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7590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主体建筑物主要工程量详见表8-1。

A水电站主体建筑物工程量表

表8-1

序号

单位

首部枢纽

引水系统

厂区枢纽

合计

1

覆盖层开挖

m3

64620

121930

85750

272300

2

岩石明挖

3450

3

岩石洞挖

53930

4

土石回填

1000

99300

4590

104890

5

块石回填

250

6

M7.5浆砌石

370

1370

1500

3240

7

混凝土

12260

29490

8000

49750

8

喷混凝土

3010

9

钢筋

t

110

1670

660

2440

10

钢材

50

550

600

11

锚杆

8150

12

回填灌浆

m2

6840

13

固接灌浆

m

7100

14

接触灌浆

570

8.1.2自然条件

8.1.2.1施工场地

工程区内沿河两岸漫滩、阶地发育,地势平缓开阔,施工场地布置条件较好。

8.1.2.2水文气象条件

据安顺场资料统计,其多年平均气温为16.7℃,极端最高气温为38.4℃,极端最低气温为-3.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多年平均降雨量1215.9mm,最大日雨量110.8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12.7mm。

全年降雨量低于蒸发量。

11~4月为降雪期,山岭最长积雪时间约半年。

又据石棉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其多年平均气温为16.9℃,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多年平均降雨量801.2mm,多年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风速为20m/s。

本流域的降水较丰沛。

根据下游新乐和安顺场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119.7mm和1215.9mm,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分别为156.6mm和110.8mm。

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其中又以7、8两月最多。

据实测资料统计,安顺场和新乐7、8两月降水量分别占全年的48.5%和52.8%。

气象特征值见表8-2。

石棉县气象站气候特征值统计表

表8-2

月份

项目

资料年限

气温

多年平均

8.0

9.7

14.3

18.4

21.3

22.4

24.5

24.3

20.8

17.4

13.1

9.0

16.9

1959~1990

极端最高

21.0

28.7

32.8

37.7

39.2

37.1

38.1

35.1

30.6

25.7

极端最低

-3.9

-1.7

-0.1

5.0

9.5

12.7

15.2

14.5

11.8

5.4

1.9

降雨

(mm)

1.3

5.2

14.0

49.5

85.8

123.8

186.5

182.2

102.9

36.5

12.3

1.2

801.2

一日最大

7.2

11.2

14.7

31.5

48.1

60.2

108.6

89.5

73.6

24.1

20.7

2.9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58

56

62

68

76

79

78

81

77

71

64

69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102.0

122.9

190.8

197.2

191.5

142.8

163.3

155.5

93.3

90.4

82.6

84.6

1616.9

平均风速(m/s)

2.7

3.3

3.5

3.2

2.5

2.0

1.7

1.6

1.8

2.2

2.4

1964~1990

最大风速(m/s)

20

18

17

15

B河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出现的时间与暴雨相应,最大洪峰流量出现于6~9月,以7、8两月出现的频次最高。

洪水过程多为单峰过程,其涨率和变幅不大。

洪水历时一般为2~3天,一次洪水过程的洪水总量主要集中在1天。

每年6~9月为主汛期。

4、5月为汛前过渡期,10月为汛后过渡期,11月上、中旬尚有小洪水发生。

12月进入稳定的退水段,直至翌年3月。

坝址及厂址处的分期洪水见表8-3。

A水电站施工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

表8-3流量:

m3/s

断面

分期(月)

设计流量

2.00%

3.30%

5%

10%

20%

 

3.22

3.16

3.09

2.97

2.84

2.64

2.57

2.53

2.43

2.32

2.85

2.74

2.66

2.49

2.31

9.39

8.81

8.32

7.44

6.44

30.3

28.2

26.6

23.9

6~9

173

152

134

104

75.8

37.5

35.5

30.5

27.1

11.1

10.8

10.5

10.0

4.51

4.39

4.11

3.89

3.49

3.50

3.43

3.36

3.23

2.86

2.79

2.75

2.52

3.10

2.98

2.89

2.71

2.51

9.42

8.89

7.95

6.89

32.0

29.8

28.1

25.2

21.9

179

156

136

105

76.4

39.7

32.2

28.6

22.5

11.9

11.5

10.7

1.90

4.77

4.47

4.23

3.79

8.1.2.4工程地质条件

A水电站地处川西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区内山势巍峨,河谷深切,河道坡陡流急、落差大,平均比降55.3‰,山岭海拔高程为2800~3500m,具有典型的中高山~高山地貌景观。

