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6015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docx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

近年来,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央行面临的冲销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发行的央行票据规模也持续扩大。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央行票据的发行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产组合模型探究我国冲销操作的基本机制,并对我国冲销操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基础货币和外汇占款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即二者在长期不存在被动增长的关系;其后,本文又进一步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外汇占款增长是基础货币增长的Grange原因。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中央银行进行的冲销操作是无效的,央行票据不宜作为长期的冲销工具,应在对央行票据进行创新改革的同时,继续完善国债市场和外汇体制改革,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冲销工具以减少央行票据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央行票据;冲销操作;外汇占款;有效性

一、引言

在固定汇率制度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在维持既定的汇率目标的同时,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控制再贷款规模、调整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等,来冲销由国际收支差额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占款增加会使国内货币供应量被动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冲销操作可以抵销这些增加的货币量。

总的来说,冲销操作的目的就是保持国内货币供给量稳定、坚持货币政策的目标,并保证其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出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双顺差,这使得国际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大量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中国。

央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频繁入市干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而至2011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汇占款的迅速增加,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对国内货币供应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管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保持货币政策的主动性与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4月22日开始直接发行央行票据,以回笼因外汇占款导致的国内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又开始发行不同期限结构的央行票据,逐渐形成了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手段的冲销操作体系,以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超过4万亿元。

总的来说,将央行票据作为对冲工具,期限短、形式灵活,在调节基础货币、冲销外汇占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央行票据的滚动发行,一些缺陷和局限性也逐渐凸现出来。

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初衷看,央行票据只是央行为了弥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程度不高,缺乏有效而灵活的公开操作市场工具等现实而推出的一项操作工具。

但是,央行票据本质上属于短期性的操作工具,在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央行冲销操作压力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央行票据工具所面临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不少学者认为,央票回收时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带来巨大的财务成本;央票的发行对债券市场产生一定的挤出和替代效应;另外,考虑到央行票据是通过以新还旧的方式来还本付息,这就导致央行票据发行规模的滚动增长,造成公开市场操作失去灵活性,同时,这种刚性滚动发行,将进一步推动短期利率的上涨,有可能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在此情况下,使用央行票据进行冲销的实际效果如何,央票的作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主要政策工具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这种冲销方式面临多大的成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怎样的挑战等等都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论。

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冲销干预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对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货币市场的完善以及未来的汇率制度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分以下几个部分对我国中央银行利用央行票据进行冲销操作的相关问题行分析:

除第一部分引言外,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关于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文献进行回顾;第三部分简单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央票进行冲销操作的现状;第四部分,对央票冲销效果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结合实证结果分析为提高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的有效性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冲销操作是否有效历来是倍受理论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西方众多学者对中央银行的冲销操作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结论。

在货币模型的分析中,国内资产和国外资产都是完全替代的。

但实际上,国内资产和国外资产具有不同的风险,并不是完全替代的。

一些西方学者从这一点出发,运用资产市场绪论组合分析法对货币模型进行了修正,分析冲销干预的有效性Blundell和Masson(1985)扩展了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他们认为货币政策的变化导致汇率水平偏离均衡汇率,中央银行采取冲销干预将影响私人持有的国外净资产,通过资产市场组合渠道影响即期实际汇率,所以干预是有效的。

Black(1985)也以资产不完全替代和理性预期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修正,得出结论:

央行的外汇干预减少了投资者对未来汇率预期的不确定性,较低的风险将导致私人投资者持有大量外币资产,国内货币供应量得到控制,从而干预有效。

HelmutReisen(2002)也对冲销干预持乐观态度,他以90年代早期的东亚国家为例,认为他们成功地打破了传统的“三元悖论”,Reisen将其主要归因于东南亚国家利率机制在经济中的微弱作用,即由于国内金融市场没有充分发育和实现自由化,利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国内总需求都几乎和利率无关,即使资本内流会对利率产生影响,国内经济却与外部冲击几乎相互隔离。

但大多数国外学者仍然认为冲销干预的效果并不明显或不具有长期的可行性。

Natividad和Stone(1990)融入了国内信贷和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政策功能,扩展了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并对冲销干预进行了分析,他们分析了三种外部冲击:

国内净资产增加,国外净资产增加和外国利率的变化,最终指出,在国内和国外资产可完全代替的条件下,冲销干预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无效的。

Calvo和King(1997)指出,中央银行为冲销外汇占款发行央行票据,为此支付的利息通常高于以外汇储备形式持有的美元或欧元金边债券所得的利息,这致使冲销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冲销操作不具备持久的可行性。

Fatum(2000)通过对德意志联邦银行和美联储的研究指出,冲销干预操作短期内确实会影响汇率,但几乎不会对汇率产生长期的持续影响;各国中央银行联合进行的干预很可能会成功,而小规模的干预则几乎不起作用。

