社王节,主要民俗活动是祭祀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

 三、禁忌迷信 

在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供神、团圆、娱乐等内容。

据说桃木能避邪驱鬼,所以,旧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削桃木(后演化为贴红纸,即春联),制成神荼、郁垒二神画像置于大门之上,以防鬼进门。

春节还有许多禁忌,如禁水土出门,不能扫地泼水,以免财气出门。

忌说“死”,称这类话语为“乌鸦嘴”,这类禁忌迷信是一种消极防范手段,反映了人们趋吉避祸的愿望。

 四、祭祀 

最明显的例子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三个节日原是以祭祖为源,以祭祖事鬼为主要节俗活动,所以又叫三“鬼节”。

清明扫墓包含有怀念祖先,勉励后人之意;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墓前焚化纸衣。

 

五、宗教 

中国民俗节日深受宗教影响,许多节日都来源于宗教。

以佛教为例,有二月十五日薪尽日(佛离世日),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日,四月八日浴佛节(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五月十八日母连僧母诞辰,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七月三十日地藏节(地藏菩萨诞辰日),八月八日转法轮日(释迦牟尼说法日),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祖成道日)。

属于道教的节日有:

一月九日天诞节(玉皇大帝诞辰),一月十五日上元节,一月十九日燕九节,二月一日天正节,二月十五日真元节(太上老君生日),三月三日蟠桃节(王母娘娘寿诞),四月十四日八仙吕洞宾诞辰,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诞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九月九日重阳节(斗姆星君诞辰日),十月十五日下元节。

上述宗教节日流传到民间,逐渐形成了庙会等一系列节俗活动。

 

六、多神信仰 

中国是个多神信仰的国家,有些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加以崇拜和祭祀,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

如:

 

一月五日路头神生日;一月八日诸星下凡,有祭星祈岁风俗;一月二十日天穿节,北京白云观举行庙会,做煎饼置屋上补天穿;一月二十五日仓生日,祀仓神,可保粮丰囤满;二月一日太阳生日,祀太阳神;二月二日龙抬头日,又为土地神诞辰,是日雨为社翁雨;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有文昌庙会;二月十二日花王生日,祭花神,有花神庙会;三月三日北极星君诞辰;三月五日大禹生日,有禹王庙会;三月六日,麦王生日,是日天晴麦可丰收;三月十五日龙王节,祀龙王,有龙王庙会;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有东岳庙会、泰山庙会; 四月十二日毒蛇生日,祀蛇王,雨则麦坏;四月二十八日药王诞辰,祀神农,有药王庙会; 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别称关公单刀赴会日,有关帝庙会;六月十三日(一说五月七日)鲁班诞辰,木石泥瓦等行业祀鲁班先师,举行鲁班会;六月二十三日雷公诞辰,祀雷公; 六月二十四日二郎神诞辰,祀二郎神;七月七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鹊桥会,拜祭牛郎织女,是日雨称洒泪雨;八月五日万寿节,又称圣节,祀皇帝生日;八月二十七日圣诞节,孔子诞辰,有祭孔庙会;十月一日牛王神生日,祀牛王;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节,别称灶君升天日,祭社神。

节日是一个能动的文化因子,节日虽有固定的时间,但它的内容却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

 

第二节 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 

大体说来,中国节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一、先秦发生期 

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

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但当时的节日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

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

同时一些需要防范、禁忌的日子,如春节避山魈恶鬼,上巳禊祓,端午划龙舟等。

 二、汉代定型期 

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

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

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首先,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风俗的融合,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秦文化圈等,到汉代逐渐融为一体,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对节日风俗的统一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其次,汉代节日定型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犹其是“太初历”确立了以建寅月为岁首,打破了先秦时代的原始崇拜信仰,为节日风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此外,汉代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汉代找到它的源头。

 三、魏晋南北朝融合期 

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这种融合与发展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推动力:

