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 16页.docx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 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 16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一: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附超临界锅炉设计实例word版本)
第一章锅炉设计的任务及热力
计算的作用和分类
设计工作是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重要工序,设计好坏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设计布置新锅炉的要求是:
确定锅炉的型式,决定各个部件的构造尺寸,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节约金属、制造安装简便,并有高的锅炉效率,以节约燃料消耗。
因此,在设计锅炉之前,应根据所给定的锅炉容量,参数和燃料特性,有目的地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综合利用有关的理论以及制造、运行方面的实践知识,进行各种技术方案的运筹和比较,并进行各种精确的计算。
一般开始设计时,先选定锅炉的总布置,进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然后再决定锅炉结构,进行炉膛传热计算,决定对流受热面的结构,进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在以上的结构计算和传热计算中,须预先选定受热面的管径和壁厚,布置好水循环系统(汽包锅炉)或启动系统(超临界锅炉),以上计算(或称热力计算)结束以后,再根据它的计算结果,计算管壁温度和承压强度,并根据金属材料极限许用应力的等级,确定各受热面所应取用的合金材料,必要时可重新调整管径、壁厚,以便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使制造总费用达到最低。
对于自然循环汽包炉,需要进行水循环计算,校核水循环是否安全可靠,最后还要进行空气动力计算,核算烟、风道流动阻力是否合理,并依此选择锅炉的送、引风机。
在一切都正常合理时,即可根据以上的初步设计和计算,作进一步的设计。
本锅炉设计的任务是进行热力计算,因为整台锅炉的热力计算是锅炉设计中的一项最主要的计算。
热力计算的方法,按照已知的条件和计算目的来分,可以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种。
在设计新锅炉时的热力计算称为设计热力计算。
设计热力计算的任务是在给定的煤种、给定的给水温度前提下,确定保证达到额定蒸发量,选定的锅炉经济指标以及给定的蒸汽参数所必需的锅炉各受热面的结构尺寸。
例如我们在例题中给出的2102t/h锅炉的热力计算就是一个设计热力计算的例子。
在进行设计热力计算之前要进行锅炉的整体布置。
即确定炉型(П型、塔形或其它布置方式)、水循环方式(自然循环、控制循环、直流)、燃烧方式(直流燃烧器、旋流燃烧器)、过热汽温、再热汽温的调节方式(摆动式直流燃烧器、烟气挡板、烟气再循环等)。
上述几个大的方面确定后,就要设计布置受热面,即决定炉膛、对流烟道以及受热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各种受热面的型式(即错列或顺列、立式或卧式)和尾部受热面的布置方式(单级布置或双级布置)、还要确定制粉系统的方式,燃烧器型式与布置,及预先选定锅炉的排烟温度、热空气温度等经济性指标。
在进行设计热力计算时,应具备下列原始数据:
1、锅炉的蒸发量、给水压力和给水温度,以及主汽阀前过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如例题为:
蒸发量2102t/h,给水压力31Mpa,给水温度282℃,过热蒸汽压力25.4Mpa、过热蒸汽温度571℃。
2、再热器进、出口处的蒸汽压力、蒸汽温度和蒸汽流量。
如例题为:
再热器进/出口压力:
4.72/4.52Mpa,进、出口温度322/691℃,流量1761t/h。
3、连续排污量(如例题超临界直流锅炉该项为零)。
4、燃料特性。
例题为山西烟煤,并附有成分分析数据。
5、制粉系统的计算数据,如磨煤一次风量、旁路一次冷风量、煤粉空气混合物总量、制粉系统漏风率(或密封风系数)、煤粉的湿度和温度等。
6、选定的排烟温度和热空气温度,如例题为:
排烟温度132℃,热空气温度334.2℃。
7、其它一些环境资料,如当地大气压、湿空气的含水量等。
设计热力计算是在锅炉额定负荷下进行的。
亦即锅炉各部件的结构尺寸是按额定负荷设计的。
为了预先估计锅炉在其他负荷下的工作特性,往往对新设计的锅炉进行非额定负荷下的热力特性计算(校核热力计算的一种),一般作70%负荷和50%负荷的计算。
锅炉的校核热力计算是对一台已经设计好的锅炉进行的。
锅炉的负荷变化、燃用煤质变化,以及给水温度改变,合称为锅炉的变工况。
锅炉在变工况下运行时(例如煤种变化),其过热汽温、再热汽温、各受热面进、出口的烟气温度、介质温度(包括热风温度和排烟温度)、锅炉效率、燃料消耗量以及空气和烟气的流量和速度等都要发生改变而偏离设计值。
