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1851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月考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月考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月考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月考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月考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月考2.docx

《语文月考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月考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月考2.docx

语文月考2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初三语文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月考统练

_______年级_________学科2010.11

1.本试卷共1页,共七道大题,29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在试卷上。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2分)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诅咒(zǔ)佝偻(góu)扶掖(yè)灵柩(jiù)

B骈进(pián)喑哑(yīn)阴晦(huì)伫立(chù)

C襁褓(qiǎng)睿智(ruì)庸碌(lù)恣睢(suī)

D拮据(jù)妖娆(ráo)嗤笑(chī)颓废(tu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恻隐掂记分歧眼花缭乱

B.镂空蔓延闲暇断壁残垣

C.毕竟斟酌真谛破斧沉舟

D.秘诀谦逊修茸各行其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经过十几天的追踪调查,原本扑朔迷离的案件现在终于水落石出。

B.灾难可以毁掉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因为我们知道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C.随着“嫦娥二号”的顺利升空,围坐在大屏幕前观看的大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

D.经过三年的危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全市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豁然开朗。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是国之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和折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

修改:

删去“倾倒和”。

B.这张照片再现了勇往直前的健儿们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汗水浸透了衣衫。

修改:

在“汗水浸透了衣衫”后增加“的情景”。

C.今年国庆,北京有上万名民警、千余辆警车,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修改:

将“坚守”改为“坚持”。

D.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确实是一本好书,它催人奋进,引人深思。

修改:

将“引人深思”与“催人奋进”调换位置。

5.下面语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

②中国文学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滋味。

③中国的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所以特别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④然而语言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即使是语言大师也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

A.②③①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

6.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敬梓明朝著名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

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B.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西游记》)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水浒传》)

D.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

代表作《红楼梦》有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二、名著(3分)

7.名著阅读:

从下面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空。

①悟空三借芭蕉扇②武松打虎③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选________(填序号)这个故事出自《》,作者是________,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7分)

8.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喻,表述自己希望受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11.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求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临危授命的千古名句是

“              ,         。

四、综合性学习(4分)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为了让同学了解“3.15”,学校学生会举办了“3.15进校园”的宣传周活动。

作为参与者,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2.下面两则材料是从某网站的“3.15专题”中提取的,请你概括出它们的主要信息。

(2分)

材料一消费者维权现状调查统计表

维权的态度或形式

自认倒霉

私了

求助消协或运用法律手段

其他

投票人数

30981

9857

7575

146

所占比例

63.8%

20.3%

15.6%

0.3%

材料二

消费者不是不想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迫于无奈。

试问,为了一件价值很小的商品,数十次往返于商家和质量鉴定等部门之间,这样的维权谁愿意?

为了维权,让消费者不得不先垫付数千元的质量鉴定费,这样的维权谁能不犹豫?

而且,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还面临取证难、投诉难、查处难、诉讼难、赔偿难等诸多问题。

可以说,几乎有多少消费者认为维权成本太高,就有多少消费者在权益受侵害时选择沉默。

13.晓华的参观笔记中有两处不属于端午节的习俗,请你把它们挑出来。

(将句子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处)(2分)

①举行龙舟竞渡。

有白天的比赛,有晚上的比赛;有水上竞渡,有陆地上的竞渡……旱龙舟。

②佩戴装有艾叶的香包,驱毒避邪。

老人喜欢戴桃子、荷花形状的,孩子喜欢戴老虎、牡丹形状的。

③赏月、拜月,然后按人口把月饼切成若干块,每人都要品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④男女老幼出去郊游,采集花草,做“斗百草”的游戏。

回家后将花草煮水喝,舒筋活血,以利健康。

⑤吃花糕,取“登高”之意。

边赏菊边饮菊花酒。

年轻人这一天要特别敬祝老人健康长寿。

⑥吃粽子。

有些地区尤其讲究吃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和用黄豆饭包的粽子,称为“吃五黄”。

不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第________句第________句

五、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14----17小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3分)

