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6530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

《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Word下载.docx

g、负责工具润滑等其它公物的保管和维护。

h、认真学习业务,精心操作,弄懂原理,负责对学习人员的安全技术的指导。

3、工作联系及交接班制度:

(1)工作联系:

a、应接受本岗位组长的领导,发现不正常及时汇报。

b、经常向双氧水中控指及尿素中控室反映空气压力情况,必要时及时调整压力,确保安全稳定生产。

c、经常与电工、保全联系,发现电器、设备故障,及时联系检修。

(2)交接班制度:

a、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岗位进行全面检查,对所属设备、工艺、安全、卫生、记录等工作认真检查,了解设备运转情况。

b、如接班发现问题,可转告当班操作人员,经其同意后可协助处理。

c、接班者未到岗,交班者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等接班人员,办完交接班手续,经接班者同意签字,方可离开岗位。

d、交班时如发生事故,必须待事故处理完毕,写好记录,方可交班。

如发生不正常现象及工具丢失,公物损坏,必须找出原因,写好记录后方可交班。

e、交班者要对所属设备、环境卫生、仪表、工具记录齐全,如实向接班者交代当班情况,否则不准交班。

f、具体交接班内容:

(A)交接指示情况,各压力表,温度表的读数是否正常。

(B)交接设备运转情况及设备检修情况和备用设备情况。

(C)设备检修完毕,要在组长指导下及时加油试车,如实向接班者交代试车情况,写好记录。

(D)交接工具、公物管理、环境、设备卫生情况。

4、设备管理和维护:

a、自觉遵守巡回检查制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b、每半小时检查一次空压机的运转情况。

检查各运转部位的声音是否正常,油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压力、温度、电流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经常巡回检查各设备保持完好,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d、备用设备每班检查一次,设备是否完好,是否缺油,放空阀及出口大阀是否灵活正常,若有缺件及时联系检修,达到完好的备用状态。

(2)设备清理卫生及润滑:

a、对所属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要弄懂并熟练掌握,并做到熟练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b、保持设备卫生,整洁,经常检查水、气、油的气密性或泄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c、对设备、管线、环境卫生每班清理一次。

d、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A)空压机的加油分班承包制:

甲班:

1#、6#机,乙班:

2#、7#机,丙班:

3#、8#机,管理:

5#、9#机。

(B)各班要经常检查自己承担的空压机的油位情况,选用优质油并经三级过滤后加入机身油池内,保持机身油池润滑油油位在视镜的2/3以上。

5、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额定排气量电机性能

型号

台数

备注

1

空压机

6m3/分钟

3LE—6/12

5#

配用电机

985转/分钟,55千瓦

R250M—6

2

22m3/分钟

LW—22/T

3

1#、2#、3#

1480转/分钟,132千瓦

315M—4r

42(40)m3/分钟

LW—42/T

4

6#、7#、8#、9#

600转/分钟,250千瓦

TK—250—10/990

6、工艺规程:

(一)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6.1压缩过程

每台压缩机都有气缸和活塞,压缩气体的工作过程,包括吸入、压缩、压出三个步骤。

(1)吸入

气缸活塞由上压点向下边移动时,缸内容积增大,压力下降,当压力降至稍低于进口管中的气体压力时,进口管中的气体便顶开吸入活门,进入气缸,随活塞的向下移动,气体继续进入缸内,直至活塞移至下压点为止。

(2)压缩

当活塞调转方向向上边移动时,缸内容积开始缩小,这样便开始气体的压缩过程。

由于吸入活门有止逆作用,故缸内气体不能倒回进口管中,同时用出口管中的气体压力又高于气缸内部的气体压力,缸内的气体也无法以出口活门跑到缸外,而出口管中的气体又因压出活门也有止逆作用,也不能流缸内,此时气体数量保持一定,只因活塞继续向上移动,缩小了缸内的容积,使气体的压力升高。

(3)压出

随着活塞上移压缩气体,气体的压力愈升愈高,当缸内的气体压力升高到大于出口管中的气体压力时,缸内气体便顶上压出活门的弹簧而进入出口管中,并继续排出直至活塞移至上边孔点为止,然后活塞开始向向下移动,重复上述动作。

活塞在气缸内不断地压缩运动使气缸循环地吸入和压出气体,活塞的每一缩回称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每缩或回一次所经过的距离叫做冲程。

6.2压缩气体的三种过程

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气体状态、温度、压力、体积有关,在压缩气体时产生大量的热,这就导致了压缩后气体温度的升高,气体受压缩的程度越大,则受热的程度越大,温度应升的越高。

压缩气体所需的压缩功取决于气体状态的改变过程,压缩机耗功的大小与压缩气体所产生的热量有直接关系。

(1)等温压缩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能将压缩功相当的热量完全移去,使气缸内的气体温度不变称为等温压缩,在等温压缩过程中所消耗的压缩功最小,这一过程为理想过程,在实际生产中难办到的。

(2)绝热压缩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与外界没有丝毫的热交换,结果使缸内的气体的温度升高,此种过程的功最大,也是一种理想过程。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想没有热量的散失是难做到的。

(3)多变压缩过程

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既不完全等温也不完全绝热的过程称为多变过程,这种过程界于等温和绝热之间,实际生产中的压缩气体均属这几种过程。