校核热力计算的任务就是通过热力计算,定量地确定这些新的数值。
在进行校核热力计算时,锅炉受热面的结构是已知的,锅炉烟气和内部介质的中间温度、排烟温度、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有时甚至是过热汽温等则是未知的。
为完成计算,需要利用迭代计算得方法。
逐步接近待计算值。
为了进行校核热力计算,必须提供锅炉的图纸和有关燃烧设备、各受热面和烟风道的结构和尺寸的资料,并提出在校核工况下的锅炉参数、燃料性质和给水温度。
对于锅炉的单个受热部件,也有设计热力计算和校核热力计算的区分。
部件的设计热力计算是根据给定的受热面的传热量(或给定受热面的介质流量和进、出口温度),去计算传热温压和传热系数,最终求出受热面积的数值。
设计计算是一种直接计算的方法,一般不需要进行逐步近似的计算过程。
校核热力计则不然,进行单个受热面的校核计算时,一般只能知道热侧介质和冷侧介质的各一个温度或焓(进口的或出口的),介质的另一端的温度或焓。
因此要预先假定一个数值,然后借助两个热平衡方程和一个传热方程,经迭代计算逐步逼近真实值。
校核热力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估计锅炉在非设计工况条件下运行的经济指标,对锅炉运行缺陷(例如汽温偏低、排烟温度偏高等)的可能原因做出分析判断,寻求改进锅炉结构的必要措施,以及为选择辅助设备和进行空气动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管壁温度计算和其它可靠性计算提供基础资料。
设计热力计算和校核热力计算在计算方法上基本上是相同的,计算时所依据的传热原理、计算公式和图表曲线也都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计算任务和所求结果不同。
而且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也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个部件的设计计算往往可以采用校核计算的方法来完成。
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常可以根据他的经验,预先将锅炉受热面的结构尺寸决定,然后逐步进行校核计算,如果不合适,则重新调整受热面的结构(主要是调整受热面的面积),直至满足换热量的要求,这也是一种设计计算方法。
在本书例题中,炉膛计算是首先布置好炉膛水冷壁面积,然后计算出炉膛出口烟温,从而确定炉膛的辐射换热量,因此属于校核热力计算。
末级过热器计算是根据已知的过热汽温(设计值)和前面计算出的进口汽温,确定了末级过热器的对流换热量,然后计算出一个传热面积,因此末级过热器计算属于设计热力计算。
同理,水平低温再热器的计算也属于设计计算。
但对于上述末级过热器和低温再热器这两个受热面,都是用校核热力计算的方法实现设计热力计算的目的。
第二章锅炉的设计计算
第一节设计计算的步骤
设计热力计算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计算任务书列出原始数据,如例题第18页上锅炉参数、煤质资料。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受热面布置(指有几级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进行空气平衡计算。
3、计算理论空气量、根据各受热面的平均过量空气系数计算烟气特性表,根据各受热面出口过量空气系数,计算烟气、空气焓温表。
如例题第23页上的燃料燃烧计算表和焓温表即是。
4、热平衡计算。
即根据燃料燃烧方式(指煤粉燃烧、循环流化床燃烧,以及燃烧器的布置等)决定q3及q4的数值。
根据排烟温度和排烟过量空气系数决定q2,根据锅炉容量决定q5,以及根据燃烧方法决定q6,最后决定锅炉热效率η,燃料消耗量B和保热系数φ等。
如例题第24页上的热平衡计算(燃料消耗量计算)。
5、依据所选取的炉膛容积热负荷qv决定炉膛容积VL。
决定炉膛截面尺寸和形状,并布置水冷壁、炉内辐射受热面及悬吊管、蒸汽冷却管等。
如例题第49页锅炉结构计算书所示炉膛形状和附图1—附图4所示炉内受热面布置。
6、根据选取的空气预热温度进行炉膛传热计算(例题为下炉膛计算)。
如例题第25页所示炉膛计算。
7、进行炉膛内辐射受热面的传热计算,并决定各受热面的结构尺寸。
如例题第28—34页的包复过热器计算、分隔屏计算、后屏计算和末级再热器计算。
8、依次进行水平烟道、尾部竖井烟道内的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并决定各受热面的结构尺寸。
如例题第37—46页的末级过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计算。
9、确定锅炉机组热平衡计算误差。
如例题第47页的计算表。
10、编制整台锅炉热力计算数据汇总表。
如例题第18-21页的主要热力计算数据汇总表。
第二节辅助计算和热平衡计算
在进行锅炉设计,决定炉膛尺寸、各受热面的面积和结构之前,必须预先决定燃料消耗量、烟气在各受热面处的成分等主要数据,设计步骤中的第2、3、4项即完成这些任务,这些计算属于辅助计算。
辅助计算前要先选定锅炉的总布置,一般常见的是“П”型布置。
