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9413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DB11/T466-2007

2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3

北京市测绘研究员分院提供测量成果报告书

2004拨地0403

2007补桩0135

4

设计施工图纸

5

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

工程设计:

总建筑面积180000㎡,其中地下建筑面积63000㎡,地上建筑面积117000㎡。

地上分为七个独立单体建筑,最高20层,最低5层,地下层数3层。

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附属用房。

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附属用房,汽车库。

地下三层为设备用房和人防物资库。

各楼层部位主要施工尺寸的描述见下表:

楼号

层数

层高

建筑总高

±0.00

标高

室内外高差

地下

地上

1#楼

18

-3层:

3.6m

-2层:

4.0m

-1层:

5.7m

1层9.0m、2层4.8m、3层5.4m、4层4.8m、5至17层3.9m、18层4.55m、

90m

36.110m

0.5m

2#楼

15

-3层:

3.6m

-2层:

4.0m

-1层:

5.7m

1层8.1m、2层至4层4.5m、5层至14层3.6m、15层3.65m

68m

36.110m

0.5m

3#楼

15

-3层:

3.6m

-2层:

4.0m

-1层:

5.7m

1层8.1m、2层至4层4.5m、5层至14层3.6m、15层3.65m

68m

36.110m

0.5m

4#楼

15

-3层:

3.6m

-2层:

4.0m

-1层:

5.7m

1层8.1m、2层至4层4.5m、5层至14层3.6m、15层3.65m

68m

36.110m

0.5m

5#楼

20

-3层:

3.6m

-2层:

4.0m

-1层:

5.7m

1层4.65m、2层至4层4.2m、5层4.5m、6层至20层3.6m

80.9m

36.110m

0.5m

6#楼

5

-3层:

3.6m

-2层:

4.0m

-1层:

5.7m

1层5.4m、2至4层4.4m、5层5.7m、6层5m

24m

36.110m

0.5m

7#楼

5

-3层:

3.6m

-2层:

4.0m

-1层:

5.7m

1层5.4m、2层4.4m、3至4层3.3m5层3.55m、

24m

36.110m

0.5m

3对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3.1施工测量工作的总体计划与安排:

对本工程的测量工作要遵循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及单位工程施工方案预定的要求。

本工程的施工特点:

基槽占地面积大、楼体形状不规则、施工场地小。

应针对施工中的顺序、步骤制定适合自己合理可行且科学的工作计划,再把握住工作中的重点环节,适时而灵活地做出安排。

严格执行有关施工标准与规程并做到将其认真地贯彻于工作始终,保证好自身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在工程进行到装修阶段的施工测量,即随着各分项工程、工种施工的逐步展开(楼地面、屋面、内外墙装饰、设备安装等)而采取对各项施工的即时配合。

为保证测量工作及测量精度,本工程设施工放线负责人1名,验线负责人1名。

项目技术部设测量负责人1名,由有多年测量经验的工程师担任。

同时配备全站仪、经纬仪、垂准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确保测量工作正确、准确、及时。

测量放线工作由项目技术部负责组织和主持实施,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质检员、专业工长、验线员为主要成员组成验线小组。

每层放线完毕,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验线小组检查,验线合格后认真做好资料,填写施工放线报验单,报监理公司验线,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3.2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3.2.1技术准备:

做好施工测量前的内业准备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重点工作环节。

内容应根据工程要求,收集并分析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的有关全部测量资料。

其中包括有:

①城市规划与测绘部门的测量成果;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③施工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设计洽商变更文件;④施工组织设计及单位工程施工方案;⑤有关于施工场区地下管线布置及建、构筑物和临建暂设的资料。

充分地了解拟建工程与施工测量相关的全部情况,为以后的整个测量工作全过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及时并全面地了解设计意图,认真迅速掌握即时使用的设计图纸。

对拟建工程设计图分别按各施工专业进行细致的审阅并校核,对其中各专业图中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条件、不同标高的要求均要进行全面对比。

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图纸中对测量起始依据以及细部轴线、标高线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确保在以后的测量放线工作中所使用各种数据的准确和可靠。

熟悉工程图纸,确定主要测量施工方法并编制《测量施工方案》,完成测量施工方案的交底工作。

审图重点:

总平面图中建筑占地的定位坐标以及各个角度和距离,保证建筑物的所有定位依据与条件必须明确合理;建筑施工图中明确首层室内、外地坪设计标高间的关系;各建筑轴线间的间距、夹角等尺寸数据;各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间的尺寸关系以及各楼层的相对标高与总图中的有关部分保持正确和对应。

结构施工图中对各墙体、梁柱截面、楼板厚度与轴线、层高尺寸;平面图中基础部分、标准层与非标准层间的轴线关系;建筑、结构施工图两者间相应部位的轴线、标高的尺寸保证对应与正确。

审核设备施工图与建筑、结构图纸中所并存的轴线、标高尺寸是否对应。

其中设备基础、预留洞、预埋件的位置、标高等与土建施工图是否一致。

审图时对于发现的各类问题或者错误应及时地记录并汇总,会同技术、生产部门通过设计单位提前办理图纸修改和洽商设计变更手续。

3.2.2关于对测量仪器、量具的检校与检定:

依照《国家计量法实施细则》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的规定和公司贯标程序中相关要素的要求。

对所需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使用规定期限内的周期检定,对各仪器的检定周期应符合《测量规程》中的内容与程序文件中关于A、B、C类测量设备的周检期限,并按贯标程序进行如实记录。

