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任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433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任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项目任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项目任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项目任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项目任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任务.docx

《项目任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任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任务.docx

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

组合体视图的形体分析。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地点

课时/累计

审批/日期

导弹1607

曹琳佳

理论教室

2/20

授课周次

6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课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指导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如叠加、相切、相交、切割、相贯等。

能补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漏线。

重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和组合形式

难点:

组合体的相切、相交。

解决办法:

第一阶段——用多媒体、模型、图例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让学生做练习;

第二阶段——根据任务项目,指导学生完成图形的绘制。

能力

训练

任务

案例

组合体视图补漏线。

教学

回顾

上节课重点介绍了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画法,然后进行测验,考核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试卷分析。

一、课前准备(5分钟)

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准备好模型、绘图仪器,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学生考勤点名,检查着装。

二、教学过程

步骤1:

引入任务项目(5分钟)

学生先观察上面的模型,了解组合体的三视图,需要补哪些漏线,由此导入新课。

步骤2:

介绍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及组成方式(30分钟)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成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从几何学看,一切机械零件都可抽象成组合体,因此,画、看组合体视图是学习工程制图的基础。

一、形体分析法

1、分析组合体由哪些基本体所组成;

2、分析各基本体的组合形式和相对位置关系。

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叠加、相切、相交、切割、相贯。

1、叠加:

两形体以平面相接触。

(1)两形体的表面不平齐时,中间应画线;

(2)当两形体的表面平齐时,中间不应画线;

2、相切:

两零件表面相切时,相切处不画线,投影画至切点处。

学生练习:

3、相交:

两零件表面相交时应画相交线;  

4、切割:

基本体被切割去某些部分而形成的组合体。

5、相贯:

两形体的表面相交。

步骤3:

学生练习(45分钟)

步骤4:

归纳总结(3分钟)

教师对教学重点和训练过程中同学们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步骤5:

布置作业(2分钟)

项目(任务)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技能实训:

根据组合体模型或轴测图画组合体的三视图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地点

课时/累计

审批/日期

导弹1607

曹琳佳

理论教室

2/22

授课周次

9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课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指导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1、了解画组合体三视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掌握组合体轴承座三视图画法。

能根据组合体模型或轴测图画组合体的三视图。

重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组合体轴承座三视图的画法

难点: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

解决办法:

第一阶段——用多媒体、模型、图例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让学生做练习;

第二阶段——学生根据组合体轴测图画组合体的三视图

能力

训练

任务

案例

根据轴承座模型,绘制其三视图。

教学

回顾

上节课重点介绍了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和组合形式,通过用模型、挂图、图例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一、课前准备(5分钟)

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准备好模型、挂图、绘图仪器,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学生考勤点名,检查着装。

二、教学过程

步骤1:

引入任务项目(5分钟)

学生先观察上面的轴承座,如何把它表达出来,由此导入新课。

步骤2: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5分钟)

1、形体分析

画组合体视图之前,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组合体的各基本形体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及在哪个方向上是否对称,在对称方向上有哪些基本形体处于居中位置。

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总的概念,为画它的视图做好准备。

2、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一般应能明显地反映出物体形状的主要特征,同时还要考虑到物体的正常位置,并力求使主要平面和投影面平行,以便使投影获得实形。

主视图投射方向选定以后,俯视图和左视图也就随着确定了。

3、选比例,定图幅

视图确定以后,便要根据物体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按标准规定选定作图比例和图幅。

应注意,所选的幅面要比绘制视图所需的面积大一些,即留有余地,以便标注尺寸和画标题栏等。

4、布置视图;布图时,应将视图匀称地布置在幅面上,视图间的空档应保证能注全所需的尺寸。

5、绘制底稿;

6、检查描深。

轴承座的画图步骤如下图:

步骤3:

组合体测绘(45分钟)

一、实训目的

1、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绘制和识读组合体三视图;

2、能正确分析组合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3、绘制组合体时,做到视图中不漏线,不多线;

4、建立形体与视图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二、基本知识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方法是:

1、正确选定组合体的摆放位置和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主视图一般要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

2、按照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位置关系、尺寸三等关系、方位关系),画出三个视图,注意三个视图应配合着画。

三、技能训练

 1.测绘内容

应用形体分析法及线面分析法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2.测绘任务

  ①每人测绘1个组合体模型。

  ②画出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3.测绘准备

  ①两人一组。

  ②测绘工具:

三角板、钢板尺、圆规等。

  ③1张A4图纸。

  ④推荐绘图比例为1:

1。

 4.测绘步骤

  ①用形体分析法概括分析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组合方式。

  ②用线面分析法详尽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以及表面连接关系。

  ③确定组合体的摆放位置和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④先布局、画基准线。

  ⑤然后画三视图(注意三个视图配合着画)。

  ⑥检查后加深图线,填写标题栏。

四、作图步骤

 

项目(任务)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形体分析法)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地点

课时/累计

审批/日期

导弹1607

曹琳佳

理论教室

2/24

授课周次

10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课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指导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1、读图的基本要领;

2、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能根据组合体视图想出组合体的空间形状,正确补画三视图或补漏线。

重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1、图线、线框的含义;

2、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难点:

根据两视图,想象空间形状,补画第三视图。

解决办法:

第一阶段——用模型、图例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让学生做练习;

第二阶段——根据任务项目,指导学生完成图形的绘制。

能力

训练

任务

案例

根据两视图,想象空间形状,补画第三视图。

教学

回顾

上节课重点介绍了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方法和作图步骤,通过用模型、图例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能根据模型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一、课前准备(5分钟)

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准备好模型、绘图工具和多媒体视频,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学生考勤点名,检查着装。

二、教学过程

步骤1:

引入任务项目(5分钟)

学生先观察上面的两视图,想象空间形状,要补画第三视图,需要掌握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由此导入新课。

步骤2:

读图的基本要领(20分钟)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

㈠必需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学生练习:

根据俯视图,补画主视图

㈡必需认清视图上每一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1、每一封闭线框,可以表示:

1、平面的投影;

曲面的投影;

孔洞的投影;

曲面与切面共同投影。

2、相邻两个线框代表位置不同的两个面;

3、在一个大封闭线框内包含的各个小线框,表示是在大立体上凸出或凹下各个小立体;

4、视图上每一条图线可表示:

(1)具有积聚性表面的投影;

(2)表面与表面交线的投影;

(3)曲面转化轮廓线的投影。

步骤3:

利用形体分析法读图(10分钟)

看图的基本方法:

利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

一、利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形体分析法:

通常先从主视图着手,分析该物体有哪些基本形体所组成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然后用投影规律,逐个找出每个形体在其他视图上的投影,从而想象出各个基本形体的形状以及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想象出整个物体的形状。

1、抓住特征分部分;

特征——是指物体的形状特征和组成物体的各基本形体间的位置特征。

(1)形状特征

要从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视图入手。

组成物体的各个形体的形状特征,并非总是集中在一个视图上,可能每个视图上都有一些。

要善于找出反映各部分形状特征的视图,再联系其相应的投影,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2)位置特征

2.旋转归位想形状;

3.综合起来想整体。

步骤4:

指导学生练习(30分钟)

步骤5:

学生完成任务项目(15分钟)

步骤6:

归纳总结(3分钟)

教师对教学重点和训练过程中同学们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步骤7:

布置作业(2分钟)

 

项目(任务)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线面分析法)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地点

课时/累计

审批/日期

导弹1607

曹琳佳

理论教室

2/26

授课周次

11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课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指导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用线面分析法读图

能根据组合体视图想出组合体的空间形状,正确补画三视图或补漏线。

重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用线面分析法读图。

难点:

根据两视图,想象空间形状,补画第三视图。

解决办法:

第一阶段——用多媒体、模型、图例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让学生做练习;

第二阶段——根据任务项目,指导学生完成图形的绘制。

能力

训练

任务

案例

根据两视图,想象空间形状,补画第三视图。

教学

回顾

上节课重点介绍了用形体分析法读图,通过用模型、图例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然后让学生根据任务项目完成图形的绘制。

一、课前准备(5分钟)

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准备好模型、绘图工具和多媒体视频,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学生考勤点名,检查着装。

二、教学过程

步骤1:

引入任务项目(5分钟)

学生先观察上面的两视图,想象空间形状,要补画第三视图,需要掌握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由此导入新课。

步骤2:

利用线面分析法读图(10分钟)

线面分析法:

从线和面的角度去分析物体的形成及构成形体各部分的形状与相对位置的方法,称为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主要用于读切割体为主形体的视图的图样。

读图步骤:

1.分线框,对投影;

2.按投影,想面形;

3.综合起来想整体。

用线面分析法读压块的三视图:

步骤3:

学生练习(50分钟)

1、2、

3、

4、

步骤4:

学生练习(15分钟)

步骤5:

归纳总结(3分钟)

教师对教学重点和训练过程中同学们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步骤6:

布置作业(2分钟)

 

项目(任务)

习题课、小测验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地点

课时/累计

审批/日期

导弹1607

曹琳佳

理论教室

2/28

授课周次

12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课

教学方法

讲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