区内地层除石炭系缺失外,从前震旦系到第四系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分布。

工程区位于西部变质岩区,主要地层为二迭系板岩、变质玄武岩等。

第四系各类成因松散堆积物沿河广泛分布。

在大地构造部位上工程区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与某褶断带交汇部位,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磨西河、小金河、安宁河、石棉等区域性断裂在田湾、安顺场一带交汇复合,并将本区分割为四个断块构造区。

工程区即位于西部贡嘎山断块东北缘。

贡嘎山断块北东、南东侧分别以鲜水河断裂(磨西断裂)、小金河断裂为界,西侧以玉农希断裂为界。

块内断裂规模较小,活动性微弱,仅断块东侧有洪坝、湾坝等次级断裂呈北北东向展布。

根据工程场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地震活动特征、深部构造背景,A水电站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A电站引水隧洞是在底格栏栅坝取水后进入沉沙池,在鼻梁山坡脚处进入隧洞,经右岸垮崩牛山引水隧洞引水至娃娃沟沟口对岸山腰一带的调压井,再经埋藏式压力管道,引水至娃娃沟沟口下游洪坝河左岸Ⅱ级阶地上建厂发电。

引水隧洞从进水口至调压井全长约2286m。

引水线路沿线山体雄厚,谷坡陡峭。

洞线总体走向NE,与地层走向基本相同。

覆盖层为残坡积碎石土、滑坡堆积块碎石土以及洪坡积堆积的块(漂)碎(卵)砾石土,结构松散,厚度较大,途中需穿越一条较大较陡的间歇性覆盖层冲沟(垮崩牛沟),隧洞围岩类别以Ⅳ类为主(约占56%),Ⅲ类次之(约占38%),局部Ⅴ类(约占6%)。

调压井位于娃娃沟沟口对岸山腰一带,地面高程2190m,调压井高程2087.3m。

该处山体坡向N36º

W,高程2090m以下基岩出露,岩性为二迭系上统第三段绿色板岩(P23),坡度70~80º

,2090m以上为残坡积堆积块碎石土,厚度小于10m,坡度40~45º

坡面植被貌密,边坡现状稳定。

调压井上下游侧各存在一滑坡体,上游距离约100m、下游距离约150m。

基岩风化、卸荷作用较强。

调压井位于微~弱风化基岩中,岩性为绿色板岩,产状N30º

~50º

E/NW∠60º

~85º

地下水活动较弱。

围岩类别以Ⅳ类为主。

厂房建筑物布置于娃娃沟沟口下游洪坝河左岸Ⅱ级阶地上,场地开阔平坦,石棉县~洪坝乡简易公路从厂区后缘通过。

厂址区左岸为洪坝河Ⅰ、Ⅱ级冲积阶地构成的台阶状地形,Ⅰ级阶地长350~450m,宽度80~120m,阶面荆灌丛生,有被后期洪水侵蚀再造痕迹,一般高出河水位3~8m。

