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4166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

《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 专题三.docx

高考生物仿真模拟第四单元专题三

高考仿真练

(时间:

40分钟 满分:

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

1.(河北衡水检测)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是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植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解析 因突变性状在当代显现,可推断该突变为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引起的,且突变株为杂合子,故该变异植株自交可产生“一秆双穗”的纯合子;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形态发生变化,所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无法判断发生基因突变的位置;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还需诱导染色体加倍,再筛选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答案 B

2.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

下列各选项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

A.利用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产干扰素的大肠杆菌

C.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与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以获得无子番茄

解析 利用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培育生产干扰素的大肠杆菌的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属于无性繁殖,而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以获得无子番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

答案 B

3.(临沂一模)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

图甲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属于染色体变异

B.若图乙为一性原细胞。

其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图丁和图丙相比较,图丁产生不利变异的可能性更大

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解析 图甲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图乙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图丁为易位,图丙为基因重组,故丙不属于染色体变异。

答案 A

4.某昆虫种群的翅色有绿色(AA)、浅褐色(Aa)和褐色(aa)三种表现型。

抽样调查得知,当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各占65%、25%和10%,现假设该种群中绿色个体每年增加10%,浅褐色个体数目不变,褐色个体每年减少10%,则第二年该种群中决定翅色A基因的频率约为(  )

A.45.7%B.76.5%

C.79.6%D.84%

解析 抽样调查得知,当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各占65%、25%和10%,假设该种群中共有100个个体,在第一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数依次为65、25和10。

若绿色个体每年增加10%,浅褐色个体数目不变,褐色个体每年减少10%,则第二年绿色个体数为65×(1+10%)=71.5、浅褐色个体数为25、褐色个体数为10×(1-10%)=9,AA基因型频率=71.5/(71.5+25+9)×100%,Aa的基因型频率=25/(71.5+25+9)×100%,第二年该种群中决定翅色A基因的频率=AA的频率十1/2Aa的频率≈79.6%。

答案 C

5.下图中A、B、C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障碍的三个地区,A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B、C地区(t1、t2表示不同的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基因库将保持稳定不变

B.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障碍这一条件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其基因交流

D.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新物种

解析 某一地区的种群基因库将因种群内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因素而发生变化;自然界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未必经历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会阻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答案 D

6.(四川绵阳第二次诊断)苯丙酮尿症(PKU)是人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酶①)导致的苯丙酮酸积累,进而对婴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影响而出现智力低下。

某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

,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图是PKU的发病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KU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种不利突变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父母正常而子代患PKU是两亲代致病基因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

C.PKU婴儿时期禁食含苯丙氨酸的食物可保证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

D.基因型Aa的个体与人群中某正常人结婚的子代患病概率为

解析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PKU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因此其形成的原因是基因分离,而不是基因重组,B错误;苯丙氨酸为必需氨基酸,所以PKU婴儿时期禁食含苯丙氨酸的食物会影响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C错误;已知a=

,则A=

,正常人群中携带者概率为

,因此,Aa个体与人群中某正常人结婚的子代患病概率为

×

,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9分)

7.(9分)(鄂豫晋陕冀五省联考)下图①②③是三种因相应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变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    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中过程①的变异类型为    。

(2)猫叫综合征的变异类型属于过程    ,图中过程③的变异类型为    。

(3)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与过程    相同。

(4)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正常人(AA)易患疟疾,而携带者(Aa)既不患贫血,又抗疟疾,因此存活率明显提高,这体现了变异的利与害取决于    。

在疟疾的选择下,基因a的频率增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中海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为调查地中海贫血症发病率,不正确的做法是    。

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

c.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d.不能在特定人群中调查,要随机调查

答案 

(1)② 基因突变 

(2)② 基因重组 (3)① 

(4)生物生存的环境 种群发生了进化 (5)b

8.(10分)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一般只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

但在射线辐射下,突变率大大提高,甚至可使等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

某育种机构用射线辐射处理一批纯合的白色小花瓣花的种子,相同环境下种植,不同植株分别开白色小花瓣花、红色小花瓣花和白色大花瓣花。

已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花瓣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的DNA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育种方法为________。

