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4672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9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docx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全最新

 

初中物理讲解

 

人教版初中全册

 

2020年9月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源:

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

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习题例子: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

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

☆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

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听觉的传播途径:

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

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导的原理:

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

立体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一)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以上三个被称为乐音。

乐音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

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注】1)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频率。

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3)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

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

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演示实验: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注意】①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②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

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

●实例:

1)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

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

2)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空气柱越长(水越少),音调越低。

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

空气柱越短(水越多),音调越低。

3、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4、振幅: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注】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

振幅、距离发声体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探究实验:

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实验】如书上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

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

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5、音色:

由物体本身决定。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声音。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在大体上没有区别,而在小的振动处有区别。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

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4、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5、控制噪声的办法: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防止噪声产生——城市内禁鸣喇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阻断噪声的传播——马路两侧的隔声板、植树造林、夹层为真空的双层玻璃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耳罩

6、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

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五节声的利用

1、声能传递信息的重要应用:

☆回声定位:

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探知海洋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B超”

☆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可以检测钢管等物体内部是否有裂缝。

超声波探测仪

2、声能传递能量的重要应用:

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超声波治疗人体结石等。

3、回声:

声音的反射现象。

1)计算公式:

s=vt/2(由速度公式推导出来)

2)应用:

回声定位、圜丘等。

3)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在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m)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

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雪地感觉较宁静(电影院的墙壁使用较粗糙的材料)的原因:

蓬松多孔的结构能吸收声音,声音经过多次反射,能量减小。

第二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传播

1、

图2-1

光现象:

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分类:

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2-1)、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射击、激光准直等。

☆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小孔成像的特点:

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

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线:

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显示光路的方法:

①让光线通过烟雾。

②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③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

5、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108m/s=3×105km/s。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6、光年:

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二节光的反射

1、反射:

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

入射光线

图2-2

平面镜

反射光线

N

F

E

O

i

r

入射光线

E

N

F

O

i

r

反射光线

图2-3

探究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

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实验表格】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现象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r)。

【注意】①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