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3779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docx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红歌会、节假日、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如古代的四大发明、地动仪、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书法、武术、唐诗宋词、《西游记》、《红楼梦》、中医中药等。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曾经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4、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中华文化的力量: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6、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看法、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1)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

7、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对待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发展和创新

(2)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3)要坚决反对和抵制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内容(如封建迷信、封建的等级观念、宗教观念)

8、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建议)

①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多地了解我国的文化

②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如用黑板报宣传、开展文化展览活动

③有关部门要利用法律、行政等手段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

9、宣传、展示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①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继承中华美德②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④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⑤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⑧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⑨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对外开放,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10、近代中国落后了,落后的原因:

(1)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2)清朝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3)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害

可以得出的结论:

封闭会导致落后;落后就挨打。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拾金不昧、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团结互助、精忠报国等。

3、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

古代有愚公移山精神;近代(革命时期)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有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4、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丰富说明:

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性。

5、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名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6、民族精神的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7、宣传和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

8、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如何对待民族精神、做法):

国家:

(1)要弘扬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传承中华美德。

(2)要坚持对外开放,博采各国各民族之所长,汲取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3)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精神的宣传和教育。

个人:

思想上:

(1)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等民族精神。

学习上:

(2)学习上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将来报效祖国。

生活上:

(3)生活中要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反对浪费;团结同学,平等待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等。

9、新旧中国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10、历史赋予我们当代青少年的使命:

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曾经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近代中国落后、当代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给我们的启示或做法:

国家:

(1)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培养人才。

(2)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努力学习和吸收国外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

(3)要大力鼓励创新,提倡创新,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

(4)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

个人:

(1)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增强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精神。

(2)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

(3)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立志成才,将来报效祖国。

第二单元财富论坛

第四课走向小康

1、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全面小康的目标:

十八大指出达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标准是: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更加文明。

3、全面小康的新目标体现的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解释):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社会。

⑶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丰富,而且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也是人的思想政治、文化、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⑷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⑸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措施有:

实施西部大开发、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能实现小康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说明的道理:

(可以得出的结论和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感悟)

原因: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⑤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⑥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⑦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⑧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⑩坚持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梦

6、我国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小康说明了: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④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

7、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部平衡的小康。

这种小康说明了:

①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措施有: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8、要建设全面小康的原因:

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②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要求

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④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9、举例说明实现小康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生活用品的变化:

手机、电脑灯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不如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

休闲方式的变化:

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上述变化表明: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⑤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

10、如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国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进依法治国

(4)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5)贯彻落实“四个尊重”方针,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6)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7)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

青少年:

(1)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4)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我国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

①解决温饱:

1980---1990

②实现小康:

1990---2000

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国100年):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2000---2020年)建党100年时实现全面小康

到2050年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五课财富之源

1、创造财富的源泉主要有:

劳动、智慧与开拓、科学技术、资本、管理等因素。

2、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财富,国家的努力方针是:

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②提出“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

③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完善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⑤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重视创新、鼓励创新):

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④我国的科技水平、民族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4、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①要善于思考,勤于分析,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②不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③积极探索,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发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④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5、科技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重视科技):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②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国有经济的地位: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作用: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8、集体经济:

(1)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致富原则;(地位)

(2)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公共财富和国际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意义)

9、非公有制经济: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活跃市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

④.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1、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

1、合法致富的方式有:

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依靠科技发家等。

2、非法致富的方式有:

抢劫、盗窃、贪污受贿,捡到遗失物不还等。

3、对非法致富(侵害他人或国家的财产)行为的看法:

①这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②这种行为严重侵蚀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违背了经济活动中诚实信用原则,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③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4、非法致富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给我们的启示:

①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②我们要增强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5、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6、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7、我国税收的性质是: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8、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体现共同富裕的措施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新农村、免除农业税、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等;

9、先富带后富、捐款等行为(说明):

①具有爱心②具有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③具有乐于助人的美德: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0、青年学生回报社会的方式:

①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受灾的人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②在平时的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③在精神上安慰他人;

④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11、现在生活更好了,为什么还要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①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③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成功的法宝;

④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短缺,人们生活还不富裕,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还没有得到解决;

12、怎样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怎样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消费前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②勤俭节约,理性消费。

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在消费的过程中:

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注重精神消费。

13、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或标语:

①成由勤俭败由奢;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④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14、青少年如何做到勤俭节约?

①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②生活上做到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挑吃穿;

③要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不攀比,不奢侈浪费;

④节约的具体做法:

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龙头,纸张两面写,洗脸水用来浇菜浇花;等;

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

1、平等待人:

必要性

(1)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公民在人格个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等重要,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所以我们都要平等待人;

(3)平等待人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

2、对平等的理解:

(1)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应受到尊重;

(3)在法律地位上,每个人都平等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3、平等待人的做法:

(1)树立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

(2)我们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不凌弱欺生,不因家境,身体,出生,智能的差异而歧视他人;

(3)以真诚,友善的方式平等对待处境不利的人,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4、怎样维护和实现社会平等?

  ①需要国家的政策保障、制度保障、法律保障;②需要社会和个人自觉承担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

③需要身处逆境的人,自立自强。

5、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平等所做出的努力有哪些?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证。

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制度、宪法、法律等手段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使全体人民都能够表达自身意愿,维护自身权益;③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为每个公民实现各方面的权利,创造了一个日益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6、我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表现及其原因是什么?

  表现:

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

原因:

①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②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③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7、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市场竞争中要“优胜劣汰”,这样就使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使人群和富裕者,而使另一部分人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②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

8、怎样正确认识我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①平等不等于平均;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③平等和效率的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9、我国目前社会伤害存在哪些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现象?

答:

(1)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教育不平衡,农民工待遇问题等。

10、怎样看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怎样理解平等总是相对的?

  ①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②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③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城乡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④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平等任重而道远。

11、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12、我们该如何认识和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认识:

①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②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

对待:

①当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发生时,一方面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第九课 和你在一起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意义?

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

关心弱势群体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社会强势群体的责任。

只有高度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地走向更加公平正义。

2、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所采取的举措?

①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如:

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②实施扶贫开发;③促进教育公平;④保障农民工的权益;⑤实施法律援助制度。

帮助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力求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可补充:

取消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农村建设等。

3、为什么说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

 ①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只要有人帮助,就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②扶弱济困、乐善好施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尊重;④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4、中学生怎样帮助弱势群体?

①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

②我们要积极宣传、动员、号召更多的人来关爱、帮助弱势群体。

③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5、国家(党和政府)解决不平等现象、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政策:

①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④建立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

⑤免除农业税⑥建立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

⑦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⑨对贫困住校生两免一补

6、上述措施体现的观点(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1)党和国家关心人民,重视民生

(2)党和政府致力于社会的公平正义

(3)党和国家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4)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5)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6)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采取上述措施解决不平等现象、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平等,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3)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8、为什么要重视民生、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原因):

(1)是建设全面小康的要求

(2)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4)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要求

(5)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6)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平等,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7)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

(8)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

9、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采取的措施:

①实施两免一补,送教下乡;②提高偏远地方教师的福利;③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④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⑤实行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代偿制度;⑥高中“均衡生”招生政策等。

10、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采取的措施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平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3)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11、实施两免一补体现了义务教育免费的特征(另外两个特征是强制性和普遍性)。

12、国家实施两免一补,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报效祖国

(2)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a.自觉履行按时入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