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x
《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一、施工原则1
二、工程质量管理目标2
三、质量管理体制3
四、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组织架构3
五、质量主要保证措施6
六、质量责任制度8
七、施工安全管理19
1、安全目标19
八、安全质量事故对策25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6
十、消防措施27
珠江御景峰花园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原则
本工程主要施工特点为:
工程量大,特别是砼施工量大,质量要求高,为此在施工组织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班子,确保该工程顺利进行。
一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首先要看项目班子是否强有力,是否具有干好该工程的水平。
所以配备项目班子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工程成败与否。
为此项目班子必须选用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才能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做到持证上岗。
2、提高管理和施工技术水平,优化作业队伍。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展,作业队伍必须选用那些技术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作业队伍,择优选取施工队伍。
施工中要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加强自检专检制度,杜绝质量事故。
3、加强作业设计,确保施工有章可循。
对工程量较大且对结构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工序,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中必须有施工方法说明、施工材料质量标准、施工使用的机械、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质量对策五个部分,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4、合理组织施工,力争采用最少资源,确保均衡生产。
针对本工程特点,从桩基础处将本工程分为六个施工段,施工时采用流水作业,每个施工段分为桩基施工、承台及地梁施工、±0.00以下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0.00以上主体结构施工、屋面施工、装修施工等六个阶段。
各阶段实行交叉作业,砌体在主体施工至第八层时插入施工;内装修、水电安装在主体施工到±0.00以下地下室结构时插入预埋施工;外装修在主体封顶后进行,室外部分在主体外装修完成、外排栅拆除后进行施工。
本工程施工贯彻先下后上的原则,施工时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平面,立体交叉作业,尽快为装修和各专业施工创造条件。
施工中作好各工序的搭接,确保模板、钢筋、砼等工序均衡生产,力争采用最少资源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5、加强各种计划的编排,确保施工按计划完成。
施工中要加强对各种材料供需计划的编排,材料部门严格按计划执行,确保施工中材料供应。
二、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为切实抓好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本着公司的一贯宗旨:
做一项工程创一个名牌,树一座丰碑,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提出“重点工程创建精品”的要求。
按照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进行管理,将本工程质量目标定为:
确保达到“优良”工程,争创“省优良样板工程”的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
1)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
2)各项文明施工达标率85%以上,文明施工覆盖率100%;
3)力争实现“五无”安全目标:
无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无坍塌事故;无中毒事故;无火灾事故发生。
年轻伤频率控制在3.6‰以内;
4)有条件的,三年内创1个市样板工程;
5)完成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
6)顾客满意,与顾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7)持续改善。
三、质量管理体制
我公司将认真贯彻执行ISO9002国际标准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司颁发的《质量保证手册》及建立的层层质量保证体系。
1.公司经理对国家、对人民、对业主、对用户负有质量终身责任制。
2.项目经理对公司经理负有质量终身责任制。
3.项目班子对项目经理负有质量终身责任制,负责制定各项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并批准执行。
4.质安部为质量管理牵头科室,负责各项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并全过程检查工程质量。
5.技术部制定各项技术措施,负责指导执行。
6.材料部严格按质量要求,组织采购合格材料入场。
7.设备部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从机械设备方面确保质量。
8.成本核算部根据班组的质量标准,核算任务单,并发放质量奖金及扣发质量事故罚款,以经济手段支持质量目标的实现。
9.综合办公室:
跟踪检查、奖优罚劣。
10.各专业班组认真按标准进行操作,接受质检员的检查。
四、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组织架构
1、以合同为质量管理制约手段,推行GB/T19000-IS09000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中间控制,各职能部门管理监督,各专业施工队具体操作的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统
项目组织架构图
2、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质量控制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质量控制,重点抓好执行(施工)和监理(检查)两大质量控制线。
见下图:
3、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奖罚制度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
项目经理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过程质量控制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
做好“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大控制,推行质量样板制。
4、严格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每道工序必须按作业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项目质检员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的程序进行质量验收,验收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过程中。
5、成立各级QC小组,实际全面质量管理,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从材料采购到半成品与成品保护,从工程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到工程回访与保修,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控制。
