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0135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68 大小:14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1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docx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0课教案

《燕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

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

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

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

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

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

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

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

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

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

(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

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

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是怎样形成的?

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

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

古人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

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

斜、掠过、唧)

  3、师:

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

  8、师:

“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

“小圆晕”是什么?

想过吗?

  师: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

想过吗?

  师:

“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

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

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

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

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

(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指的是什么?

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

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

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

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

(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

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

(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标】

  1.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

2.读懂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3.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四、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

(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

从哪些地方可看出?

(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A指名读,问:

这是什么段式?

   B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

(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

  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C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

(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坚定)

  齐读第3自然段。

  5.指名读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第1段。

  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他是怎样继续前进的。

二、阅读课文2、3两段。

  1.默读第2段,思考课后第1题。

  2.读后讨论。

 

(1)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

 

(2)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

(响亮有力,意志坚强)

 (3)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

结果又如何呢?

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

 (4)指导读对话。

  3.齐读第9自然段。

  

(1)思考:

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

(汇成大江,冲向海洋)

  

(2)指导读这一自然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2、3段。

三、总结全文,问:

  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想小溪流学些什么?

(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

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

       不分日夜不知疲倦冲

笋芽儿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用亲切优美的语言、拟人的手法,记叙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的道理。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能自选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从8—10自然段中任选两段背诵。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话抄下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初步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出示课件)

1.“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猜猜看这是什么?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设计意图:

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

形象地语言描述、直观的图片展示,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2.(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

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

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认读。

黑糊糊阻拦感冒照射

轰隆隆抛下滋润爱抚

暖烘烘自豪山冈笋芽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拦、烘”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

调动生活积累识字。

如,照射、自豪。

动作演示识记。

如,抛下、阻拦。

借助图画、实物识字。

山冈、笋。

5.写字指导。

冈:

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笋:

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多种形式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写字质量。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评读后,思考: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填一填。

春雨姑姑呼唤,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姑的话,她想到();听了竹妈妈的话,她();雷公公呼唤,她();她终于钻出了地面,听了小草弟弟的话,她(),长成强壮的()。

【设计意图:

通过初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填空练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精读理解做好铺垫。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扩写词语。

2.填空。

“芽”第五画是(),音序是(),音节是()。

“射”第六画是(),音序是(),组词()。

“抛”第四画是(),声母是(),组词()。

3.读熟课文,试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笋芽儿,那么小小的笋芽儿是怎样长成强壮的竹子的呢?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并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范读,生思考: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3.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笋芽儿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春雨姑姑是怎样帮助笋芽儿的?

(1)说一说春雨姑姑怎样帮助笋芽的?

(2)该怎样读呢?

自己试一试。

(3)分角色朗读。

雷公公又是怎样做的?

读一读。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公公怎么做的。

(2)有感情朗读。

小笋芽在谁的启发下长高了?

继续读课文。

出示课件:

春雨姑姑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思考: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发挥想象:

作者会省略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大量地读、思、讨论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并且抓住标点符号,充分引导学生丰富想象,从而感悟笋芽儿又弱小变坚强的过程】

4.再读全文,思考并讨论:

笋芽为什么自豪地喊:

“我长大了!

5.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通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了解“钻”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6.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

你喜欢笋芽儿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充分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

7.练习背诵

三、拓展延伸

1.了解笋芽的相关知识。

(见课件)

2.学习一首关于笋芽的古诗。

(见课件)

3.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

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延伸课文内涵,联系口语表达】

四、积累运用

1.句子积累。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

2.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3.积累名言:

出示课件

五、实践活动

1.根据笋芽儿的特点,同学合作编一首小诗。

2.让学生实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

六、作业设计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笋芽()地敲

()的身子()地说

()的小草()地钻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阻拦——()娇嫩——()爱抚——()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强壮——()

4.积累名言。

只有不畏艰险的人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有追求的人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躲在妈妈的保护伞下的人是永远也长不大的。

板书设计:

 笋芽儿

        春雨姑娘 呼唤笋芽儿

        雷公公   叫醒笋芽儿

        太阳公公  温暖着他

勤读

教学目标:

   1、能熟读课文。

   2、能借助注解和字典了解全文的意思。

   3、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

   4、懂得抓紧“三余”勤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解和字典了解全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大致了解课文后再多几遍课文,理解“勤学”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课题。

   1、讲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悬梁刺股

     汉代儒学大师孙敬元从小十分好学,即使到了十分疲倦的时候,也不肯休息。

有时实在太累了,会不知不觉地睡着,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用绳子将头发系在屋梁上,当一打盹低头时,绳子就会扯痛头皮,人便会清醒,这样他就可以接着再读书了。

