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4661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

《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docx

推荐精品货币兑换行业简析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6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产业政策3

1、行业管理体制3

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4

二、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4

1、国内货币兑换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4

2、国内货币兑换行业市场准入及业务特点5

(1)专业化服务6

(2)经营机制灵活6

(3)兑换币种多样6

(4)营业时间长7

3、国内货币兑换行业发展趋势及动力7

三、行业风险特征10

1、政策风险10

2、宏观经济风险11

3、汇率风险11

四、行业主要企业简况12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产业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发布的《关于规范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和外币代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个人本币特许业务的审批和监管部门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

经批准经营特许业务的境内非金融机构(以下简称特许机构)应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个人结售汇系统)办理货币兑换业务。

境内非金融机构拟经营特许业务,应向外汇局申请在单一外汇局分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分局)所辖地区内或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资格,并取得《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许可证》。

兑换特许证是境内非金融机构经营特许业务的法定证明文件,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印制。

外汇分局负责对辖内特许机构(含分支机构和网点)发放兑换特许证。

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二、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1、国内货币兑换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长期以来,人民币都被国际社会归为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我国推出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以外汇指定银行为中心的结售汇制,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账户下有条件的可兑换,并明确指出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

1996年7月,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交易纳入了银行结售汇体系,取消了经常账户下尚存的主要汇兑限制。

1996年12月,我国宣布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浦东试点开放小额外币兑换。

2008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北京和上海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

2009年11月,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地区扩大为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广东、北京、黑龙江、浙江、福建、广西、海南、云南、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及深圳、青岛、厦门、宁波等计划单列市。

2012年5月,全国所有省市试点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取消对特许机构备付金账户限额管理的要求,提高特许机构准入门槛。

截止目前,除商业银行经营结售汇业务外,货币兑换特许经营机构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业务范围由传统的本外币现钞兑换业务扩展至包括外币电子旅行支票代售及兑换业务、跨境调运外币现钞业务在内的兑换外汇业务。

长期以来,中国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主要由银行办理,而银行由于网点数量、经营时间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需要,这个问题在涉外交往和人员跨境流动频繁、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量大的地区尤为突出。

试行办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有利于发挥经营机构营业时间长、兑换币种多样、经营机制灵活、专业化服务等优势,同银行的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形成互补,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需要。

2、国内货币兑换行业市场准入及业务特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和外币代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汇综发[2015]38号)规定:

对于新设立及发生股权转让的特许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分局(含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分局)应认真开展现场验收,严格审查申请机构的资质、股权结构或受让人业务背景,并充分考虑本地个人本外币兑换实际需求,合理把握特许机构审批节奏,避免出现过度竞争局面。

国家外汇管理局《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规定:

全国范围内经营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需要特许机构注册资本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区域性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1年以上,开设营业网点5家(含)以上,申请前12个月兑入、兑出不少于1000万美元,人员、管理等软硬件设施符合要求,且未被外汇管理局处罚。

自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该项管理办法以来,全国已有59家货币兑换特许经营机构,仅7家获得全国范围内的经营资质。

与银行相比,特许机构的外币兑换业务具有如下特点:

(1)专业化服务

货币兑换业务对银行贡献的利润极少,银行对其重视程度远不如特许机构,其开办该业务仅是为客户提供一项增值服务,存在着币种少、服务单一的缺点。

而货币兑换业务作为特许机构的主营业务,特许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货币兑换全方位、一站式、一体化的服务。

(2)经营机制灵活

在价格制定方面,银行各地分行无外币兑换定价权,不能根据所在地市场及时调整价格;而特许机构的分支机构可根据各地市场的情况,上报总部调整兑换价格。

在钞源补充方面,银行各分行在钞源不足时,因货币兑换提供的利润少,不会主动从其他同业机构调入外币现钞;而以货币兑换作为主营业务的特许机构会根据客户的需要,从其他机构调入外币现钞,满足客户兑换需求,留住客户。

