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综合技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010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综合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养猪综合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养猪综合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养猪综合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养猪综合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猪综合技术.docx

《养猪综合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综合技术.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猪综合技术.docx

养猪综合技术

养猪综合养殖技术

 

优良的种猪是现代化和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也不能养好猪,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猪生产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耗料省、产仔率高、抗逆性强的原则来选择品种。

选择优良种猪--母猪

  母猪群的生产力,是商品猪生产的基础。

母猪品种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商品猪的质量。

遗传上,母猪所在窝仔猪数和该窝仔猪的断奶体重是由母亲遗传的,应依此选择母猪。

身体健全和来自大窝的母猪,若生长速度、瘦肉率都高,就应留做后备母猪,反之,来自小窝的母猪不宜留种。

1.健全的体型外貌

  健全的体格是指没有缺陷或缺点,在选择后备母猪时,体格健全是指没有可以干扰到正常繁殖性能的缺陷或缺点。

有三个方面应特别注意,即生殖器、乳房和骨骼。

在选择后备母猪时,必须符合这三个方面的最低要求。

2.健全的繁殖力

  后备母猪应繁殖正常、外生殖器发育正常。

阴户小的母猪,表明产道停留在发育前的状态,这种母猪不宜留种。

3.乳腺功能正常

  后备母猪应该有数目足够和功能健全的乳头,小母猪每则至少要有六对相隔适当距离和完整的乳头,当后备母猪达初情期时,乳腺组织应该变得更显著,这样才表示乳头发育正常。

4.健壮的骨骼

  脚部和腿部有问题的后备母猪,由于会干扰正常的配种、分娩和哺乳,因此,不宜保留。

5.后备母猪品种的选择

母猪品种的确定,应以所选用的杂交体系为基础。

规模化商品肉猪生产中的母猪大都采用长大或大长二元杂交母猪作为母本,二元母猪主要从专业的育种场购入。

由于母猪每年淘汰,故应每年从育种场购入一定数量的后备母猪。

对于小群自繁自养的猪场,可采用级进杂交的方式每年从杂交后代中选留后备母猪,而公猪定期从育种场购入。

这样虽然母猪的杂交优势利用不充分,但以减少频繁引种的风险。

6..选择母猪的年龄

  拟作为种用的母猪,从初生时就应开始选择。

首先,从大产仔窝中选择,若同窝中仔猪出现疝气、隐睾及其它畸形猪,则不选。

备做种用的仔猪应打耳号做标记。

断奶时,检查仔猪的乳头数,选留多于12个间隔均匀乳头的母猪。

体重90千克时将选好的母猪与肉猪分开,进行限制饲养,提高饲料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用量。

观察后备母猪的初情期,作好记录,带上耳号,2-3个情期后开始配种

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从配种计划到产仔哺乳,从育成到育肥出栏,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管理,因此饲养管理是搞好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关键和核心,经营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的成与败。

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1.抓五定

  猪有好洁性、贪食性、懒动性,人懒猪更脏,猪具有“吃、拉、住”三角定位的规范行为,饲养员一定要注意调教和利用。

在喂料上做到四定:

定时;定量,槽干食要饱,不能让强者过饱,弱者挨饿;定温,料和水冬春暖、夏秋凉;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稳定,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全面,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过渡。

2.抓三改

  改喂单一饲料为分多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猪的遗传潜能;改喂稀拌料为潮拌料,料水比为1:

1~1.5:

1(即手抓成团不流水,松手则散开),有利于提高猪采食量和咀嚼,但要注意潮拌料在夏天时间不能放得太长,否则易造成酸败;改喂大猪为适时出栏,一般地方杂交猪出栏体重为90-100公斤,三元杂交猪出栏体重100-120公斤,具体情况应根据市场而定。

3.抓“两分”

  “分群管理,分栏饲养”,两分的原则是按性别、年龄、体重、强弱、采食快慢及生产用途合理安排;成年公猪、怀孕后期母猪及哺乳母猪宜单栏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可小群饲养,怀孕前、中期的母猪宜2-3头一栏,仔猪和肉猪一栏不超过30头为宜,怀孕后期母猪宜在产前7-10天进产房,不宜过早。

