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120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

《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docx

高二政史地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

历史必修二会考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09年天津会考16题)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B.苏州C.扬州D.洛阳

2.(2010年湖南会考1题)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称呼源于

A.商朝人善于经商   B.范蠡经商取得巨大成功   

C.商鞅变法的规定   D.徽商和晋商的出现

3.(2007年广州会考14题)清朝康熙年间,工匠用进口的原料画在瓷胎上,这样烧制的瓷器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

这种瓷器应该是  

A.青瓷              B.青花瓷  C.五彩瓷            D.珐琅彩瓷

4.(2008年8月福建会考13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5.(2010年6月福建会考13题)图3所示的耕作方式,应该是

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集体耕作

6.(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21题)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7.(2011年1月河南会考19题)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

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

这种情况说明了()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8.(2010年6月福建会考14题)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

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海禁B.抑商C.奖励农耕D.整顿吏治

9.(2010年1月福建会考13题)商较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

”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

A.工业B.手工业C.农业D.商业

10.(2008年1月福建会考13题)“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

11.(2010年6月广东会考16题)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12.(2009年7月新疆会考11题)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耕经济B.限制工商业发展

C.维护封建统治D.防范“外夷”入侵

13.(2010年2月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第8题)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在()

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朝D.西汉初年

14.(2009年山东会考6题)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B.集体经济C.商品经济D.游牧经济

15.(2009年安徽会考22题)纸币的出现反映了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中国的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6.(2010年天津会考13题)下图所示各项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蒸汽火车B.电话C.三轮汽车D.飞机

17.(2011年浙江会考21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行了早期殖民扩张,其主要影响不包括

A.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B.加剧了殖民地贫困与落后

C.促进了世界市场粗具规模D.确立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18.(2008年8月福建会考17题)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图3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A.早期殖民扩张B.手工工场C.工业革命D.信息时代

19.(2008年1月宁夏会考14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D.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后

20.(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30题)17世纪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荷兰

21.(2010年湖南会考18题)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从欧洲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2.(2011年海南会考5题)亚当·斯密说:

“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这一事件是

A.丝绸之路开辟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D.富尔敦汽船试航

23.(2010年7月新疆会考14题)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方式不同B.通讯工具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D.主要动力不同

24.(2011年6月广东会考49题)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

“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

这个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B.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

C.垄断资本主义出现D.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25.(2010年山西会考15题)下列科技成就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26.(2007年广州会考20题)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             B.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欧洲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27.(2009年黑龙江会考12题)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列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8.(2010年6月福建会考17题)打破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联结通道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D.富尔顿发明汽船

29.(2007年广州会考21题)17世纪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载。

对这一规定反对最强烈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

30.(2008年天津会考16题)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31.(2010年浙江会考19题)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介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2011年海南会考12题)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

33.(2010年1月山东会考11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①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加快②近代企业开始出现③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④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4.(2009年山东会考7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35.(2009年安徽会考24题)图8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

其中被称为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是

36.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不可能发生在1912年的是

A.留美学生给家人发来电报拜年

B.轮船招商局的船只在长江航行

C.张三盘着长辫当面跪拜孙中山

D.人们通过《申报》了解国内政局

37.1930年,有一个人到广州旅游,他不可能()

A.看到张三穿着中山装B.看见一群男士拖着长辫子

C.李四在西餐馆就餐D.两个青年正在握手问好

38.(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13题)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市场中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为此提出,可以通过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来消除生产过剩和失业。

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经济政策C.自由放任政策D.罗斯福新政

39.(2009年湖南会考22题)20世纪三十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

A.“自由放任”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发动对外战争D.保护广阔的殖民地

40.(2009年黑龙江会考14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人阶层受惠多。

其积极影响是

A.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B.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C.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41.(2010年浙江会考26题)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规,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微章(见图9),这一法规是

A.《紧急银行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联邦紧急救济法》D.《社会保险法》

42.(2010年山西会考16题)罗斯福说: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既实行资本主义,又实行社会主义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D.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性调整

43.(2011年6月广东会考5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

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C.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D.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

44.(2009年福建会考17题)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难于维持、工厂倒闭等。

面对这些情况,当时人们最不可能的体验和感受是

A.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人要

C.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

D.股票价格普遍暴涨,出现“炒股热”

45.(2009年广东会考21题)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来自

A.杜鲁门B.丘吉尔C.凯恩斯D.马歇尔

46.(2010年广东会考22题)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自由放任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7.(2011年1月河南会考27题)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

”这里的“阳光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