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的管理信息还可按管理职能、管理级别、管理对象(资源类型),信息用途、信息流向分类。
对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计算机辅助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1)事务处理
(2)系统处理支(3)支持决策(3)综合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组成(简答):
1.计算机硬件系统2.计算机软件系统3.数据及其存储介质4.通信系统5.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6.规章制度7.工作人员
一个企业组织可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管理决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作业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1)信息收集
(2)信息存储(3)问题处理(4)对话和信息输出(5)信息管理机制
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四个层次:
(1)事务处理:
主要处理各类统计、报表、信息查询和文件档案管理等。
(2)业务信息处理:
主要协助管理者合理安排各种业务活动的短期计划(如生产日程安排等)。
根据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调度、控制;对日常业务活动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报告等。
(3)战术信息处理:
协助管理者根据企业的整个目标和长期规划制定中期产、供、销活动计划,应用各种计划、预算、分析、决策模型和有关信息协助管理者分析问题,检查和修正计划与预算、分析、评价、评测当前活动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等。
(4)战略信息处理:
协助管理者根据外部环境的信息和有关模型方法确定或调整企业目标、制定或调整长期规划、总行动方针等。
集中式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1)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
(2)专业人员集中使用,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作用,便于组织人员培训和提高工作。
(3)信息资源利用率高(4)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
集中式系统的不足之处:
(1)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高,集中式系统的复杂性迅速增长,给管理和维护带来困难。
(2)对组织的变革和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差,应变能力弱。
(3)不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精神。
(4)系统比较脆弱,主机出现故障可能使整个系统停止工作。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复杂性体现在:
(1)建设环境的复杂性
(2)用户需求的多样性(3)建设内容的复杂性(4)技术手段的复杂性(5)建设需用资源的密集性
系统方法的主要原则是:
(1)整体性原则(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部分)组成的综合体)
(2)分解--协调原则(系统理论指出:
一个具有特定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的系统,其组成部分的空间结构、系统及其各部分行为依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各部分的目标与功能均具有某种规律,服从一定的秩序)(3)目标优化原则(目标优化对简单系统来说是求“最优解”,对复杂系统来说求的是“满意解”)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以下阶段:
(1)系统分析,
(2)系统设计,(3)系统实施
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工发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阶段的划分原则不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缺乏规范的章程,方法,表达工具与标准。
(2)系统建设过程用户参与程度低,用户与专业人员对话缺乏有效的手段。
(3)系统开发的工作任务集中在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分析,设计工作不深入。
(4)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系统总体功能与目标的实现难以保证。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
(1)用户参与的原则,
(2)“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3)“自顶向下”的原则,(4)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
第三章
MIS规划的三个阶段:
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资源分配。
MIS战略规划要进行的工作有:
评价组织的目标和战略;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确定MIS的使命,对MIS的建设或更新提出报告;对目前MIS的功能,应用环境和应用现状进行评价;制定建设MIS政策,目标和战略。
系统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关键问题:
(1)系统规划工作是面向长远的、未来的、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它具有较强的非确定性,非结构化程度较高。
(2)其工作环境是组织管理环境,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
(3)因为系统规划不在于解决项目开发中的具体业务问题,而是为整个系统建设确定目标战略、系统总体结构方法和资源计划,因而整个工作过程是一个管理决策过程。
(4)系统规划人员对管理与技术环境的理解程度、对管理与技术发展的见识,以及开创精神与务实态度是规划工作的决定因素。
(5)规划工作的结果是要明确回答规划工作内容中提出的问题,描绘出系统的总体概貌和发展进程,因此易粗不易细。
(6)MIS系统规划必须纳入整个组织的发展规划,并应定期滚动。
