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8842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8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docx

第九章风味物质食品化学分析

烟台职业学院备课纸(首页)

教师:

姜明华课程:

食品化学班级:

09食品加工教学时数:

3

第13周星期五第5、6、7节

授课方法

新授课

章节、课题

第九章风味物质

(1)

目的要求

1.掌握食品味觉分类。

2.熟悉主要的甜味、酸味、苦味、鲜味物质。

教学重点

味感的相互作用,味的的形成及特征

教学难点

味感的相互作用,香气的形成及特征

教具

常规教具

习题或实验

P268习题1、3

课后记录

能区别各种味感

共页烟台职业学院备课纸(首页)

教师:

姜明华课程:

食品化学班级:

09食品加工教学时数:

3

第14周星期五第5、6、7节

授课方法

新授课

章节、课题

第九章风味物质

(2)

目的要求

1.了解食品香味形成的途径

2.熟悉食品的香味和香味物质。

教学重点

香气的形成及特征

教学难点

香气的形成及特征

教具

常规教具

习题或实验

P268习题4、6

课后记录

能区别各种味感

共页

 

A.组织教学:

B.复习提问:

简述矿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C.新课:

第九章食品风味物质

第一节概述

1.

酸甜苦咸

风味的概念:

食品摄入口中所产生的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由口腔中的味感、嗅感、触感及温感产生。

味道:

食物对味觉器官的刺激

2.

触觉:

软、硬、脆等

嗅觉:

食品中各微量挥发成份对鼻腔神经细胞的刺激

风味的内容

心理感觉

3.风味评价

4.特点

1)种类繁多

2)含量甚微,效果显著

3)除少数成分以外大多数是非营养物质

4)显味性能与其分子结构有高度特意性的关系

5)易被破坏的热不稳定性物

第二节味觉现象

一。

味觉概念和分类

1.概念:

食品的味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由于食品中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或食品的溶液刺激舌表面的味蕾,再经过味觉神经纤维达到大脑的味觉中枢,经过大脑的分析,才能产生味觉。

 从看到食品到食品进入口腔所引起的感觉就是味觉,它包括:

   心理味觉:

形状、色泽和光泽等。

   物理味觉:

软硬度、粘度、冷热、嚼感及口感。

   化学味觉:

酸、甜、苦及咸等。

 食品中的化学成分作用于味觉的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叫做化学味觉。

酸甜苦咸

2.分类

 

味感有甜、酸、咸、苦、鲜、涩、碱、凉、辣及金属味等十种,其中甜、酸、咸、苦为基本的味觉。

 物质结构与其味感有内在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现在还不很清楚,一般说来,化学上的“酸”是酸味的,化学上的“盐”是咸味的,化学上的“糖”是甜味的,生物碱及重金属盐是苦味的,但也有许多例外,如草酸就是涩的。

3.风味物质的特点

风味物质是指能够改善口感,赋予食品特征风味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食品风味物质是由多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组成,通常根据味感与嗅感特点分类,如酸味物质、香味物质。

但是同类风味物质不一定有相同的结构特点,酸味物质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但香味物质结构差异很大。

(2)除开少数几种味感物质作用浓度较高以外,大多数风味物质作用浓度都很低。

很多嗅感物质的作用浓度在ppm、ppb、ppt(10-6、10-9、10-12)数量级。

虽然浓度很小,但对人的食欲产生极大作用。

(3)很多能产生嗅觉的物质易挥发、易热解、易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因而在食品加工中,哪怕是工艺过程很微小的差别,将导致食品风味很大的变化。

食品贮藏期的长短对食品风味也有极显著的影响。

(4)食品的风味是由多种风味物质组合而成,如目前已分离鉴定茶叶中的香气成份达500多种;咖啡中的风味物质有600多种;白酒中的风味物质也有300多种。

一般食品中风味物质越多,食品的风味越好。

二.味觉的生理基础

味觉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呈味物质作用于舌面上的味蕾(tastebud)而产生的。

味蕾是由30-100个变长的舌表皮细胞的组成,味蕾大致深度为50-60μm,宽30-70μm,嵌入舌面的乳突中,顶部有味觉孔,敏感细胞连接着神经末梢,呈味物质刺激敏感细胞,产生兴奋作用,由味觉神经传入神经中枢,进入大脑皮质,产生味觉。

