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1381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言学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言学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言学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言学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纲要.docx

《语言学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纲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纲要.docx

语言学纲要

语言学复习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P2)

2.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

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P2)

3.共时语言学:

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历史语言学:

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理论语言学:

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

也称普通语言学。

(P3)

4.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为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与其他交际工具比较,其他有缺点。

5.为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P8)

1.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可以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

2.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可以借助于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如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等,都是传递某种信息的形式。

3.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但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

A.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B.文字产生以后要适应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第一性,文字是第二性,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4.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因此。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

6.语言与言语:

(P20)

首先区别语言和言语的是索绪尔。

区别:

语言是抽象的,是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总和。

言语是具体的,是说话者运用语言(规则系统)进行的交流行为。

是人们说话的行为和所讲的话(包括写下的话)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

言语=语言成分(被社会使用)+语余成分(未被社会承认)

这些都带有个人特点若被社会承认转化为语言成分。

(1)从运用角度来说,自由(言语)/不自由→有规则(语言)

(2)从语言学角度看,包含内容不同:

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音系统、语义系统)

(3)从表现形式看:

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语言是社会的,语言有共同性和社会性.

(4)从哲学角度看:

语言(抽象)和言语(具体、个别)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联系: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言语行为发生必须有语言;而语言也必须存在于言语中。

▪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通过言语反映存在。

▪从学习语言来看,人们是在不断听他人的言语行为并将经验储存在脑中才掌握语言的。

▪从语言的演变来看,也是言语在起作用。

因此,研究语言要从言语入手→言语是补给手段,语言是材料库。

7.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语音与语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P22)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线条性:

(P27)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提出的。

如何认识语言符号任意性:

1.定义:

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2.表现:

相近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语音形式差异很大,同样表达“书”的意义,汉语发音为“Shu”,英语为book。

相反,相近的发音,不同语言中可能意义完全不同。

即使是同一个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会变化的(rise)

3.但任意性不等于随意性。

创制符号时是任意的,进入交际后就有强制性。

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任意改变,否则就无法交际。

4.任何语言符号,其语音形式和意义范畴都在其所属的语言系统中处于一定的位置,这里就可以看出任意性也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线条性:

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9.语言层级装置底层是什么,上层是什么?

(P29)

底层:

音位:

几十个,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上层:

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

若干级:

语素----词—词组--句子,句子是符号的序列。

从音位到语素,是最关键的接合部。

从低到高,数量不断翻番,靠的是一定的规则。

词组与句子如何区别:

有音调。

10.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P31)

组合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红花”,“花红”语素符号相同,但整个结构的意义不同,正由于成分的组合关系不同造成。

聚合关系:

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组合能力)的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

“红花”这个符号结构,能出现在这一位置上的有“蓝、绿、紫、乡……”,这组词构成一个聚合。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两种关系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两种关系中。

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出词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11.语音与自然界声音的联系与区别(P40)

同:

从自然属性看声音都是因某些物体的周期性振动而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

异:

1.语音不仅是有自然属性的声音,还有社会属性。

语音是人类交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它负载着语音信息,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的形式。

语音的自然属性还可细分为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

2.自然界声音是连续的,没有结构和组织,语音则是由可离散的单位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

12.音素与音位的联系与区别:

(P43)

(1)音素和音位都是语音线性切分的最小单位。

(2)音素基于语音的自然属性,音位基于语音的社会属性。

(3)音素包括了所有人类语言能够区分的音,音位只包括了某一种语言必须要区分的音。

(4)一般地说,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没有音素,就谈不上音位。

有的音位,总包含着好几个音素,音位是对发音近似并且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数个音素的概括。

音位是一般的,音素是个别的,一般总是通过个别来体现。

一个音位,在具体的音节中总是表现为具体的一个音素。

音位实际上是抽象的,音素是具体的。

13.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

(P44)

原则:

音素与标写符号一一对应。

符号来源:

大多数采用拉丁字母;补充采用希腊字母;字母的大写、倒写、连写或添加附加符号等方法。

14.语音四要素:

音高(声调由音高决定)、音强(轻重音由音强决定)、音长、音质(最重要,由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决定)(P46)

15.元音与辅音的定义,区别与联系:

定义:

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元音;

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腔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辅音。

区别:

元音辅音

气流有无阻碍无有

发音器官紧张情况均衡紧张阻碍部位紧张

气流的强弱弱强

响度大小大小

元音的差异:

决定于口腔的不同形状。

1.舌位高低的变化或开口度大小的变化

2.舌位前后的变化

3.唇形的圆展

汉语语言系统中哪些元音,哪些辅音,哪些塞音,哪些擦音等见《现代汉语上》P31.(颤音与闪音知道名字即可)

国际音标重点,宽式,标上声调。

(P62)

16.音位变体:

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语音形式,就是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音位的条件变体:

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的音位变体。

音位的自由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那些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可以无条件地变读的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可以自由替换,它们的差别不会造成意义的改变。

如:

四川话中n[n]和l[l]是不分的,但不影响理解。

17.什么是音节:

(P73)

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节由音位构成。

汉语:

音节——汉字(一一对应)

18.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临近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分类:

同化:

一个音位受到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顺/逆同化)

异化:

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与临近的音不相同或不相近,这种变化叫异化。

弱化:

语流中一个气流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

脱落:

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叫脱落

具体例子会辨识出是哪种!

(P76)

19.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区别与联系:

(P84)

区别:

1.定义:

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

语法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2.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存储于人们的脑子;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中。

联系: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是语言结构的两种根本关系。

组合规则的实现依托于聚合,而聚合类的归并也源于具体的组合。

潜存在脑子中的聚合归根究底要从话语中归纳出来。

说话时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则提供可能。

对组合的各个位置上可能出现的词进行替换,就能造出新的句子。

20.语法单位:

(P85)

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句子(最大语法单位)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

语法单位是怎样获取和确认的?

切分和同一:

获得和确定语言单位的两种基本方法。

语言单位的替换,看替换后句子还能不能成立,被替换下来的片段能不能以同样的意义在别的地方重复使用。

确定语素的方法:

“同形替代法”

区分词和词组的方法:

扩展法(插入法:

的、得、地)如新娘——新楼

21.语素的分类:

(P89)

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

词根:

是词义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它可以单独构成词

词缀:

只能黏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其本身不能单独成词。

根据语素在词中不同作用构词语素:

词根和派生词缀,构成一个词的词干。

变词语素:

屈折词缀

(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词根语素,构词词缀不多,没有屈折词缀。

根据语素是否可以单独成词自由语素:

部分词根是

黏着语素:

词缀都是黏着语素,部分词根是。

22.词缀的分类。

(P90)

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分前缀,中缀,后缀。

词缀按其功能可分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两类词缀的重要区别:

1.派生词缀黏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

如由于的work是动词,加-er便worker,增加表“……的人”的词义,词类也变名词,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

屈折后缀的词形都被看做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

如Walk加上-s,-ing,-ed。

2.派生词缀可以与那些词根搭配,无法用语法条件来说明,因此只能用收录词典的方式一一列举。

如鸡,鸭都是名词性词根,后者可加后缀-子,前者不行。

屈折词缀可以搭配哪些词根,基本可以用语法条件来说明,比如英语中可以与—ing,-ed搭配的是动词。

3.如果一个词既有派生词缀又有屈折词汇,则屈折词缀一定出现在派生词缀之后。

如workers.

23.形态: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形态。

感知到的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

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多个语法意义。

如英语中的be动词可表示数、时、人称。

(P103)

24.语法范畴:

(P105)

语法范畴就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聚合。

性:

通过词(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

如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欧洲许多语言。

汉语无

数:

通过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量的特征。

印欧语大都有。

汉语不完全状态。

格:

表示名词、代词等同其他词的关系,最复杂的语法范畴。

汉语无。

时:

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之间的时序关系。

分现在,过去,将来时。

汉语无。

体:

表示事件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

汉语有,如“着、了、过”

态:

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

分主动态与被动态。

汉语有。

人称:

人称范畴表示行为(动词)与主体(名词或人称代词)的关系。

(动作行为由谁发出),汉语无。

级:

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程度差别。

分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25.语言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以构词形态为依据)(每种类型书上的例子)(P114)

孤立语:

缺乏词形变化,所有词几乎都由词根语素构成。

汉语、彝语、壮语、苗语都属于这一类型。

黏着语:

有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本身形式的变化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

主要特点没有词内部的屈折,每个语法范畴义都由一个黏附语素来表示。

日语、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朝鲜语。

屈折语:

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并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

俄语、德语、法语、英语。

复综语——编插语、多式综合语。

特点:

一个词往往由好几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分不出词和句子。

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古亚细亚语系的某些语言。

如美诺米尼语。

屈折语与黏着语有什么不同?

现代汉语SVO型,上古汉语SOV型。

语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6.世界语言的普遍特征:

(P118)

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语音、词义、语法有共同的特点,这叫做“普遍特征”。

1.一切语言都有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的基本区分,尽管不一定有形态的标记。

2.一切语言都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鸟儿飞)。

3.一切语言都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小鸟儿),副词性词语修饰形容词性词语(很小)。

4.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动词性词语全部或一部转成名词性词语(调查[农村]→农村[调查],飞→飞的,写→写的、所写的);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形容词性词语(飞→飞鸟,烧→烧杯)。

5.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几个名词性词语连在一起(鸟儿和虫子),把几个动词性词语连在一起(试试,适应和改造)

6.一切语言都有否定句(鸟儿不飞了)和疑问句(鸟儿还能飞吗),都能够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快飞吧!

)。

7.一切语言的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都至少有两种发生关系的方式(鸟儿飞[自动],鸟儿吃虫子[他动])。

27.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区分?

(P121)

基本词汇:

定义:

基本词汇是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

基本词汇里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基本词汇的特点:

1)全民常用性:

基本词汇中的词都是一个语言社团里的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际中经常普遍地使用着的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2)稳固性:

这些词大多是自古就有,历史悠久,人们世世代代都在使用,不易发生变化。

3)能产性:

构成新词的基础。

一般词汇:

定义:

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

一般词汇的主要特点:

(1)不是全民常用的;

(2)或者虽然在短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容易发生变化;

(3)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如何区分:

我们很难把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截然区分开来,它们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

可参考具体词的使用频率:

在广泛且数量庞大的语料中,使用频率高或很高的词相对于使用频率低或很低的词更有可能被认为是基本词汇。

28.词的意义分类:

(P123)

语法意义

概念意义(主体部分)

词汇意义

附加意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意义)

29.词义的概括性的主要体现:

(P126)

1.一般性:

在词义的概括中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

如“谢幕”

2.模糊性:

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只有一个大概范围,没有明确界限。

如“夜间”

3.全民性:

社会身份有差异,但只要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词的意义就是共同的。

30.多义词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词的意义是如何引申的)(P127,128)

词义派生的两种方式

转喻:

转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

(相关性)

如:

物品⇔使用者:

便衣(服装)→军人、警察

行为⇔行为发出者:

编辑(动作)→人

隐喻:

隐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

(相似性)

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如:

包袱→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

使人感觉重

31.同义关系:

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就是同义词。

等义词是特殊的同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或外语词的结果。

(P130)需要把词义的“同义关系”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或“包含关系”区别开来。

反义词有绝对反义词语相对反义词之分。

32.文字是形、音、义三方面结合。

文字作为符号系统以字形为形式,以音和义作为其内容,所有文字都是表意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玛雅文字与古埃及文字。

文字产生之前两种记事方式:

实物记事与图画记事(文字来源)

33.共时文字的特点与分类:

P173

文字的这一级次小的单位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但是它们对应的是哪一级音义结合体、哪一级语音单位却有所不同,可以据此而对文字进行分类。

汉文的一个方块字在语法层面上大多对应语素,在音系层面上大多对应音节,所以可叫做“语素—音节文字”;英文的文字词(前后有空格的字母串)大多在语法层面对应语法词,在音系层面上对应音系词,可以叫“语法词—音系词文字”,简称“表词文字”。

