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238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docx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附参考答案或提示)

一、基本操作

1.关于蒸馏操作

(1)沸石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在蒸馏前未加沸石,怎么办?

用过的沸石能否重复使用?

(2)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在液面上或者使其在蒸馏支管的上面是否正确?

为什么?

(3)在蒸馏过程中,火大小不变,为什么蒸了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读数会突然下降?

这意味着什么?

(4)蒸馏低沸点或易燃液体时,应如何防止着火?

(5)在进行减压蒸馏时,为什么一定要用热浴加热?

为什么须先抽气后加热?

(6)水蒸气蒸馏时,烧瓶内液体的量最多为多少?

在蒸馏完毕后,为何要先打开T形管螺旋夹方可停止加热?

参考答案或提示:

(1)形成汽化中心;停止加热,冷至接近室温,补加;需经烘烤去水后才可重复使用

(2)不正确。

温度计水银球的上沿应与支管口的下沿平齐。

若插在液面上,结果偏高;若在支管的上面,结果偏低,均因处于偏离气液平衡位置。

(3)瓶中的蒸气量不够;意味着应停止蒸馏或者某一较低沸点的组分已蒸完。

(4)严禁用明火加热。

收集瓶中的蒸气应用橡皮管引入桌下、水槽或室外。

(5)便于控制稳定的蒸馏速度;这样,能在控制在一定的压力下蒸馏提纯有机物,同时避免因突然减压造成暴沸将蒸馏液直接冲入冷凝管。

(6)烧瓶容积的1/3;防止烧瓶内液体被吸到水蒸气发生器中。

2.关于萃取操作

(1)萃取时为什么要开启旋塞放气?

(2)怎样用简便的方法判定哪一层是水层,哪一层是有机层?

(3)为何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而下层液体要从下部放出?

(4)实验室现有一混合物待分离提纯.已知其中含有甲苯、苯胺和苯甲酸。

请选择合适的溶剂,设计合理方案从混台物中经萃取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甲苯、苯胺、苯甲酸。

参考答案或提示:

(1)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力过高冲开漏斗塞,造成溶液损失。

(2)用吸管滴加1-2d水于分液漏斗中,观察其是与上层液体相溶还是沉到下层液体中

(3)防止已分开的两种液体因再次接触而造成污染

(4)查阅物理常数,根据理化性质设计实验方案。

提示:

可先将三种物质溶于乙醚,然后分别用盐酸萃取苯胺,用氢氧化钠萃取苯甲酸,而甲苯留于乙醚中,作进一步分离。

再分别用氢氧化钠和盐酸置换出苯胺和苯甲酸,作进一步分离。

3.关于重结晶和熔点测定操作

(1)活性炭为什么要在固体物质全部溶完后加入?

又为何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

(2)抽气过滤收集晶体时,为什要先打开安全瓶的活塞再关水泵?

(3)用有机溶剂重结晶时,容易着火,溶剂容易挥发,如何防止?

(4)在布式漏斗中用溶剂洗涤固体时应注意些什么?

(5)下列情况对熔点测定的结果有什么影响?

A.加热太快

B.样品不细装得不紧

C.样品管粘贴在提勒管壁上

D.毛细管壁太厚

E.毛细管不洁净

F.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6)两样品的熔点都为150℃,以任何比例混合后测得的熔点仍为150℃,这说明什么?

(7)测过的样品能否重测?

(8)熔距短是否就一定是纯物质?

参考答案或提示:

(1)便于观察固体全溶解,防止暴沸

(2)防止倒流

(3)水浴加热,回流装置

(4)停止抽滤,小心松动晶体,加少量、冷的溶剂使晶体润湿,再抽滤,如此反复2-3次。

(5)A.偏高;B.传热不好,偏高;C.偏低,中部的浴液温度较高;D.传热不好,偏高;E.偏低,有杂质;F.偏低。

(6)同一物

(7)不能,可能晶形发生了改变或分解

(8)一般是。

若样品的组成与最低共熔点的组成相同时,熔点也很敏锐,不过这种情况很少。

4.关于水的净化实验

(1)水中的主要无机杂质离子是哪些?

