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5824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docx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

第三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目标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最后进行整理和复习。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生读、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

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

3、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

4、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5、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6、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7、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1~5的各数,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5以内各数学生在学前有一定的认识,把几个数集中起来进行学习,目的在于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主题图的教学有两部分内容:

数数和认数。

数数的教学:

教材中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事物,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而且这些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

认数的教学包括两个方面:

一认识数字,会读、知道怎么念。

二看数字能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

如看着1就知道表示有1个物体,在头脑中再现这个数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并能摆出相应数量的小棒(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从3开始釆用几何图形,增加学生的兴趣,并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如3摆出一个三角形,4摆出一个四边形,5摆出一个五边形。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准备课上已经学会了认数,会从一数到十,有了基本的数感,在学习本单元就有了一定的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农家小院,学生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2、通过描述所看到的事物,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书写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1:

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能知道1~5的数序,能正确读写1~5各数

2:

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展示农家小院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场景,体会数量的关系。

问:

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

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学生随意回答)

师:

凡是象这样:

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

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学生随意说)

  师:

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请你摆一摆。

(三角形)

4、认识4、5

5、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

老师指着“1”问:

这个数是几?

表示什么?

(1个)。

请学生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是多少,再分别拿出2、3、4、5根小棒,可以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

(二)、出示计数器,学习数字顺序

先拔一颗珠,问:

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课件展示:

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课件展示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课件展示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课件展示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课件展示5

板书:

1、2、3、4、5(全班齐读:

正、反读)

问:

3的前面是几?

后面呢?

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4.体观察图中的物体数量,再次体会1——5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观察“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说出相应物体的数量。

五、回顾总结,培养兴趣

这节课小朋友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快说一说吧!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2345

︱‖△□

···············

 

第二课时比大小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根据新课标要求,“比多少”中安排了“>”“<”“=”的写法,使学生更好地有机会接触到大于,小于,等号这三个符号,认识其形状、适时地进行书写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步清晰、正确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17页,教材中呈现了一幅“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情景图,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我们先进行分类,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并且在这里渗透了统计的思想,给学生出示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

引出第一批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数字,已经有了比较具体事物多少的知识基础,这里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猴子分别和桃、香蕉、梨比较,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帮助学生产生摆一摆,排一排的愿望,引发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件讲述小猴子分水果的故事,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分小棒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同桌之间对各数进行比较,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1.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

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图

师:

小猴子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小猴和水果的图片)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师:

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些数哪个大那个小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

《比大小》)

2、知道相等。

(媒体出示:

小猴和桃子图。

小猴最喜欢吃桃了,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

猴子有3只,桃子也有3只,猴子和桃子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桃子也摆了3只,猴子和桃子一一对应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师:

刚才某某小朋友说的方法,也就是:

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3只猴子对应3个桃子,正好一样多。

(点击媒体演示:

一样多。

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桃子图,媒体出示:

3、3。

教师并板书。

3、认识等号。

师:

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好,你们已经会用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本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了,你们真棒。

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

(学生回答:

等号。

(点击多媒体出示:

=)

师:

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表示这两个数相等。

(教师板书:

3=3,带领学生书空;点击多媒体出示:

“读作:

3等于3”;带领学生读一读。

师:

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

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

师:

所我们可以说:

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点击多媒体出示:

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知道大于(媒体出示:

猴子与香蕉图。

师:

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香蕉够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

猴子有3只,香蕉有2根,猴子比香蕉多,所以香蕉不够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香蕉摆了2只,猴子和香蕉一一对应,香蕉比猴子少了,所以香蕉不够分。

师:

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根香蕉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多,香蕉少,香蕉不够分了。

(点击媒体演示:

猴子比香蕉多。

教师并板书。

5、认识“>”。

师:

猴子有3只,香蕉只有2根,(分别点击猴子图和香蕉图,媒体出示3、2)3比2多,我们还能用等于符号吗?

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师:

这是大于号。

(点击媒体出示:

>。

(教师板书:

3>2;带领大家书空;点击媒体出示:

读作:

3大于2;带领学生读。

师:

仔细观察,大于号有什么特点?

大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1)大于号的左边开口大,右边尖尖的;

(2)大于号的左边是大的数,右边是小的数;

(3)大于号的开口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师:

所以我们可以说:

开口大,朝大数。

(点击媒体出示开口大,朝大数。

教师带领学生说一说。

6、知道小于。

(媒体出示:

猴子与梨图。

师:

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梨够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

猴子有3只,梨有4个,猴子比梨少,所以梨够分,梨多出来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梨摆了4只,猴子和梨一一对应,猴子比梨少了,所以梨够分。

师:

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只梨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少,梨多。

(点击媒体演示:

猴子比梨少。

教师并板书。

7、认识“<”。

师:

猴子有3只,梨有4只,(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梨图,媒体出示:

3,4)3比4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学生回答:

小于号。

师:

你们可真行!

