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122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docx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总结报告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背景

按教育部182号、教干字031号文和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国药字1821第522号文的精神,中国药科大学于1982年十月开始了医药管理干部专修科筹建工作。

1983年9月成立了“医药管理干部专修科办公室”。

到1987年招收四届专修科学生共131人。

1987年4月成立医药企业管理系筹备组,1988年9月正式成立医药企业管理系招收本科生30人,1990年9月招收本科生20人,1992年9月招收本科生30人。

1993年12月25日,国际医药商学院在原医药企业管理系基础上组建,同时,在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下为了适应医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国际贸易专业(医药贸易方向)应运而生,当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23名。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创新,2006年上半年国际贸易专业(医药贸易方向)申报特色专业,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建设,2006年下半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正式挂牌。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目标、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

1.目标与宗旨

随着我国医药国际贸易事业的蓬勃迅速发展,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急需一大批既有药学扎实功底又有丰富贸易理论知识,既能微观操作又能宏观运作的复合型人才。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1993年至今已积累了十六年的办学经验,虽然仍较年轻,但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措施。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药学专业知识和外语应用技能,通晓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精通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与行业惯例,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综合能力。

毕业后能在国际经济贸易管理机构、医药行业政府机关、内外资医药工商企业和其它相关组织从事专业管理、业务操作等工作。

2.办学特色

(1)重视国际贸易理论与行业实践相结合。

国际经济贸易是一门技能性比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在办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安排了医药相关行业的社会实践,建立了一批长期合作的社会实践单位,学生在实践中既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实际技能,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课程体系保持宽厚的基础。

公共课、基础课、多数专业基础课按照国际贸易一级学科设置,基础课、药学、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仍然保持较多的学时,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取新知识能力或从事其他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体现药学学科和经济管理类学科并重的专业特色。

在保证宽口径的前提下,通过设置方向课程组的选修课,使人才培养在药学、中药学和生物药学、药事管理、医药企业跨国经营、药物质量控制、社会医院药房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

(4)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会贯通于教学计划中。

通过减少课内学时,给学生更多的药学类和经济管理类知识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的空间和机会,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思路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

通过引进和对青年教师实行在职博士生培养,鼓励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先后从日本、河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引进多名博士;并选送16名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加强教材和课程建设。

关注国际医药贸易教育先进动向,积极争取参与全国医药贸易领域中相关专业国家级教材编写,加强对国外原版教材的引进和应用,及时吸收和消化国际贸易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3)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强调社会实践内容基础性、应用性与先进性的结合,不断巩固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

已经建立20家固定校企实习基地,保证教师和学生每年都能到实习基地参观、学习、研讨、实践,增强了教与学的实践能力。

(4)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参与教学计划的修改制定、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进行教学过程监督,建立教学督导组,检查课程的教学质量,沟通教学信息,确保教学效果。

学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督导;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和秘书实行定期听课检查;期中学生座谈会;专业中期自查教学秩序等多环节紧密结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5)加强教与学以及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反馈师生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使用的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长期联系制度,不定期到用人单位回访,了解学生工作动向及社会需求变化;通过毕业生座谈会,分析研究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之不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努力实现服务社会的宗旨和目标。

4.重视教学内容与手段的更新

(1)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

国际贸易形势发展突飞猛进,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跟上这一发展的需要。

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结合自己从事的研究领域,相关的课程内容,每年约有5%-10%的内容得到更新。

在编写的教材或讲义过程中,将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写进新编或修订教材。

(2)结合学科特色,开设新的选修课和必修课。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近年来,先后为高年级本科生新开设了《世界经济概论》、《药物经济学》、《国际税收》、《网络经济概论》和《国际贸易合同与实务》等选修课和必修课,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适应能力,增设了《专业英语精读》、《商贸英文报刊泛读》、《药学英语》课程,使专业英语由原来的8学分增加到15学分。

(3)重视双语教学的开展。

本专业老师均有扎实的英语功底,为开展双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药理学》等多门药学课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商法》、《医药进出口业务》、《药物经济学》等课程均先后开展了双语教学,并与基本教学融会贯通,为学生就业以后实际操作紧密联系。

