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587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docx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

目录

1、掌上走马灯

2、光盘气垫船

3、自动给水器

4、冲天小飞箭

5、纸杯旋转灯

6、高空倒立

7、潜望镜制作

8、隐形笔筒

9、自制水烟

10、超简单指南针

11、纸风车怎么做

12、喷气船

13、用塑料做潜水艇

14、旋转喷水瓶

15、小灯笼

 

课题1

掌上走马灯(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学生,向学生提出课堂要求;

2.分组排座,训练科学基本素养

3.制作掌上走马灯

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掌上走马灯

设计意图

引起科学探究兴趣

学生准备

科技活动手册、笔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1、认识掌上走马灯原理:

走马灯的原理大家都知道,靠蜡烛等火焰燃烧产生的上升热气流,来推动灯笼转动。

  所谓掌上走马灯,跟普通走马灯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没有明火,仅利用人的手掌的温度来推动一片叶轮转动。

人的体温大约为36摄氏度,当环境温度低于这个温度的时候,伸出手掌,手掌表面的空气被体温加热,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过来补充,形成热对流。

相对于蜡烛火焰来说,这种热对流是非常弱的,因此靠它推动的叶轮,要特别精心地制作。

2、制作过程:

首先找一张白纸,用圆规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大小不固定,因为是要放在手掌上的,视个人手掌大小而定。

然后沿着直径把圆8等分。

如下图。

2011-8-1011:

39:

31上传

下载附件(10.66KB)

  

   找一块铝箔,就是超市里卖的烧烤用的锡纸,铺在白纸的背面,然后沿着圆的一个直径对折。

2011-8-1011:

39:

31上传

下载附件(11.65KB)

  

   锡纸要尽量铺平,与白纸贴紧,这样铝箔就被夹在白纸里面了。

然后用剪刀沿着圆弧把圆剪下来,再沿着直径各剪一刀,但不要剪透。

这一切都是为了做一个铝箔的叶轮。

小心地将白纸打开,将铝箔取出(铝箔很容易被弄破),在对折线处两边各加一剪子,如此一只8个叶片的铝箔叶轮就做好了。

每片叶轮的角度应该一致,在20度到30度之间最好。

2011-8-1011:

39:

31上传

下载附件(13.37KB)

   下面开始做叶轮的支架。

如下图,将曲别针折成这样的形状,顶端用胶带粘一根缝衣针。

2011-8-1011:

39:

31上传

下载附件(13.02KB)

    

   在铝箔叶轮的圆心处,用圆珠笔笔尖或缝衣针针鼻压一个“小窝”,但不要穿透,小心地将叶轮放在针尖上,针尖顶着“小窝”,至此我们的“掌上走马灯”,或者叫“体温热对流叶轮”就全部完成了。

   注意最后一步是最难处理的,要小心调整叶轮的位置,使它端正地顶在针尖上,而且能非常顺滑地转动,这个装置能否成功,全在此一举。

2011-8-1011:

39:

31上传

下载附件(12.47KB)

   最后我们把它放在手掌心里,因为铝箔非常轻,针尖的转轴阻力非常小,因此它很容易受环境气流的影响,这个实验要在室内无风的条件下进行。

过了一小会儿,我们发现,在手掌上方的空气热对流的驱动下,叶轮开始旋转了!

教学反思

学生兴趣浓厚,对科技活动兴趣开展很有利。

但是3年级学生还是首次接触科学,基本的科学素养还没具备,所以第一堂课应重点放在科学素养的训练上,以至于后面开展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课题2

光盘气垫船(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反冲力的作用、会应用反冲力原理到生活中;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完整的气垫船,并会操作运行;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自发关注生活中的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一个完整的气垫船,并会操作运行

设计意图

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

学生准备

壁纸刀、万能胶、废旧光盘、气球、饮料瓶盖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1、气垫船科学原理:

大家知道,气垫船的速度比一般的船只要快得多。

气垫船的船底与海水之间存在一层气垫,使得航行的阻力大大减小,因此可以航行的很快。

我们可以使用气球和光盘来制作一个气垫船的模型。

2011-8-921:

54:

46上传

下载附件(14.4KB)

  

   2、制作过程:

光盘有两面,一面平整,另一面中间一块微凸。

我们把饮料瓶盖正中用壁纸刀扎一个2到3毫米的小孔,然后把它粘在微凸的那面上。

2011-8-921:

54:

46上传

下载附件(11.9KB)

    这是从反面来看,也就是平整的那面。

2011-8-921:

54:

46上传

下载附件(13.19KB)

   把气球吹圆,用手捏住不让它撒气,然后把气球嘴套在瓶盖上。

2011-8-921:

54:

46上传下载附件(10.62KB)

    把光盘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撒开手,气球里的空气从瓶盖中央的小孔喷出,在光盘和桌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气垫。

由于气垫的存在,使得我们这个气垫船模型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轻轻一推就能很顺畅地滑动。

    气球应该选大一些的,气球越大、越厚实,喷出的气体越有力,实验效果也就越明显。

也可以通过调节瓶盖中央小孔的大小,来控制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

这课学生学得很快乐,因为制作比较简单,学生基本都能完成,并且也很容易开始运行。

如果能举一反三就更好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想到的。

课题3

自动给水器(2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大气压自动控制出水量从而达到自动给水的目的。

