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3803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

习作:

让真情自然流露

一、课前解析

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围绕写作中“如何表达真情实感”这个话题,统编版教材已经做过八次的设计。

可以看出,表达有真情实感是习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本次习作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从而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关注表示情感体验的词语:

畅快、感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激动、盼望、欣慰;惧怕、愤怒、难过、追悔莫及、忐忑不安、愧疚、沮丧。

教材中总共安排了这2组共14个表示情感体验词语,其中波浪线上为积极情绪,波浪线下为消极情绪。

借此打开学生的情感体验大门,帮助他们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遇到的类似的人和事,并能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关注习作例文:

两篇习作例文的内容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习作例文还都设置了旁批,提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情感。

关注习作重点:

此次习作突出了情感表达要自然的要求,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更为细化。

二、教学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课时目标】

1.选择印象深刻的事情,回忆事情经过,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在生活中,当你遇到下面的情境,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出示课件1:

预设:

如果考试得一百分,心情会是非常开心、激动。

做错事被妈妈责骂,心情会沮丧、低落。

被好朋友欺骗,我会觉得很委屈。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开心、兴奋、悲伤、愤怒,这些都是我们的情感。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写作文时,让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习作学习。

出示课件2:

(板书:

让真情自然流露)

(设计意图:

以回忆情感体验的方式导入,让学生体验内心情感的变化,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激活情感,唤醒记忆。

1.组织交流:

我们教材中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情感体验的词语,请你来读一读,并且说说发现。

出示课件3:

预设:

这些情感体验用一道波浪线隔开,线条上为正面的情绪,线条下是负面的情绪。

教师引导:

不管是哪一种情绪,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历的,也就是最自然的,我们要做到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真实地表达。

2.教师引导:

回想一下,你都有过哪些感受?

是什么事情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

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情。

(小组内交流)

出示课件3:

教师要求:

发言的同学说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教师组织:

请每组推荐一位说的最出色的同学,我们请他们上来说一说。

预设一:

从小我就喜欢唱歌,却从来没有上过台。

六一儿童节,老师安排我上台表演个人独唱,我非常紧张,在家也吃不下饭,在学校也无心学习,到了当天晚上,临到我上台,我紧张得手心都是汗水,浑身发抖,老师看到鼓励了我。

当我走上台,看到同学们亲切和善的眼神,我一点都不紧张了,我越唱越自信,唱到最后,我脑海里只有歌声,完全感觉不到紧张了。

一首歌唱完,台下掌声雷动,老师也向我投来赞许的眼神,我开心的不得了,晚上睡觉时候我都笑得很甜。

预设二:

那个周末,平时经常加班的爸爸带我和妹妹去游乐场玩。

我开心极了,恨不得乍着胳膊出去跑两圈。

不料,刚到游乐园的门口,爸爸接了一个电话。

当时的我忐忑极了,好像心里有只锣鼓敲着,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爸爸走了,妹妹站在原地嚎啕大哭,我不知所措,觉得阳光分外地刺眼。

妈妈看到我们这样,悄悄对我说:

“你是姐姐,应该给妹妹树立榜样。

”是呀,我应该照顾好妹妹。

这样一想,我所有的委屈好像都消失不见了。

4.教师总结:

这些同学之所以说的这么好,是因为将自己真实的、经历过的情感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板书:

真实经历)

(设计意图:

学生说的过程,就是逐渐明晰怎么写的过程。

这就大大降低了习作难度,激发了写作欲望。

三、回忆课文,总结方法。

1.过渡:

在我们前面学过的《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里,有什么方法是需要我们掌握、运用的呢?

