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718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

《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docx

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2

目录

1、适用范围-2-

2、作业准备-2-

3、技术要求-2-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

施工程序-3-

钢筋加工工艺流程-3-

5、施工要求-4-

5.1施工准备-4-

5.2钢筋的调直、除锈-5-

5.3钢筋加工-5-

5.3.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5-

5.3.2钢筋加工成型-5-

5.3.3钢筋绑扎与安装-6-

5.4钢筋电焊-8-

5.4.1钢筋闪光对焊接操作要点-8-

5.4.2钢筋电弧焊操作要点-9-

5.4.3钢筋点焊操作要点-9-

6、劳动力安排-10-

7、材料要求-11-

8、机械、设备配置-11-

9﹑质量控制与要求-11-

9.1钢筋进场验收-11-

9.2过程质量检验-12-

9.3质量验收标准-13-

10、施工安全及环保要求-14-

10.1安全要求-14-

10.2环保要求-16-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建铁路集宁至通辽扩能改造工程JTZQ-2大板至林东段范围内钢筋加工、绑扎及其他与钢筋相关作业工序。

2、作业准备

(1)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相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

(2)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3)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生活、办公设施、施工场地等准备已完成,钢筋原材料已经进场并检验合格

(5)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6)依照验收标准及建设、监理单位要求编制技术资料、施工原始记录、检验批资料表格计划。

(7)钢筋加工场地已建立并投入使用,钢筋原材料已进场并检验合格。

3、技术要求

(1)利用冷拉的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任何一段的矫直拉长伸长率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2)钢筋加工后,其表面伤痕不应超过规范要求。

(3)钢筋要按设计要求尺寸加工,施工偏差应严格控制在相关规范允许的范围。

(4)钢筋弯曲和末端弯钩,应按设计规定办理,如设计未做规定时,所有受压的光面圆钢筋的末端应做半圆形弯钩。

(5)钢筋弯曲应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角度,曲线半径,应符合设计图的规定。

(6)加工好的钢筋,应按不同规格型号,分堆挂牌,整齐堆放在料棚内,如无料棚在露天堆放时,钢筋上应加覆盖下放垫木,离地面不小于20cm,避免遭受锈蚀和污染。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

钢筋进场—钢筋调直除锈—钢筋下料—钢筋加工—入库保管—转运至施工现场—安装架立筋并确定箍筋位置—安装箍筋并确定主筋位置—安装主筋及分布钢筋。

钢筋加工工艺流程

钢筋作业流程见图4-1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明确了钢材的型号和用量后,着手进行钢筋的进场以及相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进行相关人员培训。

5.2钢筋的调直、除锈

(1)料架、料槽应安装平直,并应对准导向筒、调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线。

(2)按调直钢筋的直径,选用适当的调直块及传动速度。

调直块的孔径应比钢筋直径大2~5mm,传动速度应根据钢筋直径选用,直径大的宜选用慢速,经调试合格,方可送料。

(3)用手转动飞轮,检查传动机械和工作装置,调直间隙,紧固螺栓,确认正常后,启动孔运转。

并检查轴承无异响,齿轮啮合良好,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4)经调直后的钢筋如仍有慢弯,可逐渐加大调直块的偏移量,直到调直为止。

(5)钢筋的除锈应根据具体的锈蚀情况,参照相关准则作相应处理。

5.3钢筋加工

5.3.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值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度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值

钢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如钢筋须搭接,还应增加搭接长度。

5.3.2钢筋加工成型

(1)检查机械性能是否良好、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保持水平;并准备好各种芯轴工具档。

(2)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机的要求装好芯轴、成型轴、挡铁轴或可变挡架。

(3)检查芯轴,挡块、转盘应无损坏和裂纹,防护罩紧固可靠,经空机运转确认正常方可作业。

(4)作业时,将钢筋需弯的一头插在转盘固定备有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并用手压紧。

(5)作业中严禁更换芯轴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等作业,亦不得加油。

(6)弯曲钢筋时,严禁加工超过机械规定钢筋直径,根数及机械转速。

(7)弯曲高硬度或低合金钢筋时,应按机械铭牌规定换算最大限制直径,并调换相应的芯轴。

(8)钢筋的切断,利用钢筋切割机按图纸尺寸进行。

(9)钢筋的接长,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执行。

5.3.3钢筋绑扎与安装

现场钢筋安装一般按先受力钢筋,后构造钢筋,先主筋,后副筋,先绑扎,后焊接的次序进行,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要求。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箍筋转角与主筋(或架立筋)的交接点均应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和主筋的相交点可间隔交错绑扎成梅花形式。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柱中应四角错开绑扎,不要集中在一根主筋上。

钢筋骨架的外形尺寸必须正确,其两相邻绑扎点应互成八字形,以防止骨架歪斜变形。

安装结束清理干净后,再次检查分布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和整体骨架尺寸等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直径d≥25mm的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桩基竖向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墩身竖向钢筋采用套筒挤压连接接头。