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节俗文化中那些杂技游艺成分,如骑射、蹴鞠等。

二是宗教信仰与节日相结合,使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

道教讲究阴阳,以奇数为阳,节日中多取奇数,为吉利的象征,如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

五月五日又叫天中节,体现阴阳均衡之意。

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教谓是日佛祖成道,制粥舍众,此传说传到民间以后,形成了吃腊八粥习俗。

三是魏晋玄学和清谈之风对节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宴饮游乐方面,如高谈饮乐、诗酒风流等,为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活动。

 四、唐宋高峰期 

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

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

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变成了欢乐的象征;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活动;中秋节祭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

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等。

节日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把节日民俗活动推向了高峰。

 

五、明清稳定期 

唐宋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缓,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

明清时期,节日风俗出现了三种变化:

一是更加讲究礼仪性和应酬性,如逢年过节,人们出于礼尚往来而互相拜访送礼。

二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一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冷淡,如祭土地神习俗已不像先前那样受到重视。

三是游乐性继续发展,如元宵节观灯,明代由宋代的5天增加到10天,昼市夜灯,热闹异常。

满清入关以后,又增加了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秧歌、腰鼓等“百戏”活动。

但从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三节  节日演变特点 

 一、农业文化特色 

中国岁时节日,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作物安排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表现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这从以下节俗活动中可见一斑。

元旦前后的立春节,看风云,占天候,预测年岁丰欠,二月惊蛰节令到来时,民间有预防虫害,预占收成的习俗。

三月清明、谷雨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不少节日如蚕月(小清明)、踏青节、禹生日、麦王生日、龙王节、清明等节日活动都与祈求丰收有关。

四月立夏的节俗活动大都是围绕各地生产特点进行的。

五月盛夏之初,各种灾害较多,俗称为“恶月”,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

夏至许多地方有“祭田婆”、摘新谷荐祖习俗。

六月正值三伏酷热季节,易染疾病,因此,许多习俗偏重于消夏抗暑活动,包含有爱护生产力的意义。

 

六月六日天贶节,不少地方农民为保护耕田要祭祀谷神。

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

八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农民用新谷酬谢祖宗和家神。

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

九月霜降节令,关系到来年生产的好坏,这一天各地有看晴雨、占收成的习俗。

十月一日,一些地区农民庆祝牛王生日,广东有对牛不穿绳的“放闲”习俗,这是农闲之际向牛酬谢的表现,实际上是古代牛图腾崇拜风俗的遗留。

十一月“冬至大如年”,农民有看雪的习俗,所谓“一九雪,九九皆有雪”。

大雪可冻杀害虫,来年农事丰稔。

谚语“冬雪是麦被”,其含义即在于此。

 二、风俗与礼俗相结合 

讲究礼仪,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如春节供奉祖宗牌位,寒食、清明扫墓,对待死者“事死如生”之礼在节日祭祖中得到集中体现。

清明祭扫本来是民间风俗,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变成了礼俗。

元宵节张灯风俗自汉代形成之后,历代都以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封建统治者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上升为礼俗,以礼仪教化人民,加速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把节日纳入了封建礼教的轨道。

 

三、传承性与变异性相统一 

中国节日具有民俗文化传承性与变异性的一般特点。

节日一旦形成,便有一种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有时社会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留有古老习俗的影子,这是节日传承性的重要表现。

中国节日文化根植于数千年的农业文化之中,民间流传下来的许多节日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很多习俗是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的,至今还为人们所接受,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节日风俗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节日风俗也会不断有所变化,有的遭淘汰,有的被更新,总的趋势是积极因素占优势地位,落后的陈规陋习不断被淘汰。

如汉代以前上已节的禊祓习俗,魏晋以后变成了郊游活动。

简言之,中国节日文化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发展,传承与变异相统一是中国节日的显著特点。

 四、民族性与地区性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在其他民族的地区也普遍流行。

与此同时,汉族节日中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风俗,如春节在院内立灯笼杆,就是受了满族祭神杆的影响。