MIS进行系统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战略计划是核心,2.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关键3.应变能力是MIS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当前MIS建设与应用的瓶颈问题。
4.人,管理,技术应协调发展。
MIS战略规划内容:
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2.了解当时的能力状况3.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4.近期计划。
CSF方法的步骤:
(1)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
(2)识别所有成功因素,(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4)识别性能指标与标准。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法)是为了指导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而建立的一种规范方法。
BSP方法论的基本出发点是:
(1)一个信息系统必须要支持企业的目标,
(2)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中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3)一个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组织提供一致性的信息,(4)一个信息系统应当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5)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应由总体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
BSP法的主要步骤:
定义企业目标,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用字母C和U来表示哪个过程产生该数据和哪个过程使用该数据
收费法是把信息系统资源的费用分摊给用户的一种会计手段。
第四章
系统开发阶段的目标是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系统总体结构方案和项目开发计划,按拟定的项目开发出可以运行的实际系统,这是系统建设工作中任务最为繁重,耗费资源最多的一个阶段。
按照结构化方法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
系统分析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简答)系统分析工作的特点:
1.工作内容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大2.系统分析工作主要面向组织管理问题,工作方式主要是和人打交道3.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成果是文件4.系统分析工作追求的是有限目标。
系统分析工作涉及的用户主要人员有:
用户单位的主要领导成员;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用户单位信息管理的高层负责人,如主管信息工作的副总经理、信息中心主任等;负责运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判分)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成果(产品)是文件。
系统开发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现行系统调查报告,系统说明书等,是系统的主要成果。
这些文件是决策的依据同时也是下一步工作的基础,还是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交流与相互理解的手段。
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是描述反映用户信息需求的逻辑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有关工具。
这些工具有:
数据流图(DFD:
DataFlowDiagram)、数据字典(DD:
DataDictionary)、结构化语言、决策树、决策表。
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工具建立的系统逻辑模型具备的特点:
表达方式规范,内容确切,无二义;
形式简洁,易理解,便于和非专业用户交流;便于查询,检索,易维护;便于计算机辅助建模。
数据流图组成:
外部项,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流。
绘制数据流图的主要原则:
明确系统界面;自顶向下逐步扩展;合理布局;数据流图只反映数据流向、数据加工和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数据流图绘制过程,就是系统的逻辑模型的形成过程,必须始终与用户密切接触,详细讨论,不断修改。
绘制数据流图的几点注解:
1.关于自顶向下,逐层分解2.数据流必须通过加工。
3.数据存储环节一般作为两个加工环节的界面来安排。
4.命名5.编号6.只画所描述的系统稳定工作情况下的数据流图。
7.数据流图的局限性。
数据词典的作用是给数据流图上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
数据词典描述的主要内容:
数据流、数据元素、数据存储、加工外部项。
其中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流的基本成分。
编写数据词典的基本要求:
1.对数据流图上各成分的定义必须明确,易理解,唯一。
2.命名,编号与数据流图一致,必要时可以增加编码,方便查询检索,维护和统计报表3.符合一致性与完整性的要求,对数据流图上的成分的定义与说明无遗漏项。
数据词典中无内容重复或内容相互矛盾的条目。
数据流图中同类成分的数据词典条目中,无同名异义或异名同义者。
4.格式规范,风格统一,文字精练,数字与符号正确。
数据词典中采用以下符号:
等号:
=。
加号:
+。
方括号:
[或者]。
花括号:
{重复},圆括号:
(选择项,可有可无)。
(判)数据流图中所有不进一步分解的加工,称为基本加工。
基本加工是最底层的加工,但并不都在最底层的数据流图中。
基本加工的工具:
1.自然语言的文字叙述。
2.结构化语言。
3.决策树。
4.决策表。
5数学公式。
6上诉工具的联合使用。
结构化语言使用的语句类型只有三种:
祈使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系统分析工作需要收集的信息大体分为:
关于组织的信息、关于人的信息、关于工作的信息和关于环境的信息。
(判)
收集信息的方法:
面谈、调查表、查阅文献和实地观察、实践。
收集策略:
全面调查策略、关键因素策略(重点突破策略)、点面结合策略。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技术可行性:
对现有技术进行评价,分析系统是否可以用现有技术来实施以及技术发展对系统建设有什么影响。
2.经济可行性:
对组织的经济状况和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对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进行估算,对系统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进行估价。
3.营运可行性:
指系统对组织机构的影响,现有人员和机构、设施、环境等对系统的适应性以及进行人员培训补充计划的可行性。
系统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全面总结,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物理(技术)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的逻辑功能的要求,并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系统设计的依据
(1)系统分析的成果;
(2)现行技术;(3)现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制度;(4)用户需求;(5)系统运行环境。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
(1)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其中包括:
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计算机硬件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
(2)详细设计,其中包括:
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3)系统实施进度与计划的制定。
(4)“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系统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合理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技术方案,并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而大量工作是技术性的。
系统设计工作的环境是管理环境技术环境的结合
系统流程图是非结构化工具。
结构化设计的基础是模块化。
系统流程图是传统的描述工具。
调用关系分为直接调用(无条件)、选择调用(判断)和重复调用(循环)。
集中式系统是一种集设备,软件资源、数据于一体的集中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单机批处理系统、单机多终端分时系统(终端无处理功能)、主机-智能中断系统(终端有辅助处理功能)
分布式系统根据网络组成的规模和方式又分为:
局域网、广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模块指这样一组程序语句,包括输入输出和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模块数目增加时,每个模块规模将减小、但随着模块数目的增加,设计模块间接口的工作量也将增加。
模块独立性的重要性:
(1)具有独立性的系统比较容易开发,这是由于能够分割功能,而且结构可以简化。
(2)模块独立性越好,模块空间的相互影响时间就越少。
(3)独立模块比较容易测试和维护。
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越高,说明耦合的程度也越高。
块内组合和块间耦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原则。
系统的深度表示系统结构中的控制层数,宽度则表示控制的总分布,即同一层次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深度和宽度标志着一个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深度和宽度均要适当,深度过大,可能说明系统分割的过分细化,宽度过大,则有可能带来系统管理上的困难。
一个模块控制的直属下级模块的个数称为改模块的扇出;反之,一个模块的直接上级模块的个数称模块的扇入。
一个较好的系统结构,高层扇出数较高,中间扇出较少,底层模块有很高的扇入。
模块的控制范围和作用范围区别:
模块的控制范围:
指它可以调用的所有下层和其本身所组成的集合。
模块的作用范围:
指该模块中所包含的判断处理所影响到的所有其它模块的集合。
模块的控制范围和作用范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系统中模块关系的复杂性和系统的可修改性和可维护性。
以变换为中心的分析,过程分为以下三步:
1、找出变化中心,确定出主加工2、设计模块结构图的顶层和第一层3、设计中、下层模块。
以事务为中心的分析原则:
为了识别进入系统的事务属于哪一种类型,必须在事务纪录中有一个类型识别标志,对每一种类型的事务分别有专门的模块予以处理,这种模块称为“事务”模块,它的直接下级模块称为“动作”模块。
根据事务类型标志起调度作用的模块称为“事务中心”模块。
它为进入系统的事务选择相应的“事务”模块。
系统方案评价的主要依据:
1.是否满足所有的功能要求,并考虑到了今后的发展。
2.配件是否齐全。
3.软件是否丰富。
4.技术是否先进。
5.后援是否可靠。
6.系统是否开放。
7.价格是否合理。
代码的作用:
1.标识作用2.统计和检索作用3.对象状态的描述作用
设计代码的原则:
1.适应性2.合理性3.简明性4.系统性5.稳定性6.可扩充性7.标准化:
尽量采用以标准化的编码,系统内部使用的应该统一。
8.便于识别和记忆。
代码分类:
1.无含义码:
顺序码、无序码。
2.有含义码:
系列顺序码,数值化字母顺序码,层次码,特征组合码,复合码
输出设计的主要内容:
1.输出信息使用方面的内容:
使用者、使用目的、报表数量、使用周期、有效期、管理方法以及复印份数等。
2.输出信息的内容:
输出的项目、位数、数据形式。
3.输出设备:
显示终端、打印机、卡片输出机、绘图仪、声、像等多媒体设备。
4.输出介质:
纸张、磁盘、磁带或者其他多媒体介质。
输入设计遵循的原则:
1.输入量应保持在能满足处理要求的最低限度。
2.输入的准备及输入过程应尽量容易进行,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3.应尽早对输入数据进行检查,以便使错误及时得到改正。
4.输入数据应尽早地用其处理所需的形式被纪录,以避免数据由一种介质转换到另一种介质时需要转录而可能发生错误。
对话设计原则:
1.对话要清晰、简洁、明了,不能有二义性。
2.对话要适合操作人员的水平,并且容易学习、掌握。
3.对话本身应该具有指导操作人员如何操作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4.对话应该能够反映用户的观点,尽可能的考虑用户的业务用语和习惯。
