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214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

《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docx

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化学考试版考试版

2021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题

化学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Ca-40Cr-52Mn-55Fe-56Cd-112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6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合成材料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次性医用口罩用酒精消毒后重复使用不影响效果

B.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合成材料

C.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PP),它与聚乙烯互为同系物

D.聚碳酸酯(

)是一种用于防护镜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是由缩聚反应制得的

2.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3溶液(CuCl2)

CuO

B

CO2(HCl)

饱和Na2CO3溶液

C

乙烯(SO2)

碱石灰

D

Cu粉(CuO)

稀硝酸

3.用下列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按图甲所示定容

B.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用图乙所示操作

C.制备少量乙酸乙酯时,用图丙所示装置

D.观察钾的焰色时,用图丁所示方法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有机物系统命名法,某有机物

的名称为:

3,3-二乙基戊烷

B.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后,将生成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说明蒸气中有乙烯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鉴别乙酸、苯、乙醇和溴苯四种无色液体

D.两个碳环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一类多环脂环烃称为“桥环烃”,如

,该烃的二氯代物有4种

5.用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溶解5.6g表面锈蚀的铁钉,转移电子数目小于

B.标准状况下,

甲醇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C.16g甲烷燃烧,一定能生成

D.

溶液中含有

的总数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为热能形式,反应过程中若不放出热量则吸收热量

B.某化合物不属于强电解质,则其属于在水溶液中部分发生电离的弱电解质

C.某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发生水解,则其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D.等温、等压及除体积功不做其他功时,ΔH-TΔS<0的反应能够进行完全

7.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受热分解吸收大量的热且氧化铝的熔点高

B

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

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

C

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O2的来源

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生成O2

D

浸泡过

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

溶液可氧化水果释放的CH2=CH2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Na2SiO3+2CO2+2H2O=H2SiO3↓+2HCO

+2Na+

B.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

3ClO−+2Fe(OH)3=2FeO

+3Cl−+4H++H2O

C.用KSCN溶液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3+:

Fe3++3SCN-=Fe(SCN)3↓

D.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

2MnO

+5H2O2+6H+=2Mn2++5O2↑+8H2O

9.新绿原素是在干果和其他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天然多酚化合物,在调节促炎因子方面有显著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新绿原素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分子式为C16H18O9

B.该物质与

互为同系物

C.该物质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D.1mo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4molNaOH

10.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实验现象和实验目的或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和实验目的或解释

A

2-溴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紫红色褪去,证明有丙烯生成

B

向含有K+、Mg2+、NO3-、SO3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因为SO32-和H+反应生成SO2气体

C

向制乙酸乙酯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有气泡生成,证明有乙酸剩余

D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少许碘水

溶液变蓝,因为淀粉未完全水解

11.细菌与矿物表面接触,通过酶的作用将金属硫化物氧化为酸溶性的二价金属离子和硫化物的原子团,使矿物溶解。

细菌−硫化矿作用机理表述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MS为CuFeS2,1molCuFeS2发生反应转移16mole-

B.若MS为FeS2,发生反应:

2FeS2+7O2+2H2O

2FeSO4+2H2SO4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浸出率一定得到提高

D.若MS为CuS,发生反应中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

1

12.用含硫酸锰(MnSO4)的废锰矿渣制备碳酸锰的某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溶解时采取40~50℃,是为了加快废锰矿渣的溶解

②抽滤属于加压过滤,比常压过滤压强更大

③抽滤与常压过滤相比速度更快,固体和液体分离更彻底

④沉锰的离子方程式为:

Mn2+2HCO3-===MnCO3↓+CO2↑+H2O

⑤采用高温烘干,可得到纯净干燥的产品

A.②④B.②⑤C.①③⑤D.②③⑤

13.CO2(g)+H2(g)

CO(g)+H2O(g)为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简称RWGS,该反应历程的微观示意和相对能量(eV)变化图如下所示(

):

(用*表示物质在催化剂上吸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历程⑤是RWGS的控速步骤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以减少ΔH,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历程⑥表明形成O-H键释放的能量为1.23eV

