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想埃德温戈登音乐教育思想的根基及其意义doc.docx
《听想埃德温戈登音乐教育思想的根基及其意义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想埃德温戈登音乐教育思想的根基及其意义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听想埃德温戈登音乐教育思想的根基及其意义doc
“听想”:
埃德温?
·?
戈登音乐教育思想的根基及其意义-
何为“Audiation”(听想)
“Audiation”这个词汇是戈登自己创编的。
关于这个词汇的含义,戈登早期曾将其简略地描述为:
在物理声响缺失的条件下,大脑中出现音乐之声。
按照这种解释,我在很久以前曾把这个词汇译为“音乐表象”。
2007年10月,戈登首次访华。
他在中国音乐学院讲学时,我承担了他的一场讲座的翻译。
当时,我们与他磋商这个词的中文翻译,并提出了我们的几个想法,诸如音乐“表象”、音乐“认知”、音乐“思维”,还有台湾同行常用的“听想”,但他都觉得不太匹配。
这种分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英语和汉语之间,有着不少无法直接对应的词汇,加之“Audiation”这个词本身就是戈登自造的,中英文之间存在这样的交流分歧在所难免。
眼下,如果在这些汉语词汇中选择,我认为还是“听想”较为适用,也符合汉语的整体和模糊的表义特点。
为此,本文用“听想”来阐释戈登的“Audiation”。
“Audiation”是戈登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统领着戈登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其他所有作为,所以,澄清其含义十分重要。
我在戈登撰写的一篇长文“解开戈尔迪之结”(UntyingGordianKnots)中,看到了戈登对这个概念比较细致的解释,并对相关和相似的其他概念给予区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戈登认为“声音本身不是音乐。
声音成为音乐,是通过‘听想’而实现的。
”这样,戈登对音乐的本性,做出了严格的界定。
接下来,他说:
“所谓‘听想’,是音乐人在倾听音乐的表演之后,在脑海中同化和泛化刚才或以往所听的音乐之声。
”不仅如此,“音乐人的‘听想’能力,还表现在读谱、作曲、即兴过程之中,能在脑海中同化并领悟曾经或未曾听过的熟悉或不熟悉的音乐。
”戈登区分了听知觉与这种“听想”之间的差别:
“听知觉是人在声音在场之时所听。
”戈登的表述是正确的。
我们知道,感知觉是人的大脑对外在刺激的直接反应,听知觉当然就是听者对即时的听觉刺激的反应。
戈登强调的是:
“声音真正成为音乐,并成为‘听想’的过程,其根本条件在于听知觉之后,在于声音消失之后。
”关于这两个概念,在英语中牵扯“听”的两个近义词,其一是“Hearing”,其二是“Listening”。
对此,戈登可谓十分较真。
在他看来,“Hearing”仅为听“知觉”,也就是听见而已;后者则大为不同,“Listening”在他的心目中,必须要求“听想”。
没有“听想”,就丧失了音乐的本真,叛离了音乐的本性。
这样,戈登不仅否定了“充耳不闻”的音乐学习状态,还强调了音乐学习及其价值不仅在于外表的唱奏及其技术动作。
显而易见,在戈登的心目中,真正的音乐学习及其育人价值,在于音乐活动消失之后,在于音乐赋予人类的内在的深刻影响,在于长远留在人的内心的音乐本身及其细腻的构成。
戈登描述了音乐的“听想”和“表象”之间的差异。
他认为,“与我们常说的音乐表象相比较,‘听想’是一种更为内在和深刻,表现为内心的领悟的过程。
音乐表象仅指在内心出现音乐之声的一种鲜活景象,不要求人在脑海中对音乐之声给予同化和泛化。
”换言之,表象是内心的听觉呈现,它不一定要求大脑内部的有意义的活动,而这些活动恰恰是“听想”的根本所在。
那么,作为一个真正的音乐人,“听想”应该发生在哪些音乐活动中呢?