出示课件4:

(1)教师出示方法一:

把想表达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出示课件5:

教师引导:

我们来看《匆匆》的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用了一连6问,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直接说出来,让我们再齐读,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6:

预设一:

我感到作者的感情更加强烈。

预设二:

非常独特,好像一个愁苦的朱自清先生活生生站在我们眼前了。

(2)教师出示方法二:

把想要表达的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和事物、景物中。

出示课件7:

教师引导:

这种方法是间接抒情,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的感情。

这一段就是通过做无聊的事情来体现自己的焦急。

出示课件8:

教师引导: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融情于景,通过环境的好坏、光线的明暗等体现自己的心情。

《那个星期天中》小男孩心情好时的环境是:

“那是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心情不好时的环境是: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出示课件9:

(3)教师出示方法三:

如果情感有变化,也要将情感的变化写清楚。

在事情发生,我们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还应当将情感的变化写清楚。

出示课件10:

组织思考:

比如在《那个星期天》中,小男孩的感情发生了多次变化:

开心、焦急、失落等等,现在我们自己写一个提纲,参照课件上的例子将自己的发生的情感写到提纲上。

出示课件11:

教师巡视,选择一位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

回顾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对于这次的习作具有指导意义。

四、理清思路,抒写真情。

教师建议:

选择你认为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回顾经过与心情,同时用上这个单元学到的习作方法完成习作。

五、板书设计:

让真情自然流露

真实经历

第二课时:

习作练写

【课时说明】

本节课为习作的第二个课时,是学生自主写作的时间,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优秀作品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不影响孩子的写作思路。

第三课时·习作评议

【教学目标】

1.能将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情感有变化,将变化写清楚。

2.能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过程】

一、评析习作,分享交流

1.教师引导:

请同桌之间交换并且阅读对方的习作,将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用铅笔勾画下来。

2.教师引导:

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作文,哪些地方是你值得学习的?

哪些地方需要再提高?

出示课件12:

 

养狗记

从小我就很喜欢狗,可是家里的弟弟太小了,妈妈从来不让养。

直到前不久的一天,妈妈决定给我们抱回一只小狗来。

抱狗前的一个晚上,我兴奋的很晚都没睡,我的心脏扑通通乱跳,第二天妈妈果真把狗抱回来了,它是一只可爱的拉布拉多,圆溜溜的头,毛茸茸的身体,奶奶的叫声,我的心都被融化了。

可是,小狗刚到家对家里不适应,不小心把我抓到了。

这可怎么办啊!

妈妈慌张了起来,新买的狗还没有打狂犬疫苗,你去打一个吧!

于是决定带我去打疫苗。

我害怕极了,妈妈骑着电动车向诊所方向走。

夏日的午后阳光正刺眼,照得我身上火辣辣的,之前觉得美好的蝉鸣今天竟然十分聒噪,一分钟都不能安静下来。

到了诊所,特批给我的手机都不想看了。

然后是打疫苗,护士姐姐先是清洗15分钟的伤口,那是多么漫长的15分钟啊!

我沮丧的看着墙上的表希望时间过得快一些,护士告诉我打针会很疼,所以一定要深呼吸。

我吸着气,疼得鼻子开始抽动,眼泪不自主地留下来。

终于打完了,当我知道还要忌一个月口时,我是多么后悔央求妈妈养狗啊,我决定把它送人了。

可当我回到家,小狗歪着头冲着我们汪汪叫着,我好像再也生不起气来了。

预设一:

我发现他加入了对于环境的描写,自己心情不好时连蝉的叫声都觉得聒噪。

预设二:

这位同学对打疫苗的过程描写的十分细致,但是感情好像不是特别强烈。

教师小结:

这篇作文基本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流畅,还有融情于景的描写。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同学们在互相阅读作文的过程中,既能检查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合理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欣赏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习例文,收获方法。

1.教师过渡:

接下来我们来阅读习作例文,看看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2.学习《别了,语文课》。

(1)组织交流:

这段是文中表现内心独白的一个段落,请你们再阅读,说一说,这样的安排在作者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13:

预设:

更加的强烈。

(2)教师引导:

既然会给我们的文章增添色彩,那我们是否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加入内心独白?

思考加在什么比较合适?

3.学习《阳光的两种用法》。

(1)教师引导:

《阳光的两种用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为什么选择了写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事情?

预设一:

因为作者觉得把“老阳儿”叠进被子,是一件新鲜的事。

预设二:

让我们感到作者的母亲非常有智慧。

(2)教师总结:

把“老阳儿”叠进被子是一件常见的事,又是让作者难以忘怀的事,因为这其中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那我们在习作时,又该选择什么样的事例呢?

