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0921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docx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学案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主题一这点困难算什么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在课前引领学生做了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如:

(1)老师可以引领学生课前在操场空地上举行跑步比赛,让他们体验一下跑步中的困难是什么,同时为理解课文中的“困难是什么”这个环节做准备。

(2)老师也可以事先与体育老师联系,选择一节体育课举行类似或相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师:

课前老师看见同学们赛跑,可真起劲!

但有一点让人遗憾,我发现有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干脆就不努力了,看来是遇到困难了,有人说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

困难究竟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

(板书课题)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认识困难

师:

那困难是什么呢?

根据课前同学们的比赛,谁来说说?

生:

在比赛中,我的困难是缺乏毅力,一有点累我就不想跑了。

生:

在比赛中,我的困难是缺乏自信,觉得比不过其他同学,我就不使劲了。

……

师:

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了对困难的认识,下面我们来看课文插图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师指导看图,小组讨论

生汇报师引导出示投影、图一:

困难是个大懒虫。

图二:

困难是个娇气包。

图三:

困难是只拦路虎。

学习小组讨论:

为什么这样说?

汇报讨论的结果。

集体交流讨论:

在你的眼里困难还是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谈对困难的认识。

活动二:

我们来当小医生,给同学治病

(针对前一活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医生会诊。

小组讨论同学们遇到的困难,分析不能克服困难的原因。

2.各医生开处方。

针对问题学生找出克服困难的办法,帮助同学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3.再次讨论:

处方合理吗?

活动三:

讲故事,明白道理。

(1)教师讲故事:

困难和勇士

(2)交流:

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3)生畅所欲言谈感受

(4)师小结: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微笑着面对,你就是勇士。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四:

我也失败过

自读“名人档案”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

★英国首相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留过级。

……

交流:

教师:

读了名人档案,你想说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小结过渡

他们都曾经经历过挫折与失败,为什么还能获得成功呢?

自学“小雪”的故事

(1)自己看图读文。

(2)用自己的话与学习伙伴讲讲小雪的故事。

(3)说说自己从小雪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4)故事接龙:

小雪会成功吗?

师小结出示:

失败是成功的阶梯。

如果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做法,就能走向成功。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用名人名言共同鼓励自己

(2)讲关于爱迪生的故事。

(3)读爱迪生的话,老师与大家共勉:

失败也是很重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

教师用一句歌词结束新课:

有一句歌词唱得好: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困难,了解了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战胜它的勇气,

知道名人曾经也失败过,关键是要以积极的心态来改变它。

课下找一件你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尝试一下,然后记录下你的感想。

 

主题二成功一定有方法

教材分析:

本主题旨在通过指导孩子们从自信做起,寻找成功的正确方法。

帮助孩子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努力方向;相信自己能成功,充满信心地去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总之,要努力做一个自信的、积极向上的人。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自信,从而通过积极的努力,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勇敢地追求理想。

2、通过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培养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能做坚持不懈的努力。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事先准备的彩笔,画一幅简单的画。

让学生体会想画成画,必须做好准备,为文中指导孩子们从自信做起,寻找成功的正确方法做个铺垫。

2.可安排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从古到今的一些名人成功的事迹,体验他们的成功之道。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师:

课前;老师观看同学们作画,我看见张家旺忘了带彩笔,急得抓耳挠腮,你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很需要你的鼓励,你对他说什么?

假设你碰到了同样的情况,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

谈谈听了自我鼓励的话之后的感受。

师小结板书课题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为自己喝彩

寻找自信的方法

方法一:

自信从点滴做起

(1)你们有什么事,经常被父母或老师批评吗?

如:

算题粗心大意;字老写不好;丢三落四;等等。

说出你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2)学生说出自己的坏毛病。

(3)面对这些坏毛病,大家一起想个好办法解决好吗?

师生一起从学生说出的坏毛病中选择几种典型的,学生讨论具体的解决办法,列出解决的计划。

(4)填写下表。

我的坏毛病

解决的办法

结果

(5)一个星期后大家进行交流克服困难、改正坏毛病的情况。

方法二:

自信就是勇于改变自己

找四生扮演一休和他的三个徒弟演移山剧,生评价优劣。

再找两生演父子对话,评价优劣。

讨论对你有什么启示。

出示文字二:

如果事情本身难以改变,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活动:

列出自己面对的问题,谈谈你曾经想过什么办法进行改变,效果怎么样?

方法三:

自信就是相信梦想,马上行动,尽力做好每件事。

师讲述情境故事,贴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横幅,解释意思。

出示小珊的“计划书”,提问:

小珊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实践:

我们也像小珊一样写下自己的计划书,为自己的计划和梦想去奋斗。

学生写计划书。

出示结语:

为自己喝彩吧!

