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4044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

《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坐标计算方法.docx

公路坐标计算方法

坐标计算方法

目前公路、铁路工程的施工放样已广博采用全站仪放样,而全站仪放样的关键是放样逐点的坐标计算。

放样点的位置不外乎两种,即:

中线点(中桩)和横断面范围上的任意点(边桩)。

1、直线段坐标的计算方法:

直线段的坐标方位角α(用弧度表示)是不变的,其坐标计算不用考虑方位角的变化。

1.1直线段任意中桩点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X=X0+L*COSα

Y=Y0+L*SINα

其中:

X0、Y0分别代表直线段已知点的坐标;L代表计算点到已知点的距离;α代表直线段的方位角以弧度计。

1.2边桩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本文以90度即π/2弧度示例)

X=X0+D*COS(α±π/2+π)

Y=Y0+D*SIN(α±π/2+π)

其中:

X0、Y0分别代表已知中桩点的坐标;D代表计算点到中桩的距离,α代表中桩点的方位角以弧度计。

±的使用,当计算点在左侧选择-,当计算点在右侧选择+

2、xx曲线段坐标的计算方法:

圆曲线段采用切线支距法计算:

2.1中桩坐标计算

2.1-1方位角计算:

已知ZY点的方位角α,计算点的弦切角δ=L/2R,L为计算点到ZY点的桩号长度,所以计算点的方位角为(α±δ)。

±的使用,当路线为左转时选择-,路线为右转时选择+

2.1-2计算点到ZY点的距离计算:

C=2R*SIN(L/2R),L为计算点到ZY点的桩号长度;R为圆曲线的半径。

2.1-3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X=X0+C*COS(α±δ)

Y=Y0+C*SIN(α±δ)

α为ZY点的方位角;X0、Y0代表ZY点的坐标;

δ=L/2R,C=2R*SIN(L/2R),R为圆曲线半径,L为桩号长度。

±的使用,当路线为左转时选择-,路线为右转时选择+。

2.2边桩坐标计算

2.2-1方位角计算:

a、已知中桩点方位角(α±δ);b、因为圆曲线上的边桩点是沿半径方向布置的,半径垂直于计算点的切线而不是弦线,如果严格按照弦线90度即π/2弧度方向布置计算,需要调整角度,即弦垂线与切线垂线的夹角i,其中i=L/2R=δ,所以计算点的方位角即为:

(α±2δ±π/2)。

第一个±指路线走向,路线左转时选择-,路线右转时选择+;

第二个±指的是计算点所处位置,位于左侧时选择-,位于右侧时选择+。

2.2-2边桩坐标计算公式:

X=X0+D*COS(α±2δ±π/2)

Y=Y0+D*SIN(α±2δ±π/2)

其中:

X0、Y0分别代表已知中桩点的坐标;

D表示计算点到中桩的距离;

α为ZY点的方位角;

δ=L/2R,R为圆曲线半径,L为桩号长度;

±的使用:

第一个当路线为左转时选择-,路线为右转时选择+。

第二个计算点位于左侧时选择-,计算点位于右侧时选择+。

3、带有缓解曲线的平曲线坐标计算方法

带有缓解曲线的平曲线计算分为三部分,即:

ZH点到HY点段、HY点到YH点段和YH点到HZ点段。

3.1、ZH-HYxx坐标计算

3.1-1中桩坐标计算

3.1-1-1方位角计算:

a、已知ZH点的方位角α,

b、缓解曲线是3次曲线方程,缓解曲线上任一点与X轴的夹角δ都等于该点的切线角的,任一点的切线角β=L/2RL

S,其中L为计算点到ZH点的桩号差,R为圆曲线段半径,L

S为缓解曲线的长度,δ=β/3=L/6RL

S。

c、计算点的坐标方位角为(α±δ)。

3.1-1-2计算点到ZH点距离的计算:

C=L-L/90RLS52222

3.1-1-3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X=X0+C*COS(α±δ)

Y=Y0+C*SIN(α±δ)

其中:

X0、Y0代表ZH点的坐标;

α为ZH点方位角

C=L-L/90RL

S,δ=β/3=L/6RL

S;

R为圆曲线半径,L为桩号xx,L

S为缓解曲线xx。

±的使用,当路线为左转时选择-,路线为右转时选择+

3.1-2边桩坐标计算

3.1-2-1方位角计算:

5222

a、已知中桩点方位角(α±δ)

b、因为缓解曲线上的边桩点是沿计算点的半径方向布置的,半径垂直于计算点的切线而不是弦线,如果严格按照弦线90度即π/2弧度方向布置计算,需要调整角度,即弦垂线与切线垂线的夹角i,其中i=2β/3=L/3RL

S,所以计算点的方位角即为:

(α±δ±i±π/2)。

又因为δ=β/3=L/6RL

S。

i=2β/3=L/3RL

S,所以

δ+i=β=L/2RL

S,所以计算点的坐标方位角为:

(α±β±π/2)。

第一个±指路线走向,路线左转时选择-,路线右转时选择+;

第二个±指的是计算点所处位置,位于左侧时选择-,位于右侧时选择+。

其中:

R为圆曲线半径,L

S为缓解曲线长度,L为计算点到ZH点的桩号差。

3.1-2-2边桩坐标计算公式

X=X0+D*COS(α±β±π/2)

Y=Y0+D*SIN(α±β±π/2)

其中:

X0、Y0分别代表已知中桩点的坐标;

D表示计算点到中桩的距离;

α为ZH点方位角。

C=L-L/90RL

S,β=L/2RL

S,;

5222

2222R为圆曲线半径,L为桩号长度,L

S为缓解曲线xx。

第一个±指路线走向,路线左转时选择-,路线右转时选择+;

第二个±指的是计算点所处位置,位于左侧时选择-,位于右侧时选择+。

3.2、HY-YHxx坐标计算

3.2-1中桩坐标计算

3.2-1-1方位角计算

a、HY点的切线方位角计算δ0=β

S/6R。

ZH点方位角为α,

HY点切线方向的方位角为(α±β

0),其中β

0=L

S/2R。

b、计算点到HY点的距离

c=2R*SIN(L/2R)

R为圆曲线半径,L为计算点到HY点的桩号长度c、弦切角δ=L/2Rd、HY-YHxx任意点的方位角计算

(α±β

0±δ)

3.2-1-2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X=X0+C*COS(α±β

0±δ)

Y=Y0+C*SIN(α±β

0±δ)其中:

X0、Y0代表HY点的坐标;

α为ZH点方位角;C=L-L/90RL

S,β

0=L

S/2R。

;δ=L/2R

±的使用,当路线为左转时选择-,路线为右转时选择+

3.2-2边桩坐标计算

3.2-2-1方位角计算

a、已知中桩点的坐标方位角(α±β

0±δ)

b、因为圆曲线上的边桩点是沿半径方向布置的,半径垂直于计算点的切线而不是弦线,如果严格按照弦线90度即π/2弧度方向布置计算,需要调整角度,即弦垂线与切线垂线的夹角i,其中i=L/2R=δ,所以计算点的方位角即为:

(α±β

0±2δ±π/2)。

3.2-2-2

边桩坐标计算公式

X=X0+D*COS(α±β

0±2δ±π/2)

Y=Y0+D*SIN(α±β

0±2δ±π/2)

其中:

X0、Y0分别代表已知中桩点的坐标;

D表示计算点到中桩的距离,α为ZH点方位角;C=L-L/90RL

S,β

0=L

S/2R。

;δ=L/2R。

第一个和第二个±指路线走向,路线左转时选择-,路线右转时选择+;第三个±指的是计算点所处位置,位于左侧时选择-,522

位于右侧时选择+。

3.3YH-HZxx坐标计算

因为YH-HZ段支距法计算方位角比较琐碎,而倒算因为有路线设计转角的媒介,可以很简易就求到HZ点的方位角,而计算点的方位角基本上就可以采用ZH-HY段的计算方法,所以大凡都采用倒算。

3.3-1中桩坐标计算

3.3-1-1方位角计算

a、HZ点的坐标计算:

设路线转角为ψ(通过图纸转换为弧度)ZH点的坐标方位角为α,则HZ-YH点的坐标方位角为:

(α±ψ+180)

b、HZ点坐标计算(正算)可以利用JD坐标和切线长T计算

即:

X=X0+T*COS(α±ψ)

Y=Y0+T*SIN(α±ψ)

其中:

X0、Y0代表JD点的坐标;α为ZH点方位角,ψ为路线转角、T为切线长。

±的使用,当路线为左转时选择-,路线为右转时选择+

C、缓解曲线是3次曲线方程,缓解曲线上任一点与X轴的夹角δ都等于该点的切线角的,任一点的切线角β=L/2RL

S,其中L为计算点到HZ点的桩号差,R为圆曲线段半径,L

S为缓解曲线的长度,δ=β/3=L/6RL

S。

d、计算点的坐标方位角为(α±ψ+180±δ)。

3.3-1-2计算点到HZ点的直线距离计算

C=L-L/90RLS52222L为计算点到HZ点的桩号距离差,R为圆曲线半径,LS为缓解曲线xx。

3.3-1-3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X=X0+C*COS(α±ψ+180±δ)

Y=Y0+C*SIN(α±ψ+180±δ)

其中:

X0、Y0代表HZ点的坐标;α为ZH点方位角±的使用

第一个±当路线为左转时选择-,路线为右转时选择+第二个±当路线为左转时选择+,路线为右转时选择-

3.3-2边桩坐标计算

3.3-2-1方位角计算

与ZH-HYxxxx

a、已知中桩点方位角(α±ψ+180±δ);

b、因为圆曲线上的边桩点是沿半径方向布置的,半径垂直于计算点的切线而不是弦线,如果严格按照弦线90度即π/2弧度方向布置计算,需要调整角度,即弦垂线与切线垂线的夹角i,其中i=L/2R=δ,所以计算点的方位角即为:

(α±ψ+180±2δ±π/2)。

第一个±指路线走向,路线左转时选择-,路线右转时选择+;

第二个±指路线走向,路线左转时选择+,路线右转时选择-;

第三个±指的是计算点所处位置,位于左侧时选择位于右侧时选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