色挠()怫然()跪而谢之()

15、加点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挺剑而起B、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头抢地尔D、受地于先王仓鹰击于殿上

16、翻译下列语句。

(2分)

(1)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7、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2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苦难的土地》,完成18--题。

(共10分)

苦难的土地

①塔里木河,藏在荒凉沙原的褶子里,静静地流淌。

偶尔,它发出幽怨般的低吟,那是哀叹雪山母亲赐下的乳汁般的雪水,一年比一年减少了,已经濒临干涸,不得不向姊妹孔雀河和开都河借水注入。

这对它这样一条古老的河流来说,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耻辱,它有些没有勇气面对沿岸那些嗷嗷待哺的生灵——红柳、胡杨、禽鸟、狼狐,还有最贪嘴的长子人类。

②它只好十分低调地流淌,像一位犯了什么错误的女人,托着干瘪少汁的乳房,默默而苦涩地掩面而走。

而河床两边,是狰狞的沙岸、裸露的枯根、呼号的禽兽……它们是些永远也喂不够长不大的孩子,终生终世都要揪着它那枯竭的乳房不松手。

它们日夜围攻着母亲,呲牙咧嘴。

③哦,塔里木河,多难的河!

④我乘坐的车不久便拐弯驶离了它。

可我心里,久久萦绕着那条河静静流淌的身影。

⑤半个小时之后,我面对了另一番大自然景象。

⑥胡杨林。

塔里木河无力恩泽的子孙之一。

⑦如果说刚才的塔里木河令我哀伤,那眼前的这片胡杨林则使我一时有些慌乱,不知如何述说才好。

⑧这里好像经历过一场战争。

倒的倒,躺的躺,站着的不是半枯就是已然死亡,为数不多还活着的,也已受伤不轻,抽出的绿枝稀稀拉拉,只是个象征而已。

无论是站着的还是倒着的,每棵树都十分粗壮,最小的也得两个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最老的躺在那里简直是个庞然大物,得由七八个人合抱才成,无法想象在这样一片黄沙滩上怎么会长出如此粗壮的树来。

而且,每棵树形态各异,生状死态互不相同。

有的挺在那里,似乎是突然被什么从身后劈杀而死,连伸出的枝桠手臂都没来得及收回,枝桠间张着血盆大口,黑乎乎的,好像在喊着什么;倒着的,也似乎心有不甘,枯根深埋在地里不肯断裂,从腿部扭曲地弯倒,裸露的胸腔空空的,尽管没有了心肺,可它的硬筋依然与外皮连结在一起,纠扭着伸展,宁死不屈地坚挺着;活着的则更像正在作战的勇士,迎着狂风恶沙挺起已经伤痕累累的身躯,舞动的绿色枝叶如号角般地咻咻作响,从龟裂的树皮皱脉里渗出些许血般的泪汁,淌进地上的沙子里很快板结成硬皮,好像要告诉敌人它流的血都是铁般的坚硬。

⑨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

⑩倒下的每棵树都具有几百载的年轮,新起的活树也似乎做好再战几百年的准备。

这是一场自然界的生存和死亡之战。

它们的较量,使日月无光,叫人类胆战。

⑪面对着这触目惊心的场面,我心生悲凉。

⑫我走过南方的热带雨林,走过北方的兴安岭原始松林,也走过中原稀少的森林,可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生存环境如此恶劣严酷的一片森林。

耳听为虚,百闻不如一见。

今日见到的这片胡杨林,比任何书本里描写的屏幕上展现的还要惨烈和悲壮。

看着令人心疼,随之心生景仰,对它肃然起敬。

咂摸着关于它的三个“千年”(活千年不死,死千年不朽,朽千年不倒)之说,胡杨,可称为树界之神。

你捧起它的哪怕是一小块枯根,都不敢轻视。

因为,在你手掌上它显得那么沉甸甸有份量,不像有些恶俗浅根那么轻飘;它干硬的纤维,会告诉你什么叫坚韧,什么叫耐久;它的年轮,千年不腐的清晰年轮,记载着它们王国往日的辉煌,那个美丽而富饶的楼兰国是何等绿意葱茏,何等的林盖全野!

