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456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docx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

20XX年高考化学热点:

新情景中的高考化学实验

一、考情分析

在2009,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中都有如下的描述:

学会实验探究,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在给定情境中通过分析、判断提出有探究价值化学问题的能力。

(3)能设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探究方案,能运用观察、实验、阅读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证据,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形成探究结论。

(4)能对探究方案、探究过程、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准确地表述探究结果,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从20XX年高考试题看,实验题目的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体现的更加的充分,自主命题的省份不约而同在题型上设计了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类型,选择题考察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考察的则是在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对能力的综合检验。

从试题看实验题的形式有所创新,化工流程框图应经作为实验题的考察载体,从思维复杂度上看,有所加大,这是近年来实验题设计的新动向。

二、新题型展示

1、(09年天津理综·9)(18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

(2)将NaCl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H2、、、或H2、。

(3)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

(4)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

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

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

④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

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解析:

(1)常规识记问题;

(2)根据2NaCl+2H2O=2NaOH+H2↑+Cl2↑,以及Cl2+2NaOH=NaCl+NaClO+H2O可得到答案。

(3)根据框图可知先前得到的溴浓度较低,这样做是使溴富集。

(4)Br2+SO2+2H2O=4H++SO42-+2Br-,反应产生大量的酸,问题就出在此,会腐蚀设备。

(5)只要掌握蒸馏的知识,此问应该不会出问题。

点评:

本题注重理论和生产生活的实际结合,起点高,但题目平易近人。

答案:

(1)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及其其他合理答案中的任意两种

(2)Cl2NaOHNaClO

(3)富集溴元素

(4)Br2+SO2+2H2O=4H++SO42-+2Br-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

(5)①冷凝管②Br2腐蚀橡胶③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的馏分④深红棕色分液(或蒸馏)

2、(09年上海化学·27)实验室用大理石等原料制取安全无毒的杀菌剂过氧化钙。

大理石的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以下是提纯大理石的实验步骤:

(1)溶解大理石时,用硝酸而不同硫酸的原因是。

(2)操作Ⅱ的目的是,溶液A(溶质是共价化合物)是。

(3)写出检验滤液中是否含铁离子方程式:

(4)写出加入碳酸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滤液B的一种用途:

(5)CaO2中一般含CaO。

试按下列提示完成CaO2含量分析的实验设计。

试剂: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盐酸标准溶液、酚酞仪器:

电子天平、锥形瓶、滴定管

实验步骤:

①;②加入;③加入酚酞,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6)若理论上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20.00mL恰好完全反应,实际操作中过量半滴(1mL溶液为25滴),则相对误差为。

答案:

(本题共12分)

(1)硫酸钙微溶于水

(2)除去溶液中Fe3+氨水

(3)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

或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

(4)Ca2++CO32-=CaCO3↓作化肥(合理即给分)

(5)称量过量的标准盐酸

(6)0.1%

3、(09年江苏化学·15)(10分)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

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志)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为8.0~8.5,以出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3+。

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4.0,其目的有:

①将溶液中的少量Ca(OH)2转化为CaCl2;②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③。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

a.称取0.7500g样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要溶液润洗的仪器有。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③若用上述办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

答案:

(1)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Fe(OH)3沉淀完全。

(2)防止溶液吸收空气中CO2;

(3)①酸式滴定管;②99.9%;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少量的CaCl2·2H2O失水。

4、(09年山东理综·30)(16分)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1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

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

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试剂为(填代号)。

a.KMnO4b.(NH4)2Sc.H2O2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

过滤等操作。

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选通入(或先加入)(填化学式)。

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装置回收(填代号)。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直到。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答案:

(1)cd

(2)冷却结晶引流

(3)NH3·H2Ob

(4)注视凹页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凹页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酸式

总结与反思:

从这几个题目设置看,化工生产框图作为实验考查的载体,形式多样,但考察的内容仍然是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原理。

重点放在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是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重视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注意选择有真实情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

第一,在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三条“线”的基础上,向“原理+仪器”、“仪器+技能”、“原理+技”三个交叉、综合的层面甚至向“原理+仪器+技能”三维立体结构发展,实现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考查;第二,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各个板块中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第三,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相关知识、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等)的相关知识与方法融合在一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三、经典例题

1、以考察原理为主的综合试题

化学实验原理是高中化学比较难的内容,本身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很难融合会贯通,以实验题为载体,重点考察化学原理就显得难上加难。

从题目分析,仍有规律可循。

例1、(09广东化学22)(12分)

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沉淀物

Fe(OH)3

Al(OH)3

Mg(OH)2

PH

3.2

5.2

12.4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要求写出两条)。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3)从滤渣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4)Mg(ClO3)2在农业上可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MgCl2+2NaClO3===Mg(ClO3)2+2NaCl

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将反应物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比混合制备Mg(ClO3)2。

简述可制备Mg(ClO3)2的原因:

②按①中条件进行制备实验。

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常伴有NaCl析出,原因是:

除去产品中该杂质的方法是:

答案:

(1)升高温度、搅拌、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硫酸(多次浸取)

(2)Fe(OH)3Al(OH)3

(3)Na2SO4

(4)①在某一时NaCl最先达到饱和析出;Mg(ClO3)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NaCl的溶解度与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别。

②降温前溶液中NaCl以达饱和;降低过程中NaCl溶解度会降低,会少量析出。

重结晶。

解析:

浸出步骤硫酸同固体废料中主要成份反应,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来看,可通过升高温度提高硫酸镁的溶解度,或通过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或通过过滤后滤渣多次浸取以提高转化率。

硫酸浸出液经过滤,滤液中主要溶质是MgSO4、Al2(SO4)3和Fe2(SO4)3,根据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在调节pH至5.5时,Fe3+和Al3+已经完全沉淀,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Fe(OH)3Al(OH)3,此时滤液中阴离子主要是SO42-,加入NaOH后Mg2+完全沉淀,溶质主要成分是Na2SO4;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类似于侯德榜制碱法生成NaHCO3的原理,因为NaCl溶解度小而从溶液中析出,使反应向生成Mg(ClO3)2的方向进行;同样是依据①的原理,在降温的过程中,Mg(ClO3)2的溶解度不断减小,从溶液中析出,在生成Mg(ClO3)2的过程中NaCl也不断生成,但因溶解度没有增加,所以也伴随Mg(ClO3)2析出;相同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因此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一定会析出氯化钠。

由于氯酸镁和氯化钠均溶于水,溶于水的可溶性物质一般用结晶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

总结:

本题以提取镁为背景,考察化学反应速率,溶解度等相关内容,明确了考察考察内容,就容易入手。

变式训练: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

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⑴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

NaClO3+4HCl=2ClO2↑+Cl2↑+NaCl+2H2O

方法二:

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

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