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9083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docx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关注发展

一、突出基础性

大纲中考题和课标中考题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课标中考题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而且往往是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难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强,涉及面广,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味成就感,使他们意识到“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

例1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可以活30天;若是没有水,时限便缩短为3-4天,因此水是人类生命的基本要素,图1是一个应急净水器。

在大容器中倒人不能直接饮用的水(如泥水、海水等),将杯子放在容器中央,用塑料膜将容器口封好(容器边缘留一个小缝隙),上面压一块石头,使塑料膜形成一个凹面。

将制成的净水器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杯中就可以收集到从塑料膜上滴下的纯净水,这种净水器主要是利用了和的现象来达到净水目的。

答案汽化(或蒸发);液化(或凝结)。

点评本题通过鲜活的情景,既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又教会了学生一种应急的本领,还使学生具有节约用水的社会责任感。

例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钢丝钳如图2所示'在构造上所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①钳把较长:

;②钳口有刻纹:

;③钳子有刀:

;④钳把有胶皮:

答案①省力;②增大摩擦(力);③增大压强;④绝缘(或防止触电)。

点评本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考生熟悉的钢丝钳把力学、电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有机融合,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逐步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标中考题较大纲中考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提供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日常生活情景,而且大多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情景,要求学生对这些情景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3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

下面的做法中,需要改正的是()

A.及时关掉未关紧的水龙头,养成人走灯灭的习惯

B.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C.及时将生活垃圾、废旧电池装在一起丢弃到垃圾箱中

D.用洗脸水冲洗厕所,将废报纸、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答案:

C

点评:

本题以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行为为背景,体现了积极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

课标中考题较大纲中考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关于科学质疑提问、科学猜想、科学实验设计与验证、科学分析、交流与评估等科学探究题在各课标中考题中所占的分量极重,这些试题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1.以课本中的基本物理规律为素材的探究题

例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与教材上不同的方法:

把一金属块用细绳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缓慢放人一盛有70cm3水的量筒中,如图3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实验中,所挂的金属块在不同的位置时,测力计示数和量筒中水面所到达的刻度(金属块始终没有与量筒接触)。

 

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1)实验中测力计所挂金属块重N。

(2)各组都得出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结论。

但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其中:

A组同学是根据

分别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

B组同学则是根据测力计(所挂金属块未浸人和浸人液体)两次示数的差和

分别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

你觉得组的分析是错误的,理由是。

(3)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知道金属块的密度是g/cm3。

(g取10N/kg)

(4)分析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

(1)1.4;

(2)A,

是应证实的关系式;(3)7.0;(4)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其他合理结论也行)。

点评此类题的实验方案大多与课本不同,要求学生根据题给信息,通过分析、推理,探究出相关物理规律,这些规律大多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主要规律。

由于此类题突出体现了过程与方法,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而是今后各地中考的热点。

2.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素材的探究题

例5某中学九年级科技活动小组用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塑料薄膜,细绳以及回形针制作了一些降落伞,如图4所示,其中,有的同学在降落伞下部挂一枚回形针,有的挂两枚甚至更多的回形针。

同学们将降落伞从教学楼4楼阳台(距地面高度10m)释放降落伞,并测量其降落至地面的时间。

(塑料薄膜和细绳的自重忽略不计)

(1)请说出可能影响降落伞下落时间的一个因素。

(2)预测这个因素变化(增大或者减小)时,降落伞下落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3)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方案,检验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并写出实验步骤,

①根据你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应该选用哪些实验器材:

②实验步骤:

答案

(1)伞下挂回形针的数量(或塑料薄膜的面积大小);

(2)数量增大时,下落时间减少(塑料薄膜面积增大时,下落时间增加);(3)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选择的器材只要与设计的实验方案相符即可。

①实验器材:

不同数量的回形针(或薄膜面积不同的降落伞)、秒表;②方案一:

直接测量降落伞下落时间(步骤略),方案二:

两个不同降落伞(所挂回形针数量不同或薄膜面积不同)同时从同一高度开始下落,比较落地的先后(步骤略)。

点评此类题大多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为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且提出研究问题、科学猜想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有时还要求总结出科学合理的规律。

此类题有一定难度,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关于科学方法的探究题

例6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

(1)0.1kg的铜块;

(2)0.1kg的铝块;(3)0.2kg的铜块;(4)0.3kg的铝块。

应选用的材料是()

A.

(1)与

(2)B.

(1)与(3)C.

(2)与(4)D.(3)与(4)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认识。

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很多,其中控制变量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各地中考试题主要通过实际应用来考查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其中控制变量法是中考的焦点。

四、注重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课标中考题与大纲中考题相比,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在各地中考题中,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象、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

此类题突出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是各地中考命题的焦点。

例7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5所示的图象。

(1)从所得到的图象来看,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

关系。

(2)A、B两种物质中,物质的密度较大。

答案

(1)正比;

(2)A。

点评数理图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处理信息的工具。

本题把数学知识(图像)同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两个物理量之比)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既考查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程度,又考查了学生运用数理图像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例8人类已经进人信息时代,很多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

小明在商店看到这样一则宣传广告:

“××牌电热水器高效、节能、省时,烧开一壶水仅需3分钟……”小明心想:

难道这是真的吗?

他仔细看了电水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带着疑问,他又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提示说:

“每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4.2×103J的热量。

”请你与小明一起通过估算分析这则广告是否可信?

(已知1L=1dm3,ρ水=1.0×103kg/m3,请你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000W

容积

2L

超温保护器

熔断温度110℃

答秦本题方法不惟一,可以按照广告时间计算能烧开多少水,也可以按照广告时间计算使得2L水的温度升高多少……参考答案(计算过程略):

(1)估算温度的变化量(约80℃);

(2)计算出2L水的质量(2kg);(3)估算出常温下烧开2L水需要吸收的热量(约6.72×105J);(4)估算出Q吸后与W之间的关系(假设电热全部被水吸收);(5)计算出时间(约11.2min);(6比较得出结果(不可信)。

点评本题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实例,要求学生正确解读电器设备的说明书,从中发现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打着科学的牌子弄虚作假的案例,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意识,具有批判质疑的思想。

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课标中考题和大纲中考题都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

相对而言,课标中考题在此类题的设计上更加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更加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此类题极具时代性、新颖性,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例9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

(1)请根据如图6所示水循环的示意图,简单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2)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请你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要求写出两条)。

答案

(1)太阳照射使地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下落;

(2)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

采取滴灌或喷灌、节约用水、减小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

防止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等。

点评本题结合水循环知识的考查,渗透了保护水资源这一社会问题,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此外,此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1O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如图7所示。

(1)看图后,说说你最担心的问题。

(2)要解决你最担心的问题,一方面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应该怎么做(至少说出两点),另一方面谈谈你有什么设想(谈一点即可)。

答案

(1)只要说出关于能源危机或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即可;

(2)日常生活中只要说出节约能源(如电能、水能、天然气、煤、柴……),设想方面说出开发新能源、提高燃料利用率、提高各种耗能设备效率等方面的想法即可(如:

集中供热;进一步开发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利用锅炉的余热;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减少能量多次转化中的损失……)。

点评本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对题中图表信息以及文本信息的分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能源危机问题进行深人思考。

试题渗透了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从而使学生具有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注重学科渗透和综合

近年来,各地中考题都比较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相对而言,课标中考题避免了各学科知识简单、表面的拼凑组合,更加注重不同学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