D.CO2*=CO+O*ΔH=−0.26eV

14.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是一种利用电活性微生物氧化污水中的有机质,并产生生物电能的技术,以细胞色素为媒介实现电极−微生物电子传递,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

胞外聚合物(EP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化学需氧量(COD)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B.该电池产生的气体对环境都没有影响

C.由转化图可知:

4NH4+

+3O2=2N2+6H2O+4H+

D.b极其中一个反应为2NO2−

+6e−+8H+=N2+4H2O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B,发生如下反应:

2A(g)+2B(g)

3C(s)+2D(g),其平衡常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

压强/MPa

平衡常数

温度/℃

1.0

1.5

2.0

300

a

b

16

516

c

64

e

800

160

f

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0B.其他条件相同,反应速率:

v(1.0MPa)>v(1.5MPa)

C.g>fD.压强为2.0MPa,温度为800℃时,A的转化率最大

16.向未知体积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4mol·L−1HCl溶液,混合溶液的pH、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滴入HCl消耗CO

水解产生的OH−,导致pH迅速降低

B.d→e,温度降低,可能原因是产生气体将热量带出或后续加入盐酸有冷却作用

C.c点溶液,有c(Na+)=c(Cl−)+c(HCO

)+2c(CO

D.若将滴定浓度稀释10倍,滴定过程中,温度变化较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有5个小题。

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共42分。

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道作答,共14分。

(一)必考题:

3小题,共42分。

17.(14分)重铬酸钾可用于制铬矾、火柴、铬颜料、电镀、有机合成等,由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Fe2O3、SiO2等杂质)制备K2Cr2O7和副产物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FeO·Cr2O3+Na2CO3+O2

Na2CrO4+Fe2O3+CO2;

②Na2CO3 +Al2O3

2NaAlO2+CO2↑;

③K2Cr2O7的溶解度比Na2Cr2O7小

(1)FeO、MgO、Al2O3、Fe2O3、SiO2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种。

(2)实验室中焙烧过程用到的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至少填两种)。

(3)配平该方程式:

FeO·Cr2O3+Na2CO3+O2

Na2CrO4+Fe2O3+CO2,

该反应中每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4)向滤液2中加酸调pH<5的目的是(用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5)已知常温下不同pH值H2SiO3体系中各微粒分布分数图如下,试分析滤渣2主要成分为_______。

(6)测定样品中K2Cr2O7(式量为294)纯度,首先称取K2Cr2O7样品10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50mL该溶液,加入100.00mL0.800mol•L-1(NH4)2Fe(SO4)2溶液,过量的Fe2+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0.100mol•L-1)滴定,消耗10.00mL,试计算样品中K2Cr2O7质量分数。

18.(14分)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Ca2+、Mg2+的总浓度。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总硬度(以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钙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计)不得超过450mg·L-1。

某课外小组采用EDTA(简写为H2Y2-)滴定法测定自来水的总硬度,自来水水样中主要含有Ca2+、Mg2+、HCO3-、H2CO3等杂质微粒。

测定过程如下:

①配制EDTA溶液,并用Ca2+标准溶液标定EDTA溶液,标定后的EDTA标准溶液浓度为0.00380mol·L-1。

②自来水水样的采集并进行酸化、煮沸、冷却处理。

③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

准确移取50.00mL自来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pH为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和4滴铬黑T(简写为HIn2-)指示剂,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平行测定三次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3.90mL。

数据处理。

已知滴定前和滴定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和部分离子的颜色可表示为:

滴定前:

HIn2-+Mg2+=MgIn-+H+

(蓝色)(紫红色)

滴定时:

(先)H2Y2-+Ca2+=CaY2-+2H+

(无色)(无色)

(后)H2Y2-+Mg2+=MgY2-+2H+

(无色)(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EDTA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

(2)自来水水样采集时,应打开自来水龙头,先放水几分钟,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自来水水样要酸化、煮沸,目的是除去,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

(3)滴定前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是。

(4)请写出滴定终点发生反应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