并群可采取“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方法,防止欺生互斗。

哺乳仔猪的营养

  从出生到断奶(4~5周)为哺乳期,这阶段仔猪营养主要来自母乳,一头哺乳仔猪每日吃700~1000克乳汁,含干物质140~200克,能满足仔猪3周龄的需要,因猪泌乳量与仔猪日增重成剪刀差,交叉点在3周龄在右。

  仔猪3周龄以后除母乳外,还需采食饲料补充营养。

  仔猪对饲料采食量大致认为:

2~3周龄日采食量4克,3~4周龄日采食14克,分别占来食总于物质的2%~7%。

  据测定:

仔猪从出生到5周龄,每头采食量不超过500克。

养好泌乳母猪提高泌乳量,是提高哺乳仔猪日增重和成活率的关键。

断奶仔猪的能量浓度世界各国均在3.3~3.5兆卡DE/千克,试验证实3.0兆卡DE/千克偏低。

粗蛋白质在5~10千克阶段为22%~20%,10~20于克阶段为19%~18%。

  必需氨基酸的配比要合理,赖氨酸应占饲粮1.25%,蛋氨酸+胱氨酸为赖氨酸的55%,苏氨酸为赖氨酸的60%。

仔猪生长发奇快,需要的钙磷和其他矿物质多。

饲料中含钙0.8%~1.2%,含有效磷0.35%~0.45%。

  其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最好使用复合预混料。

生长肥育猪的营养

   生长肥育猪阶段消耗了其一生所需饲料的75%-80%,约占养猪总成本的50%-60%,因此这一阶段的饲料效率对养猪整体效益至关重要。

 1.体重在60公斤以下的生长肥育猪,能量摄入量通常是增重和瘦肉生长的限制因素,我国的猪日粮能量普遍偏低,如在满足氨基酸需要、成本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高能日粮,以便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

实践证明,采用高能日粮,饲养周期可缩短20-25天。

 2.由于品种不断改良,肉猪的蛋白质沉积能力大幅度提高,即使猪的体重在60公斤以上,只要日粮供给充足的能量和氨基酸,照样生长较多的瘦肉,因此为了提高胴体的质量必须提高日粮营养水平。

 3.按不同品种、不同性别配制多阶段日粮,从而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生长潜能。

一般应采用三阶段日粮,第一阶段:

25或30到50公斤;第二阶段:

50到80公斤;第三阶段:

80公斤到出栏。

但刚转入肥育舍时,仍要喂10-15天的保育猪料。

饲喂次数上,前期日饲喂4次,中期喂3次,后期喂2-3次。

饲喂潮拌料,有利于提高采食量。

 4.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人工合成氨基酸以满足猪对氨基酸的需要,可以降低日粮中1%-2%的蛋白质而不影响增重,但必须实行多次饲喂或自由采食。

种公猪的营养

1.日粮应根据休闲期、配种期或常年配种的情况,并结合公猪的体况、精液品质,制定专用的公猪饲料配方,不能采用肥猪料饲喂公猪;

2.100公斤或180天后的青年公猪,实行限饲,日饲喂量3.0公斤左右;成年公猪,日饲喂量2.5公斤左右。

在配种旺季,每日增加饲料0.5公斤或在日粮中添加鸡蛋(每天1-2枚),以保持公猪旺盛的体力。

夏季日喂3次,冬季日喂2次;季节性或常年配种利用强度大时,日粮中VE每千克含量不应少于25毫克,硒不能低于0.1毫克,并要注意生物素的添加;

3.为提高公猪性欲、射精量和精子活力,应喂给适量青绿饲料或青贮料。

一般喂量应控制在占日粮构成的10%左右(按风干物质算),不能喂得太多,以免形成草腹。

后备母猪的营养

1.后备母猪每日消化能摄入量不少于35兆焦(或8361千卡)、赖氨酸日需要量19-21克,其次还要充分满足钙、有效磷和维生素的需要,使骨骼系统和生殖系统得到充分的发育,防止肢蹄病和繁殖障碍症。