测量仪器在自行检校或使用前应认真校对各条轴线间的正确几何关系并保证在允许偏差的规定范围内。

此外应注意经纬仪本身的误差还并存有:

视准轴偏心差、度盘偏心差、竖盘指标差、测微器的行差等等。

以上检校时即应考虑全面,保证仪器自身精度的使用要求。

根据本工程测量性质特点及工程任务,选择配备适宜的测量仪器,保证测量精度、允许偏差均在规定范围之内。

测量器具必须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测,保证其在检定期内,校准状态标识明确,有完整的计量检定档案资料。

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指定专人负责,填写运行自检记录,发现偏离校准状态及时检修,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仪器做到“三防、三护”,应在专用房间储存,激光铅垂仪等精密仪器应有专项管理维护制度,保证完好状态。

3.2.3对工程定位桩、水准点的计算与校核要求:

核算总平面图上建筑定位桩的坐标与其边长、夹角应与实际相对应,认真做好资料成果与现场桩位的接收工作,放线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定若干控制桩,完成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筑物轴线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并妥善保护好桩位。

城市规划与测绘部门提供的水准点是确定建筑物高程的基本依据。

使用前,应使用附合法进行校测,校测允许误差为

(n为测站数)。

以上一系列测量准备工作的目是为了保证全部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与有效性。

3.3人员、仪器配备

本工程单体项目多,工程场地较大,建筑外形复杂,测量施工难度较大,为保证测量工程质量,设置测量工程领导小组,地下部分分为2个放线小组,地上部分分为5个放线小组,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3.3.1测量人员安排:

本工程在各单体工程中分别设置放线组,共五个放线组,此外单独设置验线人员,负责各单体工程及其他需要的验线工作。

具体测量人员安排如下;

序号

岗位

职称

数量

1

测量负责人

工程师

1人

2

放线负责人

/

1人

3

验线负责人

/

1人

4

放线员

/

每个组3人,共15人

3.3.2测量器具配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检测周期

1

全站仪

NTS-352

1

1年

2

经纬仪

TDJ2-E

5台

1年

3

垂准仪

5台

1年

4

水准仪

AL325

7台

1年

5

大钢尺

50m

7把

1年

6

塔尺

5m

3根

1年

7

盒尺

5m

7个

1年

此外,还有对讲机、拉力计、温度计、线坠、线车、墨斗、红蓝铅笔、铁锹、小锤、钉子、工具袋等附属工具。

4主要测量方法

4.1测量放线原则

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边长方向控制短边短方向;由于建筑物形体比较复杂,所以地下结构及首层采用极坐标定位放线法,二层以上采用内控法。

4.2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以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为依据,并考虑与建筑物总平面控制网的结合,点位选在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且施工影响小的地方。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由于西侧施工场地窄小,所以东西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东侧。

南北向控制点不受施工场地影响。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

4.3高程控制网

根据甲方提供的工程水准测量成果,先对其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核,确定无误后再在现场布设闭合水准路线。

结合实际情况在建筑物周围比较牢固位置做不少于3点的半永久性水准点,尽量均匀布置,使仪器抄测时支于建筑物任意一面,都能看到两个引测的高程控制点,加以校核。

高程传递:

本工程±0.00=36.110米,±0.00以下的部分高程的传递采用吊尺法来完成。

根据施工的需要和交桩情况,在现场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布设8个高程控制点,布设为闭合水准路线,相互通视间距不超过100m,组成现场的高程控制网。

【详见平面、高程控制点布置图】在本方案尾页。

5施工中的测量控制

5.1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

地下结构施工采用极坐标定位法放线施工,即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先计算出各个楼座主要轴线交点的坐标和地下车库外围墙转折点的坐标,然后用全站仪测设出这些坐标点的位置,作为控制点。

再利用控制点依据设计施工图纸测设出主要轴线、细部轴线、集水坑线等,来控制平面施工。

基槽放线与挖掘时的监测:

施工前首先确定出建筑物基槽的开掘边界线、槽边放坡的外展宽度。

当基槽上下底口各尺寸设定后,以建筑物外轮廓线确定基槽应外展挖掘的正确位置,实施槽位放线并分别钉出基槽的边界桩及坡度线桩,基槽的上下底口各边采用白灰线标明。

当基槽挖掘过程中对槽底实施同步监测,达到基底设计深度的+0.300m预留标高时,对槽底的预留基土实施人工清除并修整,直至正式确定出基底设计深度标高。

槽底部位的施工测量:

基底施工包括基础垫层、基底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

此阶段放线的重点应为确定各集水坑槽、电梯井、后浇带的正确位置及挖掘深度。

基底部位的集水坑、井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计算出上口边和下口边的正确位置及与控制轴线的关系,以便于施工。

基础撂底平面放线方法:

以基础平面控制线点为依据,将各基础平面控制线预先投测到基础垫层面上。

依照控制线与平面主、次轴线间的尺寸关系,按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要求分别设定出基础外墙的主轴线位置,经闭合校核符合图纸要求后,以垫层上的控制线为起始边,依次设定各内外墙的细部轴线,同时按基础平面图放出各墙体部位的厚度边线。

经检查正确后,以图纸中各墙、柱轴线或上梁外皮的间距尺寸,分别放出门、窗洞口的宽度位置线。

地下楼层的平面放线方法:

以各楼层平面控制线为依据,按设计图纸中对轴

线的间距尺寸和位置以及各墙柱尺寸的要求,采用在施工层面上同时对各纵横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