如例题即是这种布置方式。
要确定燃料制备方式、燃烧器型式与布置,以及预热空气的温度和排烟温度。
空气平衡计算,即根据布置方案选取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各段烟道中及制粉系统的漏风系数,可参照原苏联热力计算标准(1998),(以下简称标准)表ⅩⅫ进行,或者根据国内锅炉制造厂的经验数据确定。
然后确定各受热面入口过量空气系数和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计算烟气容积、制定烟气特性表时,要明确各公式、各步骤的意义。
烟气各特性对应的过量
空气系数一定要代入所计算受热面平均的过量空气系数(即进口与出口的算术平均值),这是因为烟气特性计算的主要目的,是要决定各受热面烟气流量和烟气流速的平均值。
按照标准的规定,炉膛的平均过量空气系数例外,应代入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计算焓温表时,各烟气焓所对应的过量空气系数一定要代入所计算受热面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而不可以代受热面的平均的过量空气系数,这是因为烟气焓温计算的目的是要决定各受热面的烟气放热量。
焓温计算时飞灰的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忽略不计,但有时要计入。
如果是手工进行焓温计算,应先考虑用得到的烟气范围,以减小不必要的计算量。
一般可参考以下给出的区间:
炉膛:
1600℃~2200℃和800℃~1400℃;
以上第一个温度区间用于理论燃烧温度计算,第二个温度区间用于炉膛出口烟温计算;屏式过热器:
700℃~1200℃;
对流式过热器(转向室前):
900℃~1100℃;
对流式过热器(转向室后):
500℃~900℃;
省煤器:
300℃~500℃;
空气预热器:
100℃~200℃。
设计步骤中的第4项为热平衡计算。
热平衡计算中,对于固态排渣煤粉炉,q4损失视煤的挥发分和灰分而定,可按标准表ⅩⅧ选取或参考同类型锅炉的数值来选取。
大型锅炉取q3=0;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和液态排渣煤粉炉,均需要按灰渣温度计算q6损失;q5损失可按标准5-09节确定。
排烟热损失q2和锅炉计算燃料消耗量Bj必须计算准确,否则会引起大量返工。
在计算锅炉的空气总体积、烟气总体积、烟气流速以及对流传热量的各公式中,均使用计算燃料消耗量Bj进行计算,如例题中第47页上预热器的烟气流速w1、空气流速w2以及传热量Qd的计算均用的是第25页上的计算燃料消耗量Bj=68.54kg/s。
例题第23页上的理论空气容积v0=6.1714nm3/kg;烟气总容积vy=7.876nm3/kg以及第24页上1300℃的炉膛出口烟气焓Iy=16241kJ/kg,都是燃烧每公斤计算燃料(而不是实际燃料)相应的数值。
无特殊规定冷空气温度为30℃。
有暖风器时锅炉的输入热量Qr要加外热源带入热量。
锅炉机组的有效利用热量Qgl中,当排污率≥2.0%时(汽包炉),加热排污水所耗费的热量需计入。
计算中各受热面的介质的进、出口压力是不同的,这些压力除整个锅炉的进口、出口处为已知以外,其余各压力在进行热力计算时均属未知,需要事先假定一套数值,待受热面的最终结构设计完成以后,再借助汽水流动阻力计算的结果,对事先假定的各介质压力进行校核和调整。
一般蒸汽在过热器中的总压降不超过过热器出口压力的10%,在再热器中的总压降不超过再热器出口压力的5%。
高压以上的锅炉,省煤器的水流阻力不超过汽包(分离器)压力的5%。
制粉系统与燃料供应系统的计算,需按总燃料消耗量B计算,而送风机、引风机的空气量、烟气量需按计算燃料消耗量Bj计算。
第三节炉膛计算
进行炉膛传热计算时,其燃烧设备的型式、布置方式(用旋流燃烧器还是用直流燃烧器,前墙布置还是四角布置、两侧墙布置等)已经确定。
在确定时可参考标准的附录Ⅱ中“有关燃烧设备和受热面设计的一些简要说明”。
同时可根据国内各式锅炉的一些运行经验来确定。
炉膛尺寸的确定是借助于恰当选取一组炉膛热力参数(如炉膛的容积热负荷qv、截面热负
荷qa等)来完成的。
当选取了较大的qv时,炉膛容积就要小一些;当选取了较小的qa时,炉膛截面就大一些,炉膛变得较为矮胖。
在选取炉膛容积热负荷qv时,要综合考虑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燃尽的条件、水冷壁受热面是否布置得开、炉膛出口烟温、炉膛温度和结焦倾向、整个炉膛的造价等。
在一般情况下,按燃尽条件确定的炉膛容积VL,都不足以使烟气在炉内得到足够的冷却,因此,按冷却条件确定的qv值都要小于按燃尽条件确定的qv值。
我国各大锅炉制造厂在炉膛设计中,多从燃烧安全、传热充分出发,按照冷却条件来确定的qv,因此qv值都选得小些,从煤种的通用性来说采用较低的qv值较合适,缺点是锅炉尺寸较大,消耗钢材量较多。
标准中表ⅩⅧ所规定的是按燃尽条件允许的qv值范围,其确定的炉膛容积都较小些。
按照冷却条件确定qv值一般在80~120kw/m3之间选取;按燃尽条件确定qv值一般在110~170kw/m3之间选取。
表1列出了我国大容量锅炉炉膛热力参数的推荐范围:
表2列出了炉膛热力参数选取的某些影响因素。
表2对炉膛热力参数选取的一些影响因素
选定了炉膛容积热负荷qv之后,即可求炉膛容积VL:
VL?
