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7336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docx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

篇一:

议论文道理论证教案

道理论证

概念: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作用:

使论述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道理论证。

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

例如《谈读书》(人教版九上课文)第十段列举“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思想,逻辑修辞使人善辨”这六门科学知识的作用进行论证,归纳出“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的结论。

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得出的论断令人信服。

由于道理论证所引用的材料都是被客观实际所证实的科学结论,或是被人们所公认的道理,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因而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此外,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我们要注意区分,切勿混淆

议论文道理论证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写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

讲道理。

2.说说议议练练写写,指导学生初步尝试用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观点,写简单的议论文片段。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小霞是我的侄女,现在和你们一样读九年级。

前不久,她上体育课时扭伤了脚,班上的一个男生很热心的用自行车送她回家,她妈妈看到了,以为她们在谈恋爱,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给她上“政治课”,不许她和男生交往,后来干脆亲自送她上学,接她放学。

同学们都羡慕她有个好妈妈,可她一点也不开心,她问我为什么青春期男女同学多一点交往就会让人误会成谈恋爱呢?

我想请同学们帮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作答,老师适当点评)

同学说得很好,很有道理。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人、事、物或某些现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分析事理,阐述观点,这就是议论。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议论文。

如同学们所说的:

‘我认为妈妈的做法不好’,‘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可以正常交往’这些就是观点,‘小霞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有自己的思想,作为妈妈首先应该信任自己的孩子’‘青春期男女同学相互产生好感是正常的,只要不影响学习与生活就能相互交往。

’这些就是证明观点的道理。

这段话可以说是议论文的雏形。

它提出了一个观点,并用一段道理来证明观点。

写议论文就是这样,首先要有观点,然后要想办法来证明这个观点。

那么什么是道理论证,我们如何来用道理论证自己提出的这个观点呢?

这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主要内容。

二、预习展示

(1)展示预学案第一部分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事例论证。

由于道理论证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2、说说我们教室里粘贴了哪些名人警句?

(2)展示预学案第二部分的练习题

道理论证包含导师先贤的正确论述、名言警句、俗语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自己从生活中悟出的哲理,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文段,指出以下文段

名言警句、俗语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都可作道理论据。

因为

这些道理具有权威性,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同学们平时应当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如何运用道理论证呢?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的内容。

首先我们要学习道理论证的思维方法。

三、学习道理论证的思维方法

道理论证的思维方法就是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进行论证,能够使论述的道理深刻。

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从原因推出结果,也可以先描述结果,并加以解释,说明其原因。

道理论证决定着议论文说理的深浅,要求我们以原材料为依据,以原材料的逻辑为线索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多方向的合理引申。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思维方法:

累的理论加自己的分析,写议论段。

(如分析“学生为什么抄作业”、“抄作业现象及生成的原因”、“从学生抄作业现象看学习习惯”、“从学生抄作业现角看学习方法”等等。

)当我们不断追问,不断分析时,问题就浮出水面了,再运用我们已掌握的理论,就能就观点议论成文了。

2、说一说

说说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名言警句?

1、确立一个观点,阐述一个道理,要看问题的不同侧面甚至是对立面,要经得起自我反驳,使说理周密不带片面性。

这样的说理称为逆向说理。

例:

“开卷有益”逆向思维“开卷未必有益”(因为要看开的是什么“卷”,然后追问、分析原因、推出结果)

“蛤蟆想吃天鹅肉”逆向思维“蛤蟆为什么不能吃天鹅肉”(因为这是一种理想与追求,然后追问、分析原因、推出结果)

运用逆向思维一定要言之有理,对于传统的得到公认的说法不要轻易去逆向思维。

特别是国家政策法规等不要去逆向反观。

2、练一练:

用道理论证“哈蟆为什么不能吃天鹅肉”写成议论文段。

(1)某校八年级学生暑假想承包一个冰柜,既可体验到课本外的知识,又可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但良好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因而伤心极了,竟离家出走。

请同学们就此议论,说说各自的想法。

分析追问:

学生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因为缺少沟通。

如何沟通呢?

父母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真诚的关怀,孩子少一点叛逆,多一点体贴与理解。

如果真能这样能得到怎样的结果呢?

可以填平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家庭更和睦、幸福。

以上这道理思维的过程,那我们又能找到哪类道理来证明我们自己的道理推断,让人更加信服呢?

从以下几条道理中选择你认为最合宜的运用。

(出示预习

(四)归纳整理:

道理论证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①、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

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②、要简洁,不宜过多。

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

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

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③、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

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三、作业

②用讲道理的方法阐明“学贵有疑”的观点。

③用讲道理的方法阐明“知足常乐或不知足才能常乐”的观点。

篇二:

就事实,说道理——学习议论文的事实论证教案

就事实,说道理

——学习议论文的事实论证

上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今天我们上得是------.老师制作的这个课件准备用两到三节课来上,老师上得可能不生动,但我相信一定很实用,请同学们认真听讲。

1、我们这次的作文大多数同学从“不生气”入手,指出不生气是一种修养,我们要顾全大局,学会宽容。

生气容易让人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判断。

丹莲同学却与众不同,首先我们来欣赏她的作文:

《气由心生璀璨如花》板书

丹莲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借鉴。

丹莲同学的观点是什么呢?

