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926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

《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监理方案(修改版).doc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环境监理依据 3

三、环境监理服务期限 3

四、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3

1、环境监理影响因素识别 3

2、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4

3、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4

五、施工阶段环境控制目标 6

1、项目决策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6

2、项目设计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7

3、项目招标投标及采购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7

4、合同委托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8

5、施工阶段环境目标控制 8

六、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 10

1、前期准备阶段 10

2、设计阶段环境监理 10

3、施工阶段环境监理 10

4、试运行期环境监理 10

七、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作内容 11

八、环境监理工作制度 14

九、环境监理工作方法 8

十、环境监理的文件资料管理 20

十一、环保事件及重大污染事故处理 21

十二、环境监理工人员配置 23

十三、附表、附图 24

一、工程概况:

二、环境监理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文件;

(3)与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4)与项目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5)建设项目的工程技术资料;

(6)环境监理合同;

(7)环境监理的其他依据。

三、环境监理服务期限

施工阶段

四、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项目环境监理影响因素识别

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

工程阶段

工程作用因素

工程引起的环境影响及影响程度

地表水文

地表水质

地下水

土壤侵蚀

土壤污染

声环境

空气环境

陆生生态

景观

文物

环境卫生

人群健康

就业机会

科技发展

施工阶段

施工材料运输

×

×

×

×

×

×

×

×

×

×

×

×

施工机械运转

×

×

×

×

×

×

×

建筑垃圾、土方

×

×

×

×

×

×

×

×

×

×

×

×

施工生活垃圾

×

×

×

×

×

×

×

×

×

×

×

施工生活污水

×

×

×

×

×

×

×

×

×

×

×

×

项目建设综合环境影响

×

×

×

×

图例:

×无影响;负面影响--∆轻微影响、О较大影响、●有重大影响、⊙可能有影响★正面影响

2、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1)大气环境

(2)地表水环境

(3)地下水环境

(4)声环境

(5)生态环境

(6)固体废物处理

3、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空气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施工期对空气环境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粉尘和施工机械的燃油尾气,施工时由于场地平整,土石方移动等因素,拟建地原在植被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土壤裸露,在车辆过往、建筑施工时产生一定的扬尘,特别是大风、干燥季节扬尘较大,同时,土石方的移动和建筑材料的装卸、使用也会导致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附近扬尘增大,但一般来说,施工扬尘是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施工场周边,对于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是通洒水降尘的方式,减少粉尘的排放。

(2)水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工人的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设备排放水和车辆清洗水以及雨天时地表径流。

设备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地表雨水含有大量泥沙,生活污水污染物主要以COD为主,对施工期产生的水污染,现场设计方案建立沉淀池、过滤池、油污池等措施。

(3)声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由各类施工机械和设备产生。

如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和材料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等。

施工机械噪声强度在90~100dB之间,具有噪声高、无规则、突发性等特点,对环境的影响是局部范围内的、短期的。

所以在机械设备进场进场前对机械设备按要求进行报审验收,不合格机械不能用于本工程,施工期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随着施工结束,其影响也随之消失。

(4)固体废弃物影响及减缓措施

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废弃的土石方及建筑材料和基建废石,可根据地形条件,将废石用于废石堆场拦石坝和土建施工护坡、挡土墙等的建设,本工程可利用的土方可以就地利用,大部分按照要求弃至政府规定的弃土场统一处理。

(5)生态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本工程的建设需要占用土地、剥离地表植被、开挖土方、平整场地等,必将改变拟建地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局部生物生产力将有所下降;施工使得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建构筑物等人工景观,对局部的景观产生影响,故本工程的施工对局部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应同时注重绿化、复垦、护坡、水土保持等工程的建设。

五、环境控制目标

工程项目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另一方面也会对项目所在的地区或周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工程项目建设除了项目的投资、进度与质量三大目标外,环境目标已经成为项目建设的另一重大目标,而且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环境目标控制就日益重要。

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构成建筑物的那些原材料。

建筑垃圾大多属于固体垃圾、而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减少建筑垃圾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业主和承包商的经济支出,另一方面有利于整个地区和国家环境的改善。

除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而外,项目建设还会有如下的环境方面的问题:

水污染、空气污染视觉污染、噪声污染等。

1、项目决策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项目决策工作的好坏对环境会产生直接而且深远的影响。

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这不仅是项目投资损失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项目决策阶段重点应当作好以下工作:

  

(1)项目本身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

  

(2)项目规划选址中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项目选址不当,许多项目建在水源上方、城市的上风方向,致使项目当前以及今后的搬迁,造成资源的浪费。

项目选址不当会成为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3)遵守政府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规定