6.3多级压缩

要用单级压缩将气体压到很高的压力,则压缩比必然增大,压缩以后的气体温度也会升得很高,压缩比和气体温度升高程度很大,会使压缩过程和压缩机产生以下一些问题。

(1)气体温度升的过高会使冷却变的困难,这样就增加了功的消耗,影响打气量。

(2)气体温度升的过高,使润滑产生困难,压缩机没有良好的润滑,它的部件就遭到破坏。

(3)压缩比过高,也就是压缩后的气体压力很高,则残留在余隙中的高压气体,在吸气之前膨胀后所占的气体容积也会愈大,结果会使压缩机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

(4)压缩比过高,温度会升高到压缩机体不能容得的程度,机件寿命降低,而且还会增加机件制造的困难,所以一般要将气体压缩到较高的压力,并用多级压缩的办法。

所谓多及压缩根据所需要的压力,将压缩机的气缸分成若干段(低压段、中压段、高压段)逐级提高压力,并在每级压缩后设立中间冷却器,冷却每级压缩后的高温气体。

综上所述,用多级的压缩方法将气体压缩到高压,可以克服单缸压缩时的缺点,并能使压缩过程接近于等温过程,节省大量的功,但是级数太多,气体经过进出口活门和中间冷却器的次数也随之增多。

为克服阻力需要的功就会相应增大,同时压缩机的级数愈多,造价愈高。

因此压缩机的级数也不能无限增多,一般不超过七段为限,

6.4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空气→空气过滤消音器→空压机→一级冷却→二级冷却→小储气罐→大冷却器→空气干燥器→大储气罐(缓冲罐)→用气单位

(2)工艺指标:

(1)额定排气压力:

一级0.18—0.22MPa

二级0.7(0.8)MPa

(2)油压:

0.25—0.35MPa

(3)各级排气温度≤160℃

(4)进气温度≤40℃

(5)进气压力:

大气压力

(6)冷却水进水温度≤30℃

(7)冷却水排水温度≤40℃

(8)机身内润滑油温度≤70℃

(9)油位1/2—2/3。

7、正常操作要点:

在正常操作中,要将所有的工艺指标及操作指标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经常注意空压机的油位,油压,各级压力、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循环水压力,机器的声音是否正常,电动机的温升及电流读数,按规定巡回检查,认真做好记录。

8、操作要点:

(一)安全开停车操作

A、原始开车

压缩机的试运转:

(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①清洗机器内部,然后加入规定牌号的润滑油,检查油位指示器所示油位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用人工方法向机身十字头滑道的摩擦面上注入足够的油量,避免初开车时因缺油润滑而烧损。

②检查连接件的结合与紧固情况,有松动之处应及时紧固。

③检查水管路流通情况,打开总进水管的截止阀,并检查各分支水管流动情况是否畅通无阻。

④校正压力表,检查气压表和油压表安装情况是否正常。

⑤观察和判断运行机构是否灵活,用手转动飞轮,使压缩机空运转二、三转,如有卡住或碰撞现象应查出原因,予以消除。

(2)压缩机的空运转按如下规定进行

①压缩机空运转是卸去各级气阀的情况下进行。

②压缩机开车空运转时,先瞬时点动数次,观察压缩机运转情况,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若正常则合上开关运转,并检查下列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1〉油压表指示的油压不低于0.15MPa。

〈2〉压缩机运转时响声正常,不应有碰击声及杂音。

〈3〉冷却水畅通无阻。

③连续空车运转五分钟后停车,检查并记录下列项目:

Ⅰ、曲轴轴承,连杆轴承和十字滑道的温度

Ⅱ、活塞杆与填料及刮油环之间的摩擦情况。

Ⅲ、检查或观察机身内润滑油是否沿活塞杆经刮油环串进填料箱及气缸内。

Ⅳ、活塞杆表面有无划痕与擦伤,氟塑料制作有无异味。

④检查机器正常后,即可进行吹洗工作,所谓吹洗,就是利用各级气缸排出的压缩空气,吹除各级管路内的尘埃及脏物。

吹洗工作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装上一、二级气阀及其它管路,不装二级吸气管,开车吹洗从一、二级分离器出口检查,吹出干净空气为止。

②装上二级吸气管开车继续吹洗,直到气体出口处检查排气中无任何灰尘污物为止。

(4)调整负荷运动:

〈1〉第一阶段开车运转10分钟,由无负荷调整到二级排气压力为0.2MPa时检查。

①压缩机运转平稳,应无不正常的振动及响声。

②检查冷却水流通情况,不允许有断断续续的水流情况,亦不允许有气泡及堵塞现象。

③压缩机各接合面及管道连接处应没有松动和漏气、漏水、漏油现象。

④各级排气温度不应超过160℃。

⑤观察电流表有否显著的波动和激增现象,以判断氟塑料环装配间隙恰当是否正常。

⑥润滑油应不能沿活塞杆进入填料和气缸内。

⑦听声音判断吸排气阀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⑧填料或活塞环有无严重泄漏现象,方法是停车时立即关闭排出口,然后观察一、二级压力表变动情况及细听各处有无漏气响声。

〈2〉第一阶段负荷运转完毕,停车拆开机器侧盖检查曲轴轴承、连杆轴承、十字头及滑道的温度,没有过热现象,即可进行第二阶段开车运转,压力调到0.5MPa后运转30分钟停车检查,项目同第一阶段,如无异常则进行满负荷运转。

〈3〉由压力0.5MPa逐渐调整到满负荷(额定排气压力)进行较长时间连续运转,运转正常后则可正式测定各项参数,并应对减荷阀、调节器、安全阀等进行试验,考察其工作是否灵敏。

压缩机负荷运转后,检验证明一切都正常时,方可投入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