控制花色、花瓣的基因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性。

(2)育种员甲选取一株诱变产生的开红花的植株进行自交,获得的105株子代均开红花,甲由此判断控制红花的基因为隐性基因a。

甲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花色的遗传为完全显性,从105株子代中任取一株与纯合开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

(3)经研究发展,红花为隐性性状。

育种员乙选取一株开白色大花瓣花的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大花瓣花∶白色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则乙选取的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从白色大花瓣花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取出部分植株,随机交配若干代,Fn的花瓣表现型及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则

Fn-1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用射线辐射处理一批纯合的白色小花瓣花的种子”可知,该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植物任何细胞中的任何基因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2)AA和aa自交的后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那么就无法根据“红花植株进行自交获得的子代均开红花”,判断出红花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因此其子代中的红花植株(AA或aa)与纯合白花(aa或AA)杂交,子代(Aa)无法判断是红花还是白花,二者都有可能。

(3)当红色为隐性性状时,白色大花瓣自交,分析后代表现型,可分别判断花色和花瓣两个性状,即白花自交后代均为白花,则该植株花色性状基因型为AA。

大花瓣自交后代有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2∶1∶1,可推知大花瓣是杂合子Bb。

那么这株白花大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Bb的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BB∶Bb∶bb=1∶2∶1,所以大花瓣基因型为Bb,但是小花瓣和无花瓣基因型无法确定,有两种可能:

①小花瓣基因型为BB,无花瓣基因型为bb;②小花瓣基因型为bb,无花瓣基因型为BB。

由于随机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若求Fn-1中B的基因频率,可直接求Fn中B的基因频率即可。

根据图中信息,后代基因型比例有两种可能:

①若BB∶Bb∶bb=4∶4∶1,此时B基因频率是

;②若BB∶Bb∶bb=1∶4∶4,此时B基因频率是

答案 

(1)诱变育种 随机 

(2)不正确 若诱变获得的开红花植株的基因为AA,自交后代也均开红花(答案合理即可) 均开红花或均开白花 (3)AABb 

9.(11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相关基因控制的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A、a,B、b和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5、9、10号染色体上),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数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某突变体的基因型及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假定产生的各种配子均能正常存活)。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突变体③的变异类型属于      。

(2)分析图甲可知,正常情况下,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从图甲还可以得出,基因可以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杂交获得F1,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F2白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4)为了确定基因型为aaBbDdd的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和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

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3∶1,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③。

解析 

(1)突变体③中染色体增加了一段,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由图甲可知,正常情况下,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____和aabb__,共2×3×3+3=21种。

由图甲还可得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纯合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其与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Bbdd,F1自交产生的F2中白花(A___dd、aabbdd)∶黄花(aaB_dd)=13∶3,F2白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3。

(4)为了确定基因型为aaBbDdd的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可让其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

突变体①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突变体①只看Ddd能产生Dd、dd、d和D配子,比例为1∶1∶1∶1,而aaBBdd只能产生aBd配子,则受精后aaB_Dd占

,为橙红色,其余为黄色,所以F1中黄色∶橙红色=3∶1;突变体②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突变体②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

2Dd∶2d∶1dd∶1D,而aaBBdd只产生aBd配子,则受精后aaB_Dd占

为橙红色,其余为黄色,所以F1中黄色∶橙红色=5∶1;突变体③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突变体③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

1D∶1dd,而aaBBdd只产生aBd配子,则受精后aaB_Dd占

为橙红色,aaB_Ddd占

为黄色,所以F1中黄色∶橙红色=1∶1。

答案 

(1)染色体结构变异 

(2)21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3)白色∶黄色=13∶3 3/13 (4)黄色∶橙红色=5∶1 黄色∶橙红色=1∶1

10.(9分)(哈三中模拟)草鱼(2n=48)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因其能迅速清除水体各种草类而被称为“拓荒者”。

多倍体鱼类与相同的二倍体鱼类相比,其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及耐寒性强,可以通过人工方法诱导多倍体鱼类形成。

多倍体鱼类的产生机制如图,a、b、c为成熟个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

(2)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成熟个体a为________倍体;通过“方法三”获得的草鱼个体体细胞中含________条染色体。

(3)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鱼虽可控制杂草生长,但其天然繁殖能力强,易对水生植物造成严重损坏,因此可以通过方法________(填写图中方法的序号,例如“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培育不育的草鱼解决该问题。

