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2475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B.人体的头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酸性溶液侵蚀

C.用碳酸钙作牙膏的摩擦剂

D.用pH试纸测定某地雨水的pH为0,此雨水为酸雨

2.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除去Fe中的Cu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区分NaOH和NH4NO3

加水溶解,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

D

鉴别NaCl和HCl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AB.BC.CD.D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通过蒸馏可将硬水软化

D.水电解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

2

4.丙二醇有以下资料:

①化学式C3H8O2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③无味④易燃⑤沸点245°C⑥熔点-6.5°C⑦无腐蚀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A.①③⑥⑦

B.②③⑤⑥

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⑧

5.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O4

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A.H2B.H2OC.H2O2D.HCl

6.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些,目的是

A.加快散热速度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降低木柴着火点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下列说法中:

①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医疗上使用的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

③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指pH小于5.6的降雨。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蚕丝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会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仍为蓝色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9.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括号内是方法),错误的是()

A.面粉和小苏打(加水振荡)B.白酒和白醋(看眼色)

C.食盐和味道(尝味道)D.棉织衫和羊毛衫(抽丝灼烧,闻气味)

10.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蒸馏水

C.硝酸钾溶液

D.氯化镁溶液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铜和塑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可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人体缺少钙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

D.水和无机盐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饱和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C.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D.“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选择H、C、O、Cl、Na、Ca六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用于充填探空气球的单质气体_____;

(2)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_____;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4)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_____。

14.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

②t1℃时,100g水中放入50g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③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a%,其中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④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t1℃时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B.t1℃时溶质质量:

甲=乙

C.t1℃时溶剂质量:

甲>乙D.析出晶体质量:

甲>乙

15.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A中两种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氢原子和某原子能形成A2B型分子,且该原子与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则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16.2016年12月26日,合肥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实现了我省地下交通的新突破。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_______性。

(2)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炼钢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区别

在于钢的含碳量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生铁。

合金跟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________的变化(填一条物理性质即可)。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下图是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装置图。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实验中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实验中得出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甲乙两组实验中不发生反应的实验是________(填试管的序号)。

反思与评价:

若甲组实验中②④改用10%的稀硫酸,①③仍用10%的稀盐酸进行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保证得出同样准确的实验结论?

乙组实验中只需选择其中的2个就可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其中必须进行的一个实验是____(填试管的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高锰酸钾、火柴、棉花、升降台、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空白。

(1)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能制取的气体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制取另一种气体还需要补充一种仪器_____。

(2)若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请将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的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

(3)在制取完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如果顺序颠倒,会使试管内的温度降低,压强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pH试纸测定酸和碱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向盛有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其溶液的pH,当测得溶液的pH值为7时,称量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为90g。

请回答:

(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为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故A错误;

B、人体的头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碱性溶液侵蚀,故B错误;

C、碳酸钙用作牙膏的摩擦剂,能使牙齿刷得更干净,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C正确;

D、雨水的pH不可能为0,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氢之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加水溶解,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可以将它们区分,符合题意;

D、氯化钠和盐酸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无法鉴别它们,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

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3.A

【解析】

【详解】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A错误;

B、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

B正确;

C、硬水软化,实验室中用蒸馏的方法,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

C正确;

D、水电解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是1:

2。

D正确。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丙二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

丙二醇的可燃性、无腐蚀性、可以用作催熟剂等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丙二醇的化学性质。

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②③⑤⑥。

故选:

B。

【点睛】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5.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

2,H:

8,Cl:

2,O:

8,反应后N:

2,H:

0,Cl:

2,O:

4,X前有化学计量数4,故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是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详解】

A、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些,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A不正确;

B、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变,故B不正确: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被改变,故C不正确;

D、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促进木柴燃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能被改变。

7.D

【解析】

【详解】

①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①正确;

②医疗上使用的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

②正确;

③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③正确;

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指的是pH小于5.6的雨水。

④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烟雾,不符合题意;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符合题意;

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蓝色,不符合题意;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

【详解】

A、通过加水振荡,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为小苏打,振荡后变浑浊的为面粉,故A正确;

B、白酒和食醋均为无色透明的溶液,看颜色无法分辨,故B错误;

C、食盐的成分为氯化钠,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同时含有氯化钠,所以一个很咸,一个淡,故C正确;

D、棉织衫的成分为纤维素和羊毛衫的成分为蛋白质,抽丝灼烧,羊毛衫有烧焦的羽毛气味,闻气味能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10.A

【解析】

【详解】

A、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不能,说明活动性铁>氢>铜,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