节日中的许多游艺活动,如秋千、高跷、骑射、杂技等,原来都是少数民族的习俗。

此外,由于各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因而节日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区性特点。

除汉族节日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老人节”,傣族的“泼水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布朗族的“火把节”,土家族的“七月会”,高山族的“丰收节”等等。

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殊意义和习俗,与汉族节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传统节日。

中国节日的这种跨民族、跨地区的特征,是历史上民族节日风俗互相交流、融合的结果,实际上也是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

在这种广泛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广泛的包容性,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内聚力,这也是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节  为何过节 

一、对传统节日主题的提炼 

      中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文化长卷,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当我们以感恩、平和、虔诚的心态来解读这幅画卷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取之不尽的惊喜与愉悦。

因为,所有的节日都被赋予无限的内涵,无一例外地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表现出智慧、聪明与机敏,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感情给予了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这就是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千百年的内在动力和永恒的魅力所在。

     

二、 对传统节日体系的把握    

中国传统节日的确立与普及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节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是由多种文化元素综合与提炼的过程,是不断的取其精华的过程。

由此构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

 

      1. 是以自然为取向。

尊重自然,随着自然物候的变化,以物喻人,进而引发对社会及人生的感怀。

春节、新年伊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清明踏青、中秋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踩着自然的节拍。

因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

 

      2. 是文化的表达方式。

是发自内心的喜庆与深沉,蕴涵着对历史与价值的独特理解。

其中的一系列的祭祀、聚会或饮食等风俗,都既包含了娱乐或休闲的成分,又有特定的人文取向。

 

      通过节日的各种形式或仪式,将趋利弊害的自然本能、智慧、聪明与机敏发挥得淋漓尽致。

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情感给予了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

 

      3. 是不断的取其精华的过程。

春节是这样一个过程。

清明节又是提炼了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三个节日的精华而成为今日之内涵与形式。

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以一种昂扬向上的体育竞技精神彰显民族性格和精神。

七夕节也是如此,有着多种含义,但又是在不断提炼其值得高歌的品格与特征。

  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所以我们将传统节日称作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这是有道理的。

由此,可以说,不断注入时代精神,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也是其本质的必然要求。

 

三、 对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理解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

在节日这一天,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涌动着共同的情感和期盼,这是最令人激动和自豪的事情。

 

      1. 人们通过感受传统节日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能够使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这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

 

      2. 历经千百年,不论海内外,这些传统节日依旧能够吸引中华儿女广泛参与和共享,根源就在于她是美好人性的再现,是中华美德的缩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遗产。

同时,它又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标志着民族的认同感,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其传统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鲜明的文化和精神特征。

这些节日的存在,已经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纽带。

 

      3. 中华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的逻辑进程。

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的文化价值观。

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

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

 

      所以,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是对民族精神的追求,是对人生态度的探索,是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传统节日的价值就在于它彰显民族情感、昭示人生意义、滋养民族精神、它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尽管各个传统节日的内涵不同,各自纪念与庆祝的形式不同,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就是对民族之根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巨大文化资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节日是值得全民族人民来纪念的重要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是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

它既代表过去,也代表未来,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凝聚力的典型象征。

  今天,我们纪念传统节日,体悟各节日纪念的对象及意义,使精神生活更加充实,道德境界得以提升。

周而复始,岁岁年年,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取向,体会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温馨与和谐。

 

 

第一课   春 节 

时间:

农历正月初一 

释义: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

  

起源:

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相关传说:

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

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

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

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

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

“年”晚上来 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

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

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

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

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习俗:

包年饺 守岁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第二课  清 明 节 

时间:

公历四月四-六日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

  释义: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缅怀先烈 珍爱幸福》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第三课 端 午 节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  

释义: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

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

  来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著名爱国诗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习俗: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

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

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

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

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第四课 重 阳 节 

释义:

重阳节,也叫双九节,古代以九为阳,六为阴,双九就是重阳,固称重阳节。

  

演变 :

阴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