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467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8连铸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连铸常见事故及处理

连铸是炼钢、轧钢之间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连铸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或操作本身或耐火材料质量不佳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引起一些操作的异常或事故;这不仅打乱了炼钢车间的正常生产秩序,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会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平安。

连铸机运行好坏与操作者的操作密切相关为此在生产中应做到平安第一,预防为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学会常见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这对正常运行连铸机、提高连铸作业率是至关重要的。

1钢包穿漏事故的处理

A实施步骤

a钢包穿漏事故处理

钢包穿渣线一般发生在钢包开浇之前,如钢包未吊到浇注平台上方,那么可在浇注场地的渣盘区让其停止穿漏后再吊到待浇位,继续准备浇注;如在浇注位上方发生穿漏,那么要将钢包吊离到渣盘区让其停止穿漏后再浇注;如已经开始浇注,那么视是否影响人身平安和铸坯质量情况,决定停浇或继续浇注。

一般情况下继续浇注,当其液面下降后会停止穿漏。

发生在中、下部包壁、包底的穿漏事故,只能中断正常精炼或浇注操作。

穿漏钢液可放入备用钢包或流入渣盘后热回炉或冷却处理。

b先兆穿包事故处理

发生先兆穿包事故,除可能穿渣线事故以外,必须立即终止精炼或浇注,钢包钢液作过包回炉处理。

B考前须知

发生穿漏事故必须通知操作区周围的有关人员注意事故包的运行方向,并及时避让,操作人员要注意预防钢液飞溅伤人。

C穿包事故概念

从高温钢液进入钢包开始,直至钢液全部从滑动水口流出的整个工艺操作阶段发生钢水从滑动水口以外的底部或壁部漏出,那么称为发生穿包事故。

当钢包外壳局部发红,有穿漏的先兆时,生产中一般也作为穿包事故处理。

这时也可称为先兆穿包事故。

钢包穿包事故根据穿漏的部位不同可分4种:

a穿渣线

对于一般炼钢厂钢包容积与出钢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钢包中钢液面上的覆盖渣处在一定的包壁部位,并对包壁耐火材料造成特殊的侵蚀,从而形成渣线。

在钢包盛放钢液的使用过程中,渣液或钢液从该部位穿漏而出称为穿渣线事故。

该种事故是钢包穿包事故中经常遇到的事故,发生比例是整个钢包穿包事故次数的50%以上。

b穿包壁

钢液从钢包的渣线以下、包底以上某一部位穿漏,那么为穿包壁。

在生产中如穿漏部位接近于包底(包高度的1/2以下),那么定为穿包壁事故,但仍作穿包底事故处理。

c穿包底

钢液从包底部位(水口和水口座砖区域除外)穿漏,那么为穿包底。

穿包底事故发生频率较低,但事故影响、事故损失、对平安的威胁都较大。

d穿透气砖

大型钢包一般在底部装有1~2块透气砖,作为吹氩搅拌使用。

该透气砖如安装不当或耐火材料侵蚀过度会造成穿钢事故,处理方法与穿包底相同。

D钢包穿漏事故的主要危害

钢包穿漏事故是转炉炼钢生产工艺过程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事故之一。

其主要危害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除钢包穿渣线事故有时可继续浇注外,绝大多数穿漏事故都会造成浇注终止。

(2)钢液有较大的损失。

穿漏出的钢液立即凝成冷钢,不能浇成铸坯,留在包内的钢液或回炉重新冶炼,或留在包内凝成冷钢后再处理。

(3)处理冷钢或钢液回炉要增加生产本钱。

(4)穿漏的钢液往往会损坏浇注设备,处理事故又会损失作业时间。

经济上带来更大的损失。

(5)穿漏的钢液对人身平安威胁较大:

钢液飞溅烫伤操作人员,穿漏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伤害。

可见穿漏事故给工艺设备以及人身平安都带来极大的危害性。

E穿包的征兆和预防

钢包穿包事故发生前总有一些征兆,为了把穿包事故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只要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认真检查钢包是可以发现穿包征兆(或称为先兆穿包事故),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以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穿包的征兆主要是钢包外层钢壳的温度变化而引起钢壳颜色的变化。

在常温下钢材在没有油漆保护的情况下受到空气中氧的氧化一般呈灰黑色,当钢材加热过程中其颜色会发生一些变化:

在650℃以下其仍呈灰黑色,到超过650℃其颜色会逐渐发红。

先是暗红,然后渐渐发亮,当温度超过850℃就成亮红色,然后越亮直至熔化(一般钢壳的熔点在1500℃左右)。

一般穿包事故是包内钢液逐渐向包的钢壳渗透,并传递热量,使该处钢壳的温度不断升高,直到钢液渗到钢壳从而使钢壳加热到熔化温度。

钢壳熔化,包内的钢液(渣液)就会从渗漏到大漏造成穿包事故。

为此当钢包的某一部位钢壳开始发红那么是穿包的征兆。

钢壳发红颜色的判断必须有一个相对参照比照,主要是相对临近的钢壳颜色而言,但是环境的光线对红色的判断又有影响,往往太阳光的直接照射,或钢流(包括渣流)的辐射都会影响红色的判断。

当钢壳颜色判断产生疑问时一般要采取措施,隔断上述的光照进行检查。

为检查钢壳的温度,可以用沾有油料的回丝贴紧钢壳检查,当钢壳发红时其温度可引燃回丝。

也可使用激光测温计,对后期钢包有疑心区域进行检测。

为防止穿包事故的发生在出钢、精炼、浇注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钢壳的颜色,特别是包龄后期及最易发生穿漏部位钢壳的颜色:

如钢包的渣线部位及钢流冲击区等。

另外要注意检查包内钢液面状态:

如发生钢液对包衬过分的侵蚀,那么钢液面会产生不正常的翻动;如果包衬的耐火材料剥离,那么剥离的耐火材料也会浮出钢液面,这些现象也是穿包征兆之一。

F造成穿包事故的原因

a钢液温度过高

钢液温度过高那么会增加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耐火材料有其一定的耐火度,在选用钢包内衬材质时,其耐火度应高于钢液可能会有的最高温度,应有一个保险系数,以免一旦炼钢操作失常,钢液温度太高,而可能在浇注过程侵蚀完包衬材料后造成穿包。

b钢液氧化性过强

钢液氧化性过强,其从炉内带来的钢渣氧化性也会很高,高[O]的钢液和(FeO)高的钢渣都会造成耐火材料侵蚀速度加快,从而造成穿包。

c耐材质量不好

耐材质量不好、耐火度、荷重软化点等指标未到达标准规定,在正常的钢液条件下也会加速侵蚀造成穿包。

耐火材料局部有夹杂、内部空洞、内部裂纹等质量问题也是造成穿包的原因。

d钢包砌筑质量不好

钢包砌筑没有到达标准要求,特别是砖缝过宽(大于2mm)、砖缝没有叉开、砖缝泥料没有涂均匀等缺陷,很容易造成钢液穿入砖缝使耐火砖脱落上浮造成穿包。

整体钢包的裂纹也会造成钢液渗入到钢壳而造成穿包事故。

极少数砌筑不好的钢包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包壁内衬坍塌。

e过度使用造成穿包

在钢包使用过程中已发现包衬有较大侵蚀,并有穿漏危险,这时应该停止使用重新砌筑。

如果冒险使用那么会造成事故。

G钢包使用前的检查

为了防止出钢、精炼、浇注过程中出现穿包事故和先兆穿包事故,使用前必须加强对钢包的检查。

对于耐火材料,包括耐火砖、耐火泥、浇注材料等,应该按标准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送到生产场地的材料必须有质监部门验收报告,并附有耐火材料厂质监部门出具的质保书。

凡不符合要求的耐火材料不可投入使用。

在钢包修砌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也要及时采取措施,有疑问的材料应重新验收,确认有问题的要整批停用。