2、学生经历完整的制作过程。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完整的制作过程,制作出自动给水器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准备

1000ml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一、制作过程

(1)在矿泉水瓶盖处钻2个直径0.5厘米的孔。

  

(2)把塑料管截成长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为供水水管,分别插入,其中一条长的插至瓶底,另一条至瓶口。

  (3)把可乐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钻一个直径0.5厘米的孔。

  (4)给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

  (5)用铁线把供水瓶和接水盆连接固定即成。

  二、使用方法

  1、拧开供水瓶盖倒满水后拧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适量的水。

  2、当接水盆里的水低于水位线时,供水瓶中的水便源源流出。

当接水盆的水高于水位线时,供水瓶又停止供水。

教学反思

这个作品粘合部分有点难度,固定也有难度,对三年级的学生难度大了。

学生基本能完成,只是作品不够稳固。

课题4

冲天小飞箭(2课时)

教学目标

1、空气流动会产生动力

2、经历制作冲天小飞箭的过程

3、在综合活动中,发展学生想象、创造、思维等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出冲天小飞箭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准备

黄色卡纸、白色泡沫板、吸管、双面胶、剪刀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这是一个冲天小飞箭的简易制作,当小飞箭腾空而起,您就能分享到科学实验小制作的无限乐趣和对科学奥秘的浓浓兴趣。

  1.从黄色卡纸上剪下一片扇形小纸片。

  2.在扇形纸片的一条边粘一条双面胶。

  3.将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并用双面胶将其粘牢。

  4.从黄色卡纸上剪下一片长条形小纸片。

  5.将长条形纸片卷成一个圆筒,并可以放入前面做的圆锥。

  6.用双面胶将圆锥和圆筒连接起来。

  7.从白色泡沫板上剪4个长条形小块

  8.用双面胶将泡沫条固定在圆筒尾部,4块泡沫均匀分布。

  9.从黄色卡纸上剪4片梯形小纸片。

  10.用双面胶将梯形小纸片固定在圆筒尾部,4片小纸片与4块泡沫条间隔分布。

  11.将一根吸管从圆筒尾部插入圆筒中,用嘴用力一吹,小飞箭就会腾空而起。

  实验原理:

火箭是利用内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从尾部喷出所产生的反冲力而前进的。

而我们的冲天小飞箭是靠向吸管内吹气时,气流对小飞箭施加一个向前的冲力,从而使小飞箭腾空而起。

教学反思

这个原理很简单小学生很容易理解,对小学生来说是很有意思的玩具。

课题5

纸杯旋转灯(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热空气会上升,并产生气流,提供动力

2、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作一个纸杯旋转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作一个纸杯旋转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制作热情

学生准备

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并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2、创造:

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

注意:

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3、

材料:

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一支、胶带一卷、绳一根、剪刀、火柴

1、在纸杯中间的对称处剪开两个扇叶

2、将蜡烛固定在杯底做灯座

2、将蜡烛固定在杯底做灯座

4、在杯子底上用牙签扎一个孔

5、将半根牙签系在绳子的一端

6、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7、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8、点上蜡烛

9、拉起绳子,纸杯灯旋转起来

教学反思

这个纸杯旋转灯很容易制作,但是要使得它具有科学意义,就并不那么简单了,要注意热气流和窗户的比例,否则转动不起来。

课题6

高空倒立,转!

转!

转!

(2课时)

教学目标

1、先让学生认识电磁现象,再利用电磁现象做一个小玩意

2、会成功制作一个会动的电磁玩具

3、丰富学生的科学认识,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4、先让学生认识电磁现象,再利用电磁现象做一个小玩意

设计意图

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结构

学生准备

火柴盒、电池、导线、回形针、大头针、纸片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制作方法:

  1.取火柴盒(或类似的纸盒)一只,用ø0.47mm的漆包线(或用ø0.5mm左右塑料电线),在盒的一端整齐地密绕成线圈。

每绕好一层,包一层薄纸,一共绕四层,绕完以后再包一层胶布固定线圈,以免松脱。

  2.按图一用直径约0.5mm细铁丝弯一个“活动铁芯”,用一枚大头针串入铁芯的小孔,然后按图二放入盒内,使铁芯垂直于盒中。

接下来在薄纸上画一个“杂技演员”,涂色,剪下后粘贴在铁芯横杆下端成倒立姿势。

  3.将线圈盒如图挂起。

取一节电池,把线圈一头用胶布贴牢在电池的负极,另一头导线用手拿着,和电池正极一会儿接触,一会儿离开。

使线圈一会儿通上电流,一会儿切断电流,这样线圈中时断时续地产生磁性,将盒中的铁芯不断被吸引而向左、右摆动,演员表演了惊险而有趣的动作。

  如果用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流增大了,磁性更强,演员摆动的幅度也随之加大。

教学反思

这个电磁现象学生看见了觉得很新奇,对电和磁产生浓烈的探索欲望,学生更加喜欢研究科学了。

但是作品不易有科学效果,主要是找不到漆包线,产生的磁力不够集中,不足以是回形针转动起来,科学材料准备的重要性

课题7

隐形笔筒(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磁铁的性质,并利用科学原理到生活实际

2、利用磁铁做一个可以隐形吸住笔的笔筒

3、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磁铁做一个可以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