5.当操作人员输入的内容有错时,系统应将错误信息的细节显示出来给操作人员,并能指导其改正错误。
6.需要保密的对话应提供保密措施。
7.必须很快的反映用户的输入状态(尤其是出错的状况),不能让用户犹豫和等待。
8.对话应该适合于用户的环境和具体情况,允许具有不同经验的用户在不同的速度下进行操作。
设计图形用户界面的原则:
1.对话形象一般占用系统资源较多,且处理速度较慢,因此,在对时间的响应要求较高,且硬件资源档次较低的环境中,不宜采用图形界面。
2.设计的图像对象,应具有直观、清楚、易理解的特点。
以便于用户的操作和使用。
3.图形对象的选择和设计应尽可能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图形工具软件或是通过继承的方法重用类库中已有的图形对象,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1.系统开发项目概述。
2.模块设计说明。
3.代码设计说明。
4.输入设计说明。
5.输出设计说明。
数据库设计说明。
6.网络环境说明。
7.安全保密说明。
8.系统设计实施方案说明。
第六章
程序设计的步骤: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软硬件环境,其中包括:
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与存取速度;内存和外存大小;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以及开发工具;外设连接及通讯能力等性能指标。
2.充分理解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文档.准确把握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间的逻辑关系,算法的详细方案以及输入输出要求。
3.根据设计要求和硬软件环境条件,选定程序设计语言。
4.编写程序代码。
5.程序的检查,编译与调试。
标识符的命名应注意:
1.命名规则要在整个程序中前后一致,不要中途变化,给阅读理解带来困难;2.命名时一定要避开程序设计语言的保留字,否则程序在运行中会产生莫名其妙的错误;3.尽量避免使用意义容易混淆的标识名,如VALUE与VALUES作为两个变量比较容易混淆。
程序设计的好坏看标识符。
系统测试中的错误按范围和性质可以划分为:
功能错误、系统错误、过程错误、数据错误、编码错误。
系统测试的基本原则:
1.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开发软件的个人或小组来承担。
2.设计方案时,不仅要包括确定的输入数据,还应包括从系统功能出发预期的测试结果。
3测试用例不仅要包括合理的,有效的输入数据还应包括无效的或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4不仅要检查程序是否做了该做的事,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同时做了不该做的事。
5软件中存在的错误的概率和已经发现错误的个数是成正比的。
6保留测试用例,作为软件文档组成部分。
任何程序只能进行少量有限的测试(相对穷举测试的极大数量而言),测试后仍有错误的可能性是难以避免的。
软件测试分为:
1.人工测试:
个人复查、走查、会审。
2.机器测试:
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系统测试的步骤(顺序):
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辅助模块有两种,一种是驱动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另一种是桩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的下级被调用模块。
增式测试又分为自顶向下,自底向上和混合方式三种。
测试用例设计技术:
逻辑覆盖法、等价类划分法、边值分析法、错误猜测法、综合测试法。
系统转换的方式:
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比较适合大型信息系统转换)
第七章
系统维护的目的就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而可靠的运行,并能使系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发挥作用。
系统维护工作的内容:
系统应用程序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硬件设备维护。
系统维护的类型:
1.纠错性维护(21%):
诊断和修正系统中遗留的错误。
2.适应性维护(25%):
使系统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的维护工作。
3.完善性维护(50%):
扩充原有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性能。
4.预防性维护(4%):
对可能将要发生变化或调整的现仍可正常运行的系统进行维护。
系统维护工作的特点:
采用结构化开发方法与否对系统维护工作有极大的影响;系统维护具有很高的代价;系统维护工作对维护人员要求很高;系统维护工作的对象是整个系统的配置;系统维护中经常遇到问题。
影响系统可维护性因素:
可理
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
从系统所提供的功能和具有的技术性能两个角度来进行评价,就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目标评价:
针对系统开发所设定的目标,逐项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
2.功能评价:
根据用户所提出的功能要求,在实际的运行环境中,检查系统功能的完成情况,评价用户对功能的满意程度和系统中各项功能的实际效果。
3.性能评价:
着重评价系统的技术能力,主要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容错能力,响应时间,存储效率等。
4运行方式评价:
系统中各种资源(硬件,软件,人,信息等)的利用率如何。
特别注意对某些技术上可行而在日常运行中不实际的内容进行评价。
在信息系统中,实用的可靠性技术:
1.设备冗余技术2.负荷分布技术3.系统重新组合技术4.数据冗余校验技术5.系统数据保护与恢复技术6.系统动态检测,诊断和自动校正软件.
系统的安全性相关的因素:
1自然及不可抗拒因素:
如水灾,火灾,风暴战争等。
2硬件及物理因素3电磁波因素4软件因素5数据因素6人为管理因素。
技术性安全措施是指通过与系统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1.信息资源管理不是单纯的技术管理,而是为了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信息资源进行的组合管理。
2.信息资源管理强调面向组织机构,因此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要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