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2081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

《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133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docx

高考历史艺体生文化课133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练习

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单元概览】

第31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考纲要求】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思想、影响。

2.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基础落实】

一 智者学派

1.背景

(1)政治:

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经济: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3)主观条件:

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概况

(1)探究主题:

人类和人类社会。

(2)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3.主张

(1)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主张人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4.评价

(1)积极

(2)局限:

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道德。

知识点二 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1.苏格拉底

(1)背景: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主张

(3)意义: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柏拉图

(1)主张

(2)意义: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亚里士多德

(1)主张: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意义: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考点深化】

1.古希腊人文精神兴起的背景

(1)经济:

希腊工商业得到发展,海外贸易频繁,奴隶制经济繁荣。

(2)政治: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3)思想:

公元前7~前5世纪中期,古希腊出现了一批自然哲学家。

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先哲们由物质世界转向关注人类自身,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2.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2)不同点:

目的

孔子的目的是恢复周礼,为奴隶制度服务;苏格拉底的目的是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主张

孔子的主张有“仁”“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苏格拉底的主张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影响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苏格拉底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古希腊人文思想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如希腊先哲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强调;中国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等等。

②都强调道德的作用。

如苏格拉底主张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以德治国。

(2)不同点

①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

古希腊人文思想特别强调“个体”的人;先秦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提倡人伦价值。

②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

古希腊人文思想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道德。

③对自然科学的态度:

古希腊人文思想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典例剖析】

典例1.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

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

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B.人文精神出现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智者能言善辩

【答案】A

【解析】根据“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说明人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人在民主政治中辩论的作用,智者学派重视辩论能力主要是民主政治的需要,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排除C;D项不是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排除。

[重点提示]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哲学。

自然哲学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智者学派将哲学引入社会领域,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典例2.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

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结果常是善辩的当事人获益,口拙的人吃亏,由此产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

B.法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

C.城邦经济政治获得高度繁荣

D.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辩论、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出现了专门教人辩论、言说的“智者”,智者学派的代表思想家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是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说明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智者”出现的背景,B不符合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智者”出现的背景,无法体现“争权夺利”,排除D。

典例3.(2019·天津南开模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

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B.宣扬理性主义

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D.强调个人自由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孔子主张“德治”,二者的共同点是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故A项正确。

[易混易错]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

典例4.(2019·安徽宣城模拟)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

A.物质生活B.科学精神

C.自由权利D.理性价值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可知,理智是人理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史论形成] 苏格拉底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拓展及目的

(1)内涵拓展:

(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

(2)目的:

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真题在线】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B.自然C.人D.政治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可知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将关注点集中到社会现实,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故选C项;对神的敬畏与崇拜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排除A项;公元前6世纪以泰勒斯为代表的思想家将关注点转移到自然,排除B项;启蒙运动时期哲学的主题转移到政治,排除D项。

2.(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

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

【答案】D

【解析】材料只是提及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梭伦反对奴隶制度,且梭伦反对的是债奴制而并非整个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讨论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权利平等,且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推行财产等级制,并不主张权利平等,故B项错误;梭伦提出贫富差别并非为了抨击它,其意在强调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故C项错误;根据“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可知梭伦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财富,说明他具有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可知,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并不淡薄,故A项错误;据材料“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可知,希腊诸神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说明其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故B项正确;理性占据主导地位应是在近代的启蒙运动之后,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进程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针对训练】

1.(2019·黑龙江哈九中模拟)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

这一思想(  )

A.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发展

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

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强调幸福与品德、使用品德及实践与品德紧密相关,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故A项正确。

2.黑格尔评论某一思想:

“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定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定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据此判断,黑格尔评论的是(  )

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看出古希腊时期,英雄们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体现了智者学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英雄们是法律和道德的制定者,不符合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柏拉图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故D项错误。

3.(2019·潍坊模拟)古希腊的先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则广泛采用同时代的数学成就进行哲学反思。

这反映了古代希腊(  )

A.数学研究和哲学思想相互推动

B.数学成果有助于人文精神发展

C.数学成果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

D.先哲们开始探讨世界本原问题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题干主要说数学成果推动人文精神发展,而不是数学研究和哲学思想相互推动,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数学成果的实用色彩,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数学成果推动人文精神发展,并没有涉及世界本原问题,故D项错误。