预设一:

印象深刻的。

预设二:

亲身经历的。

(设计意图:

习作例文与精读课文的侧重点所有不同,学生学得的方法也不同。

三、明确标准,修改习作。

1.让真情自然流露,其实可以很简单。

同时,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对照习作评价进行修改。

(10分钟)

出示课件14:

2.组织学生修改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优秀习作:

第一次夜行

小学三年级时的暑假,我在老家度过。

那天在奶奶家吃完晚饭,爷爷身体有点不太舒服,于是妈妈让我自己先走回家。

我一次都没有在晚上独自回家过,加上我平时又是个胆小的爱哭鬼,所以我格外的紧张。

拿好了钥匙,我就出发了。

那条路虽然不长,但是要经过一片庄稼地,加上我不常经过,所以略微有些陌生。

前进了大概有五分钟的路程,路灯突然没有了,“天啊!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心里默默地想着,走在黑黢黢的路上,越想越紧张,害怕的竟然跑起来。

我模模糊糊地看到前方有个半人高的东西,远远看去像只动物站在那里。

那会是什么呢?

我心里想着,是一只凶猛的狗吗?

还是别的什么?

会不会为了咬我所以等着我?

我身上的汗毛好像都立了起来,赶紧停下脚步望向四周,连个人影都没有。

尖锐的蟋蟀叫声让我感到更加恐怖,我一步都不敢向前挪。

我忘了时间,屏住呼吸静静地望着那个东西,好久之后,我发现它竟是不会活动的。

于是壮了胆子,走过去。

哈!

原来是一块大石头!

可算是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向前走去。

走了没多远,我碰见邻居家的阿姨下班路过。

这下我完全不害怕了!

放眼四周,有开着的叫不上名字的野花,毛绒绒的狗尾巴草。

使劲嗅,花与叶的清香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混合成了乡间路上独有的味道;仔细听,蟋蟀的声音并不是一个力度,时缓时急,时大时小,此起彼伏,像极了一场演奏会。

我平安的回到了家,妈妈不久也回来了。

我格外激动,自豪地跟妈妈诉说了我的经过,以后我再也不怕夜行了!

教师跟进:

这为同学对于第一次夜行的记叙:

紧张、害怕、开心,这三个感情的转变写得非常到位,希望你们能学习他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

同学的习作作文学习的范文,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会更强,从别人的习作中获取经验,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畅谈收获,感悟真情。

1.教师过渡:

这个单元我们马上就进入尾声了,说一说你的收获。

出示课件15:

预设一:

这一个单元,我们学习的内容都与如何表达真情实感有关,我明白了情感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接,可以融入人、事、景之中,细微之处见真情。

预设二:

我懂得了写一篇好作文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2.总结:

说得真好啊!

希望你们不只是会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也能在生活中做一个敢于说真话、做真事的真人。

下课!

出示课件16:

五、板书设计

让真情自然流露

习作修改

【课后反思】

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表达真情实感对于学生来说,是有益于一生的技能。

这节课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始,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

再让他们联系生活去回味种种情感体验,激发了写作兴趣,打开了情感表达的大门。

本单元中学到的两篇精读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是学生习得方法的途径,明确方法,再让学生找出这些方法都是如何运用的,重温经典名篇,置身情感表达的镜头。

习作例文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这节课利用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更加适合表达情感。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细心发现,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课上要注意不给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让学生为抒情而抒情,也不能够过分地追求写作技巧,规定学生将前面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应该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写作氛围,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

因为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独立的人,他们的生活和经历不同,情感也不会相同,表达应该是自然的、真实的,如果将写作技巧作为评价标准,那么最终出现的作文将会是千篇一律,失去个人特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敢表达的自信力,让学生愿意并且敢于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

让真情自然流露

一、课前解析

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围绕写作中“如何表达真情实感”这个话题,统编版教材已经做过八次的设计。

可以看出,表达有真情实感是习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本次习作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从而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关注表示情感体验的词语:

畅快、感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激动、盼望、欣慰;惧怕、愤怒、难过、追悔莫及、忐忑不安、愧疚、沮丧。

