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4969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docx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比较研究

根据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2019年中国6.18亿网民中,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规模为2.56亿,占网民总体的41.5%,处于19-24岁的网民占总体的45.5%,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个小时,网络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网络上的互动和交流越来越多,因此学者们对于网络行为也越发关注。

诸如网络犯罪、网络欺诈、网络成瘾等问题引发学生和家长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对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注也越发重视。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广泛的行为。

国内学者们对亲社会行为问题大多从实证研究角度来探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及教育指导,主要集中于儿童、初中等少年群体,对于大学或成人少有研究。

而大学生作为网民群体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择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特别是网络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发生在虚拟社交间的助人行为,它与现实熟人社会的助人理念和助人模式有何异同?

两者存在怎样的联系?

目前,国内对亲社会行为在两种不同空间的异同尚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大学生对亲社会行为实施的主要动机研究也并不多。

但亲社会行为是大学生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鉴于亲社会行为对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独特作用,以及对社会风气的特殊贡献,本文试图研究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空间中存在哪些方面的异同,呈现出哪些特征,对此如何处理等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自编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问卷》,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空间中的特征,不仅是对以往研究的补充,也为有效的解释和预测当代大学生的助人行为,从而促进高校对大学生行为的积极干预。

二文献回顾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最早来出自美国社会学学者威斯伯,他在1972年首次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一词来代表所有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尽管这些行为的表现各异,具体情境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目的——使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高树显,李庆功;2005)。

而在网络社会崛起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其行为的性质、类型以及影响因素也不同于亲社会行为。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学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心理学主要是由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来解释的。

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以及后果来进行学习的,例如目睹了榜样的行为,或者是他人的行为得到好的结果后,常常会表现出更强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经过特定的信息加工过程而产生的。

个人在最终做出某一选择并且执行某一社会行为之前,都会将收集到的社会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做出自己认为是正确合理的选择。

因此,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同样要受社会认知过程的影响。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生物学理论提出近亲选择,是动物和人类被预置了一种为后代和近亲自我牺牲的基因,互惠也可能是为了群体的生存。

因此,在近亲之间有更广泛的亲社会行为,特别是在一些突发的紧急事件中,人们的亲社会行为选择多数指向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社会交换理论提出人们的行为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地合理化,并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报酬。

通常情况下,某一行为若得到酬赏,那么这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就更多,这一情况符合霍曼斯所说的成功命题。

而后,摩根和帕克(C.J.Morgan&R.F.peck,1989)提出了“助人的代价与报偿模式”。

他们认为,助人行为是否发生是由代价与报偿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其中代价主要是指行为给助人者带来了一些不好的结果,如助人者损失了自己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等,报偿主要是一些物质上的奖赏、社会的认可、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即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

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内化了亲社会行为规范,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而这些内化的社会规范是推动个人做出亲社会行为选择的主要动力。

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该行为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发展前景等方面。

在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主要助人者、被助人者、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大致可细分为移情、助人能力、自我概念、回报、心境、环境、社会规范、困难程度、自助能力、归因、相似、依从、受助性别等,采用自制问卷或者寇彧编制的标准问卷对大学生或其他青少年群体施测

对其进行一般特征的描述分析。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空间上该行为的研究也依照现实因素进行讨论,与此进行比较;在相关关系上,学者通过对网络社会支持、心境、人格特质、人际信任等单个因素的阐述,深入地对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对于该研究领域发展趋势的研究,少有人提出并且相距较久,主要是白利刚提出了重视个体差异、社会赞许性作用以及多变量交互分析这三种思路,其次是补充说明了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应用。

通过上述理论说明和文献回顾,笔者认为对该行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思考,首先作为大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程度是怎样的?

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又接触不安的社会环境,对于不同场域中的助人表现有何异同?

为何会表现出异同?