五、质量主要保证措施
1、施工质量管理
1)除严格把好材料进场关外,加强分包商评审、测量装置(计量仪器)、数据分析等管理。
2)制订《技术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奖罚制度,依据质量验收标准及规范,制订《技术质量管理办法》,重视施工准备(含技术交底等准备)、过程检验。
杜绝不合格品进入下一道工序。
3)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审批后方可执行。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实施,不得随意更改。
4)做好图纸会审和各项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施工人员领会设计意图和质量技术要求。
5)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及技术文件组织施工,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会同相关人员、部门研究处理。
6)总承包部建立起按ISO9001:
2000体系要求编制的运行表格填报制度。
预先控制质量事故发生。
7)质检员实行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不按设计要求、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方案的行为,质检员有权停止现场施工,并勒令其限期整改。
8)健全测量“两级”交接制,把好施工制作、测量、试验关。
9)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及主要工序,在施工前编制专题施工方案,用以指导现场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10)认真做好计量工作,用数据说话,保证施工用料的定额用量。
11)除严格把好材料进场关外,加强分包商评审、测量装置(计量仪器)、数据分析等管理。
2、质量检查管理
1)工程质量检查经班组、现场自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查。
逐级检查,层层把关。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马上返工。
2)严格执行质量等级评定。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3)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4)所有隐蔽工程必须按规定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5)根据工程施工过程要求和发现疑难问题,开展QC小组活动,攻克质量弱点和施工难关。
3、技术资料管理
1)工程技术资料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总承包和各分包商均配备资料负责技术资料按系统专业归类分档整理,保证资料完整、准确、妥善保管,防止丢失和损坏。
禁止对资料进行伪造、随意涂改、抽撤或损毁。
2)现场技术资料采用计算机管理,在计算机中建立完整的资料档案体系,使资料调取、查找方便、监控容易,提高资料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工作。
本工程所有技术资料要统一标准,统一格式,即纸张大小、填写格式和内容应一致。
3)总承包部要建立完善的资料收集、分发、归档、借阅、作废制度。
资料员根据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现场的技术资料并及时归档保存。
4、计量管理措施
计量工作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各种计量器具将定期到计量部门检测。
各种计量器具均需有专职人员维修和保养,使各种计量器具自始至终保持在有效状态。
各轴线、标高由专职测量放线人员测定,搅拌砼、砂浆所用原材料均做到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称量,确保工程质量。
质检人员所用的钢卷尺等必须做好比对校核,确保各种计量器具的准确有效。
5、材料检验措施
材料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为此各种原材料特别是水泥、钢材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准用证。
水泥、钢材、砂、石等材料进场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工地设专职试验员,及时将各种材料送到试验室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及时封存退货。
六、质量责任制度
1、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1)、工程项目总承包负责制度
a)项目部根据工程情况、合同和顾客要求确定需分包的内容,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b)项目部根据以往与本公司合作情况,选择有相应资质、信誉良好,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记录的分包方,并对其进行评审,初定合格分包方。
将初定合格分包方及评审的有关信息上报公司各主管部门审核、评价,确定合格分供方。
c)分包方选择后由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与分包方签订分包合同,报公司备案。
合同应明确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要求。
d)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应对分包方进行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及各项规定的交底,分包方应严格执行公司的有关规定,对未按要求执行且不整改的分包方,予以清退,三年内不予录用。
e)分包方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本公司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对分包工程采取履约保证金制度,履约保证金比例或数额在分包合同中明确。
f)在分包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应及时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和验收,并做好记录。
g)分包方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检查及验证的记录由项目部统一保存。
2)、技术交底制度
a)完善三级交底程序,按公司对工程公司、工程公司对项目部及项目部各分部分项逐级交底;
b)认真审核承包合同,按合同要求具体落实到工程实际中去;
c)编制详细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依据管理实施规划按部位具体落实到人员及岗位中去;
d)针对各分项工程具体施工工艺,结合单位工程的实际情况,完善该工艺的施工;
e)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做到按工程形象部位进行交底,要针对各层不同的工种及工序进行交底;
f)交底内容明确、有针对性,做到交底人、被交底人及交底时间清楚。
3)、设计交底制度
工程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规模、建设意义、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设计要求,对特殊项目的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节约措施等,做到心中有底。
工程技术交底是施工工序中的首要环节,必须坚决执行,未经技术交底一律不准施工。
a)设计院所提供的施工图经设计技术交底和会审后即为工程施工的依据。
b)施工时设计院派驻现场的工地代表,负责解答处理设计资料中的疑点和新发现的问题。
c)塔基护坡、排水沟、风偏危险点的土石方开挖等工程,施工单位如认为有必要,可请设计院补作专项设计。
技术交底后都应随即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讨论,弄清交底内容,使到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加以归纳集中,对交底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和修改。
设计修改文件应完整,清楚,由专人保管,作为施工和竣工的依据,工程竣工时移交建设单位和生产运行单位。
