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400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docx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导学案知识清单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空气的成分,

2.混合物和纯净物,

3.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自主学习:

1: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用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

1、实验原理: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的物质(如:

红磷或白磷)与容器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燃烧停止,温度降到室温时,瓶内气压减小,如果将其打开与外界相连且一端伸入盛水烧杯中导管上的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密闭容器内,进入的水的体积,填补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原理:

表达式:

磷(P)+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2、实验现象:

,,,;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

3、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①点燃红磷前要。

②红磷要(或足量)。

③点燃红磷前要止水夹。

④当燃烧停止,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⑤不能用碳、硫、蜡烛来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后都有气体生成。

使瓶内气体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化,瓶内外气压差很小,水不能进入或进入的水很少,但如果在瓶内先放入能与生成气体反应的物质除去该气体,也能用碳、硫、蜡烛等代替红磷

⑥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镁也能与氮气反应,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比实际偏大

4、做测定氧气的实验时选用的固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空气中燃烧②不与其它气体反应,只与氧气反应③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物是固体

5、对做完实验后水量的分析

(1)吸入瓶内的水不足1/5的原因分析

①红磷量,消耗O2太少。

②气密性差,。

③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2)吸入瓶内的水大于1/5的原因分析

①点燃的红磷插入集气瓶时赶跑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

②点燃红磷前止水夹,使瓶内的空气沿导管跑出

③可能选用了氮气反应的物质,如:

镁等。

6、实验结论:

说明空气不是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的1/5。

7、实验结论延伸

该实验除证明空气中O2的体积量约为空气体积的1/5外,还可得到以下结论。

①氮气体积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4/5:

空气主要由O2和N2组成,因为实验测得空气中的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则剩余气体体积基本为N2。

②氮气不支持红磷燃烧:

红磷在瓶内燃烧消耗大部分O2后熄灭,剩下的N2并不能支持红磷继续燃烧。

③氮气本身也不能燃烧:

燃着的红磷伸入瓶中,若N2也能燃烧,则可能出现瓶内的水上升超过1/5。

④氮气不易溶于水:

实验中红磷开始燃烧时,瓶内压强增大,实验结束后瓶内压强降低,水被吸入瓶内。

这中间,N2都充分与水接触,若N2易溶于水,则瓶内的水的上升可能超过1/5。

 

第二课时

知识点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O2)

用于动植物呼吸,支持燃烧。

主要用于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

2、氮气(N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主要用于工业原料(制造硝酸和化肥等),作保护气,食品防腐,液氮用于医疗冷冻麻醉、超导材料等。

3、稀有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利用惰性气体做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

知识点3: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3、PM2.5是可吸入性固体颗粒物,是雾霾的主因。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合作探究:

1、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2、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A、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

中考链接:

1.(广州市)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2.(江西省)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B.一氧化碳C.烟尘D.氮的氧化物

3.(烟台市)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4.(潍坊市)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A.二氧化硫B.氮气C.氦气D.二氧化碳

5.(佛山市)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6、(东营市)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D.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7.(怀化市)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CO2B.SO2C.COD.O3

8.(娄底市)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果汁C.碘盐D.食醋

拓展提升:

9、(百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燃烧匙中装足量红磷,夹紧止水夹④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⑤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1)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步骤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该实验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4)该实验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5)实验后集气瓶中水少于1/5,,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10.(怀化市)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请你写出证明空气存在的一种方法.洁净的空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请你提出一条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

11、(河南省)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浓度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DPM2.5浓度

12、(河南省)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O2B.O2C.COD.NO2

13、(河南省)14.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

【学习目标】

1、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和概念。

2、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自主学习【预习】

一、对分子的理解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本身,生成。

二、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2.分子总是。

3.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一般说来,的分子之间距离大,

和的分子之间距离要小得多。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三、用分子的观点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由分子构成,混合物由分子构成。

【展示】

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记录,分组讨论、交流、展示。

【实验2-2】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抖开手巾,绕教室一周。

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鼻孔与手巾相隔一段距离,就能闻到香味?

 

【实验2-3】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

问题:

为什么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并没有接触,却会在空中生成浓浓的白烟?

【实验2-4】往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振荡。

观察现象。

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2-5】A、B两个小烧杯,A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试液,B杯装浓氨水,用大烧杯将A、B两小烧杯罩住一段时间。

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实验2-6】由两位同学各拿两只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

哪只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

请你解释。

 

[讨论交流]1.构成物质的分子微粒是静止停息的,还是不断运动的?

你能举例说明吗?

 

2.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的距离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而固体、液体难压缩呢?

 

[提问]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那么如果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何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反馈】

1.春天,人们站在槐树旁能闻到槐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D.分子的质量很大

2.小李同学测得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这个事实说明()

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

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

3.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总是在,分子间有一定的。

如果很时,物质呈气态;很,则呈液态或固态。

4.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纯净的氧气不能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3)湿衣服即使放在室内,过一段时间后,也能够变得干燥:

(4)走近酒店附近就能闻到酒的气味:

(5)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

(6)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2.3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第二课时)

前提测评:

1.原子的概念和特性

2.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用框架图表示)

【导课】

我们已经知道了原子的内部结构,但我们却看不到,有没有一种更直观地方法把原子内部结构展示出来呢?

【自学目标】

1、能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能够画出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说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通过氯化钠的生成,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能准确说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单位,会用近似算法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怎样画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什么图形?

有什么规律?

2.什么是离子?

怎样形成的?

离子符号怎样写?

3.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什么?

公式是什么?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怎样计算?

【自学汇报】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某些物质。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没有根本变化,只是中心组合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

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原子包括原子核(带正电)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所带正电荷核数称为核电荷数。

4.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1)小圆圈表示___________,圆圈内的数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