(3)兑换币种多样

因储备外币现钞占用银行的人民币头寸且存在汇率风险,现除中国银行可兑换的币种较多,其他银行仅兑换美元、欧元、港币等少部分大币种;而特许机构为满足客户兑换需求,会根据各地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和对各币种的风险把控情况,自主选择货币开展兑换业务,实现兑换币种多样化。

(4)营业时间长

银行的工作时间与客户上班时间重叠,不便于大多数客户的兑换;而特许机构营业时间一般从早上8点半至晚上10点,并且会根据营业网点所在的区域、客户方便兑换的时间等因素制定工作作息制度,满足下班才有时间兑换的客户需求。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频率及范围越来越大,特许机构在货币兑换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国内货币兑换行业发展趋势及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旅游、投资等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外汇作为最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交易市场。

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新动态,国家外汇管理局打破了外汇业务基本上只有银行可以经营的局面,允许境内非金融机构在获得相关资质的前提下,经营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

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需求群体主要是出入境旅游人员及留学人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跨境旅游业的发展和完善,出入境旅游已经成为常见的休闲放松方式,个人本外币兑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2013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2013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1290778万人次,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56859万人次,入境旅游实现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同比增长327%,旅游外汇收入位居世界第四。

目前,我国港澳台地区是我国内地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

2013年从全部入境客源比重看,香港同胞占5956%,澳门同胞占1607%,台湾同胞占4%;外国游客占全部入境游客的2037%,我国四大客源国韩、日、俄、美占全部入境外国人的四成。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2013年中国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出境旅游规模9819万人次,同比增长180%。

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268%。

签证放宽、有序发展的政策,为出境旅游发展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出境旅游的市场需求和现实消费迅速平民化与多元化,出境客源地正在从一线城市与沿海地区向二三线城市群和中西部地区转移。

在出境游目的地方面,内地公民出境仍以短途目的地为主,其中亚洲目的地占到近90%。

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人数继续增加,2014年12月初,中国国家旅游局宣布,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截至当年11月已首次突破1亿人次。

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同时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经济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中国留学人员数量急剧上升,规模空前。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

截止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达到了30586万人。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留学生的人数除了在2004年有小幅度下滑外,一直呈上升趋势,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长。

据教育部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4139万人,较2012年约增加14300人。

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货币兑换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中国留学生学费、生活费总数约可达到1500-2000亿人民币。

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条件的提升、更加开放及频繁的境外商旅服务及蓬勃发展的留学市场,将给货币兑换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行业风险特征

1、政策风险

现阶段我国货币兑换行业受到监管部门较强的监管,行业准入门槛较高。

如将来监管机构对于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准入门槛降低,将加剧行业竞争,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宏观经济风险

货币兑换的客户主要是出入境游客以及出国留学人员。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收入增长水平的变化将对出入境旅客及出国留学人员人数、人均消费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国内货币兑换市场。

为此,公司积极探索货币兑换衍生业务,并与监管机构持续沟通,以获取更多的业务经营资质,扩展业务维度,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3、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可能给行业公司带来成本增加及库存外币贬值的经营风险。

公司现阶段主要通过判断汇率走势的和市场供需情况来决定外币现钞的库存量,以降低公司的汇率风险敞口。

未来,伴随着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业务布局,公司的库存现钞将增加,风险敞口将增大,虽然公司未来可以通过购买远期结售汇产品等手段来控制汇率波动风险,但汇率的波动仍将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四、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国内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和特许机构。

在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可以兑换的外币币种最多,其他银行主要兑换美元、欧元、港币等大币种。

虽然商业银行有着较多的网点,但不是所有营业厅都能办理外币兑换业务,有些城市只有特定的营业厅可以办理,且对于大额或流通性不高的币种的兑换需要提前预约。

特许机构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有着服务专业化、经营机制灵活、兑换币种多样、营业时间长等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