B?
Qnet,ar
qvm3
(1)
式中B—实际燃料消耗量,kg/s;
Qnet,ar—燃料低位发热量,kJ/kg。
确定了炉膛容积以后,即可根据所选取的另外一个炉膛热力参数qa,按下式确定炉膛的截面面积(通常指燃烧器标高截面上的截面积)AL:
AL?
B?
Qnet,ar
qam2
(2)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在选取qa时,主要考虑燃料的着火、燃尽性能、炉膛和燃烧器的结焦、水冷壁高温腐
篇二: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
孙海龙
班级:
热动06-2班学号:
0607126232指导教师:
魏祥瑞
绪论
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
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
1、锅炉辅助设计:
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
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
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四、热力校核计算基本资参数1)锅炉额定蒸汽量De=220t/h
2)给水温度:
GS=215℃3)过热蒸汽温度:
GR=540℃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GR=9.8MPa
5)制粉系统:
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6)燃烧方式:
四角切圆燃烧7)排渣方式:
固态8)环境温度:
20℃
9)蒸汽流程:
一次喷水减温二次喷水减温
t
t
P
10)烟气流程:
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预器
五、燃料特性:
(1)燃料名称:
(2)煤的收到基成分
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
采用单锅筒∏型布置,上升烟道为燃烧室及凝渣管。
水平烟道布置两级悬挂对流过热器。
布置两级省煤器及两级管式空气预热器。
整个炉膛全部布满水冷壁,炉膛出口凝渣管簇由锅炉后墙水冷壁延伸而成,在炉膛出口处采用由后墙水冷壁延伸构成的折焰角,以使烟气更好的充满炉膛。
采用光管水冷壁。
对流过热器分两级布置,由悬挂式蛇形管束组成,在两级之间有锅炉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由进入锅炉的给水来冷却饱和蒸汽制成凝结水,回收凝结放热量后再进入省煤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采用两级配合布置,以节省受热面,减少钢材消耗量。
锅炉采用四根集中下降管,分别供水给12组水冷壁系统。
燃烧方式采用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
根据煤的特性选用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
图1.1锅炉本体结构简图
第一章、辅助计算
1、1锅炉的空气量计算
在负压下工作的锅炉机组,炉外的冷空气不断漏入炉膛和烟道内,致使炉膛和烟道各处的空气量、烟气量、温度和焓值相应的发生变化。
对于炉膛和烟道各处实际空气量的计算称为锅炉的空气平衡量、在锅炉热力计算中,常用过量空气系数来说明炉膛和烟道的实际空气量。
锅炉空气量平衡见表1
1、2燃料燃烧计算1)燃烧计算:
需计算出理论空气量、理论氮容积、RO2容积、理论干烟气容积、理论水蒸汽容积等。
计算结果见表
2)烟气特性计算:
需要计算出各受热面的烟道平均过量空气系数。
干烟气容积、水蒸汽容积,烟气总容积、RO2容积份额、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汽容积总份额、容积飞灰浓度、烟
气质量、质量飞灰浓度等。
具体计算见表1-2
篇三: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名称:
锅炉与锅炉房设备系别:
城建系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班级:
电智083学号:
201X318301学生姓名:
姚晶波指导教师:
冀卫兴职称:
201X年12月03日
《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
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是以锅炉房负担的热负荷为依据的,因此,在确定其型号和台数之前,先须计算出锅炉房热负荷的数值。
(一)热负荷的计算
热负荷计算就是要确定锅炉房的最大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
1、最大计算热负荷
最大计算热负荷是确定锅炉房规模大小的重要依据,其确定方法有:
(1)图线确定法根据各热用户(用热设备)每小时用热负荷的变化规律,绘制出各热用户热负荷变化曲线,然后将各曲线叠加后即可求出总热负荷变化曲线。
总热负荷变化曲线上的最大值乘以管网热损失及漏损系数为K就是最大计算热负荷。
这种方法最为合理,适用于热用户热负荷变化具有规律性的锅炉房。