Ⅱ级阶地长350~450m,宽度120~140m,阶面多被开垦为旱地,一般高出河水面10~18m,前缘多以陡坎与Ⅰ级阶地相接。

右岸主要为缓坡地形,局部残留有Ⅰ级阶地和河漫滩,但分布面积较小。

8.1.3市场条件

8.1.3.1风、水、电条件

工程首部及厂区均有10kV输电线路经过,可就近“T”接至各施工工区,经过降压后提供本工程施工用电。

洪坝河河水未受任何污染,可直接用作施工生产和生活用水。

8.1.3.2施工队伍与施工设备

本工程的施工队伍可通过招投标择优选定。

由于工程建筑物布置分散,各部位建筑物施工难度不大,为了充分发挥各级施工队伍的优势,降低工程造价,宜采用分标承包方式。

8.1.3.3三材供应条件

工程区有安顺场~洪坝的乡级公路通过,石棉~雅安的公路为三级公路,雅安~成都有高速公路相通,距石棉县88km有成昆铁路的乌斯河车站。

对外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可采取就近购买的原则。

工程建设所需水泥主要采用泗平、鑫石水泥厂的水泥,木材由当地自行解决,钢筋、钢材可在攀枝花市场购买,油料在石棉县购买,机电设备在成都购买,火工材料在雅安地区购买。

本工程所需机电设备通过铁路运至乌斯河火车站,转公路运至工地。

8.2天然建筑材料

8.2.1混凝土骨料

A水电站工程混凝土总量约4.97×

104m3,共需砂石成品骨料约10.93×

104T,需开采砂石料毛料约5.77×

104m3。

工程区天然建筑材料料源丰富,由于本工程所需混凝土骨料较少,本阶段只选择了两个天然砂砾石料场进行详查。

两个砂砾料场分别位于坝址区上、下游洪坝河干流及其支流河漫滩中,距坝址区、厂址1~2km不等,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所有砂砾料场只适合于在枯水季节开采。

8.2.1.1料场概况

1、小沟料场

位于坝址上游洪坝河支流小沟河的出口段,距坝址约2km,有简易公路直通料场,属冲积低漫滩型料场。

河滩中卵砾石成分极其单一,基本为砂岩,偶见大理岩和玄武岩,中等磨圆。

该料场净砾石储量36.96×

104m3,净砂储量13.06×

104m3,按质量不同由下游至上游分为I区和II区。

I区:

位于小沟与磨房沟的交汇地带,主要产于河床右侧低漫滩,岩性为砂砾卵石,无用层厚度0.0m,>

150mm颗粒含量占5.87%,面积7.5万m2,有效层厚度按水上平均2.0m、水下平均2.0m考虑,有用层总储量30.0×

104m3,净砾石储量25.65×

104m3(46.94×

104t)净砂储量9.37×

104m3(14.61×

104t)。

砾石粒度模数7.53,在规范值之内;

砂的细度模数3.22,为偏细粗砂;

云母含量0.11%,小于规范值2%,含泥量9.27%,大于规范值3%。

该区砂砾料与其它料场相比,质量最佳,控制精度最高,可作为本工程的首选料源。

II区:

位于I区上游,属泛滥河床型料场,岩性为砂砾卵石,无用层厚度0.0m,>

150mm颗粒含量占13.14%,产地面积6万m2,有效层厚度按水上1.5m,水下1.0m计算,总储量15.0×

104m3,净砾储量11.31×

104m3(21.15×

104t),净砂储量3.69×

104m3(5.82×

104t),砂中含泥量11.23%,超标严重,其他质量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该区与I区相比有效粒径含量偏低,可作为备用料源。

2、洪坝料场

位于坝址区、厂址区之间约1km处,产于洪坝河两岸高低漫滩中,有简易公路直达料场。

产地面积8.76万m2,岩性为砂砾卵石,无用层厚度0.0m,>

150mm颗粒含量占12.78%,有效层厚度为水上2.5m、水下0.5m,净砾石储量19.37×

104m3(36.41×

104t),净砂储量8.05×

104m3(12.63×

104t),砂中含泥量12.85%,超标严重。

可作为备用料源。

天然砂砾石料场储量质量见表8-4。

A水电站天然砂砾料细骨料级配和物理性质试验成果表

表8-4

试样编号

堆积

密度

表观

颗粒级配(颗粒粒径:

mm)