战国时期纵横派代表人物苏秦从小下决心刻苦学习,每当深夜打瞌睡时,他就用锥子在大腿刺一下,疼痛使他有了精神可以继续学习。

     悬梁刺股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勤学苦读的精神。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说说“勤读”的意思。

  二、诵读课文,理解意思

   1、师范读,听清课文朗读。

   2、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结合译文和词语意思体会文章的意思。

   3、指名说出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出示:

     解释重点词的意思。

     

(1)借助注释。

     

(2)借助译文。

     (3)利用字典。

     (4)请教他人。

   4、自由准备,请学生逐句翻译文章内容。

  三、深入体会,理解内容

   1、细读全文,对照注释,文中哪些话体现了勤读的方法?

    

(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当以三余。

   2、这两句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第一句:

遇不肯教

     第二句:

苦渴无日

   3、理解:

遇不肯教、苦渴无日

   4、理解: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总结:

古人在“冬者、夜者、阴雨者”是不需要劳动的,读书人就利用这些时间读书。

因此,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四、熟读领悟,背诵古文。

   1、反复诵读。

(注意形式多样)

   2、领悟古文所讲的道理:

抓紧“三余”勤读书

   3、指导背诵。

     全文共有几句话?

各写了什么?

  五、拓展

   1、联系实际,谈谈读书的体会。

   2、或者思考:

你是怎样挤时间读书的?

   3、师补充:

勤读,是获取知识和学问的重要途径。

学问源于三方面:

读书阅文、调查研究和消化创新。

好的书本(包括报刊)知识,是前人与他人研究和智慧的结晶,需尽可能地勤读多读。

限于时间和精力,有的精读,有的粗读,有的选读,依书与文的内容和个人的需要而定。

勤读,不止眼勤,还需手勤。

对需保留的文献资料,或归类保存,或剪贴成册,或摘写卡片,以备研究和写作之用。

勤读,会使人不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提高水平。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古文。

   2、熟读古文,熟记解释。

  教学板书:

              读书百遍   冬岁者之余

              抓紧“三余” 夜者日之余

              阴雨者      时之余

 

爸爸和书

教学目标:

   1.在预习中能读准文中生字的字音,同过查字典理解“珍宝”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了解“我”将那本又薄又破旧的书视为“珍宝”的原因,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3.通过想象说话理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的意思,体会“我们”的爱书之情。

   4.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并激发学生与书交上朋友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了解“我”将那本又薄又破旧的书视为“珍宝”的原因,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2.通过想象说话理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的意思,体会“我们”的爱书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爸爸说“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的这番话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课题引入

     师:

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最好的营养品。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哪些乐趣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与读书有关的阅读课文《爸爸和书》。

板书课题:

5爸爸和书

   2.出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3)在不懂的问题旁做上记号“?

”,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解答。

  二、指导阅读,引导质疑。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的第几小节写了这件事的经过?

     爸爸很喜欢给我和姐姐买书,但《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却比任何一本都珍贵。

(3—13小节)

   2.根据学生质疑总结出示问题。

     一本又薄又破旧的书,为什么小作者却觉得它是“珍宝”?

  三、研读课文,领悟方法

   1.出示问题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寻找答案。

    

(1)寻找重点句

       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2)理解关键词

      1)“珍宝”是什么意思?

(珍贵的宝贝,泛指有价值的东西。

)你觉得那些东西可以称得上珍宝?

      2)又破又薄的书怎么会成为作者心中的珍宝呢?

让我们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体会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3)体会句子含意。

       爸爸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我买这本书的?

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出示句子A.

        那时候我还小,爸爸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闭了。

爸爸只好去做临时工,妈妈也要出去干零活。

        品读理解:

        临时工的活是很辛苦也很不稳定的,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可能,因而爸爸不可能有稳定的收入。

而妈妈干零活也只能赚取微薄的收入。

由此可见小作者家的时的生活是很贫穷、困苦的。

对勉强维持生计的一家来说,书实在是一件奢侈品。

         板书:

生活窘迫

      2)出示句子B.

       “不过,给你买一本书,今天就不能乘汽车回家了。

你愿意走路,就给你买。

       品读理解:

       当时小作者家的生活实在太艰苦了,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买书,要买书,就得省下坐车的车钱,买这本书真是不容易啊!

       板书:

省下车钱

      3)出示句子C.

        我跟着爸爸往回走。

路真远啊!

我有些走不动了,爸爸把我背了起来。

过荒山大桥时,寒风呼啸,我冷得直发抖。

        品读理解:

这一段是环境描写,不坐车的代价就是受累,挨冷,从侧面写出了这本又薄又破旧的书来之不易。

      4)出示句子D.

       “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