一般钢筋接头宜用电焊,优先采用闪光对焊。

当没有对焊设备或因电源不足及其它原因,也可以采用电弧焊的焊接方法。

只有在设备条件受到限制不能采用电焊时,才允许对直径25mm以下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接头避免在最大应力处设置,接头应交错排列。

采用闪光对接时,为保证对焊接头质量,被焊接钢筋的焊接端面应彼此平行。

焊接时被挤出接头外的溶渣应除去。

配置在同一截面(35d长度范围内,但不小于50㎝)内受压区内,接头面积最大百分比率采用绑扎接头时不得超过50%,焊接不受限制,受拉区内,绑扎接头不得超过25%,焊接接头不得超过50%。

采用电弧焊时,焊缝的长度、宽度、厚度必须按照图纸所示。

焊接点与弯曲处间距应大于10d。

钢筋与钢板的连接,应按照规定的搭界焊要求进行电弧焊。

采用绑扎接头时(注意:

一般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除非特殊情况)受拉区内的圆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螺纹钢筋则不需弯钩,但搭接长度要增加20%。

直径等于或小于12㎜的受压圆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纵向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35d。

搭接用铁丝绑扎,扎结在接头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

绑扎的两接头距离不小于1.3倍钢筋搭接长度。

在任一截面内搭接接头钢筋的截面积,对受拉钢筋不宜超过总面积的25%,对于受压钢筋不宜超过总面积的50%。

绑扎接头与钢筋的弯曲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d。

5.4钢筋电焊

5.4.1钢筋闪光对焊接操作要点

(1)焊接前应检查焊机各部件接触的情况,调整变压器级次,开放冷却水,合上电闸,方可开始工作。

(2)钢筋端头应顺直,焊接范围内的铁锈、污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头有弯曲应预调直或切除,两钢筋轴线偏差不得超过相关规范。

(3)对Ⅱ~Ⅲ级钢筋直径较粗,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预热-闪光焊。

(4)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时,其直径差不得大于《验标》规定。

焊接时,按最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

(5)焊接完毕,等接头处由白红色变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以免产生弯曲。

(6)当调换焊条或更换钢筋级别和直径时,应按规定制作对焊试样作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7)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应在冷拉前进行。

(8)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脆裂,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

5.4.2钢筋电弧焊操作要点

(1)焊接前必须清除焊件表面铁锈、熔渣、毛刺残渣及其他杂质。

(2)采用帮条焊,两立筋端面之间的间隙为2-5mm,采用搭接焊时应保证两钢筋的中线在一直线上,绑条和主筋之间应用四点交位焊固定。

搭接筋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绑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5.4.3钢筋点焊操作要点

(1)点焊前,钢筋表面浮锈和污垢应清除,保持表面清洁、平整。

(2)焊点压入深度要符合规范要求。

(3)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的焊点,当焊接骨架的受力筋为Ⅱ级时,所有相交点必须焊接;焊接网片受力钢筋为Ⅱ级或冷拉Ⅰ级钢筋时,如只有一个方向受力,网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交点必须焊接;如为两个方向受力,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二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可不必每点焊满。

6、劳动力安排

(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劳动力按工程施工进度确定,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实际需要,分批组织进场。

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部统一调度,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作业层、各工种之间相互协调,减少窝工和施工人员浪费现象。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见下表。

每个架子队人员配置

序号

职务

人员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2

技术负责人

1

3

质检工程师

1

4

专职安全员

1

5

技术人员

1

6

工班长

1

7

试验人员

2

8

电焊工

2

9

调度

1

10

机械工、普工

10

7、材料要求

(1)钢筋进厂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压圆盘条》(GB/T710)等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钢筋在运输、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并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8、机械、设备配置

设备、机具基本配置有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接头加工设备、钢筋切割机、电焊机、吊机、运输车辆等,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9﹑质量控制与要求

9.1钢筋进场验收

(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其中各种数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2)钢筋进场时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者不得验收。

(3)钢筋送检和检验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对钢筋下料单,要认真进行审核;内容包括钢筋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角度是否正确,尺寸是否漏写,如对某份料单有疑问应及时与工号技术人员取得联系并及时纠正。

钢筋冷拉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冷拉调直,冷拉出的钢筋必须光滑,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四周不得有毛刺、棱角或划伤的痕伤,不得有水波弯曲等现象。

钢筋冷拉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冷拉调直,冷拉出的钢筋必须光滑,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四周不得有毛刺、棱角或划伤的痕伤,不得有水波弯曲等现象。

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和选择不同的参数。

无论采用哪种焊接工艺,都必须先焊试件,待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焊接。

9.2过程质量检验

(1)各班组在施工中应每天进行自检,并作好记录。

(2)各班组长要组织好工序交接校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认真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有权拒绝接受,并做好记录。

(3)专职质检员,每天进行抽检,并作好记录。

(4)对加工成型的钢筋组织好出厂前检查,每周进行,并作好专检记录,并做到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出厂。

(5)正式施焊前取样检验。

焊接接头应无缺口、裂纹和较大金属焊瘤,用小锤敲击接头时,钢筋应发出与基本金属同样的清脆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