B、铁丝、铜丝在蒸馏水中均能生锈,但反应速率较慢,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C、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硝酸钾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D、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氯化镁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D

【解析】

【详解】

A.黄铜属于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错误;

C.人体缺少钙元素会造成骨质疏松症或佝偻病,故选项错误;

D.水和无机盐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B、石灰水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石灰水受热变浑浊是因为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钙晶体析出,不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本身的体积没有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H2NaHCO3Ca(OH)2HCl

【解析】

【详解】

(1)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是用于充填探空气球的单质气体,其化学式为:

H2。

(2)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

NaHCO3。

(3)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

Ca(OH)2。

(4)盐酸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其化学式为:

HCl。

14.甲140甲≤37.5%AD

【解析】

根据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解答;

根据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解答;

根据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解答;

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解:

①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0g,乙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故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甲;

②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40g,故t1℃时,100g水中放入50g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g;

③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甲,故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a%,其中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甲;由于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a%,又甲的溶解度较大,故a%的最大值即为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37.5%。

故a%的取值范围是≤37.5%。

④A.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乙均有固体析出且均为饱和溶液。

又t1℃时甲、乙溶解度相同,故t1℃时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正确;

B.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由于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故溶解的甲物质比乙多,需要溶剂的质量比乙少。

故t1℃时溶质质量:

甲<乙,错误;

C.由B知,该选项错误;

D.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由于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故溶解的甲物质比乙多,故析出固体的质量比乙多。

因此正确。

故选AD。

15.

它们的每个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相同。

【详解】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B图中补出两个氯化氢分子即可,如图:

(2)由图示中微粒的构成可以得出,A中两种分子的相同点是:

它们的每个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

(3)氢原子和某原子能形成A2B型分子,且该原子与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则该原子应是硫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点睛】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6.钛合金或钢塑料导电性(合理均可)氧气和水低于硬度或熔点

【解析】

(1)根据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及石墨的导电性来解答;

(2)依据钢铁生锈的条件判断防锈的原因;;

(3)根据铁的不同合金及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的优点解答。

解: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钛合金或钢;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导电性;

(2)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水以及氧气接触,汽车表面喷漆主要隔绝氧气和水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

(3)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

故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更好,熔点更低等。

故填硬度或熔点(合理均可)等。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Mg>Zn>Fe>CuAg

【解析】

【详解】

(1)由于金属与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所以,实验甲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是能否产生气泡以及产生气泡的速率。

镁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产生气泡的速率最快,其次是锌,最慢的是铁,铜与盐酸不反应,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镁>锌>铁>铜;

(2)由试验乙可知,铝能把铜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铝的活动性大于铜;铜能把银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铜的活动性大于银。

所以,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银<铜<铝;

(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两组实验中不发生反应的是④⑦;

(4)根据控制变量法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如果酸不同,就不能保证得出同样准确的实验结论;由于通过实验⑤或⑦能比较出铝和铜的活性,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活动性,所以必须进行的实验是⑥;该反应为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

18.氧气2KMnO4

K2MnO4+MnO2+O2↑长颈漏斗

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结合题中提供的药品,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能制取的气体是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根据题目中提供药品还能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结合题目提供仪器,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还需要补充一种仪器长颈漏斗;

(2)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排水法收收集。

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的装置图补充完整如图:

(3)在制取完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如果顺序颠倒,会使试管内的温度降低,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点睛】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509.8%

【解析】

【详解】

(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为90g-40g=50g。

(2)解:

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

x=4.9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9.8%

答: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

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

1,则石灰石中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A.40.5%B.50.0%C.83.3%D.100.0%

2.已知草酸钙固体(Ca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一种有毒的气体(注:

温度没有达到碳酸钙分解的最低温度)。

将12.8g草酸钙固体放人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物为11.4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剩余物是混合物

B.将生成的有毒气体全部燃烧可产生4.4gCO2

C.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D.剩余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9.1%

3.推理法在化学学习中至关重要。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4.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下列传统工艺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烧制陶瓷B.粮食酿酒C.玉器雕琢D.火药爆炸

5.要配制100g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A.称取5g含杂质的蔗糖B.用量筒量取90mL水

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O2→H2CO3B.Fe→Fe(OH)3C.H2O2→O2D.CO2→CO

7.“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

9.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C.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B.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炉子上放一壶水

C.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D.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

11.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2.“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CO属于有机物

B.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有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D元素与图中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若E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X=_______。

(3)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14.氯化钾和硝酸钾的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是_____。

(2)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