味觉一般在1.5—4.0ms内完成。

人的舌部有味蕾2000-3000个。

人的味蕾结构如图

由于舌部的不同部位味蕾结构有差异,因此,不同部位对不同的味感物质灵敏度不同,舌尖和边缘对咸味较为敏感,而靠腮两边对酸敏感,舌根部则对苦味最敏感。

通常把人能感受到某种物质的最低浓度称为阈值。

表9-1列出几种基本味感物质的阈值。

物质的阈值越小,表示其敏感性越强。

除上述情况外,人的味觉还有很多影响因素。

俗话讲:

“饥不择食”,当你处于饥饿状态时,吃啥都感到格外香;当情绪欠佳时,总感到没有味道,这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经常吃鸡鸭鱼肉,即使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也不感觉新鲜,这是味觉疲劳现象。

表9-1几种基本味感物质的阈值

物质

食盐

砂糖

柠檬酸

奎宁

味道

阈值(%)

0.08

0.5

0.0012

0.00005

三.味感的相互作用

1.对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适当调配,使其中一种呈味物质的味觉变得更协调可口,称为对比现象。

如10%的蔗糖水溶液中加入1.5%的食盐,使蔗糖的甜味更甜爽;味精中加入少量的食盐,使鲜味更饱满。

2.相乘现象两种具有相同味感的物质共同作用,其味感强度几倍于两者分别使用时的味感强度,叫相乘作用,也称协同作用。

如味精与5'-肌苷酸(5'-IMP)共同使用,能相互增强鲜味;甘草苷本身的甜度为蔗糖的50倍,但与蔗糖共同使用时,其甜度为蔗糖的100倍。

3.消杀现象一种呈味物质能抑制或减弱另一种物质的味感叫消杀现象。

例如:

砂糖、柠檬酸、食盐、和奎宁之间,若将任何两种物质以适当比例混合时,都会使其中的一种味感比单独存在时减弱,如在1~2%的食盐水溶液中,添加7~10%的蔗糖溶液,则咸味的强度会减弱,甚至消失。

4.变调现象如刚吃过中药,接着喝白开水,感到水有些甜味,这就称为变调现象。

先吃甜食,接着饮酒,感到酒似乎有点苦味,所以,宴席在安排菜肴的顺序上,总是先清淡,再味道稍重,最后安排甜食。

这样可使人能充分感受美味佳肴的味道。

第三节甜味与甜味物质

 一、 甜味理论

1、甜味理论-------夏伦贝格的AH-B学说

根据这一学说,所有具有甜味感的物质都有一个负电性的原子A,如O、N,这个原子上连有一个质子,所以AH可代表-OH,-NH2,=NH等。

从AH起的2.5-4Ao的距离内,必须有另外一个电负性的原子B,(O、N),则甜味物质中的AH-B单位可和味蕾上的AH-B单位相作用,形成H键结合,产生甜味感。

 盐与蔗糖可互减其甜、咸味。

  

2、甜度:

甜味的强度称为甜度。

3、影响甜味剂甜度的因素:

1)糖的结构对甜味的影响

a.聚合度的影响:

果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

b.糖异构体的影响:

α-D-葡萄糖>β-D-葡萄糖

c.糖环大小的影响:

五元环>六元环

d.糖苷键的影响:

2)结晶颗粒对甜度的影响

商品蔗糖结晶颗粒大小不同,可分成细砂糖、粗砂糖,还有绵白糖。

一般认为绵白糖的甜度比白砂糖甜,细砂糖又比粗砂糖甜,实际上这些糖的化学组成相同。

产生甜度的差异是结晶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造成的。

糖与唾液接触,晶体越小,表面积越大,与舌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度越快,能很快达到甜度高峰。

3)温度对甜度的影响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大多数糖的甜度影响不大,尤其对蔗糖和葡萄糖影响很小;但果糖的甜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当温度低于40℃时,果糖的甜度较蔗糖大,而在温度大于50℃时,其甜度反比蔗糖小。

这主要是由于高甜味的果糖分子向低甜味异构体转化的结果。

甜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温度越高,甜度越低。

4)浓度的影响

糖类的甜度一般随着糖浓度的增加,各种糖的甜度都增加。

在相等的甜度下,几种糖的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果糖、蔗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

各种糖类混合使用时,表现有相乘现象。

若将26.7%的蔗糖溶液和13.3%的42DE淀粉糖浆组成的混合糖溶液,尽管糖浆的甜度远低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但混合糖溶液的甜度与40%的蔗糖溶液相当。

 二.甜味物质有甜味的化合物很多,但重要的有以下几类:

 

