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657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docx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

第11课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同步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顺利地在波罗的海与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的战线上对德军发动总攻击,先后收复波兰首都华沙,攻克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这直接得益于()

A.苏联对日本关东军的毁灭性打击B.美英盟军“霸王行动”的实施

C.美英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2.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日本的态度是企图以经济制裁来约束日本,不想过分刺激日本,美国持这种态度的原因是:

A.美国认为当时最大的威胁来自德国而不是日本

B.美国认为有华盛顿体系的制约,日本不敢擅自违背

C.美国正准备参加对德作战,无暇顾及日本

D.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没有触及美国的利益

3.下列有关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

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法》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4.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出现转折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C.反法西斯国家的全面反攻

D.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5.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推动该联盟形成的事件有

①开罗会议的召开

②《大西洋宪法》的发表

③丘吉尔、罗斯福声明援助苏联

④不列颠之战的胜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6.“记住珍珠港”是美国人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的口号。

作为二战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日本偷袭珍珠港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是希望改变中国战场的不利形势

C.摧毁了美军对日作战的能力

D.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7.“虎”式坦克是一种信能很高的装备,法西斯寄予其带来胜利,最后使其梦想破灭的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北高加索战役

8.以作战时间长达八个月、战况惨烈,每一座房子、每一个街道都成为德军的坟墓而著称的战役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阿拉曼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9.1941年3月,美国通过法案规定:

总统有权为他认为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生产和采购任何防务用品,并可以向这样的国家以销售、转让、交换、租借等方式处置国防用品。

这一法案说明美国

A.正式宣布对德国的作战

B.着手援助困境中的苏联

C.倡导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D.改变了传统的中立政策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丘吉尔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

“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日本突袭珍珠港

C.《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

D.德国进攻苏联

11.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这是因为

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②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

③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

④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出兵力参与其他战场作战

⑤这次战役的胜利减小了其他战场的压力

A.①②③⑤

B.①②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

12.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强调,不可忘记资本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人民的区别,我们对前者不应寄予过高的期望。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提出“日、英、美战争后,我对英美之政策,应当是建立与展开中共与英美政府的广泛的真诚的反日反德的统一战线”。

这一变化是因为

A.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B.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C.国民党投降情绪高涨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13.当战役进行到1941年11月,德军受困于严寒天气而进攻迟缓,而苏联红军早已习惯了寒带生活,带着足够的冬季作战装备逐步转入反攻。

该战役

A.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B.宣告了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

C.是德国发动战争后的首次失败

D.是苏德战场上的根本转折点

14.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

“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随后不久,美国

A.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B.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C.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通过了《租借法》

15.1940年5月丘吉尔发表演讲:

“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在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

”与这一演讲背景相符的是

A.英国本土遭到大规模空袭

B.德国西线进攻,绥靖政策破产

C.德国发动对波兰的闪电战

D.法国投降,北部被德国占领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途岛地处太平洋航线的中间,战略位置重要,受到日美双方的极度重视。

早在1942年3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就计划在日本海军占优势的情况下进攻中途岛,威胁夏威夷。

当时,日本舰队拥有8艘航空母舰、2艘水上飞机母舰、65艘驱逐舰、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21艘潜艇,连同后勤船只在内,总计200多艘;而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能集结的仅有3艘航空母舰(上载233架飞机)7艘重巡洋舰和1艘轻巡洋舰、17艘驱逐舰和19艘潜艇。

如果日本人集中使用兵力,中途岛的胜利将唾手可得。

1942年5月5日,日本大本营批准了山本的作战计划。

但美国通过1942年5月8日截获的日本海军电报密码,破译了日本进攻中途岛的密电,采取了必要的防御措施。

在这次战授中,日本损失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1艘、飞机300多架,死伤3200人,其中包括几百名优秀飞行员;而美国只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47架飞机,死伤307人。

中途岛海战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惨败。

自此,日美海空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战役的影响。

17.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第二战场开辟75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

美国参战后,苏美英三国政府多次商讨这个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首要战略问题,它们之间意见分歧,矛盾选起。

一是在苏联和英美之间,主要表現为在什么时间开辟;另一是在英美之间,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什么地点开辟,有时两者又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争论激烈,甚至因难于协调而有动摇反法西斯联盟的危险。

——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苏联最初“要求”开欧洲第二战场与美英最终同意的时间。

并简析苏联与美英在时间上存在分歧的原因。

材料二从日军偷珍珠港到巴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底登陆相媲美。

——(美)萨尔·纽兰德

(2)结合所学指出德军在诺曼底战役中失利的自身原因,并结合上述材料简述该战役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据材料“先后收复波兰首都华沙,攻克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二战后期苏军的全面反攻,直接得益于1944年欧洲反法西斯第二战场的开辟,即美英盟军“霸王行动”的实施,使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故B项符合题意;苏联对日本关东军的毁灭性打击是在德国投降后,故A项不符合题意;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是在1943年,当时苏军尚未解放全部国土、反攻东欧,故C项不符合题意;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是在1942年,与题意不符,故D项不符合题意。

2.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欧洲形势吃紧,法西斯德国处于战略进攻时期,欧洲反法西斯国家面临重大威胁,美国正加紧援助各国抗徳,因此美国认为当时最大的威胁来自德国而不是日本,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法西斯德国处于战略进攻时期,欧洲反法西斯国家面临重大威胁,因此美国在当时的注意力在欧洲战场,美国认为当时的主要威胁来自德国而不是日本,不是美国认为有华盛顿体系的制约,日本不敢擅自违背,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还没有正式参战,因此在这时期不存在美国正准备参加对德作战的情况,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美国不想过分刺激日本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认为这时期主要威胁来自德国而不是日本,与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是否触及美国的利益无关,故D选项错误。

3.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协定书,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故①项正确;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北大西洋纽芬兰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达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

故②项正确;早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就已经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故③项错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26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故④项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③错误,ABD选项排除。

4.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942年1月,苏、美、中、英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作战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A选项符合题意;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属于战争获胜的原因之一,B选项排除;反法西斯国家的全面反攻属于战争获胜的原因之一,C选项排除;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的做法加速二战的胜利,D选项排除。

5.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西洋宪法》的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②正确;丘吉尔、罗斯福声明援助苏联的做法有利于壮大反法西斯的国际力量,③正确,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开罗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①错误,AC选项排除;不列颠之战的胜利主要是振奋了英国人民抗战的士气,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无关,④错误,D选项排除。

6.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珍珠港事件把美国卷入二战,客观上加速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故选D。

珍珠港事件发生于1941年,而二战早在1939年就已经爆发,排除A;在日本未引爆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在中国战场上仍占据主动权,故B项不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排除;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但美军仍具有强大的战斗力,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7.C

【解析】

【详解】

在1943年7月开始的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国投入了当时的新式的作战兵器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但是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库尔斯克战役被认为是二战的最后一场转折性质的战役。

德国完全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故C正确,ABD不符合材料内容,错误。

8.D

【解析】

【详解】

由题干中“作战时间长达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