⑬我现在可以说,与其认定胡杨林是为现世的生存而战,还不如说它是为捍卫往日的荣誉而战,为历史的尊严和辉煌而战。

它们的死亡和生存,绝对是一部史诗,一部绿色的史诗。

⑭我倘佯在这片胡杨林里,久久不忍离去。

⑮离开时心里只剩下一种心愿,那就是祈求苍天把别处滥施的淫雨,移往这里洒一些吧,救救这条艰难的河流、这片苦难的树林、这方苦难的土地。

⑯一时间,仿佛真的要起风了,空气里也有了一丝湿润的气息。

我紧闭双眼,不敢睁开,生怕惊醒这片苦难的土地思念了千年的无比脆弱的梦。

18.阅读①—⑭段,用词语概括“我”从看到塔里木河到离开胡杨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3分)

景仰

19.简要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什么“我倘佯在这片胡杨林里,久久不忍离去”?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全文,品析文末划线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

(8分)

①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

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

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

③《管子》说:

“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

”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之为玉节。

由此可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④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⑤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

“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或住宅。

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

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

⑥玉,是权力的象征。

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

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

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

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此外,玉还被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

“风花雪月”中,除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风”之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

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了“玉树”之称。

一些纯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

以“玉龙”来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壮观!

22.文章第③段引用《管子》“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第⑤段列举的带“玉”字的词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zhǔ)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

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

请你写出“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意义,并借助文章中相关知识,对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作简要解说。

(3分)

象征意义:

(请用四字词语作答)

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谈读书》回答25----28小题

①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否则不如不读。

这个世界每天出书何止万本,一个人的阅读量在它面前真是沧海一粟。

我们没有义务用宝贵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通俗的文字。

【甲】比如在文学领域,当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自豪地说:

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

②读书要忌杂。

即使是一流的好书,也切忌杂乱无章地读。

好书需要形成系统,需要时间间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

③无数事实说明:

读书不在多,而在于一个“精”字,在于有没有合理的系统和计划,你的系统和计划有没有良好的逻辑联系。

④举例说,假如你读诗,在一段时间可以专门读一读唐诗,而在某段时间则可以专门读李白,在你精读了李白的代表作品以后,可以写点读后感,再看一看有关李白的评论文章,强迫自己在高层次上与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对话。

⑤读书不可强求,应该去读自己喜欢的、“有缘分”的书。

一流的好书,如果读上去头疼、脑涨、打瞌睡,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感到无法接受,那就暂时放下它,不要糟蹋了书,也不要糟蹋了自己。

⑥你要相信,世界一流的知识星座漫天闪烁,总有一个星座是与你有缘的,或者说具有某种“同构关系”。

【乙】在这个“波段”上,你们彼此间能产生最大幅度的共鸣。

⑦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教授,都习惯于做读书卡片,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丙】

⑧我们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在观赏一朵美丽的花,她应该是生长在泥土中随风摇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们“读”到的、令人陶醉的应该是她整体的风韵或者一种神韵。

如果将这朵花肢解成一片片花瓣,我们还会那么爱她么?

这朵花还有什么观赏价值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读书不应该依赖做卡片。

25、作者在第④中例举“如何读诗”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1分】

A、切忌杂乱无章地读书。

B、好书需要形成系统。

C、读书不在多,在于一个“精”字。

D、读书要有存在良好逻辑联系的系统和计划。

26、作者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依次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按照文章内容把下列三个句子填入【甲】【乙】【丙】处。

(填序号)【3分】

①你们的生命信息、审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容、彼此沟通、彼此呼应。

②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

③就拿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来说,我们应该读他们的精髓和神韵,而不是把他们孤立地分解成一段段警句。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8、请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你对第⑥段加点词“同构关系”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题目:

凝聚

29.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七、作文(60分)题目:

凝聚

29.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00

200

300

400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