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537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

《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

基坑锚索腰梁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开福万达广场位于省市开福区,东至福庆街、西长街,西至湘江大道,南至五一大道,北至潮宗街。

分为A、B、C三个区,开福万达广场的地块总用地面积约15.83万平方米,其中规划用地面积约12.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二层地下室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

C区用地面积2.6706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12.10~13.30m。

根据周边环境条件、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支护深度的不同,将本C地块基坑分为BC、CD、DE、EF、FG、GH、HA、BP、PO、ON及NA十一段。

均采用旋挖桩结合预应力锚索支护型式,(178~196号人工挖孔桩由于高压线,不能以旋挖机进行施工,业主已经允许我部进行人工挖孔桩)。

在双排桩的位置是三道腰梁,其余均为五道腰梁,每一道腰梁均有锚索。

槽钢和各构件钢板均采用A3钢,制作各构件的钢板厚度均为20mm,钢板槽钢焊接满足规要求。

桩间挂网采用φ6.5200×200钢筋网,喷射细石砼厚度100mm。

冠梁顶至基坑顶坡面采用素喷射砼护面,喷射细石砼厚度50mm。

2.施工难点

1)本工程工期紧

业主单位对C区工期颇为紧,施工阶段正逢雨季,要求我部在汛期来临之前封闭基坑。

迫使我部交叉进行人工挖孔桩、出土、考古、锚索、古城墙支护等施工。

土方施工也在火速进行,同时要给锚索施工留出施工作业面及相应的道路

2)地质情况差

根据地勘报告,场地人工杂填土和淤泥及淤泥质土厚度较大,而设计要求的轴向抗拉力又特别大,这就要求锚索必须打入埋深较深的中(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根据设计,最长的锚索长度达到了33m。

3)地下管线复杂

因场地原为市棚户区,房屋较多较密集,地下管线分布较多,包括给水管、道煤气管、雨水管道、污水管道、消防水管、电线、电信线路、国防光缆等。

同时地下障碍物繁多,严重影响了锚索的施工。

3.选用机械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期要求,选用钢筋切断机3台、锚索钻机4台、压力注浆机2台、压力喷浆机2台、液压拉设备3套、电焊机5台、挖掘机3台。

各种机械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进度需要过程中及时增加。

4、施工准备

1)锚索施工区段的支护桩、旋喷止水桩完成,并且已经达到一定强度。

2)用挖掘机将操作面开挖平整出来。

3)锚索材料、注浆管、水泥等材料准备就位。

4)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准备到位。

二、锚索腰梁及挂网喷砼施工工艺

(一)、锚索施工工艺

本工程的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的稳定岩体中。

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锚索(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锚索正式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锚杆施工过程中遇障碍物时,应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施工,若遇建筑物桩基或遇周边管线(井),则调整锚索平面位置,废孔注水泥砂浆。

以目前设计图结合地质勘探报告以及对照周边的管线图。

1.施工工艺及流程图如下:

锚索制作

钻孔

锚索安装

一次注浆

挂网喷砼

二次注浆

 

2.钻孔

钻孔是锚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

由于现场土质均为淤泥,为了使得锚索钻孔机能够稳定工作,则在锚索机下面铺设25mm厚钢板。

并且为确保钻孔效率和保证钻孔质量,采用全套管锚索钻机,钻头直径为150mm。

钻机钻孔时,按锚索设计长度将钻孔所需钻杆摆放整齐,钻杆用完,孔深也恰好到位。

同时,按照设计的角度,将钻机摆放到位,钻孔深度要超出锚索设计长度0.5m左右。

钻机刚开始钻进时,钻孔所需的水通过自来水提供。

钻孔时流出的泥水浆就地挖槽收集,然后经过过滤用水泵抽回利用,作为钻孔所需用水。

钻孔结束,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清洗好备用。

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塞好孔口。

两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3.渗水的处理。

在钻孔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吹孔时,从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灰色或黄色团粒而无粉尘,说明孔有渗水,岩粉多贴附于孔壁,这时,若孔深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虽冲击器工作,仍有进尺,也必须立即停钻,拔出钻具,洗孔后再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结束。