成功就在我们的身边!

活动二:

我坚持,我成功

(1)访问

选三名同学,二名作小记者,一名记录。

学生自由访问,根据自己所需的资料访问身边的同学,如:

你的字为什么写得这么好?

(答:

因为我每天用半小时练字);你的舞为什么跳得这么好?

(答:

因为我每星期都去少年宫练习)等等。

学生对采访的内容和回答进行记录,重点记录是成功的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采访记录。

(2)小组讨论:

他们成功了吗?

为什么会成功?

(3)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也有过这种小小的成功吗?

只要坚持,只要努力,我们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4)交流。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取得成功的方法。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师:

成功的方法有了,如果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生:

不能。

师:

那谁能讲一个名人或你身边的人由于坚持而成功的故事。

生讲《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

提问:

王献之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你知道王献之父亲的诀窍是什么吗?

小结:

坚持就是成功

提问:

王献之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你知道王献之父亲的诀窍是什么吗?

小结:

坚持就是成功。

(2)找榜样

出示曹雪芹、李时珍、徐霞客、司马迁等著名人士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故事。

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

学生补充资料。

说说我们身边坚持做事的榜样。

教师现场采访学生:

你坚持做件事的时候,有没有过因为太苦了,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放录象记者采访运动员、杂技演员的谈话。

画外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坚持就是胜利。

总结:

有时候,成功就是再坚持一下,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学生谈体会。

有时候朋友、老师、家长的鼓励也很重要,对不对?

说说在你坚持做事的时候得到过谁的鼓励。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参加一个你喜欢的活动,锻炼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

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做,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制定好计划书。

(2)给自己建立个“成功档案”

要求学生每实现一个目标,就把它记下来,把我们的成功积累起来,这样,我们可以克服做事“三分钟热”的毛病。

(3)思考:

如果我们尽力去做了一件事,仍然没有成功,那该怎么办?

主题三每天都有好心情

教材分析:

本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学习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保持一份好心情。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冲突、问题和压力,尽量避免产生不良情绪。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学习一些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教师出示京剧的脸谱图(怒发冲冠的样子):

我们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心情?

2、学生说说令自己生气的事。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教师:

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磕磕碰碰的事,我们常说:

“牙齿碰舌头,锅碗碰着勺”,如果我们为此生气,每天都不会有好心情,实在是太难受了。

因此,我们要保持每天都有好心情。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快乐小医生

(1)快乐小医生自我介绍

班上找一名平时比较快乐的同学:

我叫快乐小医生,来自一个快乐世界,我们那里到处充满了快乐,每个人生活、学习得都很开心,听说我们班有的同学不开心、不快乐,我今天是来帮助大家的。

请大家把不开心的事告诉小医生。

学生说出各自不开心、不快乐的事。

(2)快乐小医生开处方

快乐小医生事先准备一些解除烦恼、让人快乐的生活和常识,在课堂上呈现给同学们。

尤其是那些心理有烦恼的同学要认真听,学习这些方法。

①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不要生气,多想想别人关心你、帮助你的时候;

②当遇到烦恼的时候,多想想开心的事;

③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想想如果推开这堵困难墙,一切多美丽。

(3)小结:

我们这个小医生的“处方”真好。

其实在我们每个同学的生活中,也曾经被别人不理过,遇到过困难,遇到过烦心的事,你们都一一解决了,只要你愿意把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别人,你不也是一名快乐小医生吗?

(4)交流

学生就上面的烦恼事,各自想办法,找出让自己快乐的办法。

教师将这些方法一一列出,以便学生能巩固、运用。

活动二:

听故事,悟事理

教师讲故事《钉子》。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当我们对别人发脾气的时候,就是往别人心里钉钉子,多疼!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三:

我的开心日历

(1)漫画故事:

一对夫妇俩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一个卖布鞋。

他们下雨天为卖布鞋的小女儿犯愁,晴天又为卖雨伞的大女儿犯愁,没有一天好心情,没有过上一天安稳日子。

你有什么办法让夫妇俩快乐起来?

学生发言。

小结:

换中想法,他们就高高兴兴了。

(2)培育心中快乐的小花

教师:

你能用快乐的心情看待并不值得高兴的事吗?

试试看。

引导学生观看三组活动图:

我们换换想法,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三句总结的话

★换个想法,就会高兴起来。

★做了傻事,和大家笑一笑,就不会难为情了。

★只要努力了,我就很高兴,很满意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说:

下次继续努力!