4)、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a)物资采购必须在“合格物资供方名录”内选择供方进行。
当工程急需或其他特殊原因,需向“合格物资供方名录”外供方采购,则必须报工程公司分管经理审批,批准后方可进行。
b)在接收合格分供方提供的主要工程材料、工程设备时,项目部材料员根据质量等要求和分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证,并做好台帐。
c)经验证合格的工程材料、工程设备由项目部材料员负责保管,允许投入使用或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工程设备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需见证取样的,试验工在见证人员配合下随机取样。
并做好相关记录。
d)有理化试验要求的工程材料,由项目部试验工按《工程材料取样及送样》进行随机取样,填写“材料送样单”,对样品做好标识后,送试验室进行试验。
e)工程材料的贮存期超过规定要求,在使用前应重新见证取样试验。
试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f)物资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总平面图布置要求堆放,由项目部材料员采用挂牌的方法(除半成品钢筋制品采用标签外)进行标识。
5)、样板制度
a)熟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掌握施工工艺;
b)选择科学管理及技术过硬的班组,做到专人专职;
c)装饰分项样板必须由工程公司或公司技术主管部门认可、确定后方可应用到工程中;
d)按标准对样板进行验收,应用“看、摸、敲、照、靠、吊、量、套”等方法进行检查验收;
e)与班组签订责任合同,按样板要求对该分项进行质量控制;
f)样板房应选择在该单位工程有代表的部位,突出该工程的难点及特色;
g)按建筑装饰要求作样板,确保该工艺在单位工程中的应用;
h)完善施工工艺,对工序要进行标准化操作,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操作质量。
6)、工程现场挂牌制度
a)各项目必须在现场大门口、办公室、会议室等醒目位置处悬挂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职责等宣传牌。
b)作业班组应在不同施工部位、楼层等挂牌,注明部位、班组名称、操作人员姓名、施工质量状况(由项目质量员填写)等,以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督促责任人严把施工质量关。
c)进场材料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入库分类存放,标识明确:
材料名称、型号、数量、有效日期等。
d)进场钢材,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钢材分类挂牌堆放,挂牌明确钢材名称、型号、规格、检测情况等内容。
e)成品、半成品材料应挂牌分类堆放,明确材料状态、型号、尺寸、使用部位等。
f)混凝土、砂浆自拌时,应挂牌明确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施工配合比、水泥黄砂等骨料用量及使用部位等数据。
g)所有经过法定检测单位鉴定的测量、计量设备必须做出标识,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7)、工程“三检”及工序交接验收制度
工程“三检”制度是指对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始终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其目的是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要求工序质量,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之中。
“三检”制度应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a)各分部、分项、检验批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每个工序施工完成,班组必须自检,自检要作文字记录。
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验收。
在内部自行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方可通知监理进行验收。
b)本工种工作完成后,在不同工种间还应进行互检,检查对方施工工序与本工种工序衔接的正确性、与设计图纸、国家规范的符合性,若有不符,应及时向对方班组质检员或项目质量员提出。
c)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并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时,还应由施工员或质量员组织上、下道工序施工班组长和工种负责人进行不同工序施工交接检查,上一班人员必须对接班人员进行质量、技术、数据交接(交底),并做好交接记录。
d)项目质量员还应通过抽检等实测实量的手段,把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和更改。
同时加强隐蔽工程验收、技术复核等过程验收,分项、检验批工程施工完成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验评标准进行评定,专职质量员负责质量评定。
e)各项目应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及工序交接验收制度,层层把关,上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f)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在质量员对该工序质量评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8)、工程质量否决制度
a)当发生质量不合格时,严禁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必需按本制度处置。
b)在发现工程材料不合格时,应向供方提出退货或按有关规定处置。
c)分项工程出现不合格品时,可返工重做的,应返工。
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发现不合格品时,经加固补强后,仍不能满足原使用功能或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不能满足原设计要求的,可进行降级改作他用,但应向业主和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同意后做好记录,并说明不合格品的实际情况。
d)单位工程出现观感不合格,但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可定为不合格可使用工程,但应向业主提出让步接收,经业主同意后做好记录,并说明不合格实际情况。
e)当产品交付给顾客投入使用后,在保修期内出现不合格时,按国家或合同要求进行处理,修复后由顾客签复满意意见。
f)返工重做的分项工程,可重新评审其质量等级。
经加固补强或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其质量等级只能评为合格。
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设计单位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可不加固补强的,或经加固补强改变外形尺寸造成缺陷其质量等级可定为合格。
9)、成品保护制度
a)项目部对班组交底应有成品(半成品)保护要求。
b)项目部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
c)上下道工序之间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
d)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的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同意,并应有保护措施。
e)如操作人员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破坏和污染,应由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
10)、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a)认真学习及贯彻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要求;