(2)计算确定法在实际中,由于热用户的热负荷变化设有固定的规律,因而很难用上述方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Q=K0(K1Q1+K2Q2+K3Q3+K4Q4)+K5Q5式中:
Q--最大计算热负荷t/h
Q1--采暖最大热负荷t/hQ2--通风最大热负荷t/h
Q3--生产最大热负荷t/h
Q4--生活最大热负荷t/h,其值按最大班集中一小时使用有关
汽设备来确定。
Q5--锅炉房自用汽最大热负荷t/h
K1--采暖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K1=1.0K2--通风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K2=0.8~1.0
K3--生产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K3=0.7~0.9K4--生活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一般的K4=0.5,如生活与生产用热负荷能错开时,K5--自用汽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K5=0.8~1.0K0--管网热损失及漏损系数,其值见下表
则为K4=0
(3)确定最大计算热负荷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如果有可供利用的余热,可在总负荷中加以扣除。
②如果某两项热负荷出现的时间相互错开时,则可将其中一项省略不计。
因此,在计算热负荷时,应根据各项热负荷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应转打细算,避免盲目地层层加码,造成锅炉房规模太大。
③对于用汽负荷波动很大的锅炉房,应考虑装设蓄热器。
④对于难以计算得出耗热量,通常用占总用汽量比值的经验系数来表示,系数的选择须考虑设备特点、介质种类、供热方式和运行管理水平等因素。
⑤对于有季节性负荷的锅炉房,应分别计算出采暖和非采暖季的最大计算热负荷。
2、平均热负荷:
平均热负荷反映了负荷的均衡性,选择设备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1)采暖平均热负荷:
按下式进行计算Qpy1=φ1Q1t/h
式中:
Qpy1——采暖平均热负荷t/h
φ1——采暖系数,一般φt=0.5—0.7,或按下式计算:
tn—tpy
φ1=tn—tw
其中:
tn——采暖室内计算温度℃tpy——采暖期室处平均温度℃tw——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Q1——采暖最大值热负荷t/h
(2)通风平均热负荷:
按下式计算:
Qpy2=φ2Q2t/h
式中:
Qpy2——通风平均热负荷t/h
φ2——通风系数,一般为φ2=0.5—0.8,或按下式确定。
φ2=
tn—tpy
tn—t'w
其中:
t'w——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3)生产平均热负荷全厂的平均热负荷Q是将各车间按工艺条件确定的平均负荷相加而得,或按参考文献5中的表13—5采用。
(4)生活平均热负荷按下式进行近似计算:
1
Qpy4=Q4t/h
g
式中:
Qpy4——生活平均热负荷t/hQ4——生活最大热负荷t/h(5)锅炉房平均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Qpy=K0(Qpy1+Qpy2+Qpy3+Qpy4)t/h
式中:
Qpy——锅炉房平均热负荷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对于具有季节性负荷的锅炉房,应分别计算采暖季和非采暖季的锅炉房平均热负
荷。
3、年热负荷
锅炉房年负荷是确定全年燃料消耗量的依据,也是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依据。
(1)采暖年热负荷:
按下式确定D1=24n/Qpy1t/h
式中:
D——采暖年热负荷t/y
24——按三班制计算的每昼夜采暖小时数,如为一班或二班工作制,则分别用8小时或16小时代入,但此时应增加一部分值班采暖热负荷。
n1——采暖天数
(2)通风年热负荷按下式确定:
D2=8n2SQpy2t/y式中:
D——通风年热负荷t/ys——每班工作小时数S——每昼夜工作班次数n2——通风天数,一般的n2=n1(3)生产年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D3=8n3SQpy3t/y式中:
D3——生产年热负荷t/y
n3——年生产天数,一般为n3=306天/年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4)生活年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D4=8n4SQpy4t/y式中:
D4——生活年热负荷t/y
n4——年工作天数,一般为n4(来自:
: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n3=306天/年(5)锅炉房年热负荷按下式确定:
D0=K0(D1+D2+D3+D4)t/y式中:
D0——锅炉房年热负荷
K0——管网热损失及漏损系数,其值见前其它符号意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