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6101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

《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docx

最新摆的研究说课反思

教学反思《摆的研究》

《摆的研究》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的第六课。

学生在上一堂课中对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相同的结论。

但是在实验中也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有的组摆摆动得快,有得组摆摆动得慢。

这节课就上堂课留下的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的摆(摆绳长度不同、摆锤不同)的摆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个摆的摆动速度不同。

五年级的这班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得比较仔细,有的学生还提到其中一个摆摆到后来方向发生了偏转。

真是一群很棒的孩子!

根据学生提到的这些观察结果,我及时的引出本堂课的研究内容。

应该来说本堂课的引入部分还是比较成功的,孩子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讨论影响摆摆动速度的因素时,孩子们也提出了3种观点:

1.摆绳的长度2.摆锤的重量3.刚开始放手的力度。

由于在上节课学生实验时发现摆摆动时,摆幅越来越小,但是速度没有变化。

因此,这节课上,没有学生提出摆幅的大小会影响摆动的速度。

但是,对于学生提到刚开始放手的力度会影响摆动速度的观点出乎我的意料。

课后想想,当时做演示实验时,可能没有向学生指出“轻轻的放手”,才让学生产生这种想法。

本节课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是教学的重点。

在研究摆锤重量是否影响摆动速度的实验上,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法,实验中要控制哪些条件相同,改变哪个条件。

因为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对比实验。

在汇报时,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要改变摆锤的重量,但是控制哪些条件相同,学生一下子不能说齐,我让其他的小组进行补充。

最后教师整合各组的观点,完善实验的方案。

在设计摆绳的长度是否会影响摆锤的速度时,由于有了前面充分的讨论,因此就顺得多了,花的时间也比较的短。

本节课在材料的准备上,我采取了刘海平老师的那套材料,用夹子固定摆绳、将大头钉固定在摆绳下端,用3块不同重量的橡皮代替螺帽。

这套材料操作方便,也大大节省了时间。

在巡视学生分组做“摆锤的重量是否影响摆动速度”的实验时,我发现在固定橡皮时,有的组大头钉固定的深浅、固定的面有所不同,造成了实验数据的偏差。

虽然经过指出学生也进行了改进,但使我意识到实验前指导还不够到位。

实验前,教师应该要尽可能的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细致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有效的开展。

在最后一个环节“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时,我先让学生总结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接下来,我抛出一个问题:

那是否两个摆绳一样长的摆,摆动的速度就一样呢?

并出示了演示器材。

学生一下子就懵了,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是一样的。

在演示实验时,前2秒这两个摆看上去似乎摆动的一样快,当时还有个学生大声的说了出来:

“摆动的一样快”。

我让学生再仔细的进行观察,慢慢得着两个摆速度就很明显的区分出来了。

利用这个机会,我还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观察要有始有终,要认真仔细,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更精确。

“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有成功也有不足之处,这也是我在进一步改进教学中值得深思的,我将继续探索研究。

《摆的研究》说课稿

我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摆的研究》。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

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本课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几个因素,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

第三部分是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2、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难点:

控制好变量和常量,收集实验数据。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线(三个长短不一)、钩码、秒表、量角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摆线、弹珠、空心铁盒,铁架台,记录单,计时秒表。

【教法、学法】

1、教法:

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2、学法:

与教学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首先出示自做的一个单摆,然后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引入。

给出一个摆钟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与平时用的钟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不同,同时引出摆,并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初步认识摆

为了节省时间,在这里我自己做了一个摆,在做之前我先让学生认识了本节课所需的实验器材,然后做好摆给学生认识摆的各部分,同时教给学生数摆的次数以及摆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概念的讲解有助于学生认识摆。

(二)做摆、发现问题

学生动手做摆,比较摆,试着看10秒内所做的摆能摆多少次,从而质疑在相同的时间内为什么摆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也就是给他们的营造了一个提问题的氛围,学生通过大胆地预测能激发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让他们的探究活动有据可依。

(三)实验验证

1、首先提出问题:

①让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有关、摆角的大小与摆的快慢有关、摆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②以其中一个猜想为例,引导学生确定什么变量,什么常量,示范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实验。

2、其次实验和记录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的因素是常量的不变。

并且提醒学生要边做实验边进行记录,对于特别要注意的事项在大屏幕中给出。

3、汇报和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后,接着展示学生的记录表,让学生总结出:

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锺的轻重无关,与摆长的长短有关,摆长越长,摆的越慢,摆长越短,摆的越快。

三、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围绕本节课所突破的重难点进行,既体现了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同时也突出了要想改变摆的快慢,可通过摆线长短来调节,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四、生活摆的应用

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应用所学知识的欲望。

五、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回顾。

                            摆

板书:

摆锤重量 无关

摆角大小 无关

摆线长短 有关     越短 越快

越长 越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在这节课上,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的引导为辅,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场探究的过程,同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

本节课的亮点: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摆—学生做摆、比较摆—摆摆动一次,发现问题—实验验证—拓展延伸—总结。

本节课的不足:

本节课我一共上了3次,每次总有不成功的地方,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学生的预判不够,在这节课上,有几个地方是操作的难点,第一,学生在让摆摆起来时,有时会人为的加一把力,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第二,学生在让摆摆起来时,有时会撞到铁架台,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等等。

(2)由于这是一节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课,而且做好的摆就在学生的身边,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发扬自己的优势,改掉自己的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

《 摆的研究》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科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摆的研究》。

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

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

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

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 、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自己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

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

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

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教具使用:

铁架台、线绳、每组15个弹珠,一个空心盒子,秒表,记录单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

我手心里握着一个简易的摆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问学生:

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

单摆

2、教师:

关于单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

(指名学生说说)

3、目标确定: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

(把课题板书完整)指明复述。

(二)、目标教学(探究新知)

1、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

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

教师演示:

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

同时讲解:

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

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

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

(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

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有慢?

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

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

(板书)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教师:

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