她指出我们要敢于生气,敢于反抗。

她的这篇文章事例典型丰富,详例与概例互相结合,有经典事例,也有新鲜事例。

比如文中就提到今年电影界备

6月27号上映后,人们褒贬不一,著名影评人著名编剧史航就站出来声讨,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微博大战。

《小时代》约上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老实说我觉得剧情简单,演技一般,靠一堆帅哥美女吸人眼球。

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中的剧照,我觉得我们班同学激情洋溢,奋发向上,比他们还帅。

对于“生气”的事实论据,我们不少同学能从现实生活中去选取,比如食品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低头族等等。

我们来看一下食品安全问题,读片段,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师傅如何制作不同口味的馒头,他用什么了,色素,还沾沾自喜地说:

“人靠衣衫马靠鞍,馒头也能巧打扮”这种危害别人身体健康的不道德行为难道不让人愤怒吗?

再来看中国式过马路,不管红灯绿灯,凑成一撮人就走,这种不把交通规则当回事的人难道不让人生气吗。

闯了红灯还有一堆理由,这难道不认人愤怒吗?

还有些人无视护栏爬过去,钻过去,中国人随大流,认为法不责众,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这些都折射出我们交通意识缺乏,法治观念淡薄,国民素质不高。

我们再来看一下低头族,低头指的是低头玩手机,刷微博,聊QQ,看视频。

人们不禁感慨: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现实生活中值得生气值得愤怒的事实在很多,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能只仅仅停留在生气层面,还要反思和改变。

老师举这么多的事例,是希望我们平时多关注社会,多阅读、多积累新鲜的素材。

我们同学这次的作文事实论据比较丰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事实论据太详细,不懂概括,事例剪裁不当,无法证明论点,事例后缺乏议论分析。

接下来老师就来讲讲如何列举事例,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

2、首先回顾一下:

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有哪些?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这四种是最常用的,当然还不止这些,还有归纳论证、引申论证、演绎论证、归谬论证等等)

1

篇三:

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其实就是考察你平时的阅读积累。

试问:

你记忆的仓库里积累了多少东西呢?

一、爱国

(一)事实论据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顽强战斗,弹尽粮绝,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

科学家华罗庚献身祖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拒绝美国优厚聘请,毅然回国,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

?

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道理论据

1、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二、立志

(一)事实论据

1、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军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鲁迅弃医学文:

鲁迅为改变国民愚昧思想毅然弃医学文,终于成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5、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二)道理论据

1、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2、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中国谚语

3、立志无恒,终身无成。

中国谚语

4、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后汉书》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拼搏

(一)事实论据

1、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双耳失聪,顽强拼搏,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等世界名曲。

2、司马迁写《史记》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

(二)道理论据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

三、勤奋

(一)事实论据

1、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有名的书法家。

他每天坚持练字,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

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2、达·芬奇:

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3、司马迁:

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

如果把他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4、爱迪生:

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

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

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二)道理论据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徐特立

4、“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

”——鲁迅

四、毅力

(一)事实论据

1、张海迪砺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患有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可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

2、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3李时珍:

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

4、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5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6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二)道理论据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例。

五、逆境(磨难)

(一)事实论据

1.司马迁、张海迪等事例。

(二)道理论据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曾益其所不能。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六、成败

(一)事实论据

勾践、爱迪生事例

(二)道理论据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胜不骄,败不馁。

七、时间

(一)事实论据

(二)道理论据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

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

——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八、积累

(一)事实论据

1、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其成功在于积累。

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

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2、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

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二)道理论据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3、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九、团结

(一)事实论据

1、将相和的故事。

(廉颇与蔺相如)

(二)道理论据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十、自尊

(一)事实论据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

2、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二)道理论据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

十一、自信

(一)事实论据

1、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幼年因病造成又聋又瞎。

她自信自强,14岁攻克多种外语,20岁考入著名的哈佛大学。

后来成为著名作家。

2、张海迪幼年因病高位截瘫,她自信努力,成为作家翻译家。

(二)道理论据

1、一息尚存,希望永在。

[古罗马]西塞罗

2、自我信心是伟大行动的首要条件。

[英]约翰逊·塞缪尔

3、绝大多数的失败都是由于缺乏自信。

英国谚语

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决。

[美]爱默生

十二、求知

(一)事实论据

1、头悬梁,锥刺股。

2、凿壁偷光。

(二)道理论据

1、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

——屠格涅夫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3、学无止境

4、在学问上每前进一步,就更接近真理一步。

——托尔斯泰

十四、节操

(一)事实论据

1、谭嗣同从容就义

2、齐白石不与敌伪合流的民族气节

文天祥、夏明瀚、刘胡兰等。

(二)道理论据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明?

于谦《石灰吟》

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

元景安传》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滕文公下》

十五、机遇

(一)事实论据

1、诸葛亮待机而出:

隐居隆中,后刘备三顾,始出山,助刘鼎足天下。

(二)道理论据

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旧五代史·晋书》

3000年来最动人的汉语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论语)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同上)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2、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后汉书》)

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8、宁为玉碎,不为瓦金。

19、天生这材必有用。

(李白)

2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2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22、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2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2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6、天下兴亡,匹人不责。

(顾炎武)

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2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尺,无欲则刚。

(林则徐)

2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小雅?

鹤鸣)

3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

大雅?

抑)

3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

3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卫灵公)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雍也)

3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

中庸)

3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3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

尽心下)

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4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权修)

4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人间训)

4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

说林训)

4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

4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李将军传)

4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

高祖本纪)

4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

留侯世家)

4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5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5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

枚乘传)

5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5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

出师表)

5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

诸葛亮)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

刘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