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2)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阴阳离子混合柱各起什么作用?

能否将前二者颠倒顺序安装?

(3)为什么可由水样中的电导率估计它的纯度?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水中的主要无机杂质离子是钠、镁、钙的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及某些气体,所以水中含有Na+、Mg2+、Ca2+、Cl-、SO42-、CO32-等离子。

用络黑T检验Mg2+,在pH=8~11的溶液中,络黑T本身显蓝色,若水样中含有Mg2+则与络黑T形成紫红色;

用钙指示剂检验Ca2+,游离的钙指示剂呈蓝色,在pH>12的碱性溶液中,它能与Ca2+结合显红色;

用焰色反应检验Na+,Na+的火焰呈黄色;

用AgNO3溶液检验Cl-,出现白色混浊说明有Cl-;

用BaCl2溶液检验SO42-,出现白色混浊说明有SO42-;

用酸分解法检验CO32-,有气泡出现说明有CO32-。

答:

电导率是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的电导值。

而溶液的电导是溶液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溶液的导电能力。

(2)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是与水样中的Na+、Mg2+、Ca2+等阳离子进行交换;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是与水样中的Cl-、SO42-、CO32-等阴离子进行交换;阴阳离子混合柱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

它们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大量的Mg2+、Ca2+流过阴离子交换树脂会产生Mg(OH)2、Ca(OH)2沉淀,大大降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

(3)因为纯水是弱电解质,水中若有可溶性杂质,将使其导电能力增大。

用电导仪测出水样的电导,再根据电导的大小估计出水样的纯度。

5.关于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操作

(1)滴定管和移液管均要用待装液淌洗三次的原因何在?

滴定用的锥形瓶也要用待装液淌洗吗?

(2)以下情况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

1)滴定管中留有气泡。

2)滴定近终点时,没有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3)滴定完毕后有液滴悬挂在滴定管的尖端处。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滴定管、移液管均要用待装液淌洗三次,是为了保证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或转移过程中被管内残留的水所稀释。

滴定用的锥形瓶不能用待装液淌洗。

(2)1)若滴定前,管中留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量体积比实际消耗体积高;

2)会使得测量体积比实际消耗体积高;

3)测量体积比实际消耗体积高。

6.关于醋酸电离常数与电离度的测定实验

(1)如果改变所测HAc溶液的温度,则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有无变化?

(2)温度一定时,CHAc分别对Ka及α各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或提示:

(1)若改变温度,则电离常数会变化,如果反应是吸热的,电离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反应是放热的,电离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根据稀释定律,电离度与电离常数有关,温度改变,电离常数改变,则电离度也变化。

(2)温度一定时,cHAc对Ka无影响;但cHAc对α有影响,根据稀释定律,若cHAc减小,则α增大,即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

7.关于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测定实验

(1)在实验过程中,搅拌与不搅拌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2)实验过程中试管内的水显著蒸发,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3)为什么硝酸钾的称量要准确至1mg,水的量取要准确至0.01ml?

参考答案或提示:

(1)在固体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可以加快固体的充分溶解,缩短溶解时间,减少溶剂的蒸发;

在晶体析出过程中不断搅拌,可以防止溶液出现过饱和现象。

溶液过饱和会导致测得的晶体析出温度偏低、所测物质的溶解度偏高。

(2)如果实验过程中试管内的水显著蒸发,溶剂的显著减少会使晶体提前析出,使测得的温度偏高,造成所测物质的溶解度偏低的结果。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8.关于气体密度法测定二氧化碳的分子量测定实验

(1)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要通过水、浓硫酸和无水氯化钙?

(2)为什么(CO2+瓶+塞子)的质量要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而(水+瓶+塞子)的质量可以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3)为什么计算锥形瓶的容积时,不考虑空气的质量,而在计算二氧化碳气体质量时却要考虑空气的质量?