日粮营养水平一般为:

粗蛋白15%-16%,消化能3050-3150千卡/公斤,赖氨酸0.70%-0.85%,钙0.80%-0.90%,总磷0.6%-0.7%。

2.在考虑营养需要时,应让后备母猪有一定的体脂贮备,从而提高繁殖力,延长繁殖寿命。

妊娠母猪的营养

1.妊娠初期(配种后4周内),胚胎几乎不需额外的营养,此时若母猪采食量大,将会增加胚胎死亡,所以此阶段应限制采食,一般日饲喂量为1.5-2.0公斤,对体况特别差的断奶母猪可以多喂一些饲料。

日粮营养水平为:

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

2.妊娠中期(配种后4周至产前4周),这一阶段根据母猪体况限制饲喂量,日喂1.8-2.2公斤,以保持母猪的膘情在3.5-4.0分,同时饲粮应适当提高粗纤维的水平,增加饱感,防止便秘。

要严防日粮采食过多,导致母猪肥胖。

日粮营养水平为:

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

3.妊娠后期(产前4周至产仔),仔猪初生重的60%-70%都是在这一阶段快速生长的,因此对产前4周的妊娠母猪应加强营养,促进胎儿快速生长,并为产乳作一些储备。

一般在这一阶段就可开始饲喂哺乳母猪料,日饲喂量为2.5-3.0公斤,但在产前5-7天要逐渐减量,特别是肥胖的母猪在产前7天就要减料,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

日粮营养水平为:

消化能3100-3200千卡/公斤,粗蛋白16%-17%;赖氨酸在0.8%以上;

优质青绿和青贮饲料特别适合于饲喂妊娠母猪,既有利于维持旺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又有利于提高产仔数和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所以有条件的猪场每天可适当加喂青饲料。

哺乳母猪的营养

1.哺乳母猪营养的核心便是竭尽全力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而每日所需采食量可由以下公式估算:

哺乳母猪日采食量=自身日需要饲料2公斤+每带一头仔猪另外需要饲料量0.4-0.5公斤。

母猪若能采食接近计算公式的采食量,体损失将会狠少,否则将会大量动用体储备而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性能,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2.哺乳母猪的日粮配制应分为初产母猪日粮和经产母猪日粮,初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

粗蛋白16%-17%,消化能3300千卡/公斤,赖氨酸0.9%以上,钙0.85%-0.90%,总磷0.6%以上;经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

粗蛋白16%以上,消化能3200-3300千卡/公斤,赖氨酸0.85%以上,钙0.85%-0.90%,总磷0.6%以上;

3.如果仔猪吃母乳拉稀,母猪可能患有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可采用我公司的“呼立消”系列产品进行阶段饲喂。

空怀母猪的营养

 饲料与饲喂方式:

空怀母猪采用妊娠母猪料,潮拌生料、限制性饲喂,根据母猪膘情,每日每头定量2~2.5公斤,其中,夏季日喂量2~2.2公斤,冬季日喂量2.3~2.5公斤,日喂2次,上午7:

30,下午4:

30。

喂料区要清洁卫生。

充足饮水。

  对于膘情较好的母猪,为防母猪断奶后患乳房炎,应在准备断奶前3天开始适当减少精料而增加青料或粗饲料,至离乳前一天母猪日吃料量减到1.8公斤以下,以使母猪尽快干奶。

至断奶后4天增加精料,以促进母猪迅速恢复体力,同时可适当增喂鱼粉、鸡蛋等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以促进发情和增加排卵。

对于哺乳后期过度消瘦的母猪,应在断奶后即增加精料、青饲料和维生素添加物,使母猪的体况迅速恢复,增加排卵。

对于超过一周仍未发情的母猪,可试用维生素(A、D、E)复合剂肌注。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抓三食(乳食、开食、旺食),过三关(初生关、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