(3)给自己找个快乐的理由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冠军,如果你战胜了冠军,固然值得高兴,如果你输了,该怎么安慰自己?

每次考试和比赛前,我就觉得很紧张。

同学们都有新衣服穿,我却没有。

(学生畅所欲言)

(4)给自己定做一枚情绪戒指

教师拿出一枚红色戒指:

老师这有一枚神奇的戒指,叫“情绪戒指”,它能够随着人的情绪改变颜色,心情高兴,就是红色,不高兴,就是兰色,你们想不想试试。

学生试戴戒指,都呈现红色。

你发现其中的秘密吗?

(情绪控制在自己心中)

教师:

让我们把这枚快乐的戒指戴在自己心中!

(5)交流

不开心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方法使自己高兴起来?

分组交流

个人汇报,并记下好的方法。

能不能用摔打东西的方法来发泄情绪?

学生讨论。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师:

我们掌握了每天都有好心情的方法,祝你们今后的每一天都生活的开开心心。

做一本“开心日历”

1.拿出自己的笑脸,说一说什么时候你会笑。

2.把令人高兴的事和鼓励自己的活写在笑脸的后面。

3.把各组的卡片用一根线串起来,编成一本“开心日历”。

学生自由交换看“开心日历”。

 

第二单元我们的快乐大本营

主题一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

教材分析:

《快乐一起分享》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回忆同学之间的生活小事,体会同学相处的美好,关键词是“分享”,包括分享快乐,分享困难。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明白集体需要每个人去爱护。

2、通过交流,感受同学一起发现快乐,感受集体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关心、帮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情感。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在课前引领学生做了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如

1、找一找和班里同学一起照的照片。

准备一些春游或秋游的图片,及学生在一起活动的录像。

2、课前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好朋友一起做游戏,引领学生体会和集体在一起的快乐。

3、回想一下自一年级以来班里都获得过哪些荣誉。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教师:

同学们,请欣赏一下身边熟悉的面孔,和同学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肯定令你终身难忘。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一)回忆往日快乐时光

(1)教师通过图片或录像,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和同学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相关故事。

特别要回忆一些快乐的细节,使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活动为什么值得你回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3)学生讲同学们在一起的故事,展示同学们在一起的照片。

(二)教师:

在你成长的路上,一定有许多快乐,说出来,与同学一起分享你成长的快乐。

学生交流、畅所欲言。

(交流课前体验)

师生一起配乐朗诵诗歌:

《为成长鼓掌》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你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吗?

回忆一次难忘的活动,把你的收获与体会写下来。

学生回忆活动

学生完成作品。

作品展示、评议。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师:

希望课后同学们能一起快乐的生活学习,热爱集体,帮助集体里的每一个人。

教材分析:

《送你一个微笑》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时体会帮助人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被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目标:

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同学分享苦与乐的幸福。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课前进行的体验活动:

1、在学习或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同学们是怎样帮助你的?

2、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写下当时的心情。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师:

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体验,在帮助了同学以后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交流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教师请学生自己看22页的图讲故事。

(2)提问:

你希望出现图中的哪种场面?

(3)学生发言。

(4)教师请学生说说故事后自己的感受。

(5)在雁群里,如果有一只大雁掉队了,它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分小队开展“送你一个微笑”的活动,帮助那些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走在前面的,拉后面的一把,走在后面的,勇敢地追上去,让我们肩并肩一起往前走。

 

主题二“我”和“我们”

【这是我能做的】

教材分析:

《这是我能做的》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辩明是非。

理解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以集体利益为重,那样才能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了解为集体可以做哪些事、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2、了解在意见发生分歧时,大家能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并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商量,团结协作,小我服从大我,形成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过组织讨论活动,提高学生解决矛盾的能力。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回想自己都为班级做了些什么。

2、班级都得过哪些荣誉。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教师请学生自己看图说故事:

《张扬的“小”事》

夸夸我们班的“小张扬”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完成P24的作品。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

我为“火炉”添“柴火”

教师:

如果我们的班集体是火炉,你为它添了多少柴火?

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想想你可以怎样为班集体添“柴火”。

学生自由发言。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让学生把所说的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去。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把自己为集体做的事记录下来,一个月后,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

1、一小队同学出黑板报,怎样才能出得又好又快呢?

2、如果同学们都争着画画怎么办呢?

3、如果排版时意见不一致怎么办呢?

让学生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讨论后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吧!

 

主题三我们要做最棒的

【大家出主意】

教材分析:

《大家出主意》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明白:

最棒的集体需要大家出主意,一个和睦的、积极向上的集体要靠大家献策出力。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尽力为集体做些有益的事。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你都为自己的班级出过什么主意。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运动会上,外班的同学跟我们班借跳绳参加比赛,你认为该借还是不该借?