(甲骨文无联绵词,出现早期的我汉字为表词文字,有联绵词出现后,汉字为“语素—音节文字”)

34.哪种语言是哪种文字类型:

(P175)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又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可以分为:

音位文字:

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

如拉丁字母。

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辅音文字:

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表示。

如阿拉伯文。

音节文字:

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

如日本的假名。

意音文字则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提示音的字符叫做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叫做义符。

汉文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35.早期自源文字:

是不完善的表音文字。

(P176)

36.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分:

(P185)

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

(1)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2)口语和书面语有各自的特点:

A.口语除了组词造句之外,还可以利用语速、语调、身势和说话时的环境。

因此,口语用此范围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较复杂。

书面语中难以利用口语中的各种伴随音素,只能用别的办法来弥补:

扩大用词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

B.口语中可以重复、脱节、颠倒、补说、更正等,而书面语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它要讲究篇章结构和连贯照应等。

37.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社会、人际交流(P190)

38.语言演变的特点,并谈谈如何理解:

(论述题)(193)

语言的发展呈现出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这也是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1、语言发展的渐变性。

(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决定):

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语言的发展非常缓慢,它的变化在当时是很难被感知的。

重唇——轻唇(9-12C),300年

他(它):

无定代词→(1000多年)→第三人称代词

为什么会有渐变性:

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会马上巨变,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

只有这样才能与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

2、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1)语言的各个要素发展速度不平衡。

(词汇>语音>语法)

2)语言的同一要素内部发展速度不平衡。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

3)不同时期语言发展速度不平衡。

(社会变动越大,语言变化越剧烈)

4)不同地域的语言(方言)发展速度不平衡。

(中国北方>中国南方)

5)不同社会方言发展速度不平衡。

(儿童方言>青年方言>老年方言)

语言发展的渐变规律和不平衡规律使语言既能不断满足社会需要,又能确保基础的稳固、使语言的发展和稳定始终维持着平衡的态势。

为什么会有不平衡性:

第一,语言系统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反应也最灵敏,社会的变化,现实现象的产生与消失,随时都能在词汇中反应出来,比如一个新事物新观念产生了,要进入交际领域,首先就要有个名称,就必然要在词汇系统中反映出来,而社会现象、事物、观念的产生与消失,是经常发生的,在词汇中以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发展变化等种种形式。

第二,由于各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往往就导致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

比如我们今天常用的“楼盘、按揭、写字楼”就是从“台港-广东-内地”这样传开的。

39.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两两间如何区分?

(P197)

语言的分化主要有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三种不同情况。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和阶层等方面的人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主要有行业用语、科技术语、阶级方言等。

地域方言是同一个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相同点: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同一种语言分化的结果,使用的基本材料都有共同的语言基础,比如基本词汇和语法都是大致相同的;都没有全民性特点,在使用范围上有一定局限,或限于某个地域,或限于某个特定的人群。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区别

(1)地域方言有不同于其他地域方言及标准语的、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

社会方言的系统性并不是非常稳固的,尤其在不同的地域就会有不同的形式。

如医药界。

此外还会由于受到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不同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上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2)在发展趋势方面,地域方言又可能发展为亲属语言,而社会方言则不可能。

地域方言与亲属语言:

亲属语言: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个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

地域方言如果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从而形成亲属语言。

40.九大语系:

(P204)

按照亲属关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九大语系:

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

41.我国境内五大语系:

(P205)

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五大语系。

汉藏:

分布在我国南部和西南地区。

阿尔泰: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蒙古、东北等地区。

南岛:

几乎分布在台湾。

南亚:

分布在云南。

印欧:

主要分布在新疆。

汉藏语系包括汉、藏缅、侗台、苗瑶四个语族。

国外学者和不少国内学者认为侗台语族属于南岛语系,苗瑶语族属于南岛或南亚语系。

42.社会接触引起语言接触分五种类型:

1.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2.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3.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

4.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

5.洋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