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3321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突破提升练1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

重点突破提升练

(一) 

细胞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供应

(限时:

45分钟 满分:

100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252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一个新鲜萝卜中央挖一凹槽,在凹槽中加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

【解析】 题干中实验的原理是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导致萝卜变软,凹槽中的水分增多。

A项中的实验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其原理是渗透作用;B项中的实验原理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C项中的实验原理是渗透作用;D项中的实验是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其原理也是渗透作用,故答案选B项。

【答案】 B

2.(2016·东北师大附中第三次摸底)下列有关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过氧化氢(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则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H2O2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则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解析】 A项正确,新鲜土豆片中含有大量的H2O2酶,可催化H2O2分解产生大量O2。

B项正确,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则酶促反应速率加快,量筒内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C项错误,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H2O2数量有限。

D项正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对照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答案】 C

3.酶抑制剂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者作用特点如下图甲所示,图乙表示相应的反应速率。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a、b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受酶浓度的限制

C.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D.非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结合后能改变其空间结构

【解析】 竞争性抑制是指有些抑制剂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降低底物与酶的结合率,抑制酶的活性,可通过增加底物的浓度来降低或消除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

由抑制曲线可知它并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

非竞争性抑制是指有些抑制剂可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但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形成的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产物致使酶活性丧失,其主要是影响酶分子的构象来降低酶的活性,由非竞争曲线可知,它并不影响底物与酶的亲和力,而是使最大速率变小。

由图可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相似,与底物“争夺”酶的结合位点,当底物足够多时,酶可与底物结合,反应速率仍然可以加快;非竞争性抑制剂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使酶的催化能力降低,即使增加底物,其反应速率仍然较低。

【答案】 C

4.下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A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物质B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

C.减小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解析】 加酶和物质A与只加酶相比,反应速率提高得更明显,可知物质A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从而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项错误。

在较低底物浓度范围内,与只加酶相比,物质B能抑制该种酶的催化活性,B项错误。

比较曲线可知,减小底物浓度并没有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C项错误。

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量后,图中两曲线(只加酶、加酶和物质B)重合,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D项正确。

【答案】 D

5.(2016·河北保定调研)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净吸收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B在CO2浓度大于100×10-6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两种植物CO2净吸收速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酶的不同

C.在题中所给条件下,将植物A和植物B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B正常生活时间较长

D.两条曲线交叉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

【解析】 两条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故植物B在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00×10-6时,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A项错误;两种植物二氧化碳净吸收速率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遗传物质不同,B项错误;密闭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能利用较低浓度二氧化碳的植物A生活时间较长,C项错误;两条曲线的交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即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D项正确。

【答案】 D

6.(2016·黑龙江大庆检测)图1中试管甲与试管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释放氧气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

B.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

C.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R变为S,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

【解析】 由图1可知,试管乙中盛有缺镁培养液,这会造成所培养的小球藻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影响小球藻对光的吸收,从而影响其的光合作用。

由图2可知,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0,即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P点代表光照强度为0时,呼吸作用对氧气的消耗量。

若光照强度突然由R变为S,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造成C3的消耗量减少,而C3的产生量基本不变,故短时间内C3的含量增加。

【答案】 B

7.某同学为研究某池塘(溶氧充足)中2米深处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设计了黑白瓶实验:

取三个大小相同、体积适宜的透明玻璃瓶,标号1、2、3,其中1号瓶用锡箔纸包住遮光。

用三个瓶子在池塘2米深的相同位置取满水,测3号瓶的溶氧量,记为a。

然后将1、2号瓶放回取水处,24h后取出,测1、2号瓶的溶氧量记作b、c。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c-a可用来表示该处植物24h的光合作用净值

B.c-b可用来表示该处植物24h的光合作用总值

C.如果没有3号瓶,不能测出该处生物24h内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量

D.如果没有3号瓶,也可以计算出该处植物24h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解析】 由题意知,a-b为该处生物呼吸作用消耗量,c-a为该处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氧气积累量,则总光合作用值=净光合作用值+呼吸作用值=c-a+a-b=c-b,因此A、B正确。

如果没有3号瓶,也可以测出该处生物24h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先测量1、2号瓶刚取出时的溶氧量,然后再测量24h后1、2号瓶中的溶氧量,那么1号瓶溶氧量的差值就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2号瓶溶氧量的差值是光合作用净产氧量,两者相加为该处生物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答案】 C

8.(2016·山东日照校际联考)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装置甲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B.装置乙的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装置丙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解析】 装置甲中有温度计,且使用了保温瓶(可以防止种子细胞呼吸释放的热量散失),因此,该装置可以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装置乙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乙的有色液滴向左移动是该装置中氧气减少所致,说明种子萌发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但种子细胞也可能同时进行无氧呼吸;澄清的石灰水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因此,装置丙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粘附在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避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并且三个装置都要设置相应的对照实验。

【答案】 B

9.(2016·辽宁锦州模考)取生长旺盛的绿叶,利用打孔器打出一批直径为1cm的叶圆片,将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后,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NaHCO3溶液的培养皿底部,置于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如图甲),测得各组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如图乙)。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A.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分解速率逐渐增加

B.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绿体基质中C3的生成速率逐渐减弱

C.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单个叶圆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逐渐减小

D.a~d段如果增加光照强度或温度,都能明显缩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

【解析】 曲线a~b段在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暗反应逐渐加快,[H]、ATP消耗加快,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分解速率逐渐增加;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肉细胞开始失水,气孔部分关闭,叶绿体基质中C3的生成速率逐渐减弱,单个叶圆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逐渐减小;a~d段如果增加光照强度或温度,会延长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