Baillie等人(2000)则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对干预操作进行分析,认为冲销干预操作不直接影响决定汇率的基本经济要素,但它通常会影响市场对这些基本要素的预期。

如果信息昂贵,汇率就不能连续地反映所有可用信息,每个交易商只接受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信息,因此,干预操作对汇率的影响其实非常小。

BenCraig等人(2001)也指出,冲销干预操作无法为中央银行提供一个独立于其货币政策且能系统性影响汇率的新工具。

一般而言,试图取得汇率目标的冲销干预操作要么被证明是无效的,要么存在牺牲中央银行对国内价格稳定性承诺的风险。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的冲销操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尤其是随着央行票据发行规模的扩大和发行频度的提高,国内关于央行票据冲销操作问题的研究和争议也越来越多。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央票进行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上。

易纲(2003)认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有效地“对冲”了场上多余的“流动性”,使金融运行保持稳定,市场利率趋于平稳,较好地实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意图。

戴根有(2003)认为央行运用正回购吸收商业银行流动性也是要付息的,而与正回购相比,由于央行票据具有流动性更受市场成员的欢迎,因而其成本更低。

徐明东和田素华(2007)认为,2003-2007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国内外利差较大,国内较低的利率进一步减轻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压力,国内外利差的存在为未来央行发行央行票据冲销外汇占款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同样,也有学者对我国中央银行的冲销操作的收益与成本提出了质疑,由于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央行对冲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的任务是长期的,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将不断上升,因此持续增加的利息支出将加重央行的财务负担致使冲销政策不可持续。

余永定(2003)认为央行为防止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而进行的冲销操作的成本很高,央行在增加对境外资产投资的同时,减少其持有的国内资产,由于前者所提供的回报要低于后者,则最终需要财政来承担损失。

田岗和董研(2005)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冲销操作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我国冲销干预的有效性“十分有限和难以确定”。

武剑(2005)、曾秋根(2005)、何慧刚(2007)、余明(2009)等也认为,在短期内,冲销政策对于抵消外汇占款、控制货币投放是有效的;但长期使用冲销政策,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还将引起国内利率上升,经济结构扭曲,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央行票据来对冲外汇占款是很难同时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和避免通货膨胀这双重目标的,也说明了冲销干预政策难以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汪洋(2005)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央银行票据无力承担起主流政策工具,并认为国债在未来将最终代替中央银行票据成为货币当局操作的主要工具。

吴丹等(2007)提出搭配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这两种工具来对冲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保持货币政策主动性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由以上研究成果可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央票的冲销效果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考虑到其巨大的冲销成本,长期来看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但他们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出发,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最新数据探究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央行票据进行冲销操作的有效性。

为了便于研究,在实证部分将央票冲销作用的效果转换成探究基础货币发行与外汇占款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有在央行实行有效的冲销操作时,这种冲击影响才会被抵消;相反,如果基础货币的发行仍然绝大部分取决于外汇占款,则说明冲销无效。

三、我国央行票据发行现状

(一)外汇占款迅速增加

20世纪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呈现“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加,由此造成的外汇占款的数量也不断增长,而外汇占款增长的直接结果是基础货币的过度投放,央行面临的货币冲销压力不断增大。

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外汇占款新增5000多亿,2月份因为季节性因素新增较少,但也超过2000亿元,而3月份又达到4000多亿,一季度累计新增外汇占款11000亿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看好,外需稳步增长。

与此同时,全球直接投资复苏趋势明显,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经济环境稳定等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流入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复苏已巩固,宏观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增强,加上息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不排除少量热钱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流入。

这些都导致新增外汇占款居高不下,进而给央行回收资金带来长期压力,而由图1可以明显地看出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均呈直线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图表12008-2010年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的变化(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外汇占款数据来自国研网数据库,基础货币数据来自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储备货币项。

(二)央行票据发行规模持续扩大,但有效对冲比率呈下降趋势

中央银行票据出现于2004年,它的出现其主要是由于当时央行所持国债存量不足,难以通过正回购达到有效回笼货币,冲销外汇资金以及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目的。

此后,央票的发行量逐年增长,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63期,发行总额为亿元,年末余额为亿元,而到了2010年,央票发行额已超过4万亿元(图2为近年来每月央票发行额)。

事实上,央行票据已经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量和交易量最大的债权品种(图3为根据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债券发行项整理的数据,大致可反应央票发行的余额)。

图表22006-2010年各月央票发行量(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中央人民银行央票发行各期公告

图表32004-2010年央行债券发行余额(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债券发行项

虽然央票的发行规模稳步增加,但实际上,其有效对冲比率呈下降趋势。

当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额减去央行票据到期兑付额,即为当期央行票据净回笼的资金量。

