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8977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

《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语文课程标准.docx

实用语文课程标准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 见》,加强课程规范化建设,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保证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

《实用语文》教学课程标准

    一、《实用语文》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

《实用语文》

    (三)开课对象:

适用于本院中职起点的高职学生

    (四)开课学期:

六学期

   (五)开课专业:

(3+2)初等教育

(六)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实用语文学科是一门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七)教学目的:

实用语文教学,应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类专门人才。

    (八)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

 96    学时(每册)

  学分数:

   10   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以第一册为例):

《实用语文》第一册

教学内容

课程篇目

课时类型

课时数

第一单元

放声诵读

领会大意

《荷塘月色》

《读沧海》

《故乡的榕树》

《绿色的挽歌》

《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的演说》

讲授

16课时

第二单元

读出轻重

筛选概括

《风景谈》

《纪念刘和珍君》

《读书人是幸福人》

《现代人的智能》

《一碗清汤荞麦面》

讲授

16课时

第三单元

积累

运思

《村》

《故都的秋》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骨灰撒放记》

《自甘做牛与叫人做牛》

讲授

16课时

第四单元

诗歌鉴赏

扩展诵读

《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

《再别康桥》

《雨巷》

《我爱这土地》

《赞美》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愿意是急流》

《啊,船长,我的船长》

讲授

16课时

第五单元

先秦文言作品阅读

《采薇》

《氓》

《庄暴见孟子》

《劝学节录》

《庖丁解牛》

《烛之武退秦师》

讲授

16课时

第六单元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常识

口述

 

实践

8课时

第七单元

书面交际

书面交际常识

书信的写作与阅读

实践

8课时

合计

96课时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1、考试形式:

笔试加平时成绩笔试80%+平时成绩20%=期末总成绩;

2、考试时间:

笔试90分钟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

3、试卷结构:

题型、试题的分值:

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赏析、文言文阅读赏析、作文写作(基础知识占65%、作文35%)。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实用语文》第一册:

 

第一章 :

 放声诵读、领会大意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关键语句的感情色彩;

2、努力提高学生见字出声、见字解意的能力以及对文章大意理解的准确性:

3、注意体验文章中的感情,感受语言之美、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荷塘月色》

教学重点:

1、领会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多角度描写景物的特点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语言运用中的特点

第二节 《读沧海》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面对大海展开丰富联想,及赋予大海全新的内容和意义;

2、放声诵读,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感受文章宁静深邃思想内涵;

3、在多次诵读基础上理解作者虚实相容的表现手法

第三节 《故乡的榕树》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浓郁思乡之情;

2、了解本文借眼前之景展开联想的写作手法3、能够指认课文叙述、描写、抒情的段落,体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

第四节 《绿色的挽歌》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写作的情感基调和写作意图;

2、了解世界上,尤其是我国绿色植被的现状以及被破坏的原因;

3、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自觉行动保护绿色家园.

第五节 《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

教学重点:

1、领会作者所提出的对于人生意义上的见解;

2、掌握文章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3、体会本文语言简约、朴素、准确、严谨的特点。

第2章 :

 读出轻重、筛选概括

教学要点:

1、结合文体特点把诵读与阅读相结合;

2、把握关键句,以及句与重要信息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加以综合概括,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3、区分诵读与阅读的差别,选择合适的角度去理解分析,不可牵强。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风景谈》

教学重点: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把深刻政治内涵囊括在自然风景描写之中;

3、仔细分析这六幅画事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 《纪念刘和珍君》

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本文将叙述、议论、和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领会文中用语的情意性;

2、深刻体会作者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节 《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理论思路——采用步步深入的方法阐释了为什么读书人是世间最幸福人的道理;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在说理时所包含的感情,分析这些感情对表达观点所起的作用。

第四节 《现代人的智能》

教学重点:

1、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说明的顺序,明白什么是现代人的智能;

2、辨析清楚自己的智能优势;

3、对于如何开发自己的智能,要有一个行动计划。

第五节 《一碗清汤荞麦面》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在貌似简单的故事情节中蕴含深意的写作方法;

2、分析作品的感人之处,以此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第三单元 积累、运思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要点:

1、积累是运思的基础,涉及立意结构、生成语句等方面,是表达的必要准备;

2、紧扣写作角度,扩展诵读,要放开音量,见字出声,见字解意、读准重音。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村》

教学重点:

1、品位课文细致的描写,揣摩、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

2、认识观察对写作的意义,培养观察的习惯;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性,激发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第二节《故都的秋》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在积累方面的特点,认识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增强多观察、勤积累的自觉性;

2、把握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征,领悟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

第三节《伯格曼法则在北极》

教学重点:

1、学习边观察边思考,通过比较把握对象特点,通过归纳抽取事物规律的积累方法;

2、认识说明文章的运思过程和特点;

3、培育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第四节《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骨灰撒放记》

教学重点:

1、学习将眼前景象与背景材料交叉展现的结构方式,认识运思的目的在于更好的确立、表现主旨;增强多观察、勤积累的自觉性;

2、了解邓小平的革命生涯、丰功伟绩和深远影响,认识只有把个人的生命融入人民的事业才能获得永恒的道理。

第五节《自甘做牛与叫人做牛》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立意新颖的特点,学习筛选——联想——筛选的运思过程,体会发散式思维、收敛式思维在立意选材中的作用;

2、培养敏锐观察、深入思考的习惯。

第四单元诗歌赏析、扩展诵读

教学要点:

1、理解现代诗歌是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2、读出韵律和节奏,投入感情与诗人的心声合拍共鸣;

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和意境美,领悟诗歌的主题。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毛泽东词二首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逐句讨论诗词的内容和深刻涵义,理解和感悟作品书法的革命豪情;

2、抓住关键性词语,展开联想和想象;

3、引导学生体会其描写生动,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特点,以及气势磅礴的风格。

第二节现代诗二首

(一)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是如何营造梦幻般优美意境,寓情于景,书法独特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

2、理解诗歌中比喻、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深刻内涵;

3、反复诵读,体味诗歌的结构、语言特点及音乐美。

第三节现代诗二首

(二)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二首中蕴藏的强烈真挚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崇高精神;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第四节当代诗二首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二首选择新颖的意象来抒发独特的思想感情的特点;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和节奏美。

第五节外国诗二首

教学重点:

1、理解如何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典型意象,在反复的诵读中抒发真切真挚的美好感情;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独特形式、鲜明的比喻及象征手法的运用等特点。

第五单元先秦文言作品阅读

教学要点:

1、学习和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理解所学诗词所涉及的社会生活背景;

2、赏析诗词艺术的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倾向,分析和鉴赏其叙事和刻画人物的手法、技巧;

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多读,名篇名句要熟读成诵。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诗经》二首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础知识,认识赋、比、兴等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理解二首诗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3、掌握居、聘、阳、匪、夙、信等实词在课文中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节《庄暴见孟子》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本文“与民同乐”的主旨;

2、学习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3、靴子通假字的知识。

第三节《劝学》

教学重点: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方法的论述;

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3、掌握、积累本课的常用实词,学习于和而的用法。

第四节《庖丁解牛》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阐释的一切顺乎自然的思想;

2、理解课文以事明理的写法;

3、认识古汉语一词多用的现象,积累常用词,学习乎的用法。

第五节《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理解课文在剪裁,结构方面的特色和主人公犀利的说辞;

2、文言实词,学习以的用法,进一步学习通假字的知识,读准字音。

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常识

教学要点:

1、自信负责地表达,文明得体地交流,善于倾听,敏捷应对,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表达简洁明了,力求流畅、生动,体现口语特点;

2、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头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