【答案】 D

10.(2016·威海模拟)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并绘制了甲、乙、丙、丁四幅图。

其中图中“P”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D.图丁

【解析】 图甲中光照下CO2的吸收量等于净光合速率,则P点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中CO2的升高或者降低说明光合速率小于或者大于呼吸速率,不变时两者相等;图丁中当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CO2吸收表现为0。

【答案】 A

11.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列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肝细胞运输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③相符,试问:

物质X的运输方式是(  )

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

C.胞吞和胞吐D.协助扩散

【解析】 曲线②表明物质X的运输有饱和现象,即需要载体蛋白。

曲线③表明物质X的运输过程与O2浓度无关,即不消耗能量。

由此可判断物质X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答案】 D

12.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管腔中氨基酸→

上皮细胞

管腔中Na+→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

A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C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肾小管管腔中的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管腔中的钠离子进入上皮细胞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运输。

综合分析,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鱼被宰杀后,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被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

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常见淡水鱼(草鱼、

鱼和鳝鱼)的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分析回答问题:

pH对ACP活性的影响

温度对ACP活性的影响

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活性

金属离子

浓度(mmol/L)

相对活性(%)

草鱼

鳝鱼

Na+

30

100.83

101.47

96.03

Zn2+

1

112.38

116.06

158.13

Ca2+

5

65.21

96.18

88.18

(1)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被降解前采取一定措施有效地________ACP的活性。

据图1可知,草鱼中的ACP的最适pH为________左右。

(2)据图2可知,3种鱼的ACP的最适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_;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对鳝鱼中的ACP活性影响的机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其中pH低于3.8,会破坏ACP的________。

(3)由表可知,对ACP活性有激活作用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可以通过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________来抑制鱼肉鲜味的下降。

【解析】 

(1)由题目所给信息:

酸性磷酸酶能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可推知,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被降解前采取有效措施抑制ACP的活性。

由图1可以直接看出,草鱼中的ACP的最适pH为5.0左右。

(2)分析图2可知,

鱼中的ACP的最适温度是40℃左右,鳝鱼中的ACP的最适温度是45℃左右,草鱼中的ACP的最适温度是60℃左右,ACP最适温度最低的是

鱼。

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鳝鱼中的ACP都会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而失去活性,两者影响机理是相同的。

(3)由表可知,Na+对ACP的活性基本不产生影响,Zn2+可以使ACP活性增强,Ca2+可以使ACP活性降低。

【答案】 

(1)抑制 5.0 

(2)

鱼 相同 空间结构 (3)Zn2+ Ca2+

14.(14分)(2015·浙江高考)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叶绿体内膜上磷酸转运器转运出1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1分子Pi(无机磷酸)。

请回答:

(1)磷除了是光合作用相关产物的组分外,也是叶绿体内核酸和________的组分。

(2)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生成三碳糖磷酸的还原反应属于________。

(3)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则进入叶绿体的________数量减少,使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________中,也导致了光反应中合成的________数量下降,卡尔文循环减速。

上述这种三碳糖磷酸对卡尔文循环的调节属于________。

此时过多的三碳糖磷酸将用于________,以维持卡尔文循环运行。

【解析】 

(1)在叶绿体中,磷元素主要存在于核酸和叶绿体膜结构的磷脂分子中。

(2)3磷酸甘油酸生成三碳糖磷酸的反应是光反应固定的光能转移到糖分子中的过程,因而这一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3)负反馈是最常见的一种反馈,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据图可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时,进入叶绿体的磷酸会减少,使三碳糖磷酸积累于叶绿体基质中,从而导致光反应中合成ATP的数量下降,卡尔文循环减速。

此时叶绿体内多余的三碳糖磷酸可用于合成淀粉等,以维持卡尔文循环运行。

综上可知,三碳糖磷酸对卡尔文循环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 

(1)磷脂 

(2)吸能反应 (3)Pi 叶绿体基质 ATP 负反馈调节 淀粉合成

15.(14分)图一是利用番茄植株进行的两组实验的结果,图二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叶肉细胞内的A、B两种生理作用及二者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⑦代表物质,a~h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不同阶段。

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若图二中①代表[H],则物质③的中文名是________。

(2)实验一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除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外,实验还必须在适宜的____________等外界条件下进行。

(3)从实验一结果来看,日温26℃、夜温20℃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

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二结果曲线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制造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此时番茄植株上部叶片中的一个叶肉细胞可发生图二a~h中的______________过程。

(5)实验二结果曲线中番茄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段。

经过一昼夜的实验后,番茄植株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______________。

若在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则曲线中C点会___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若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则D点会___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解析】 

(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①)和ATP(③),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

(2)实验一的结果中,不同夜温下植物的相对生长速率不同,因此自变量为夜温。

根据单因子变量原则,除自变量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因此除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外,实验还需要在适宜的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外界条件下进行。

(3)由于没有在其他日温和夜温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进行实验,所以不能得出日温26℃、夜温20℃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

(4)在实验二中,AB段和CD段氧气相对含量下降,表明只进行呼吸作用或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BC段氧气相对含量上升,表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制造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B、C点。

此时番茄植株上部叶片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可发生图二中a、c、d、f、g、h过程。

(5)实验二BC段氧气相对含量上升,表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番茄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因此在该阶段积累有机物。

经过一昼夜后O2的相对含量降低,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

若在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曲线中的C点会上移。

若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呼吸作用减弱,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O2减少,D点上移。

【答案】 

(1)三磷酸腺苷 

(2)夜温 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答温度不给分) (3)不一定 没有在其他日温和夜温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进行实验 (4)B、C a、c、d、f、g、h (5)BC 否 上移 上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