b)依据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划分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
c)分项工程的质量,按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进行评定。
分项工程中“保证项目”项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基本项目”项应达到标准要求,“允许偏差”项反应实测实量结果;
d)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分部(子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桩基、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分部(子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的负责人也应参加验收。
e)单位工程质量,按分部工程质量、质量保证资料和观感质量三部分综合评定,必须由公司审核;
f)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均由专职质量员及技术负责人员评定签字、盖章;
g)单位工程竣工后,本公司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单位工程由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应按GB50300—2001标准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
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
11)、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制度
a)当发生事故事件时,发生的部门应立即向上报告,不得延误和隐瞒。
b)公司工程部、政工部在接到事故事件信息报告后,着手组织调查小组。
c)视事故、事件的性质确定调查组的人员组成,一般情况下应包括公司主管部门及工程公司主管人员和事故、事件单位代表。
d)事故、事件调查步骤分以下几步:
调查事故事件情况和目击者证词;现场取证;收集与事故事件有关文件和法规;与事故事件有关人员谈话;了解事故事件规模影响及潜在影响;对取得证据进行分析整理。
e)调查组根据事故事件调查材料,在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事故、事件性质、损失程度、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及责任者。
f)在作出有效结论的同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加强对同类事故、事件隐患检查与管理,杜绝此类问题重复发生。
g)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的事故事件原因进行分类,并制定落实防范措施,同时积极做好职工教育管理工作。
12)、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管理规定
a)、本公司所有处于桩基及结构施工阶段的在建工程,在施工现场均必须按规定设置砼、砂浆试块的标准养护室。
b)、标准养护室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房屋要求保温隔热,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确定标准养护室的面积,最小不小于4平方米;
(2)配置冷暖空调或电热棒等恒温装置、使室内温度控制在20±2℃范围;
(3)房屋内应配置简易喷淋装置,使室内湿度大于90%。
供砼、水泥砂浆标准养护。
(4)标准养护室室内应设立水泥混合砂浆试块立柜,立柜内宜衬海绵等保湿材料,以控制湿度为60~80%;供水泥混合砂浆标准养护。
c)、砂浆,砼试块应按规范标准制作,试块制作后应在终凝前用铁钉刻上制作日期、工程部位、设计强度,不允许试块在终凝后用毛笔等书写。
d)、个别特殊工程不宜在施工现场设立标准养护室的,由项目部向工程公司或中心试验室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工程公司或中心试验室批准后方可不设。
2、管理人员质量责任制
1)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
a)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认真履行项目质量责任书;
b)支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质量职能人员的工作,结合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
c)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相关部门发出的指令应及时组织实施;
d)主持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建立质保体系,并组织落实;
e)督促“三检”制度落实,组织项经部质量旬检工作;
f)正确处理项目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科学合理组织项目施工,并对项目出现的质量事故负主要责任;
g)及时分析、处理质量问题,纠正有损质量的不良工艺倾向。
批准项目技术负责人就质量问题提出的处理意见,重大质量问题应上报公司;
h)经常深入现场工作面、对施工质量进行巡视检查,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履行职能;
i)审核项目专项施工方案,组织项目危险源的分析和鉴别;
j)负责设计变更的洽商工作;
k)负责分部工程的自评工作,参与分部工程的验收工作;
l)参与单位工程验收工作,负责组织编制项目竣工验收资料,组织单位工程内验,落实整改措施。
2)、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责任制
a)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的各项法规、规范及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主持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
b)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指导项目部相关职能人员的工作;
c)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持编制施工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
d)主持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归档,确保其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
督促检试验和见证取样检测工作;
e)负责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日常沟通工作,及时执行其指令;
f)负责项目部的“QC”活动;
g)主持一般项目(除大型项目)的图纸自审,方案交底;
h)主持施工方案和专项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
i)及时掌握项经部质量动态,及时分析研究、采取对策;
j)主持定位、放线和技术复核工作;
k)负责组织隐蔽检查,组织交接检工作;
l)组织项目部质量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
m)主持分项工程的自评工作,协助做好分部、单位工程的自评工作,并参与相对应的外验收工作;
n)负责“五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技术、质量措施;
o)负责项目部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主持特殊工种操作技能考核
p)负责“样板墙、样板间”和两强报告数理统计工作;
q)负责建筑物沉降和全高垂直度测量工作;
3)、施工员质量责任制
a)对单位工程的技术质量、生产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负责具体实施。
b)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按规定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