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8427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范围:

中国地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5个小题,共70分)

读我国某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王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鄂卫食证字[2016]第××06”字样,于是他判断出此矿泉水注册的省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关于四省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甲、乙

B.能源相对短缺的省区是甲、乙

C.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区

D.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省区可能是甲、丙

黑河—腾冲线是一条贯穿我国版图的假象直线段,大致划分出了我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我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差异。

该线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城市发展C.交通状况D.农业基础

4.图中P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候寒冷B.纬度低,气候湿热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D.地势高,气候寒冷

5.可使我国人口格局发生较显著变化的措施是

A.加快东部城市化发展B.扶持西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C.平衡东西部资源分布状况D.完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下图为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文化多样性指数分布图,其数值越小,代表文化多样性越少。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在0.0222—0.0953的省区有

A.赣、皖、晋、鲁B.苏、陕、冀、湘

C.川、甘、藏、吉D.黔、琼、鲁、豫

7.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最大的五省区,其共同成因是

A.地形起伏大B.民族类型多样C.人口数量多D.气候类型多样

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8.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A.图①中的山脉是巫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图①中山脉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9.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A.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地基,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

D.①②③④都有商品粮、棉基地

10.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

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C.丙是我国几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D.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形成九寨沟与庐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海拔

12.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A.五指山B.栖霞山C.香山D.红叶谷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图示水利枢纽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功能为防洪蓄沙,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下列有关渭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中,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占的比重大

B.河流径流量小,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C.河流的含沙量大,有冰期、凌汛现象发生

D.在渭河平原,河流的侵蚀、搬运作用明显

14.据材料信息判断,对渭河下游地区危害最大的灾害是

A.洪涝灾害B.干旱缺水C.泥石流、滑坡D.水土流失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上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宝成线B.②——内昆线C.③——焦柳线D.④——南昆线

16.图示区域某省级行政区被称为南方煤海,且有著名的煤田,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

A.贵州,六盘水B.四川,攀枝花C.贵州,遵义D.云南,大理

读“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有关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季风区风能资源丰富,季风区风能资源欠缺

B.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湿润半湿润地区风能资源欠缺

C.乙地冬半年风能资源蕴藏量大于夏半年

D.同纬度地区沿海风能资源大于内陆

18.有关我国不同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或欠缺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区风能资源欠缺,沙丘的阻挡

B.青藏高原风能资源较丰富,地处西风带

C.乙地风能资源丰富,与距离冬季风的源地、地形、植被有关

D.青藏高原东南部风能资源欠缺,地势高

读下列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水土流失

寒潮

土地荒漠化

酸雨

☆☆

 

☆☆

☆☆☆☆

☆☆☆

 

☆☆☆

☆☆

☆☆☆☆

 

☆☆☆☆

☆☆☆

19.下列四地与表格中四类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浙江——④B.内蒙古——①C.广东——③D.重庆——②

20.下列措施中对治理①类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起积极作用的是

A.沿海防护林工程B.南水北调C.西电东送D.青藏铁路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21.有关图中A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山脉为我国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的分界线

B.该山脉是我国浙闽丘陵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

C.该山脉是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D.该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22.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京沪线B.京九线、京沪线C.京广线、京九线D.焦柳线、京广线

下面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①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诗中①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  )

A.水稻B.甘薯C.冬小麦D.春小麦

24.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  )

A.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利于作物安全越冬

B.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C.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D.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因沼泽广布,耕地极少B.丙图示区域夏秋易受台风影响

C.乙图示河流河段地下水补给河流水D.丁图示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26.关于四地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乙地工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C.丙地工业以轻工业为主D.丁地矿产资源贫乏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7.下列属于利用区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的产业为()

A.有色金属冶炼B.石油化学工业C.毛纺织业D.稀土冶炼业

28.该区域在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应()

A.加大对高耗能企业的扶持B.大力开发海岸未利用土地资源

C.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D.大力发展北京市

29.从济南乘火车至大连需经过的铁路(走最近路线)有

A.京广线、京哈线B.京沪线、京哈线C.京九线、哈大线D.胶济线、胶大线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

31.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②河流众多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B.④⑤C.①③④D.②⑤

“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

且以江淮南北论之:

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

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地利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2.“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

C.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D.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

33.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是

A.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B.江淮以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

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D.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4.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D.112°E沿线气温年较差大于24°N沿线

35.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一年一熟过渡到南部两年三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30分)

36.(18分)“云上贵州”,大数据已成为贵州的新名片。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3℃~6℃,7月平均气温22℃~25℃,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

材料二:

大数据中心的投资和运行,80%以上的花费都用在设备的供电和制冷上,设备需处于恒温环境,且对其他环境质量有较高要求。

2018年华为、阿里、腾讯、苹果等公司纷纷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200余个大数据信息产业项目落户贵州。

(1)分析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

(4分)

(2)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6分)

(3)阐述贵州省大数据战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8分)

37.(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秦岭及南侧相邻的汉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

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1)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4分)

(2)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自源头至丹江口为汉江上游。

分析秦岭对汉江上游干、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8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1.读图可知,图中甲为云南省,乙为湖北省,丙为山东省,丁为黑龙江省。

湖北简称鄂,所以矿泉水注册的省区为乙,故选B。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为云南省,乙为湖北省,丙为山东省,丁为黑龙江省。

湖北省位于中部地区,A错。

湖北和云南能源丰富,B错。

云南省少数民族分布较多,外国朋友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可以到云南省,C对。

山东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没有直射现象,D错。

故选C。

3.A

4.D

5.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

学生要熟悉胡焕庸线的地理学意义。

这条人口分界线与中国版图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