(1)糖及其衍生物糖醇

 食品工业中经常使用的还有淀粉糖浆和异构糖浆。

淀粉糖浆是淀粉经不完全糖化而得的产品,糖分组成为葡萄糖、麦芽糖、低聚糖、糊精等。

异构糖浆是以葡萄糖果为原料,在异构酶作用下,使一部分葡萄糖异构化成果糖而得,其甜度相当于蔗糖。

 已投入实际使用的糖醇类甜味剂有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等。

它们的代谢与胰岛素无关,因而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它们也不能被酵母菌和细菌发酵,因此是防龋的甜味剂。

 

(2)非糖天然甜味剂

 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苷,甜度100-500倍于蔗糖,是由甘草酸与2个葡萄糖醛酸组成的,我国民间惯用于酱及腌渍食品。

 从甜叶菊植物中提取的甜叶菊苷,甜度约300倍于蔗糖,适于在糖尿病人用的低能量食品中作甜味剂。

 (3)天然物的衍生物甜味剂

 由一些本来不甜的非糖天然物经过改性加工,成为高甜度的安全甜味剂。

但它们的热稳定性较差。

 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酰甲酯,商品名Aspartame,其组成单体都是食物中的天然成分,甜度150倍于蔗糖。

 利用由柑桔的下脚科中提取的橙皮苷,采用酶反应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工艺,可制取二氢查耳酮(DHC),它100-2000倍于蔗糖的甜味。

 (4)合成甜味剂

 现仍在使用的只有糖精,它甜度500-700倍于蔗糖,后味微苦,据研究,哺乳动物长期饲以含糖精1%的食物是无害的。

一般认为,糖精本身并不致癌,但是生产糖精时的中间产物的结构与致癌物相似。

我国允许使用的糖精的最大用量不得超过O.15g/kg,而婴儿食品中不允许使用。

表9-2具有甜味的二氢查耳酮衍生物的结构和甜度

二氢查耳酮衍生物

R

X

Y

Z

甜度

柚皮苷

新橙皮糖

H

H

OH

100

新橙皮苷

新橙皮糖

H

OH

OCH3

1000

高新橙皮苷

新橙皮糖

H

OH

OC2H5

1000

4-O-正丙基新圣草柠檬苷

新橙皮糖

H

OH

OC2H5

2000

洋李苷

葡萄糖

H

OH

OH

40

第四节酸味与酸味物质

 一般而言,酸味是氢离子的性质,但是酸的浓度与酸味强度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酸感与酸根种类、PH值、缓冲效应、可滴定酸度及其它物质特别是糖的存在有关。

乙醇和糖可减弱酸味,PH6-6.5无酸味感,PH3以下则难适口。

 1.柠檬酸

 是使用最广的酸味剂,工业上用黑曲霉发酵法生产,它在柑桔类及浆果类水果中含量最多,并且大都与苹果酸共存,它酸味圆润、滋美,但后味延续较短。

 2.苹果酸

 几乎一切果实中都含有,以仁果类中最多,酸味较柠檬酸强,呈味时间也长,与柠檬酸合用,可强调酸味,工业上用合成法生产。

 3.酒石酸

 有三种,即D-、L-、D L-,存在于许多水果中,以葡萄中含量最多,酸味更强,口感稍涩,多与其它酸并用。

 4.其它

 在未成熟的水果中存在较多的琥珀酸及延索酸;苯甲酸存在于李子、蔓越桔等水果中;水杨酸常以酯态存在于草莓中。

 通常的酸牛乳就是用乳酸菌来产生乳酸的,牛奶变酸后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并且别有风味。

 此外,醋酸及乳酸也是常用的烹饪调味用酸,醋中含3-5%的醋酸,在果蔬中存在很微。

琥珀酸                 延胡索酸                乳酸

 

第五节苦味及苦味物质

 苦味本身不是令人愉快的味感,但当与甜、酸或其它味感恰当组合时,却形成了一些食物的特殊风味,如苦瓜、莲子、白果等都有一定苦味,但均被视为美味食品。

 食物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来源于生物碱、糖苷及动物的胆汁,在几种味感中,苦味是最易感知的。

 1.咖啡碱及可可碱

 咖啡碱存在于茶叶、咖啡中,可可碱存在于可可中,都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2.苦杏仁苷

存在于桃,李,杏,樱桃,苹果等的果核种仁及叶子中,种仁中同时含有分解它的酶,苦杏仁苷本身无毒,生食杏仁,桃仁过多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在同时摄取入体内的苦杏仁酶作用下,它分解出HCN之故。