基于此,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L大大学生的行为现状,并对处于现实和网络社会中国的两种场域作比较,回答上述问题,并作出结论。

第二部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调研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以L大学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包括理、文、工、医学专业,含大一到大四及以上年级(五年制专业),采用随机偶遇和滚雪球方法进行。

随机偶遇是指在图书馆、教学楼及宿舍楼等地发放问卷时,偶遇学生进行选择对象的;发放网上问卷时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先通过朋友及同学的填写,而后让朋友或同学相继转发链接给他们的朋友或同学,通过熟人关系向外围扩展的形式来选择对象。

发放问卷共300份,剔除信息不完整和回答不认真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282分,有效率为94%。

二研究工具

采用自制问卷《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网络和现实中的比较研究》,借用学者修订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中的相关因子。

问卷共23个题目,包括助人者及受助者性别、年龄、旁观者因素、情境因素、社会规范、回报等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采用单选、多选及量表题形式,划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主要是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等;第

二个是现实中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主要涉及情境、旁观者、回报等因素;第三是关于网络亲社会行为方面,考虑网络环境、上网行为等因素。

作为补充,另设计了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

访问内容涉及到被访者有哪些亲社会行为、影响行为的因素、采取行动的原因以及对该行为的看法。

三研究方法及操作

本文主要运用了个案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采取调查问卷收集资料,通过现实发放和网络链接的方式获得相关数据,并根据需要对样本进行整理和录入,以此来考察和分析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实施动机。

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案访谈的方法,访谈对象是在发放并回收的282份有效问卷的填答中选择的,一共选择了8位同学进行访谈,具体方法是在大一到大四中分别选择了2名同学,一名有明显的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同学,一名未有过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同学,并按照年级和性别对8名受访者进行编号。

收集全部的信息后,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及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中,男生占44.68%,女生占55.32%,比例较为平衡。

被调查的学生人数分布,大三年级人数所占比重较多,大四及以上年级占比重最少,大一和大二人数相近。

从学科性质上看,文科有141人作答,理科84人,工科有40人,其余像农学和医学的学生有17人答题。

从学生所在户口上看,属于农业户口的学生较多,比较符合L大的实际情况。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对实施主体、所实施的对象、实施的具体内容以及存在异同的原因及动机进行探究。

一现实与网络中被助人者的异同分析

1.1现实中被助人者的特征

大学生实施该助人行为的对象,主要是熟人和半熟人关系圈,其中选择对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邻里关系实施助人行为的学生分别是268人、235人以及195人,超过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

但仍有40%的可能性是帮助陌生人以及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

而如果是站在被助人者的立场(图4.2所示),大学生认为他们受到来自他人帮助最多的是同辈群体,基于年龄因素使得他人更倾向于向同龄

人求助,其次是老人给予的帮助,妇女和小孩由于社会所赋予的弱势群体角色,通常对其寻求帮助的现象就很少,因此所占比重较小。

此种情况是把大学生作为受助者这一客体来看待,以此来反射出大学生自身在选择帮助他人时,会倾向于同辈群体,还有一些老人、妇女等所谓的社会弱势群体,而不是成为被帮助者。

1.2网络中被助人者的特征

而在网络中,调查发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约有1/3的时间是用来上网的。

而在这段时间内,人们交往的对象除了现实的人际关系外,还有网友和陌生人。

通过与现实的比较,我们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帮助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群体,而对网友和陌生人提供帮助的可能约为总体的26%。

这从侧面反映出网络社会对于被访者实施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因为陌生人或网友对其发送请求,比如投票、分享、聊天等,人们接受的可能性约为43%,但同时也表明不接受请求的比例为57%,并且该量表题平均分为2.39,位于不同意和一般的答题之中。

因此总体而言,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实施的作用并不明显,从而使得亲社会行为的对象较为相同。

表3.1当陌生网友向你寻求帮助时,你会同意吗?

一定不同意

31

10.99%

不同意

129

45.74%

一般

103

36.52%

同意

19

6.74%

一定不同意

0

0.00%

平均分

2.39

二旁观者与情境因素的影响异同分析

对于实施主体的考察,本次调查通过对旁观者效应因素与性别和户口性质的均比较,发现两者并没有异同,其均值和标准差都较为相近。

另外学科性质与年

级分类对此也呈现相同的分布,并没有较大的差异。

可见,对于大学生来说,性别、学科、户口等因素与帮助他人的行为动机并无强关联性。

因此,调查大学生这一实施主体的异同点,主要是针对观察旁观效应和紧急情况。

2.1现实中旁观者与情境因素的影响

对于旁观者因素的分析,有两种情况:

一是大学生作为主体时,他人在场导致大学生帮助他人的可能性较小,通常是观察到他人不乐于出手时,自己挺身而出。

通过访谈者所说,他们是出于“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如果有他人在场的话,会先观察他人的做法,避免遇到“碰瓷”现象等,所以存在戒备的心态;二是大学生作为客体而言(表4.2和表4.3的对比),发现他们评估他人帮助自己的机率,没有自身提供给他人的可能性大。

偶尔出于帮助的情况是基于小事情的帮助,事情的困难程度越大,情况复杂程度越高,被访者认为自身和他人都不会对此提供帮助。

只是偶尔做一些善事,比如志愿者服务、施舍一些钱给乞丐等力所能及的事。

但如果自身是处于紧急情境下,有20%的人认为他人不会或很少会对自己提供帮助,其余80%的人则认为会受到他人的帮助,这与访谈时被访者的回答是一致的。

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虽然有他人在场,自己的行为受到约束,但这并不是在旁边“冷眼看笑话”,如果他人真的有紧急情况,通过采取与他人结伴或者用录音、录像记录的方式先保证自身行为的合法性,然后再进行救助。

表3.2他人在场时,你提供帮助的可能性

不会

6

2.13%

很少

24

8.51%

偶尔

107

37.94%

经常

96

34.04%

总是

49

17.38%

表3.3众目睽睽之下,他人帮助你的可能性

完全不会

3

1.06%

不会

43

15.25%

一般

138

48.94%

75

26.6%

肯定会

23

8.16%

表3.4当你处于紧急情况时,他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

不会

0.35%

很少

17.73%

偶尔

43.97%

经常

28.72%

总是

9.22%

2.2网络情境因素的影响

在网络中,由于他人身体的不在场,导致身份的模糊性,因此行为是否实施并不会受到旁观者的影响。

但对于紧急情况来说,网络所具有的便捷、及时,能够以更高效率、更大范围的发动网民的力量,使得亲社会行为得以传播和延续。

特别是特大事件的发生,像地震、洪涝、恐怖袭击等。

因此网络亲社会行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更有利的效果。

并且在网络中,人们对于情境也有一定的选择。

调查发现大学生认为登陆专业救助网站是最安全、最首要的选择,其次就是我们所活跃的各类虚拟社会,比如论坛、微博、微信等,其它的像网页推荐或者电子邮件推送等信息就很少。

原因在于他们对于各类不同空间的信任度,专业救助网站是由专门的机构或个人申请的,具有真实性。

各类虚拟社区聚集同类爱好群体,并且可以提供证实或证伪的可能性,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

而大部分人对于他人所提供的信息有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假冒的。

表3.5如果你选择帮助他人,你最可能选择以下哪种方式?

专业救助网站

140

49.65%

各类活跃的虚拟社区,例如论坛、微博、微信等

78

27.66%

基于网页和服务器的资源共享

28

9.93%

公共聊天室和电子邮件中偶发的对于求助的回应

26

9.22%

其他说明

10

3.55%

三亲社会行为表现内容的异同分析

3.1现实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以往的学者(例如丛文君,2012)将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类型划分为六种:

公开型、情感型、利他型、紧急型、依从型和匿名型,这种划分的依据是针对不同情境所提出的,本次调查内容借用相关信息,因而主要包括以下(如图4.3)方面。

鼓励和赞美等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行为在调查中最为突出,而后当朋友遇到麻烦时也会积极地挺身而出,而捐赠物资、赠予机会的援助和团结型的活动居中,在人群中较为普遍。

对于终止他人一些攻击性和侮辱性行为较少,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被访者认为该行为对自己不利,无论是从身体健康,还是品德修养上,都有一定的顾虑,所以人们帮助他人的原则就是“力所能及”。

3.2网络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与现实相比,在网络中的行为多是分享行为和慰问,例如向他人推荐影视、歌曲、文章等,与他人分享自己生活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还有一些活动就是对网友进行指导与回答,或者倾听他人的愁苦。