本专业以药学类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及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医药企业实际,对药品进出口的实务及技巧、中国入世及其对药品进出口贸易承诺、中国在世界医药贸易中的地位以及世界各重要药品市场特征及对医药产品准入壁垒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医药企业造就既有药学扎实功底又有丰富贸易理论知识,既能微观操作又能宏观运作的复合型人才。

5.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在特色专业规划和建设期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

(1)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形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优质课程体系和优质教育资源。

药学类课程依托的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均具有博士点,2008年药学一级学科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排名第一。

2008年,药事法规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企业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

(2)积极编写或选用高质量的教材,保证教学质量。

充分调动各学科资源,积极组织和参与教材建设,形成教材、配套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和多媒体教材等教材体系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扩大团队影响力和带动示范作用。

立项建设特色专业以来共出版教材10多部,其中2009年马爱霞教授主编的《国际医药贸易理论与实务》获江苏省精品教材,邵蓉教授主持的《中国药事法学理论与实务》获江苏省精品立项教材。

《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简明现代医学》教材和《生理药理学实验》等系列药学类双语实验规划教材被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所普遍采用。

(3)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围绕医药和经济管理并重特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

专业建设中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参与10项省校级重点教改课题研究,其中“具有药学特色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教改研究成果基础上,专业教学引入更多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强化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

中国药科大学已通过“211工程”验收,是教育部重点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计算机房、语音室初具规模,图书馆实现了电子阅览室,基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不断扩大,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大量投资基础上,充分利用省专项基金带动作用,基础类和药学类设施生均资源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经济管理类教学已经投资132万元建设2个电子商务实验室,正在投资79万元进行后期建设,图书资料进一步完善。

(5)重视实验教学环节,鼓励国际合作和创新性研究。

投入20万元采购《国际市场营销》、《医药进出口业务》、《国际结算》等课程配套软件,实践模拟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

创建定期与美国等国外学生互动式学习机制,在国际环境下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业务能力。

利用海关、商检、港口和医药企业实习基地,强化理论实践结合。

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医药企业生产流通环节,学校投资建设了10,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包括药品质量控制实训中心、符合GMP要求的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实训车间、中药提取车间等,是目前全国医药院校中唯一能够真正进行GMP现场教学的场所,我们在药学课程教学中专门设有实训计划,增强了学生药厂实践经验。

建立“开放实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创业实践训练”多层次多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6)重视管理体系建设,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详尽、完善的院级教学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如岗前培训制度、新课试讲制度、考试制度、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人员听课制度、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办法等,并能严格执行。

针对各教学环节也制定了合理的质量标准。

积极开展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并及时反馈。

利用电脑和网络进行现代化教学管理。

教学档案如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日历、试卷等齐全、规范,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

6.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于2007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基于学院对用人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和毕业生本人多年跟踪调查结果,结合“211工程”建设和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群建设,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的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按照药学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结合、医药行业产业链结合、国内外科研教学结合、不同学科交叉结合的总体思路,采取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药学和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化学、药学、中药学、生物药学和经济管理知识,能从事医药国际贸易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加强专业课程、公共课和基础课之间的有机联系,融合部分授课内容,适度减少授课学时,以进一步加强能力训练在教学中的比重。

根据时代要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7.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药学与相关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是药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

在充分保证经济类、管理学类专业课程课时要求的前提下,经专家充分论证,教学计划设置了涵盖所有药学领域八门药学课程,包括中医药学基础、药学基础化学、化学药物、分析与药分、生化药物、药剂学、生理药理、现代简明医学、生药学等,总学时占全部教学计划学时的1/3左右。

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医药进出口业务、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税收、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务谈判(会话)、外贸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地理、国际结算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有国际投资与企业跨国经营、药物经济学、网络经济概论、证券投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合同与实务、外贸英语选读、药学英语等课程,学生可以在学而有余的情况下,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同时根据专业特点,有选择性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并单独开立,任课教师均为我校药学领域资深专家、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