教材中总共安排了这2组共14个表示情感体验词语,其中波浪线上为积极情绪,波浪线下为消极情绪。

借此打开学生的情感体验大门,帮助他们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遇到的类似的人和事,并能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关注习作例文:

两篇习作例文的内容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习作例文还都设置了旁批,提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情感。

关注习作重点:

此次习作突出了情感表达要自然的要求,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更为细化。

二、教学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课时目标】

1.选择印象深刻的事情,回忆事情经过,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在生活中,当你遇到下面的情境,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出示课件1:

预设:

如果考试得一百分,心情会是非常开心、激动。

做错事被妈妈责骂,心情会沮丧、低落。

被好朋友欺骗,我会觉得很委屈。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开心、兴奋、悲伤、愤怒,这些都是我们的情感。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写作文时,让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习作学习。

出示课件2:

(板书:

让真情自然流露)

(设计意图:

以回忆情感体验的方式导入,让学生体验内心情感的变化,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激活情感,唤醒记忆。

1.组织交流:

我们教材中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情感体验的词语,请你来读一读,并且说说发现。

出示课件3:

预设:

这些情感体验用一道波浪线隔开,线条上为正面的情绪,线条下是负面的情绪。

教师引导:

不管是哪一种情绪,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历的,也就是最自然的,我们要做到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真实地表达。

2.教师引导:

回想一下,你都有过哪些感受?

是什么事情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

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情。

(小组内交流)

出示课件3:

教师要求:

发言的同学说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教师组织:

请每组推荐一位说的最出色的同学,我们请他们上来说一说。

预设一:

从小我就喜欢唱歌,却从来没有上过台。

六一儿童节,老师安排我上台表演个人独唱,我非常紧张,在家也吃不下饭,在学校也无心学习,到了当天晚上,临到我上台,我紧张得手心都是汗水,浑身发抖,老师看到鼓励了我。

当我走上台,看到同学们亲切和善的眼神,我一点都不紧张了,我越唱越自信,唱到最后,我脑海里只有歌声,完全感觉不到紧张了。

一首歌唱完,台下掌声雷动,老师也向我投来赞许的眼神,我开心的不得了,晚上睡觉时候我都笑得很甜。

预设二:

那个周末,平时经常加班的爸爸带我和妹妹去游乐场玩。

我开心极了,恨不得乍着胳膊出去跑两圈。

不料,刚到游乐园的门口,爸爸接了一个电话。

当时的我忐忑极了,好像心里有只锣鼓敲着,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爸爸走了,妹妹站在原地嚎啕大哭,我不知所措,觉得阳光分外地刺眼。

妈妈看到我们这样,悄悄对我说:

“你是姐姐,应该给妹妹树立榜样。

”是呀,我应该照顾好妹妹。

这样一想,我所有的委屈好像都消失不见了。

4.教师总结:

这些同学之所以说的这么好,是因为将自己真实的、经历过的情感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板书:

真实经历)

(设计意图:

学生说的过程,就是逐渐明晰怎么写的过程。

这就大大降低了习作难度,激发了写作欲望。

三、回忆课文,总结方法。

1.过渡:

在我们前面学过的《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里,有什么方法是需要我们掌握、运用的呢?

出示课件4:

(1)教师出示方法一:

把想表达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出示课件5:

教师引导:

我们来看《匆匆》的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用了一连6问,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直接说出来,让我们再齐读,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6:

预设一:

我感到作者的感情更加强烈。

预设二:

非常独特,好像一个愁苦的朱自清先生活生生站在我们眼前了。

(2)教师出示方法二:

把想要表达的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和事物、景物中。

出示课件7:

教师引导:

这种方法是间接抒情,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的感情。

这一段就是通过做无聊的事情来体现自己的焦急。

出示课件8:

教师引导: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融情于景,通过环境的好坏、光线的明暗等体现自己的心情。

《那个星期天中》小男孩心情好时的环境是:

“那是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心情不好时的环境是: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出示课件9:

(3)教师出示方法三:

如果情感有变化,也要将情感的变化写清楚。

在事情发生,我们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还应当将情感的变化写清楚。

出示课件10:

组织思考:

比如在《那个星期天》中,小男孩的感情发生了多次变化:

开心、焦急、失落等等,现在我们自己写一个提纲,参照课件上的例子将自己的发生的情感写到提纲上。

出示课件11:

教师巡视,选择一位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

回顾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对于这次的习作具有指导意义。

四、理清思路,抒写真情。

教师建议:

选择你认为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回顾经过与心情,同时用上这个单元学到的习作方法完成习作。

五、板书设计:

让真情自然流露

真实经历

第二课时:

习作练写

【课时说明】

本节课为习作的第二个课时,是学生自主写作的时间,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优秀作品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不影响孩子的写作思路。

第三课时·习作评议

【教学目标】

1.能将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情感有变化,将变化写清楚。

2.能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过程】

一、评析习作,分享交流

1.教师引导:

请同桌之间交换并且阅读对方的习作,将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用铅笔勾画下来。

2.教师引导:

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作文,哪些地方是你值得学习的?

哪些地方需要再提高?

出示课件12:

 

养狗记

从小我就很喜欢狗,可是家里的弟弟太小了,妈妈从来不让养。

直到前不久的一天,妈妈决定给我们抱回一只小狗来。

抱狗前的一个晚上,我兴奋的很晚都没睡,我的心脏扑通通乱跳,第二天妈妈果真把狗抱回来了,它是一只可爱的拉布拉多,圆溜溜的头,毛茸茸的身体,奶奶的叫声,我的心都被融化了。

可是,小狗刚到家对家里不适应,不小心把我抓到了。

这可怎么办啊!

妈妈慌张了起来,新买的狗还没有打狂犬疫苗,你去打一个吧!

于是决定带我去打疫苗。

我害怕极了,妈妈骑着电动车向诊所方向走。

夏日的午后阳光正刺眼,照得我身上火辣辣的,之前觉得美好的蝉鸣今天竟然十分聒噪,一分钟都不能安静下来。

到了诊所,特批给我的手机都不想看了。

然后是打疫苗,护士姐姐先是清洗15分钟的伤口,那是多么漫长的15分钟啊!

我沮丧的看着墙上的表希望时间过得快一些,护士告诉我打针会很疼,所以一定要深呼吸。

我吸着气,疼得鼻子开始抽动,眼泪不自主地留下来。

终于打完了,当我知道还要忌一个月口时,我是多么后悔央求妈妈养狗啊,我决定把它送人了。

可当我回到家,小狗歪着头冲着我们汪汪叫着,我好像再也生不起气来了。

预设一:

我发现他加入了对于环境的描写,自己心情不好时连蝉的叫声都觉得聒噪。

预设二:

这位同学对打疫苗的过程描写的十分细致,但是感情好像不是特别强烈。

教师小结:

这篇作文基本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流畅,还有融情于景的描写。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同学们在互相阅读作文的过程中,既能检查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合理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欣赏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习例文,收获方法。

1.教师过渡:

接下来我们来阅读习作例文,看看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2.学习《别了,语文课》。

(1)组织交流:

这段是文中表现内心独白的一个段落,请你们再阅读,说一说,这样的安排在作者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13:

预设:

更加的强烈。

(2)教师引导:

既然会给我们的文章增添色彩,那我们是否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加入内心独白?

思考加在什么比较合适?

3.学习《阳光的两种用法》。

(1)教师引导:

《阳光的两种用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为什么选择了写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事情?

预设一:

因为作者觉得把“老阳儿”叠进被子,是一件新鲜的事。

预设二:

让我们感到作者的母亲非常有智慧。

(2)教师总结:

把“老阳儿”叠进被子是一件常见的事,又是让作者难以忘怀的事,因为这其中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那我们在习作时,又该选择什么样的事例呢?

预设一:

印象深刻的。

预设二:

亲身经历的。

(设计意图:

习作例文与精读课文的侧重点所有不同,学生学得的方法也不同。

三、明确标准,修改习作。

1.让真情自然流露,其实可以很简单。

同时,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对照习作评价进行修改。

(10分钟)

出示课件14:

2.组织学生修改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优秀习作:

第一次夜行

小学三年级时的暑假,我在老家度过。

那天在奶奶家吃完晚饭,爷爷身体有点不太舒服,于是妈妈让我自己先走回家。

我一次都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