有时孔渗水量大,有积水,吹出的是泥浆和碎石,这种情况岩粉不会糊住孔壁,只要冲击器工作,就可继续钻。

如果渗水量太大,以至淹没了冲击器,冲击器会自动停止工作,应拔出钻具进行压力注浆。

4.塌孔、卡钻的处理。

当钻孔穿越强风化岩层或岩体破碎带时,往往发生塌孔。

塌孔的主要标志是从孔中吹出黄色岩粉,夹杂一些原状的(非钻头碎的、非新鲜的、无光泽的)石块,这时,不管钻进深度如何,都要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具,进行固壁注浆,注浆压力采用0.4MPa,浆液为水泥砂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液,24小时后重新钻孔。

雨季,常常顺岩体破碎带向孔渗流泥浆,固壁注浆前,必须用水和风把泥浆洗出(塌入钻孔的石块不必清除),否则,不仅固壁注浆效果差,还容易造成假象。

5.锚索制作

锚索在钻孔的同时于现场进行编制,锚固段采用波纹形状,拉段采用直线形状。

钢纹线下料长度为锚索设计长度、锚头高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和工作锚的厚度以及拉操作余量的总和。

正常情况下,钢绞线截断余量取500mm。

将截好的钢绞线平顺地放在作业台架上,量出锚固段和锚索设计长度,分别作出标记;在锚固段的围穿对中隔离支架,间距150cm,两对中支架之间扎紧固环一道;拉段每米也扎一道紧固环,并用塑料管穿套,涂黄油;最后,在锚索端头套上导向帽。

6.锚索安装

向锚索孔装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再以高压风清孔一次,即可安装锚索。

安装下倾锚索比较简单,没有更多的技术问题。

安装锚索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检查定位止浆环和限浆环的位置,损坏的,按技术要求更换;检查排气管的位置和畅通情况;锚索送入孔,当定位止浆环到达孔口时,停止推送,安装注浆管和单向阀门;锚索到位后,再检查一遍排气管是否畅通,若不畅通,拔出锚索,排除故障后重新送索。

7.锚索一次注浆

第一次采用重力或低压(0.4~0.6MPa)灌浆,采用底部灌浆方式,导管底端插入孔底(距孔底宜为100~200mm),在灌浆同时,将导管缓慢的以匀速撤出,导管的出浆口应始终处于孔中浆体的表面以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逸出,当孔口有水泥浆液流出时,说明注浆已满,停止注浆。

一次灌浆宜选用灰砂比1:

1~1:

2,水灰比0.38~0.45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的水泥净浆。

8.锚索二次注浆

第二次采用高压注浆(2~3MPa),孔口设止浆塞,在首次灌浆初凝后2~4小时向孔中二次灌注水泥净浆,注满后保持压力5~8分钟,二次灌浆管的边壁带孔且与钻孔等长,在首次灌浆前与锚索同时送入孔中。

施工中,在二次注浆管上用小电钻开孔,开孔间距为500mm,只在锚固段开孔。

然后用胶布封上,防止一次注浆的浆液渗进孔,堵塞喷孔。

二次注浆的原理是,通过高压喷浆(通过钻开的小孔),将原来钻机钻的孔径扩大,提高锚索的抗拉力。

因此二次注浆的压力可以适当提高,这样可以使二次注浆的效果更好。

9.立锚墩

锚墩的作用是把锚具的集中荷载传递到岩面和调整岩面受力方向。

为了使锚墩上表面与锚索轴线垂直,预先将一根外径与钻头直径相同的薄壁钢管和垫板正交焊牢,浇筑锚墩前将钢管的另一端插入钻孔即可。

10.锚索的拉

拉锚索前需对拉设备进行标定。

标定时,将千斤顶、油管、压力表和高压油泵联好,在压力机上用千斤顶主动出力的方法反复试验三次,取平均值,绘出千斤顶出力(KN)和压力表指示的压强(MPa)曲线,作为锚索拉时的依据。