4.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

“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泰格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

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

A.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答案】A

【解析】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不受认同说明人文主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正确;普罗泰格拉不是雅典公民,故B项错误;材料能够说明神在雅典公民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统治阶级对神权的利用和态度,故D项错误。

5.(2019·长春市质量检测)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

“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

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材料表明(  )

A.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

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

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可知智者的出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

6.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

这说明他(  )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普罗泰格拉看来,道德是以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为培养目标的,故A项错误;普罗泰格拉作为智者学派的领军人物,自然是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故B项正确;根据哲学知识不难知道,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非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传统神学观念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7.柱式建筑是古希腊建筑的特色。

下面是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比较表,这反映出古希腊人(  )

建筑风格

象征意义

比例特征

整体特点

多立克式

男性

粗壮

刚劲、雄健、简洁

爱奥尼式

女性

修长

纤细、秀美、精巧

A.热衷追寻浪漫情调 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C.崇拜直接民主制度D.主张“天赋人权”和男女平等

【答案】B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古希腊人按照男性与女性的体型特征创造出多立克式和爱奥尼式建筑,说明古希腊人追求人体美,反映出其对人的崇拜,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天赋人权”和男女平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排除D项。

8.(2019·湖北名校联考)古希腊智者的教育活动以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为主要内容,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

智者的教育活动(  )

A.适应了政治体制需要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D.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与雅典民主政治相适应,注重演讲,阐述政治主张有关,故A项正确;智者的教育活动与缓和社会矛盾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不一定是对真理的追求,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D项错误。

9.“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毕阿斯把人的好行为归于上帝。

他还说过:

“挣钱的工作最使人快乐。

”他认为只有人们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这反映了他(  )

A.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B.以大量的财富支持城邦

C.以人为中心关注世界D.要求人民听从上帝的安排

【答案】C 

【解析】科学、自由和平等是启蒙思想,与材料中“古希腊七贤”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帮助别人”不是支持城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最使人快乐”“人们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表明以人为中心,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要求听从上帝的安排,故D项错误。

10.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

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

这表明(  )

A.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

B.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安排

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

D.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

【答案】D 

【解析】古希腊文学在其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各有成就,故A项错误;古希腊悲剧反映的是主人公与命运的斗争,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戏剧而非古希腊英雄主义的起源,故C项错误;由材料“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可知古希腊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是古典人文主义的体现,故D项正确。

11.古希腊爱奥尼柱式建筑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女人气质,又被称为女性柱,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庙(如图)。

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  )

A.彰显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

B.反映了希腊女性地位提高

C.表明了希腊建筑艺术高超

D.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世俗性

【答案】A 

【解析】“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女人气质”等字眼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所以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也就彰显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项;希腊妇女并不享有民主权利,所以希腊女性地位并不高,故B项错误;C项只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人文性而非世俗性,故D项错误。

12.有学者评价说:

“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

……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

”“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可知,这是智者学派的主张。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主张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都是相对的,要以人为尺度,这体现了古代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道德价值观念,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没有否定神的存在,故D项错误。

13.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理智本性贯通在道德本性之中,美德就有可教性,知识能力是人人皆有的天赋本性。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主张美德是生存之本B.强调知识是道德本源

C.认为理性是能力基础D.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主张,强调的是知识是道德的本源,B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材料重在突出知识的作用,C项错误;苏格拉底并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D项错误。

14.(2019·哈九中模拟)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

这一思想(  )

A.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发展

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

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项正确;“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并非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B项错误;材料强调幸福标准取决于“品德”,不是“个人主观感受”,排除C项;材料无

法体现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排除D项。

15.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由此可见(  )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C.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答案】B 

【解析】材料“人天生是自私的……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体现了二者都认为法治思想要具有理性色彩,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

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

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律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

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

韩非说:

“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

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

他认为“法律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衹和理智的体现”。

基于此,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

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

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军、赵海涛《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

【答案】

(1)相同:

都主张实行法治;都主张法的平等性和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不同:

立法与执法主体不同:

韩非之法由君主制定,体现君主利益和意志;亚氏之法由全体公民参与制定,体现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意志;本质不同:

韩非之法仍是人治(君主专制);亚氏之法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公平程度不同:

韩非之法君主拥有不受法律制裁的特权;亚氏之法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