细度模数

平均粒径

有机质

含量

云母

含泥量

ρI

ρ

5~2.5

2.5~1.25

1.25~0.63

0.63~0.315

0.315~0.158

<

0.158

FM

D

比色

wm

wC

g/cm3

%

mm

小沟口料场

范围

1.52~1.59

2.70~2.74

19.37~34.13

23.55~34.19

13.63~25.15

7.77~19.49

1.66~5.184

4.35~23.79

2.83~3.86

0.50~0.69

合格

0.08~0.14

3.06~17.04

加权平均

1.56

2.72

24.63

28.71

17.50

13.83

4.12

11.21

0.56

0.11

9.27

1.56~1.60

2.70~2.73

10.22~24.94

22.70~35.78

16.74~23.22

14.67~22.99

3.84~8.01

8.08~19.96

2.67~3.23

0.45~0.56

0.07~0.13

8.26~17.10

1.58

17.31

25..94.19.64

.19.64

17.06

5.91

14.14

0.49

0.10

11.23

洪坝

料场

1.53~1.60

14.11~22.35

17.72~31.17

14.47~24.01

13.55~22.12

3.82~7.86

7.76~23.24

2.63~3.30

0.43~0.56

5.70~18.84

1.57

18.99

24.89

17.13

16.04

5.59

17..35

2.83

12.85

8.2.1.2料场选择

两个砂砾料场总净砾石储量56.33×

104m3,总净砂储量21.11×

104m3,储量满足工程要求。

料场分布在距坝址区上下游2km、1km的河滩上,适合于枯水期开采。

小沟口砂砾料场Ⅰ区质量相对较好,推荐为首选料场,其他作为备用料场。

8.2.1.3料场开采

天然砂石料场开采考虑采用1.0~1.6m3液压反铲挖掘机或3m3装载机装车,辅以推土机集料,配15t自卸汽车运输。

8.2.2块石料

块石料场位于厂址下游3~4km的火山沟一带,岩性为块状变质玄武岩,岩石风化微弱,质地坚硬,抗压强度可达80~200MPa,密度2.7~3.0g/cm3,经检测为非碱活性骨料。

该料场块石质优量大,基岩裸露不需剥离,有简易公路通过,交通较为方便,是比较理想的块石料源。

另外,沿洪坝河河床产有大量漂(块)石,其直径一般在50~100cm之间,风化微弱,质地坚硬,抗压强度较高,也可作为块石料料源。

8.3施工导流

A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由首部枢纽、右岸引水隧洞、左岸地面厂房组成。

根据水工建筑物的布置特点和A的水文情况,只有首部枢纽需进行导流设计。

现叙述如下。

8.3.1导流标准

本电站装机容量为2×

10MW,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A水电站为四等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

依据枢纽等别、基坑所保护的水工建筑物级别、类型、基坑使用年限、围堰工程规模,遵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试行)的有关规定,确定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相应土石类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标准为10~5年。

考虑首部枢纽的结构简单,工程量小,仅在枯水期施工,且不致于成为控制发电的关键项目,而枯水期径流稳定,故采用5年一遇洪水作为导流设计洪水标准。

8.3.2导流时段及导流设计流量

本工程为引水式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厂房建筑物3部分组成,控制第1台机组发电时间的关键项目为引水隧洞。

因此,首部枢纽导流时段的选择主要考虑河道的水文特性,视基坑内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时段的长短而定。

首部枢纽由底格拦栅坝段和右岸溢流坝段、挡水坝和沉沙池等建筑物组成,工程项目少,结构简单,主要工程量有:

覆盖层明挖8685m3,混凝土23380m3。

根据施工程序和水工建筑物布置的特点,导流时段为第二年1月至第二年3月,导流设计流量为2.84m3/s。

8.3.3导流方式

首部枢纽右岸地势较平缓开阔,具备布置岸边导流明渠的地形条件;

右岸布置有溢流坝段、挡水坝段及沉沙池等建筑物。

根据首部枢纽的地形地质条件及水工建筑物的布置特点,宜采用右岸明渠导流。

8.3.4导流方案

坝址河段河谷宽阔平缓,河床宽度6~28m,右岸河漫滩宽度50~100m,左岸为陡崖,河漫滩高出河水面1~4m。

根据坝址处的地质、地形条件和水工建筑物的布置特点,推荐右岸明渠导流方案。

导流规划如下:

第一年4~10月修建右岸前引渠、沉沙池和右岸挡水坝段,利用预留的岸边土埂挡五年一遇的全年洪水75.8m3/s,水位高程为2401.42m。

利用原河道过流。

第一年11~12月开始修建(坝)0+010~(坝)0+0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