戈登认为,“音乐人的‘听想’过程,可以发生在于倾听、回忆、表演、阐释、创造或作曲、即兴、读谱、写谱。
”关于领悟或理解在倾听中的重要性,戈登借用言语的倾听作为比喻,认为“倾听音乐,领悟其声;倾听言语,领悟其意;两类活动有着相似的过程。
”音乐的内在构成及其表达的意义,应该是音乐学习的根本所在。
戈登的这个立场,直指音乐学习在实际中的弊端,因为在现实的音乐教学中,孩子们的音乐演奏往往止于眼手动作,别无其他。
戈登认为,“‘听想’与模仿截然不同。
模仿是聆听的初步,是‘听想’潜能得以极致发挥的基础。
”他的界限是,“模仿有时被称作内心听觉,是一种结果;而‘听想’则是一种过程。
”音乐教育的鹦鹉学舌时弊,动口动手却不动脑动心,成为戈登心头的最大憾事。
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听想”。
模仿与“听想”并不矛盾,二者并驾齐驱、相辅相成是可能办到的。
不过,戈登不主张强行教会“听想”,他提倡的是自然而生的“听想”,认为“听想”是人的音乐能力倾向的组成部分。
同时他也相信,“只要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也能形成‘听想’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听想’潜能,从而取得最大的音乐成就。
”
“听想”这个概念,是戈登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精髓。
在我看来,其中的可贵之处,在于符合音乐艺术的几个本质特性。
其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想”坚持了音乐学习中的倾听,即便是在视觉的乐谱学习中,也特别强调内在的听觉活动。
因而,“听想”符合音乐的根本要求,把音乐的学习与依赖视觉的学习区别开来。
其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戈登在音乐学习中强调的是“听想”的过程而不仅是结果,符合音乐的时间特性。
其三,音乐无疑是人类思想的产物,“听想”要求音乐学习者超越音乐要素的即时感知和模仿,思索并领悟音乐的内在构成及其意义,也就是说,在倾听、读谱、听写、回忆、创造、即兴、写作等过程中,都要求学习者调动和运用积极的内在认知活动,这是一种颇为深远的音乐学习境界。
“听想”这个概念,是戈登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是贯穿于戈登音乐学习理论和实践的主线,是戈登心目中的音乐人基本的必备素质。
这个逻辑,首先表现在戈登提出了音乐能力倾向(音乐的潜能)的概念之中。
他坚持认为:
“‘听想’是音乐能力倾向以及音乐成就的基石。
”他的研究表明,人的音乐能力倾向,在出生到九岁处于活跃的发展阶段,到了大约九岁,便稳定下来;而音乐能力倾向的关键期,发生在出生到十八个月。
无论是关键期,还是活跃发展期,戈登的真诚告诫是,音乐学习的本真在于“听想”,而“听想”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
出于“听想”的鉴别及课程开发的需要,戈登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研制了面向不同对象的多套音乐能力倾向测量工具。
在对上万名儿童的测量基础上,戈登不仅编写出版了以有序性学习为特色的音乐学习心理学著作,还开发了与其理论体系相对应的课程教材,并建立了戈登音乐学习研究所,通过教师的培训推广他的音乐学习理论和方法。
戈登的课程教材的科学依据,源于他本人的学习心理学研究,其主要特色在于系统性、有序性。
但是,他的教材及其教学方法也招致不少质疑,其中最为强烈的批评,认为他的教材所规定的技能学习、教学内容的曲调型和节奏型及其顺序过于教条,教材内容的局部性损害了音乐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对此,戈登也在试图加以完善。
例如,戈登在许多场合下都在强调音乐课程的“整体―局部―整体”概念,也就是说,音乐课程既要坚守学习的局部的有序性,也要顾及音乐在艺术表现上的完整性。
“童年梦·公益心·环保情”团日活动策划书_策划书
,助力他人梦想,将开展三阶段的活动:
动员班级同学,走进孤儿所(或幼儿园),了解孩子们的基本需要,搜集整理孩子们的梦想;挑选切实可行的梦想,通过在流水广场办外场活动和在其他媒体平台上宣传,鼓励大家帮助实现孩子们的梦想;聚焦孩子们对美好环境梦想的追求,走进环保部门,将孩子和大众对环境的关注和期许反映给监管部门,切实了解杭州环境状况和治理措施,推动实现环保梦。
二、活动内容、形式以及开展步骤策划
(一)找寻最初的梦想
1、与学院青志、校青志等组织合作,提前联系下沙附近幼儿园或者孤儿院,向他们表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征得相关负责人的同意后动员支部成员选择最实惠、便捷的路线前往开展实地活动。
2、到达幼儿园后与当地负责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习惯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免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在与孩子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多方式多角度收集孩子的梦想,如以画画、唱歌、问答式、拍照、小视频等形式进行,捕获他们内心深处最纯粹的梦想,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柔和的语气。
4、及时撰写通讯稿,积极在校内外媒体发布。
(二)携手公益,放飞梦想
1、动员全班同学,整理孩子们的梦想,挑出切实可行的,公布在班级、学院、学校等有影响力的平台,若条件允许,可联系社会媒体,集合大家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知道孩子们的梦想,并鼓励学校同学和社会大众帮助实现孩子们的梦想。
2、在学校流水或者行云广场摆外场,展出孩子们的梦想,在之前网络平台宣传的基础上,吸引同学们为实现孩子们的梦想出力,比如赠送水彩笔等学习用具,也可以是募捐的形式。