由于网络上存在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群体也并不能全部知晓,所以对于举报不良信息的举措并不多,只有在自己真实了解的情况下,才会转发或者提醒他人。

与此同时,大学生受到他人帮助的内容也多为资源共享、精神支持、技术服务等,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8.44%、64.18%、47.87%,体现了体现主体行为与客体行为的一致性。

四社会信任与网络信任的差异分析

针对以上所反映的情况,笔者结合大学生对现实和网络空间的信任度进行调查。

在现实中(表4.7所示),人们认为自身行为对他人的重要性程度只是一般水平,平均分值为3.3,他人相信和完全相信的概率小于不信任的概率,因此在接受他人帮助时,人们多存在顾虑而不是放心。

而在网络生活中,自己对于网友所提供信息的相信程度也不高,其平均分为2.73。

根据两个表格的对照,我们很容易看出对于现实情境所发生事件的信任大于网络情境中的。

所以,人们更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去帮助他人,这一部分占到总体的73.76%。

对于网络环境的认同度则只有12名同学,另外62名同学则是认为两者并不影响帮助他人的实施。

但是对于亲社会行为的信任程度,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可靠,约有84.4%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才更具有效用和信赖。

 

表3.6他人对你提出需要帮助的信任程度

完全不相信

3

1.06%

不相信

40

14.18%

一般

125

44.33%

相信

97

34.40%

完全相信

17

6.03%

表3.7你对网友提供信息的信任程度

完全不相信

3

1.06%

不相信

110

39.01%

一般

133

47.16%

相信

32

11.35%

完全相信

4

1.42%

五大学生实施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异同分析

5.1现实实施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对此问题的研究,以往的学者们大多从移情、社会规范、利他主义等因素出发,为此本调查将从学生的主体认知和客体认知方面来了解他们行为实施的动机。

作为客体来说,大学生评估他人提供帮助的动机最可能是源于移情因素,因为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同情心或关爱之心,由此采取助人行为。

或者是因为他对自身的认知,认为应该帮助别人。

少部分大学生认为他们的性格如此,帮助他人就是自己性格的体现。

从实施行为的主体上看,较多人认为自己是出于自我成就的动机,帮助他人能够体会到心理满足感和充实感,或者是因自身的利他人格,乐于提供帮助。

其次才是基于物质的回报和社会规范学习所带来的影响。

那么作为行为的主体和客体为何存在这种现象?

通过访谈发现,大学生会因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心里充实,但另一方面也说出了需要有回报才有动力去实施行为。

这一回报既包括精神上,也包括物质上,因此对两者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于自身行为动机的合理化建构,即对行为所具有的意义进行延伸,由此让自身的动机更加合理。

从大体上看,大学生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是出于自我成就动机、利他人格以及移情作用。

5.2网络实施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对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研究,后继的学者也借鉴现实已有的结果展开讨论,但本次调查是从网络所具有的特点出发,考察人们行动的原因。

被调查者认为网络社区所具有的超越时空的特性能够让人们更加积极,不受到他人和时空的影响,同时被帮助者也能积极的回应,那么助人者心里会倍感满足。

与此同时,这也有利于助人者与被助人者间建立联系,从而扩大人际圈,或者是增强对社区群体加的依赖和认同。

另外就是对于自我真实性的表露,把内心压抑的情绪和情感积极表现出来,利于形象的自我塑造。

因此行为的实施是借助网络的便捷性、隐匿性、跨时空性等特点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为,以此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

表3.8在网络中,你认为他人帮助你的原因是哪些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使自我暴露程度更高,有利于真实自我的展现

79

28%

网络的匿名性更有利于提高助人者的心理满足感

120

43%

网络的超时空性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来行使善举,同时获得更多的肯定

137

49%

网络的超时空性使人们的从众心理减弱,更主动承担助人责任

105

37%

有助于建立社会联系,扩展人际交往网络圈

131

46%

获得虚拟社区群体的认同与归属感

91

32%

其他说明

4

1%

 

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异同点

调查结果表明:

在现实生活中,被助人者以熟人关系网络为主,以社会弱势群体为辅。

旁观者因素会抑制行为实施,紧急情况则起促进作用。

鼓励、赞美和支持行为居多,参与活动和团结性行为较为普遍。

对社会的信任度较高,实施行为的原因在于追求自我成就感,对他人表示同理以及利他人格的塑造;在网络社会中,以熟人或半熟人关系为纽带,扩大社会交往圈。

倾向于专业救助和共同爱好群体的网站或论坛等情境。

资源共享、精神支持、技术服务行为表现突出。

对网络环境及网友的信任度较低。

出于回报、成就动机以及自我身份的重塑而采取行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两种空间中的异同。

其相同点在于:

实施对象与主体的关系紧密,都是以熟人或半熟人交往圈为主要帮助人员;行为会因紧急情况影响而行动的可能性大;所实施范围主要是大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主要表现为支持性、鼓励性活动,与情感或者知识技能相承接,并且选择利益得失较优的一方;采取行动的动机都来源于自我成就感与认同感,通过对自我形象

的提高或者重建,达到自我满足的需要。

其差异性表现在:

现实帮助的客体是可见的、能够区别对待的,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弱势群体,而网络把客体的人虚拟成符号,使得对象特征具有模糊性;现实空间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公共领域,他人在场的旁观者效应会削弱行动,而网络作为私人领域,存在零旁观者效应,不会对行为产生影响;相对于现实中紧急情境的可感知性,网络一方面会促使紧急情境的快速发酵,一方面并不会影响;对于人们的信任而言,依赖于现实的人大大超过依赖于网络,现实是人们生活的主场。

而在网络上,必须是特定的专业救助网站或者同类群体的活动社区,才能让行为主体信赖,从而采取行动。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乐群性的本能驱使人们相互亲合。

因此,人们倾向于帮助他人而获得联系,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由于社会分化的加剧,使得各个功能发生转移,人们之间的交往日趋短暂、间接和功利。

因此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人们将现实的需求延伸到网络中,使得现实人际互动加深,并且满足了其他需求,由此在不同场域中呈现出异同。

第四部分结论及讨论

通过以上对L大学学生的现实和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异同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显著性低于现实亲社会行为。

(2)现实亲社会行为与网络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

(3)个人特征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并不存在相关性。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亲社会行为。

年龄、性别、专业等基本特征并不影响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空间的分布,它们都呈现出较为平稳的状态。

(4)一些原有的理论和因素仍然会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实施,但是在不同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变化:

网络情境与现实生活的情境都有很大的不同。

现实生活中,旁观者的作用能够让人们避免上当受骗的可能性。

反观网络上,信息双方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不确定性等诸多的影响,会导致个体行为的冲动。

另外对于紧急情境事件,因为网络缺乏对正在发生事件周围环境氛围的感知,所以会大大减弱人们因周围氛围的感染而做出的情绪性行动;被助人者因素也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具有影响,人们会倾向于同辈群体和少数的社会弱势群体,但在网络中,人们的特征被模糊化。

(5)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有同质性。

不论是对网络还是现实的信任程度,是在

网络和现实助人对象的选择,以及行为实施的内容,都具有一致性,说明该群体对于亲社会行为的认识趋向较为一致。

另一方面,在看到大学生实施行为的积极方面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所存在的对于人们交往模式的消极一面。

现实中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行为的重要程度及可能带来的损失等的计算,网络中的匿名性、虚拟性及多元性等特点为人们交往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网络欺诈、网络道德问题等反社会行为的存在。

我们在面对行为实施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应该积极发挥亲社会行为对于现实与网络助人的净化作用,从制度、文化和道德上减少反社会行为的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及信任程度是亲社会行为实施的基础。

因此,在大学校园里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组织一些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让大学生能够与其它的学生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培养大学生的移情能力。

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学生能更好、更经常地做出亲社会行为,对周围人和同伴亲切、友好。

利用移情来教育大学生,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训练的具体方法有:

理解、续编故事、扮演角色等等通过这些内容,增强学生对情境或心境的感知能力。

第三、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

大力在高校和社会中进行道德宣传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并自觉按规范行为,并且也是提供一种外部规范,使大学生在没有达到内化时要服从的外部法律和条规制约。

第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就是通过人文学科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人格;另外也使得大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反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