解析 方法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通过冷休克处理,使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得到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2n),受精后受精卵(3n)发育为三倍体;方法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通过冷休克处理,使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得到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2n),受精后受精卵(3n)发育为三倍体;方法三是对受精卵(2n)使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得到四倍体。

(1)运用上述育种方法得到的是多倍体鱼,因此属于多倍体育种,运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2)方法一中,a是三倍体,方法三得到的是四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4n=96条。

(3)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4)方法一、二得到的是三倍体,不可育;方法三得到的是四倍体,可育。

答案 

(1)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2)三 96

(3)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加倍

(4)一、二

2017·高考大猜想

1.“Mspl”蛋白是一类与溶液中有毒镉离子有很强结合能力的蛋白质;超磁细菌是一类在外磁场作用下能做定向运动的细菌。

某超磁细菌细胞膜上不含

“Mspl”蛋白,另一细菌细胞膜上含有“Mspl”蛋白,但不是超磁细菌,如何利用这两种细菌培育出具有“Mspl”蛋白的超磁细菌?

请选出最不可能采用的技术或方法(  )

A.基因工程B.DNA重组技术

C.杂交育种D.诱变育种

解析 杂交育种仅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细菌”属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答案 C

2.玉米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茎秆紫色(B)对绿色(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9号、6号染色体上,已知B基因容易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且这种变异不影响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及配子的可育性,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回答:

(1)基因B与b的最本质区别是     ,产生这一区别是    的结果。

(2)基因B表达出色素合成酶,体现了基因通过          ,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3)将纯合的高秆紫色植株与矮秆绿色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表现为高秆紫色,F1细胞中B基因的位置可能存在如下三种情况。

①若F1细胞中B基因的位置如甲图所示,F1自交,F2的高秆紫色植株中,杂合子占    ;若F1在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部分AaBB型的次级精母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②若F1细胞中B基因的位置如乙图所示,则F1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4)为了探究F1中B基因的位置,某同学用F1植株与纯合矮秆绿色植株杂交,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B基因的位置如甲图所示;

②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B基因的位置如乙图所示;

③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B基因的位置如丙图所示。

解析 

(1)基因B和b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基因B表达出色素合成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3)①若F1细胞中B基因的位置如甲图所示,F1自交,F2的高秆紫色植株(A_B_)中,纯合子(AABB)占1/9,所以杂合子占8/9;若F1在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部分AaBB型的次级精母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9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②若F1细胞中B基因的位置如乙图所示,则F1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用9AB表示含A、B基因的9号染色体,用60表示缺失B基因的6号染色体),分别是9AB60、9a6b、9AB6b、9a60,F1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9AB9AB6060、9AB9a6060、9a9a6060的个体致死,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紫色(4份9AB9a6b60、2份9AB9a6b6b、2份9AB9AB6b60、1份9AB9AB6b6b)︰矮秆绿色(2份9a9a6b60、1份9a9a6b6b)=9︰3=3︰1。

(4)可用逆推法。

①若B基因的位置如甲图所示,则F1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分别是AB、Ab、aB、ab,用F1植株与纯合矮秆绿色植株(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紫色(AaBb)︰高秆绿色(Aabb)︰矮秆紫色(aaBb)︰矮秆绿色(aabb)=1︰1︰1︰1;

②若B基因的位置如乙图所示,则F1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分别是9AB60、9a6b、9AB6b、9a60,用F1植株与纯合矮秆绿色植株(9a9a6b6b)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紫色(9AB9a6b60和(9AB9a6b6b)︰矮秆绿色(9a9a6b60和9a9a6b6b)=1︰1;③若B基因的位置如丙图所示,则F1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分别是9A60、9aB6b、9A6b、9aB60,用F1植株与纯合矮秆绿色植株(9a9a6b6b)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绿色(9A9a6b6b和9A9a6b60)︰矮秆紫色(9aB9a6b6b和9aB9a6b60)=1︰1。

答案 

(1)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基因突变 

(2)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3)①

 (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交叉互换 ②高秆紫色∶矮秆绿色=3∶1 

(4)①高秆紫色∶矮秆绿色∶矮秆紫色∶高秆绿色=1∶1∶1∶1

②高秆紫色∶矮秆绿色=1∶1 ③矮秆紫色∶高秆绿色=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