围绕问题展开辩论。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说说自己心中最棒的班级。

(1)、小组交流。

(2)、归纳记录。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怎样才能生活在自己的理想集体里呢?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成立一个“点子工作室”,做一个信箱挂在教室里的一角,把大家的金点子集中起来。

【我们的约定】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和他人对集体的评价,了解班级的优点和不足。

2、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写下共同的约定,促进班级的建设和发展。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采访各科老师,别班的同学,食堂的师傅,写下采访记录。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用不同颜色的笔给自己的采访记录条目涂色,不同的颜色的象征意义要注明。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交流采访稿

a、请学生汇报各自的采访记录,听听在老师、同学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心目中,我们的集体是怎么样的?

b、思考:

自己心中的班集体和别人心目中我们的班集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查一查

(1)我们的不足在哪里?

(2)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3)准备怎样克服困难?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把各种意见收集起来,制定出全班的共同约定。

学生说说约定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共同探讨克服困难的办法。

【制作班级手册】

活动目标:

1、通过给班级制作手册,增强自豪感,激发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尽力为集体做些有益的事。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说说对班级的期望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设计封面

1、教师指导

选择全班同学都喜欢的动植物或卡通人物设计一个班级吉祥物,让他代表我们班的特点和大家美好的愿望。

让这个吉祥物出现在“手册”的封面上。

2、学生选择并设计

(二)搜集资料

1、议一议

手册里应该有哪些资料呢?

2、指导:

同学们取得的各项荣誉,班里的好人好事,同学之间的祝福等,都可以添加到手册里。

(三)合作完成

1、小组合作

注意分工明确,不要耽误时间。

2、集体共享手册。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尝试制作班级网页,完善班级博客。

第三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主题一各种各样的商店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各种类型的商店、商业场所及特点。

2、学习购物,知道各类商品购买的地方,懂得购物的简单常识。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组织学生调查家庭或学校附近的各种各样的商店,设计一份调查表,在班上交流。

2.了解家庭附近主要的购物场所,进行详细的记录。

3.绘制一份我家附近的商业场所分布图。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选择一名穿着漂亮的女生)问:

你今天真漂亮!

你的衣服在哪儿买的呀?

你头上的蝴蝶结在哪儿买的呀?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东西呀?

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各种各样的商店,了解商店里有哪些商品。

(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我们去商店看看

1.你家的周围有哪些商店?

2.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在哪里买?

学生讨论交流可供选择的购物场所种类。

3、按照学生家庭位置分布,将学生分成几个调查小组,选好小组长。

4、各小组讨论调查中注意的事项以及怎样完成购物场所分布图的绘制。

(1)各调查小组一起将了解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2)指导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组员相互合作,注意安全。

在访问的过程中要有礼貌,使用礼貌用语。

在记录调查结果时要认真细致。

购物场所的分布图可用图例标出来。

5.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共同完成分布图的绘制。

活动二:

上哪儿买东西

1.同学们,以下这些商品可以在哪买到呢?

文具盒牛奶面条灯泡衣服

2.你和家人常常去哪些地方买东西,你对那里的购物环境熟悉吗?

有什么体会?

欣赏37页下方的日记。

3.开展活动。

根据你的调查以及自己的购物体会,写一份备忘录,记录周围商店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同时也会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一点合理的建议。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让学生介绍以前购买的有意思的物品,并说说是在什么商业场所买到的,购物的经历是怎样的?

2.如果有些东西在你家附近买不到,怎么办?

看广告、网上购物、问家人、朋友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想一想:

作为消费者,要根据什么选择购物场所?

2.组织“新奇宝贝”珍藏展览会,将学生喜欢的物品带到学校进行展览,并说一说购物经历。

主题二购物有学问

教材分析:

本主题包括两个内容.“价格地秘密”是让学生了解商品价格的知识.商品的价格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会发生变化.“买东西,看什么”是从更多的角度让学生学习购物的学问。

购物有很多学问,我们买东西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学会选择,学会比较,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才能买到合适的称心商品。

结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发票的作用,了解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争当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

2、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时间:

建议授课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引导学生课前调查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了解商品价格的知识。

2.了解发票的作用。

3.可以查阅有关书籍、杂志以及登陆相关网站了解有关知识。

4.明确采购目标,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逛逛本地的一些商场,尝试自己购物,总结购物经验,并向家长或周围人请教购物经验。

5.学生将自己获得的购物经验等进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