央行票据净回笼基础货币量与当期票据发行总量的比率就是央行票据的有效对冲比率。

根据谢海林(2008)的研究数据,从2003年开始,央行票据的净回笼资金量急剧上升,2006年的净回笼资金量比2003年增加%,然而,有效对冲比率却在2004年达到最高值%之后持续下降。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央行票据大规模发行,到期兑付额也不断增加,新发行的央行票据不仅要对冲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而且要置换到期的央行票据。

这种票据发行疲于应对票据兑付的局面,使得央行票据对货币流动性的调节力度明显受限。

四、实证分析

(一)基于资产组合模型的理论分析

目前,由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仍不成熟,资本账户的严格管制使得人民币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的替代性不高。

因此,下面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

框架内分析分析在本外币资产不完全替代条件下,中央银行冲销干预的有效性。

在资产组合模型框架内,非冲销干预在改变外汇供求数量的同时,也引起国内基础货币和利率变动,这将导致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变化,从而增强对汇率的影响效果。

同时,外汇干预也能通过改变金融市场的资产结构,对汇率产生影响:

在汇率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内,假设一国居民的财富由本国货币(

)、国内债券(

)和国外债券(

)三种资产构成,投资者依据不同的收益水平和风险水平进行资产组合,均衡汇率形成的同时也受到三大资产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

如图1,三条资产平衡

分别代表短期内在财富一定的条件下,货币市场、本币债券市场和外币债券市场均衡时的

组合,A为初始均衡点。

在非冲销干预的情况下,若货币当局用国内货币买进外币资产,那么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在给定汇率水平下引起利率下降,从而

向左移动到

;同时,外币资产供给减少,外币债券市场出现超额需求,使得本币汇率下降,

向右移动到

曲线不变,最终三曲线在C点重新实现均衡,汇率由

贬值到

,增强了干预效果。

在冲销干预中,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购进外币资产的同时,在公开市场出售本币债券回笼货币;这一过程中,外币资产供给减少同样引起

曲线右移至

;同时,本国债券供应量增加使得本国债券价格下降,导致债券利率上升,

线也右移至

,而货币供给量

曲线不变;三曲线最终交于

点,此时

大于

,汇率仍实现贬值,但贬值效果因国内债券利率的上升而部分抵消,且本外币资产替代性越强,干预效果越弱。

在预期理论框架内,货币当局在进行干预时,可向市场传达一种干预意图或未来货币政策的信号,这将改变投资者市场预期并进行相应资产调整,引起即期汇率变化:

如货币当局买入外汇资产,市场投资者预期政府有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倾向,从而增加私人外汇资产的持有,引起本币贬值。

图表4资产组合模式下非冲销干预和冲销干预对汇率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非冲销干预的利率和资产组合机制可以放大干预效果,降低操作成本;但这种干预要以利率平价条件和改变货币供给为前提,干预规模不易过大,否则,会引起内部经济失调。

冲销干预可保持货币供给独立性,但冲销效果受本外币资产替代程度、资本流动利率弹性及公开市场业务规模等因素的制约。

干预的预期机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货币当局自身要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实力,并能把握信息披露有效的时机。

现实中,各国背景与制度不同,干预方式和作用机制也会存在差别。

但是,就我国实际情况来讲,有效干预的关键是在实现汇率稳定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内部经济的冲击。

(二)计量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本文的实证分析旨在考察央票的发行是否对货币供应量起到很好的对冲作用,这里将这种关系转换成外汇储备量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检验我国冲销操作的有效性。

分析的理论基础在于,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有在央行实行有效的冲销操作时,这种冲击影响才会被抵消。

实证分析的主要步骤为:

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平稳化处理,并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利用恩格尔-格兰杰协整检验研究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最后再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样本区间为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

其中,各期外汇占款余额数据国研网数据库,基础货币数据来自取自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项。

为了间接地探究央票的冲销作用,本文构建的模型中因变量为基础货币(RM),自变量外汇占款(FE),暂不考虑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其他因素。

根据数学原理,取对数后可消除指数影响,使变量之间保持线性关系,本文的回归方程中各变量均采用对数的形式,具体如下:

其中,

表示随机扰动项。

1、平稳性检验

由于经济系统的惯性作用,经济时间序列数据往往非平稳,若直接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作计量回归,易产生误导作用。

因此,在进行回归拟合之前,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利用ADF法检验各变量的平稳,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序列

ADF统计量

1%的临界值

5%的临界值

10%的临界值

单整阶数

水平值

一阶差分

水平值

一阶差分

由表1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

的水平值的ADF值都大于临界值,故这两个序列本身都是非平稳的,但对两者进行一阶差分后,ADF值(分别为和小于各自5%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的检验,因此,可以认为这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为一阶单整。

2、协整检验

由上文的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本文所考察的两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所以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而当所研究的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时,回归关系仍是真实的而非虚假的。