因国产压力表初始起动压强不完全相同,所以,标定曲线上必须注明标定时的压力表号,使用中不得调换。

压力表损坏或拆装千斤顶后,要重新标定。

若锚索是由少数钢纹线组成,可采用整体分级拉的程序,每级稳定时间2~3min;若锚索是由多根钢纹线组成,组装长度不会完全相同,为了提高锚索各钢绞线受力的均匀度,采用先单根拉,3天后再整体补偿拉的程序。

为了避免相邻锚索拉的应力损失,可采用“跳法”,即隔一拉一的方法。

11.封孔注浆

补偿拉后,立即进行封孔注浆。

对于下倾锚索,注浆管从预留孔插入,直至管口进到锚固段顶面约50cm;孔中的空气经由设在定位止浆环处的排气管排出。

12.外部保护

封孔注浆后,从锚具量起留500mm钢绞线,其余的部分截去,在其外部包覆厚度不小于5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为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施工任务,自始至终每个阶段坚持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一系列对策和实施办法,及时改善锚索体结构,积极改进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组织施工,尽量做到均衡生产,使钻孔、注浆、拉、封锚等工序互不延误,交叉进行,并按统一表格做好施工记录。

(二)、喷射砼施工工艺

在支护桩上打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用M12长度150,竖向间距500,加强筋竖横向都间距1米,与支护桩连接。

挂网、设置泻水孔后,喷射C20砼,砼厚100mm,冠梁上口至基坑上口边缘喷射50厚素砼与硬化砼相接,在喷砼过程中,须保护好泻水管畅通。

材料和质量要求:

严格控制基坑土方的开挖量,做到不超挖,并保证开挖的边坡角度。

⑵骨架钢筋Ф16,钢筋网采用Ф6.5200双向钢筋网片。

⑶钢筋连接所采用电焊条为E43或E50型。

⑷分层开挖高度控制在每排钢筋挂网位置以下0.3m,每层每段开挖长度控制在3m以。

⑸下层土或相邻的开挖须分开,待上层或相邻钢筋挂网施工完毕24小时后方可进行。

(6)喷浆挂网、清理桩身的杂物(泥土等)要通过搭设操作架完成。

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因现场高度决定,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1.50米,立杆的横距为1.20米,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0米;

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米;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

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4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0.80;

此现场环境无法与墙体连接,故设置抛撑。

抛撑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采用扣件连接;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规定搭设,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规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三)、槽钢腰梁的施工工艺

⑴槽钢和各构件钢板均采用A3钢,型号为[32a、[32b和[32c型槽钢,制作各构件的钢板厚度均为20mm,钢板与槽钢的焊接必须满焊且必须满足规要求。

(2)C区基坑支护型钢腰梁施工难度大,巨大的型钢腰梁没有塔吊(未收到地下室结构图纸,无法对塔吊进行选型、布置)吊运,吊车也无法布设(基坑支护边线距围墙太近),并且业主工期紧迫,在现场各专项工程(人工挖孔桩、支护体系施工、古城墙支护、土方开挖外运)同时进行。

故只能用大型挖机将其运往相对应位置,并且配合安装。

(3)型钢腰梁背后将桩表面进行人工剔凿,至混凝土露出新鲜面后,用M30水泥砂浆找平,然后直接安装型钢腰梁。

在型钢腰梁下端每隔1.5m将700mm长的直径25的二级短钢筋锤入土体或者植入桩300mm,留出的400mm用以支撑固定型钢腰梁。

当桩身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异过大时,应用400mm长的25C短槽钢或2cm厚钢板(可多块叠放)做背衬,配合使用M30水泥砂浆找平,尽量确保型钢腰梁安装的平整度。

在型钢腰梁正面表面(靠基坑侧面)以及背面表面(靠护壁侧面)间隔1m焊接400mm长的直径25的二级短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