(点击媒体出示:

<。

)这是小于符号。

(板书:

3<4,带领学生书空;点击出示:

读作:

3小于4;师带领学生读。

师:

仔细观察,小于号有什么特点?

小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1)小于号的左边尖尖的,右边开口大;

(2)小于号的形状正好与大于号相反;

(3)小于号的左边是小的数,右边是大的数。

(4)小于号的开口也是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师:

所以我们可以说:

尖头小,对小数。

(点击媒体出示尖头小,对小数。

教师带领学生说一说。

8、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认识了“>”“<”和“=”。

(媒体出示)

还知道:

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不同数比大小,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

(个别说,全班说。

三、练习

1、区分三种符号。

师:

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

2、看图填数。

(媒体出示书第21页练习二/5。

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2)交流反馈:

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空格,媒体分别出示答案,全班核对。

四、小结

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描述它们的大小。

 

板书设计

比大小

 

第三课时比大小练习课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根据新课标要求,“比多少”中安排了“>”“<”“=”的写法,使学生更好地有机会接触到大于,小于,等号这三个符号,认识其形状、适时地进行书写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步清晰、正确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17页,教材中呈现了一幅“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情景图,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我们先进行分类,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并且在这里渗透了统计的思想,给学生出示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

引出第一批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数字,已经有了比较具体事物多少的知识基础,这里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猴子分别和桃、香蕉、梨比较,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帮助学生产生摆一摆,排一排的愿望,引发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件,学生进一步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同桌之间对各数进行比较,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1.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符号,你还记得吗?

请你说一说。

(2)开口朝什么数?

尖尖朝什么数?

(3)有谁能够写出“>”、“<”和“=”。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

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

(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第6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1○53○42○3

1○14○23○2

4○23○54○1

1○42○54○3

2○25○13○3

 

第四课时第几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教科书第18页,教材此处的处理同义务教材第一次引入序数含义相同,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排队买票”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感受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有几个人在排队?

现在小朋友排在第几位?

前面有几位阿姨?

”学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思考:

“第一个阿姨买完票后,小朋友排第几?

”,还有一些有条件的老师将这个排队买票的过程制成多媒体课件。

这样不仅符合生活实际,而且将教材中静态的情境图动态化,使教材提供的素材更活,更生动,利用的更充分。

还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到顺序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利用学生去动物园买票排队的情景,学习排队,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序数的含义,明确数的位置影响数的次序

教学难点:

区分基数与序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星期日,科技展览馆有一个大型展示会,其中,有很多模型是中、小学生设计制作的,你们想去看吗?

(想)

2、出示排队买票图

王老师带小朋友们到科技展览馆去,但是在进入科技展览馆之前,先得买票,你们看,展览馆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

(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进去?

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

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

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

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

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穿红衣服的阿姨买了票已经进去了,后面的人上前。

问:

有几个人在排队?

3、小朋友排第几?

解放军叔叔呢?

请小朋友们再看一张图片:

小朋友们说说前三个小朋友是谁,前四个小朋友是谁,后二个小朋友是谁,后四个小朋友是谁,后三个小朋友是谁,前二个小朋友是谁!

!

4、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

再说一说从左数第3人是谁?

××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

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说明:

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5、过渡:

轻松一下,我们来玩“点灯笼”的游戏,试一试吧!

(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

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你是怎么数的?

那如果从右边开始数呢?

是第几个?

指出: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

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

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叫一位学生上来涂色。

左边第4个,左边4个

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

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几和第几(板书)

“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板书)

三、方法应用

1、数楼房层数!

并回答小女孩在第几层楼?

2、看猴子捞月,并说说戴帽子的小猴子是上数下第几只?

如果是下数上呢?

又是第几只?

3、小动物们排队上山和下山,说说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分别是上数下排第几,或者下数上排第几.

4、小动物们开小汽车比赛,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又是最后一名;四号车前面有几辆车,它的后面是几号车?

5、分别从左右数花;数小鸟:

投影出示:

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6、数学小游戏,排排队!

数学小游戏,介绍自己的位置!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堂检测

(1)书第1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

照片上共有几个人?

从右数,爷爷排第几?

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2)投影出示水果课件

说:

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们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

“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第五课时分与合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2~5的各数的分与合,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5以内各数学生在学前有一定的认识,把几个数集中起来进行学习,目的在于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摆出相应数量的小棒表示分与合(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准备课上已经学会了认数,有了基本的数感,在学习本单元就有了一定的铺垫。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与合的概念,通过有序思考掌握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通过教学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4和5的组成。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1、能够掌握4和5的组成。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学

出示计数器:

老师拨数,学生观察

(1)先拨二颗珠,问:

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

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

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

4和3谁大,谁小?

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自学探究

1.教学4的组成

师:

(课件)大家看看这里有几个篮子几朵花啊?

问题:

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

操作:

谁来帮我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

(叫学生上来动手操作)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怎么样?

(课件)

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

(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

(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

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

3和1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

(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

李奶奶家的屋檐下挂着一些玉米(课件),大家看看有几个啊?

问题:

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

请大家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

(用5根小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