下面选择恩格尔-格兰杰检验(EG检验)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是协整回归,用OLS法对模型中参数进行估计,求得残差序列,然后对残差序列进行检验,若残差序列平稳,则变量间具有协整关系;若残差序列不平稳,则无协整关系。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恩格尔-格兰杰检验结果

ADF统计量

1%的临界值

5%的临界值

10%的临界值

由表2可以看出,残差的ADF值大于10%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可认为残差序列平稳,说明基础货币和外汇占款两个变量之间并存在协整关系,两者之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可表示为:

P值:

()

3、格兰杰因果检验

本文使用Eviews进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3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P值

LOGFEdoesnotGrangerCauseLOGRM

LOGRMdoesnotGrangerCauseLOGFE

一阶滞后

由表3可知,在一阶滞后的情况下,LOGFEdoesnotGrangerCauseLOGRM的P值小于,再一次说明了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变动的原因,也就是说,央票的冲销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大量的外汇储备给基础货币带来的压力。

(三)实证分析结论及解释

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说明我国现阶段基础货币与外汇占款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础货币的投放仍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汇占款的增加,央行票据的发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收回流动性,但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发行央行票据产生的流动性制约问题,也就是说,央行票据的主要作用是回笼货币,减小流动性,但这种作用只是暂时性的。

因为,一方面随着货币的回笼,流动性暂时减小;但另一方面,随着付息期的到来,流动性将进一步扩张。

央行通过发行票据的方式回收流动性,只能暂时性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过是用期限较长的央行负债代替流动性较强的货币,仅仅是把支付能力和购买能力往后推延。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央行票据发行数额和年末余额不断扩大,但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净回笼的基础货币占外汇占款增加额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我国央行所承受的外汇冲销干预压力相对较大,央行的冲销操作难度不断加大,已经无力完全冲销由外汇占款增加所投放的基础货币。

另外,央行通过增发票据来冲销外汇占款时,央行为销售这些票据所支付的利息,通常要高于其以外汇储备形式持有的美元或欧元金边债券所得到的利息,而且为了吸引金融机构用央行票据置换其超额准备金存款,央行必须在收益率和流动性两个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比超额准备金存款更为优惠的条件,这些做法都可能推动国内货币市场利率的上扬,甚至可能助长货币市场的利率波动。

如此看来,如果人们的加息预期增强,那么将吸引更多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央行冲销操作反过来又成为游资持续进入、外汇占款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如此形成的恶性循环导致央行货币政策逐渐陷入失灵状态。

五、完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性建议

央行票据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宏观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由此获得了一种主动、灵活且可大规模操作的金融工具,暂时弥补了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中操作工具的不足。

但央行票据作为负债冲销的手段,虽然在理论上可无限制发行,实践中仍然存在局限性。

随着外资流入进一步增强,国内冲销缺口也将不断扩大,内外冲突更趋激烈。

可见,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不能兼得的“三元悖论”同样存在。

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变贸易政策,平衡国际收支

冲销操作是在“双顺差”的形势下实现国内货币供给稳定的被动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不在于冲销而在于平衡国际收支。

随着当前国内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攀升,外汇短缺己不存在,而过多的外汇储备反而会增加人民币进一步的升值压力和汇率管理风险。

所以,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是必须逐渐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因此必须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优化进口结构并适当扩大进口规模等措施来达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这样,既可以减少经常性项目的顺差,减轻外汇冲销压力,又可以缓解国内的资源需求,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弹性化的汇率制度可以发挥汇率调节外部经济失衡的作用,减轻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冲销干预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自动对外汇储备规模和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节,从而减弱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改变央行被迫对冲的局面。

(三)改革结售汇制度,建立多级储备体系

现行的结售汇制度表现为结汇的强制性和售汇的有条件性,虽然有利于国家对外汇使用的统一调配,但也将外汇风险集中到国家身上,在目前结余外汇量过大的情况下,政府应对出口企业实行更大比例的结汇管理,并逐步过渡到意愿结汇制。

使各个企业保留外汇账户,这样既分散了外汇的储存风险,又减少了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

如果外汇由货币当局、其他政府机构、企业和居民共同持有,就可以通过限制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外汇储备的规模,有效阻隔外汇资产过快增长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单向压力。

(四)丰富冲销干预的手段

为尽量减少央行票据发行所带来的各方面成本,我国央行可以加大对其他冲销工具的使用力度,将央行票据冲销操作与存款准备金率、外汇掉期、再贷款和再贴现等政策工具一同使用,减轻央行票据的发行压力,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实现最佳的政策操作和平稳的外汇冲销。

另外,还可以考虑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通过外汇平准基金直接入市,在不影响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的情况下,避免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来增加外汇储备的被动局面。

(五)实行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货币调控

中央银行冲销外汇占款的根本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