对于更换新衬的钢包要检查工作层的砌筑质量。

整体浇注内衬的钢包,如发现有裂纹,那么须修补或重新浇注、打结,砌筑包的砖不合要求的也要重砌。

使用过的钢包再次使用前必须在红热状态下去除剩余钢渣,再详细检查侵蚀情况。

如砖砌的钢包,砖缝扩大并已有钢液渗入,工作层侵蚀在钢液区超过1/3,在渣线区超过1/2,那么该钢包不可再次使用。

钢包冲击区的工作衬必须更换,不可重复使用。

要重复使用的钢包在红热状态下可对局部侵蚀或剥落严重的部位进行修补。

修补方法可用泥料(与内衬材质相同)贴补,也可用喷补(涂)机喷补。

当钢包准备完毕,包括需烘烤的已完成烘烤操作将进入出钢位前必须再次检查内衬。

如发现内衬坍塌、大面积剥落等现象那么必须弃用,重新准备钢包。

2钢包滑动水口窜钢的处理

A操作步骤

a出钢过程中滑动水口机构有窜钢现象发生的处理

(1)不管窜钢发生在什么部位,应立即停止出钢。

(2)立即开出钢包车,无论窜钢停止与否,都要立即开出钢包车。

(3)指挥天车吊起事故钢包,如窜钢在继续应指挥附近人员避让。

(4)把正在窜钢的钢包,吊至备用钢包上方,让钢液流入备用钢包。

(5)如工厂采用天车吊包配合出钢的工艺,出钢过程中发现滑动水口机构有窜钢发生,也应立即停止出钢。

事故钢包如窜钢不止,也必须吊至备用钢包上方,让钢液流入备用钢包。

(6)如窜钢中止,事故钢包中仍有钢液,必须立即采取回炉操作。

操作时应考虑钢液再次窜钢的可能,操作人员要合理避让。

(7)回炉操作

1)把事故钢包吊起,指挥天车把钢包运到余钢渣包处(用付钩挂上钢包倾翻吊环)。

2)余钢渣包必须枯燥,里面必须有枯燥的钢渣或浇注垃圾垫底。

3)指挥天车倒渣,留钢液,如事故钢包内钢液较少也可全部倒入余钢渣包,余钢渣包内钢液冻结后可倒翻切割成废钢块再回炉。

4)事故钢包内钢液可用过跨车运到炉子跨将钢液倒入转炉重新冶炼。

转炉车间装备有铁水包的,也可倒入铁水包内与铁水混合后回炉,钢液与铁水混合时需注意碳氧反响造成的沸腾或爆炸。

所以倒钢液时(或铁水)必须先细流,然后再可加快。

5)装备有LF炉的炼钢厂,如事故钢包内钢液较多,那么需过包(将钢液倒入另一钢包)后,再重新精炼。

6)装备有LF炉的炼钢厂,如事故钢包钢液较少,一般应作回炉处理。

如遇到LF炉粗钢出钢,且所剩钢液量较少不影响下一炉LF精炼的情况下,也可过包到下一炉LF炉钢包,进行再精炼。

7)备用钢包中钢液外表加保温剂(碳化稻壳等),也可适当加些发热剂等防止钢液温度过度下降。

8)流入备用钢包的钢液,回炉或重新精炼。

重新精炼也是回炉的一种形式。

9)为加快处理速度,在炉坑内的残钢渣上可适当喷水降温,如残钢渣量不大,最好在红热状态处理。

喷水降温时不要造成炉坑积水。

10)炉坑内残钢渣可用氧气管吹扫分割处理,如残钢渣已降温至接近常温,为保护炉坑内钢轨等,局部要用氧-乙炔割炬处理,处理完后才可恢复正常生产(设备损坏必须修复)。

11)事故钢包的滑动水口耐火材料必须更换,机构受损坏,必须作报废处理。

b钢包出钢完毕至滑动水口翻开前,在精炼或运送到浇注位置过程中发现滑动水口机构有窜钢现象的处理

(1)如果窜钢量很小,并马上停止窜漏,可继续精炼或运至浇钢位置,偶然的时机可能不影响正常浇注。

但事先应将影响滑板滑动动作的冷钢用割炬清理干净。

(2)如果不能正常浇注,事故钢包作回炉处理。

(3)如果窜钢量很大,那么必须立即把事故钢包吊至备用钢包上方,让事故钢包钢液流完,备用钢包钢液作回炉处理。

(4)如果窜钢量很小,但没有马上停止,事故钢包必须作过包回炉即把钢液倒入备用钢包,再回炉。

c在浇注位置,滑动水口刚翻开或在浇注过程中滑板之间或水口之间窜钢发生的处理

(1)如漏钢量很少,并立即停止窜钢,那么可继续浇注。

(2)如漏钢量很小,但不能立即停止,并有扩大趋势,那么必须关闭滑动水口,停止浇注。

回转台转至或天车吊运至备用钢包上方。

(3)事故钢包内钢液流入或倒入备用钢包作回炉处理。

B考前须知

(1)在钢包运送过程中如滑动水口窜钢正在继续,那么很可能会烧脱整个滑板机构,造成大窜漏,必须注意周围人员和设备的避让。

(2)滑动水口窜钢有时窜钢量很小,并马上停止窜漏,但往往会卡住滑板机构,无法继续操作,对于滑板机构卡死,现场可适当用氧-乙炔割炬处理窜出的冷钢,但不能松动压紧螺丝,或松动合门关闭装置,以防止更大事故的发生。

(3)因各种原因造成滑动水口少量窜钢,在开浇过程中用氧气清洗水口时,必须保证水口在全翻开位置。

(4)处理滑动水口的窜钢事故,必须保证场地枯燥,防止钢液、渣液爆炸飞溅。

C滑动水口窜钢的原因

(1)安装质量问题。

滑动水口是一个比拟精密的机构,在各耐火砖之间要求一个比拟小的缝隙(≤0.5mm),这些缝隙又要求在滑板面上均匀分布。

这就要求操作工做细致的工作,不能马虎。

水口座砖与包底内衬要紧密贴紧,要保证砖缝大小与滑板框架有一定距离。

在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