此活动虽然外场可能只持续一天,但是在网络平台上我们会连续推出一段时间,让有心人跟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梦想出力。
3、集合班级同学的力量,为孩子们完成没有完成且我们力所能及的梦想。
如果有很多我们没有办法完成的,我们也会给孩子们准备小礼物,同时附上我们对他们实现自己梦想的一点建议和真挚的祝愿。
另外,我们也会寻找社会公益组织,传递孩子们的梦想,希望用社会大众的力量尽量为孩子们实现。
4、将本次活动的成果反馈给孤儿院(幼儿园),比如大家赠送的礼物。
同时我们也将持续保留孩子们“遗留”的梦想,与孤儿院保持联系。
5、活动过程中积极联系校内外媒体,及时撰写通讯稿,扩大活动影响力。
(三)守护梦想,聚力环保
1、事先联系环保局或相关环境公益组织,开展实地访问与调查。
并利用支部成员先前从孤儿院/幼儿园小朋友手中得到的有关其“环境之梦”的儿童画,结合时事热点,请环保局或者相关的环境公益组织人员对目前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并对改善环境现状提出建议意见。
2、搜集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材料,与之前环保局或相关环境公益组织人员的建议意见相结合,制作成宣传单页。
团结支部力量,向校园中的同学们征集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看法,可从近日杭州雾霾、柴静《穹顶之下》的环境热点入手,请同学们探讨:
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可以为环保事业做些什么。
3、将支部成员在校园中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支部内部成员的观点,配合相关背景材料,制作成小册子反馈给环保局或者相关环境公益组织的相关人员,为环保尽绵薄之力。
若有余力,也可将小册子在校园内派发;或制作成电子书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问题。
4、对活动进行实时跟进,撰写相应通讯稿;积极联系校内外媒体,提高活动影响力。
三、活动特色
1、通过走访孤儿院,了解孩子们的梦想,并通过宣传,让这些孩子们的梦想能被更多人知晓,引发更多人对于这群特殊孩子的关注。
2、通过校内摆外场的形式,展示孩子们的梦想,并通过募捐等方式将孩子们的梦想转化为现实。
3、以孩子的一幅名为“烂天气”的画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孩子对环境的无奈着实引发每个人的深思。
拥有宜居的环境不仅是孩子的更是所有人共同的梦想,金融13实团支部将带着这份社会责任,走出学校,走进环保机构,运用大学生的力量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四、经费预算
物品名称
数量
金额
总额
经办人
横幅
1
50
50
车费
6
12
72
宣传单
150
0.1
15
记号笔
3
2
6
登记表
5
0.1
0.5
中性笔
2
1.5
3
海报
1
30
30
小礼物
15
5
75
共计
251.5
五、保障措施
1、外出开展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保护好随身携带的物品。
2、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遇到突发状况时,互帮互助。
3、时刻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4、派专门的人维护好活动现场的秩序,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
5、活动负责人需注意手机电量,保证随时可以联系。
活动创新
该活动的创新之处(300字以内,不另附页)
1、此次活动主题从梦想出发,涉及公益,最后与当下热点相结合,可见活动意义之大。
2、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公益性大,能最大程度激起支部成员的参与积极性。
3、活动过程中与校外组织机构接触较多,可以很好地锻炼支部成员的外交能力。
4、通过募捐、众筹等方式实现孩子们纯真的梦想,既帮助了孩子,又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一举两得。
5、环保板块,聚焦社会问题,促使支部成员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加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使命。
预期效果
1、预期能够将影响扩大到最大范围,得到足够多的报刊实体媒体或网络媒体的关注。
2、通过与孤儿院的对接,能够为孩子们带去一些帮助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志愿活动的机会的同时,搜集到孩子们最初的丰富多彩的梦想。
3、通过众筹、募捐、一对一对接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并通过校内外媒体向社会传递一种公益的心态和敢于梦想的正能量。
4、通过孩子们纯真的梦想引伸出的人人都有的蓝天梦,关注环保这一社会热点,发动集体的力量(有条件的话与相关公益环保组织合作发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实现环保这一公众的梦想贡献一份力量。
5、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对梦想,以及由梦想衍生出的公益和环保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大家提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向社会传递出一种大学生的青春梦想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