2、项目设计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项目业主过多地追求容积率而忽略了项目的周边环境,许多建筑密度偏大,绿化率太小(不少城市采用支付异地绿化建设费的办法来代替项目周边的绿化)。

南方潮湿地区大多数住宅区还设有垃圾道,使得底楼又臭又脏。

很多住宅项目的细部没有考虑周全,如厨房未统一设排气孔,没有考虑晒衣架,没有专门预留空调位置等,使得用户自己穿墙凿洞,在阳台上乱搭乱挂,影响市容观瞻,造成视觉污染。

设计阶段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1)考虑平面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土地资源的再回收利用;现场生态环境;道路与交通;建筑微观气候。

(2)考虑对居民、用户和邻居的影响

听取用户和社区的意见;建筑外观符合美学要求;控制噪声;预测并减少建设对环境的影

(3)详细咨询有关的机构

水文、地质情况;防洪、防污;文物保护。

(4)能源方面

节能设计;采用高效节能材料;利用可再生资源。

(5)建筑采光与通风

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的使用。

(6)建筑物的外部环境

绿化环境;利用植物绿化建筑物。

3、项目招标投标及采购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鉴于项目建设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许多地方的合同招标中不同程度地规定了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或对策要求,投标单位的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与文明施工已成为评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只是在招标文件中要求的还不够具体和详细。

实际工作中应重点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招标文件中应有专门的章节详细阐述环境问题与措施要求。

(2)招标文件中应包括有关环境的法律和法规的清单,以便引起承包商的重视。

(3)招标文件中强调项目对环境的特别要求。

(4)评标中增加环境措施的分值。

4、合同委托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项目业主与选择的承包商签署合同时,招标文件中的有关环境的要求以及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涉及的环境问题都应写入合同条款。

承包商应指派专门负责环境问题的代表。

建议合同条件中写入下述与环境有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环境保护;建筑垃圾处理;水处理;噪声控制;施工安全和健康;有害物质的控制;空气污染治理;野生物保护;绿色产品采购;文明施工。

5、施工阶段环境目标控制

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不亚于项目建设的其它阶段,虽然项目规划、决策和设计决定了项目的布局、结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但是施工阶段是形成项目实体的阶段,牵涉的单位和人员多、工艺复杂,对项目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重点应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项目现场文明施工

项目建设中,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现场卫生,早晚打扫现场通道,对周边自然环境、历史文物进行积极保护,实行“零事故”安全生产,使得整个工地井井有条。

制定有专门的环境管理系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施工中记录环境状况;制定专门的采购政策;与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积极配合。

(2)工程噪声控制

制定了专门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充分考虑了项目建设和区域开发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为消除或减轻环境噪声污染提供了具体的、有力的法律保证。

(3)粉尘控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粉尘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在人的心中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制定并采取相应的防治粉尘控制措施。

(4)建筑垃圾的处理

(5)建筑材料的选用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有关的标准与规范,其中包括:

《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由国家质监总局制定,包括人造板、内墙涂料等十项材料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制定,包括住宅居室和办公场所室内环境质量标准两个部分,控制项目有可吸入颗粒物、甲醛、二氧化碳等;((住宅装修工程施工规范》、《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修改),由建设部制定,分别从建筑工艺、勘察、设计、施工、验收、检验等诸多方面对建筑工程进行规范。

以上标准从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规范、室内环境质量几个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全面控制,从建房、装修到日常使用进进行全面监测。

六、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程序依次分为四大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设计阶段环境监理、施工阶段环境监理试运行期环境监理。

1、前期准备阶段

环境监理单位投标单位初步收集项目相关资料,结合现场初步踏勘制定环境监理方案(大纲)。

环境监理应体现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的要求,按早期介入的原则,在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及环境保护规划阶段即应介入。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环境监理单位通过招投标等方式承揽环境监理业务,与建设单位业主签订环境监理合同。

组建环境监理部进驻施工现场,经过进一步资料查阅和现场踏勘,由总环境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写环境监理方案。

环境监理方案进行技术审查,最终确定的环境监理方案提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设计阶段环境监理

收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方案等基础资料,对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环保设施实际文件进行审核,并关注工程在环境敏感区段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方案及环境敏感区位置关系。

环境监理还应关注环保工程工艺路线选择、设计方案必选等环节,提供环保咨询服务。

根据已经通过技术审查的环境监理方案制定环境监理实施细则,最终确定的环境监理方案与实施细则提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施工阶段环境监理

(1)对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的工程建设内容及变化、环保“三同时”措施落实情况、施工达标控制、生态保护措施情况、事故应急体系环境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月度、季度报告以及相关环境监理专题报告按时提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