参考答案或提示:

(1)净化和干燥。

由于原料大理石CaCO3不纯,制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气体,可用水洗除之,水还可除去多余的HCl气体,再依次用浓硫酸除CO2中的水汽,用无水氯化钙进一步干燥。

(2)锥形瓶注入水后,质量太大,超过了分析天平的承重限值,易损坏分析天平这种精密仪器;而托盘天平或电子台秤不会。

(3)锥形瓶的容积是用称得的水重来计算的,称得的空气质量对于水来说,可以忽略,但称得的空气质量对于CO2气体来说,是同一个数量级,决不能忽略。

二、物质制备

1.关于采用苯胺与冰醋酸加热制备乙酰苯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转化率,实验中采用了哪几种手段?

(2)制备了粗产品乙酰苯胺后,需要重结晶提纯,若得到粗产品乙酰苯胺6.0g,在提纯过程中,大约需要多少毫升水(100℃时乙酰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5g/100mL水),若用的水太多或太少会有什么影响?

(3)在重结晶的热过滤、冷却结晶及晶体与母液分离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哪几点才能使产品的产率高且质量好?

(4)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A熔点管不洁净;B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C加热太快。

参考答案或提示:

(1)冰醋酸过量;加锌粉防止苯胺氧化;采用分馏装置控温边反应边蒸出水

(2)加120-130mL水(2分);水太多析不出结晶,水太少在热过滤时损失结晶。

(3)吸滤瓶和布氏漏斗必需充分预热;滤液应自然冷却,待有晶体析出后再适当加快冷速度,以确保晶形完整;最后抽滤时用母液洗涤有残留产品的烧杯,用少量溶剂洗涤产品并抽干。

(4)A熔点管不洁净(偏低,熔距拉长);B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偏高);C加热太快(偏高);

 

2.实验室采用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反应制备正溴丁烷。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为什么不能直接以溴化钠与正丁醇反应制备正溴丁烷?

(2)硫酸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带来什么结果?

(3)加料时,先使溴化钠和浓硫酸混合,然后再加正丁醇和水,行不行?

为什么?

(4)反应后的产物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各步洗涤目的何在?

用浓硫酸洗涤时为何需用干燥的分液漏斗?

参考答案或提示:

(1)该反应属于SN2。

羟基不是好的离去基团,在酸催化下转变成质子化的醇,水是好的离去基团。

(2)硫酸浓度太高易发生溴离子氧化成单质溴的反应;太低生成的HBr量不足,使反应难以进行。

(3)不行。

因为:

2NaBr+3H

SO

Br

+SO

+2H

O+2NaHSO

(4)可能含有杂质为:

n-C

H

OH,(n-C

H

O,HBr,H

SO

,NaHSO

,H

O

第一次水洗:

除去部分硫酸及水溶性杂质。

用硫酸洗涤:

除去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1-丁烯和正丁醚。

碱洗(Na2CO3):

中和残余的硫酸。

第二次水洗:

除去残留的碱、硫酸盐及水溶性杂质。

3.关于有机制备实验室常用的合成装置,请回答

(1)有机实验中,什么时候利用回流反应装置?

(2)安装有电动搅拌器的反应装置时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有两种情况需要使用回流反应装置:

一是反应为强放热的、物料的沸点又低,用回流装置将气化的物料冷凝回到反应体系中。

二是反应很难进行,需要长时间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需用回流装置保持反应物料在沸腾温度下进行反应。

(2)安装有电动搅拌器的反应装置时,除按一般玻璃仪器的安装要求外,还要求:

A.搅拌棒必须与桌面垂直;

B.搅拌棒与玻璃管或液封管的配合应松紧适当,密封严密。

C.搅拌棒距烧瓶底应保持5mm上的距离。

D.安装完成后应用手转动搅拌棒看是否有阻力;搅拌棒下端是否与烧瓶底、温度计等相碰。

如相碰应调整好以后再接通电源,使搅拌正常转动。

(答出AC可得满分)

4.有一苯甲酸和苯甲醇混合物。

相关物理常数如下,按要求回答问题:

苯甲酸:

白色粉未;Pka4.12; 熔点:

122℃;微溶于水,易溶于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