 苦杏仁苷存在于桃、李、杏、樱桃及苹果等的果核种仁及叶子中,种仁中同时含有分解它的酶,苦杏仁苷本身无毒,生食杏仁、桃仁过多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在同时摄入体内的苦杏仁酶作用下,分解释放出HCN之故。

 3.柚皮苷及新橙皮苷

 它们是柑桔类果实中的主要苦味物质,当将其水解后,则苦味消失,据此可脱

去橙汁的苦味。

 4.胆汁

 

它是动物肝脏分泌并贮存于胆中的一种液体,味极苦,在禽、畜、鱼类加工中稍不注意,破损胆囊就会导致无法洗净的极苦味,胆汁中的主成分是胆酸、鹅胆酸及脱氧胆酸.

第六节咸味及咸味物质

 咸味在食物调味中颇为重要,咸味是中性盐所显示的味,只有NaCl才能产生纯粹的咸味,苹果酸钠盐及葡萄糖酸钠亦有咸味,可作无盐酱油的咸味料,供肾脏病等患者作为限制摄取食盐的凋味料。

 食盐中如含有KCl、MgCl2、MgSO4等其它盐,就会带有苦味,应加以精制。

第七节其它味感及呈味物质

 1.鲜味

 鲜味是食物的一种复杂美味,呈味成分有核苷酸、氨基酸、酰胺、三甲基胺、肽,有机酸等。

 

(1)氨基酸

 L-谷氨酸钠俗称味精,具有强烈的肉类鲜味,它是用发酵法生产的,味精要在NaCl存在下才有鲜味。

 

(2)核苷酸

 在核苷酸中呈鲜味的有5'-肌苷酸,5'-鸟苷酸和5'-黄苷酸,它们单独在水中并无鲜味,但与谷氨酸钠共存时,则谷氨酸钠的鲜味增强达6倍。

 在动物肉中,鲜味核苷酸主要是由肌肉中的ATP降解而产生的。

肉类在屠宰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热”方能变得美味可口,其原因就在于ATP变为5'-肌苷酸需要时间。

但鱼体完成这个过程所需时间很短。

 2.涩味

 导致食品涩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鞣质,此外还有草酸和香豆素、奎宁酸等。

鞣质引起涩味是舌粘膜蛋白质被鞣质物质凝固而发生的感觉。

 3.辣味

 

(1)热辣味或火辣味

 这类辣味在口腔中引起一种烧灼感,如辣椒和胡椒的辣味。

 

 

(2)辛辣味

 辛辣味是有冲鼻刺激感的辣味,有辛辣味的食物如姜,葱,蒜,芥子等。

姜的辛辣味来自扑克姜酮及姜脑。

蒜的辛辣味成分是硫醚类化合物,如蒜素。

葱的辣味也是硫醚,如:

 葱、蒜类在煮熟后失去辛辣味而发生甜味,这是由于二硫化合物被还原成硫醇之故。

 这些辛辣成分,有的是挥发性物质,如芥子油等,加热时能挥发掉一部分,因而加热后其辣味有所降低。

但有的则相反,即当加热后,原来结合型的辣味成分游离出来,使得辣味有所增高。

饮入大量辛辣成分有害,少量则有益。

 4.清凉味

 清凉味的典型是薄荷醇。

 

第八节食品的香味和香味物质

嗅感是挥发性物质气流刺激鼻腔内嗅觉神经所发生的刺激感,令人喜爱的为香气,令人生厌的为臭气。

 现在还不能就物质的结构与其嗅感的关系得出规律性认识,一般地说,无机挥发物中含有SO2、NO2及NH3等成分的物质大多有强烈的嗅味,有机物中含有羟基、酮基和醛基的挥发性物质及挥发性取代烃也都有嗅味。

食品的嗅味很丰富。

 食品的香气是由许多种挥发性的香味物质所组成的,其中某一种组分往往不能单独表现出食品的整个香气。

食品中香味物质的总含量,大致在1-1000mg/kg之间,即香味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总是微量的。

近年来,凭借GC-MS等分析方法,已能鉴别出食品香味复杂组成中的各种物质。

 判断一种物质在食品香气中所起作用的数值称为香气值(发香值)。

香气值=香味物质的浓度/阈值

香气阈值是指在同空白试验作比较时,能用嗅觉辨别出该种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

 香气值<1,说明嗅觉器官对这种物质的香气无感觉。

一、植物性食物的香气

 1.蔬菜类的香气

各种蔬菜的香气成份主要是一些含硫化合物,一般依下列机制发出香气,如洋葱的香气成分中主要含有:

CH3CH2CH2-S-S-CH2CH2CH3

CH3-S-S-CH2CH2CH3

 风味酶

       香气前体————>挥发性香气物质

 风味酶的发现是食品生物化学中的一项成就,利用提取的风味酶可以再生、强化以至改变食品的香气。

从什么原料提取的风味酶就可以产生该原料特有的香气。

例如用从洋葱中提取的风味酶处理干制的甘蓝,得到的是洋葱的气味而不是甘蓝的气味。

风味酶实际是酶的复合体,而不是单一酶。

 2.水果的香气

 水果的香气成分主要为有机酸酯和萜类化合物,由于分析手段的进步,近年来已分析出葡萄的香气成分多达78种,草莓的有150种以上,而桃子的香气中含有苯甲醛、苯甲醇、α-萜二烯、γ-葵内酯、γ-十二酸内酯及乙酸已酯等。

 3.蕈类的香气

食用蕈的种类很多,它们以风味鲜美和富含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蘑菇的挥发性成分已鉴定出20多种,其中呈强烈蘑菇香的主成分为辛烯-1-醇。

而香菇中的为香菇精。

二、动物性食物的香气与臭气

 1.鱼臭

 鱼臭的主成分为三甲基胺(CH3)3N及尸胺NH2(CH2)5NH2

 2.牛乳的香气

 牛乳的香气成分主要为丙酮、乙醛、二甲硫醚及低级脂肪酸等,鲜乳在过度加热煮沸时常产生一种不好闻的加热臭味,其中含甲酸、乙酸及丙酮酸等,牛乳在日光下放置会产生所谓的日光臭,这主要是蛋氨酸的降解产物所致。

 3.乳制品的香气

 新鲜黄油中的香气成分有挥发性脂肪酸、异戊醛、二乙酰、3-羟基丁酮等。

 4.肉香成分

 

肉类在烧烤时发生美好的香气,有二百多种,其中有醇、醛、酮、酸、酯、醚、呋喃、吡咯、内酯、碳水化合物、苯系化合物(硫醇、硫酸酯、噻吩、噻唑)、含氮化合物(氨、胺、吡嗪)等类化合物。

在这些成分中,没有那一种成分具有特征性的肉香味,显然,肉香味是这许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肉香味主要是糖和氨基酸反应生成的各种挥发性物质,此外,也与油脂分解和含硫化合物热分解的生成物有关。

 5.发酵食品香味的生成

 利用酵母及乳酸菌等微生物,可在发酵制品中产生浓郁的香味。

 6.嗜好性食品的香气

 咖啡的香气以愈疮木酚、N-甲基吡咯为主。

 茶的香气有里哪醇、苯甲醇、牦牛儿醇、水杨酸甲酯及已烯醛等。

第九节几类典型食品的风味

一.植物源性食品的风味

1、水果的风味成分

味感以大多以甜酸味为主体,但不同质量的水果差别较大。

水果中常常有不良味感成分,单宁在水果中普遍存在,使水果产生涩感;多种水果有糖苷,大多数苷类具有苦味或特殊的气味。

水果的香味主要通过酶促作用生物合成,随着果实逐渐成熟而增加,但人工催熟的水果香气不如自然成熟的好。

水果的香气成分醛、醇来源于亚油酸与亚麻酸的分解,带支链的脂肪族酯、醇、酸来源于支链氨基酸。

水果香在贮藏期会不断减弱,热加工时一般原有香气破坏,形成加工后的臭感物质。

水果的主要香气物质有:

有机酸酯类、醛类、萜烯类,其次还有有机酸类、醇类和羰基化合物类。

各种水果的香气成分差异较大,成分十分复杂,参看表8-6。

表8-6几种水果中主要呈香物质

水果名称

香气种类数

主要香气物质

苹果

香蕉

葡萄

香瓜

菠萝

250

70

350

280

80

120

2-甲基丁酸乙酯、2-己烯醛、丁酸乙酯、乙酸丁酯

C6-、C11内酯和其它酯类如—十一烷酸内酯

乙酸异戊酯、异戊酸异戊酯、丁酸异戊酯

邻氨基苯甲酸酯、2-甲基3-丁烯-2-醇、芳樟醇、香叶醇

烯醇、烯醛、酯类

己酸甲酯、乙酸乙酯、3-甲硫基丙酸甲酯

2、蔬菜的风味成分

蔬菜的风味没有水果那样浓郁,类型也有别于水果,但有些蔬菜的风味独具特色。

如葱、蒜、姜、芫荽(俗称香菜)风味突出;萝卜、黄瓜、甘蓝具有浓厚的特殊气味;青椒、西红柿、芹菜、韭菜各具不同风味。

葱、蒜的辣味物一般以半胱氨酸为前体,经蒜氨酸而合成,是一些含硫化合物。

如洋葱风味的形成,是在其组织破裂后,原先被隔离在细胞不同区域内的蒜氨酸酶被激活,水解风味前体物质[S-(1-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生成次磺酸中间体、氨与丙酮酸、次磺酸能进一步重排,产生具有强穿透力的、催人泪下的挥发性硫化合物:

丙基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氧化硫代丙醛(CH3CH2CH=S=O),另外还有硫醇、三硫化合物及噻酚等。

葱、蒜经加热后,其辛辣味逐渐消失而产生甜味的原因是加热使酶失去活性,上述反应不能发生,而含硫化合物经加热降解生成的丙硫醇具有很好的甜味。

大蒜的特征风味成分是蒜素,它是由蒜氨酸经酶分解而成,产生的途径如图8-22。

图8-22大蒜风味产生的途径

萝卜含有甲硫醇和黑芥子素,黑芥子素经酶水解生成挥发性辣味物质异硫氰酸丙酯。

S∙C6H10O5

CH2=CH—CH2—N=C+H2OCH2=CH-CH2-N=C=S+C6H12O6+KHSO4

OSO3K

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均含有黑芥子素,在甘蓝、芦笋等蔬菜中还含蛋氨酸,蛋氨酸经加热分解生成有清香气味的二甲硫醚。

CH3-S-CH3-CH2-CH(NH2)COOHCH3-S-CH3+CH2=CH-COOH

3、茶叶的香气成分

茶的香型和特征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各种不同来源的茶叶,具有各自独特香气,习惯上把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统称茶香。

茶香与原料品种、采摘季节、叶的鲜嫩程度、生长条件、加热温度、发酵程度等因素有关。

茶香物质十分复杂,其中有萜烯类化合物、醇类、酯类、酚类、羰基化合物类等。

在这些香气物质中,沸点在200℃以下的属于低沸点芳香物质,一般具有强烈的青草味;沸点在200℃以上的具有良好的香气。

如:

苯乙醇具有苹果香;苯甲醇具有玫瑰香;茉莉酮(3-甲基-2-[2‘-戊烯基]环戊烯-[2]酮)具有茉莉花香。

芳樟醇具有百合花香或玉兰花香。

(1)绿茶的香气成分绿茶的香气来源于两条途径。

在“杀青”过程中,鲜叶中低沸点物质如:

青叶醇(3-顺-己烯醇及2-顺-己烯醇)、青叶醛(3-顺-及2-顺-己烯醛),因加热部分逸出。

高沸点的香气成分如:

苯甲醇、苯丙醇、芳樟醇、苯乙酮等随着低沸点物质部分挥发而显露出来,如:

芳樟醇在鲜叶中仅占2%左右,制成绿茶后含量上升到10%左右。

部分青叶醇在加热过程中也可异构成具有清香味的反式青叶醇,它与鲜叶中剩余的青叶醇、青叶醛以及高沸点的香气成分共同组成了绿茶的清香鲜爽的特有风味。

在加热过程中,形成了新的香气物质,使绿茶的香气得以充实和提高。

绿叶中存在的胡萝卜素,经氧化裂解而生成具有紫罗兰香气的紫罗兰酮;可溶性糖,在绿茶炒制过程中,形成的焦糖香气;茶叶中所含的甲基蛋氨酸锍盐受热分解,生成二甲硫醚和丝氨酸。

绿茶中虽然仅含有微量的二甲硫醚(约0.25mg/kg),但它与残留的青叶醇共存形成绿茶的“新茶香”。

这种特殊的茶香随着茶叶贮存期的延长因挥发而散失,使绿茶丧失了新茶香味。

(2)红茶的香气成分红茶的制作过程可分为萎凋、揉捻、发酵、二次干燥等工艺过程。

鲜叶中的酶系很复杂,在萎凋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水解酶异常活跃,使红茶的香气前体物质如:

儿茶酚类、类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等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