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340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

《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币汇率变动.docx

人民币汇率变动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途径分析

对商业银行来说,汇率风险是其经营中面临的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人民币自从------汇率变动------,不仅使商业银行的本外币资产和负债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也对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

自2003年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金融机构的现汇贷款增长速度受到控制。

2005年1月15日起,央行把所有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3%,但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现汇贷款需求旺盛,因此,央行通过变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抑制信贷扩张的效应并不明显(参见图3-1)。

近几年,我们应特别关注外资银行现汇贷款的快速扩张。

2003年6月和2004年6月,外资银行现汇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3.97%和83.82%,增幅位居银行业首位,市场份额也从15.97%上升至22.86%。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借入外资金融机构的外汇贷款并结汇成人民币使用、降低融资成本,外汇贷款需求旺盛,但是,外资银行外汇贷款的急速扩张受到了外汇存款的制约,于是从境外母行借入大量短期债务,导致我国短期外债余额和流量大幅上升。

2004年末,我国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的45.6%,比上年末上升了5.81个百分点。

为了抑制短期外债快速增加的势头,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2004年6月三部委出台了《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43],对外资银行从境外拆借资金用于国内投放实行额度控制,并对现汇贷款可以结汇的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外资银行现汇贷款的增速才开始下降。

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会刺激企业和居民的外汇贷款需求,而外汇存款则会呈反向变动。

在商业银行外汇负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外汇贷款的需求,整个金融机构的外汇存贷比不断攀升,甚至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外汇存贷比不得超过85%的警戒线(参见表格3-1)。

而且,从贷款期限来看,中长期外汇贷款占全部现汇贷款的比重由2002年6月末的43.73%上升到2006年6月末的46.26%,短期贷款则由39.37%下降到28.85%(参见表格3-2)这样就形成了银行外汇资产向贷款集中,而贷款期限则又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导致金融机构外汇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增加。

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在外汇领域将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挑战。

图3-12004年1月-2005年9月全部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增长率

说明:

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表3-12002.6-2006.6全部金融机构外汇存贷比

时间

2002.6

2002.12

2003.6

2003.12

2004.6

2004.12

2005.6

2005.12

2006.6

存贷比

68.05%

68.23%

77.68%

87.54%

89.11%

88.64%

90.55%

93.17%

97.96%

说明:

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存贷比指外汇存贷比。

 

表3-22002.6-2006.6全部金融机构现汇贷款期限结构比

时间

2002.6

2002.12

2003.6

2003.12

2004.6

2004.12

2005.6

2005.12

2006.6

段占比

39.37%

37.88%

38.19%

40.81%

42.19%

41.10%

37.27%

34.08%

28.85%

中长占比

47.43%

45.46%

42.81%

42.05%

41.24%

44.53%

46.77%

50.34%

46.26%

其他占比

16.90%

16.66%

19%

17.14%

16.57%

14.37%

15.96%

15.58%

24.89%

说明:

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短指短期贷款,中长指中长期贷款,其他指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以外的其他贷款。

3.1.2对商业银行负债的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我国企业和居民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数量猛增,由于外汇的投资渠道有限(尽管自2001年起,我国境内居民可以以投资B股的形式持有外币证券),这些外汇资产主要以定期或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对银行来说则表现为负债。

截至2006年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外汇存款余额1605.98亿美元,其中:

企业外汇存款700.77亿美元,是10年前的2.6倍;居民外汇储蓄存款达到659.03亿美元,是10年前的4.9倍。

近几年,主要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外汇存款增速下降,特别是自2003年9月以来,储蓄存款负增长趋势明显。

(参见图3-2)

图3-22004年1月-2005年9月全部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增长率

说明:

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居民储蓄存款之所以比企业外汇存款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更高有以下两个原因:

(1)企业为了满足日常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即使预期人民币升值,也会保持足额的外汇存款以备随时支用;

(2)居民持有外汇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未来用于留学、旅游等支出,有明确的用途;二是在预期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持有外汇可以保值。

但随着居民出国留学、旅游用汇更加宽松,同时人民币从亚洲金融危机时的贬值预期转向强烈的升值预期,再加上法定的本外币存款利率倒挂使外汇存款收益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居民持有外汇的意愿下降,从而导致居民外汇储蓄存款绝对额连续5年下降,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9月居民外汇储蓄存款分别为893.59亿美元、855.14亿美元、802.37亿美元、743.81亿美元、659.03亿美元。

事实上,商业银行为抑制外汇储蓄存款下滑的趋势,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纷纷推出与利率或其他基础资产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市场销售火爆,对稳定居民外汇储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从中、外资银行先期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来看,其存在两大缺陷:

一是期限较长,多以3年期为主,且居民没有提前终止权:

二是产品设计主要与外币的利率和汇率、金价、油价等挂钩,缺少与人民币汇率挂钩产品。

即使外汇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达到3.5%,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那么其实际收益率会大打折扣,甚至亏损。

此次人民币升值2%,可能会使公众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加强。

因此,在今后几个月外汇储蓄存款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对商业银行来说,今后一段时期内,外汇理财产品将成为稳定储蓄存款的重要手段,中外资银行在外汇理财产品设计、开发、宣传和销售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综合来说,人民币汇率调整后,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

人民币升值之后,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外币资产按人民币口径计算总量减少,因而部分商业银行将逐步减持外币资产或控制外币资产的增长幅度,并加大对本币资产的持有比例,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

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调整效应:

人民币升值预期将促使人民币贷款趋于减少,外币贷款趋于增加;人民币存款趋于增加,而外币存款趋于减少,从而使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发生调整。

不过,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都限于国内,因而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只会是微弱的调整。

3.1.3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业务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会使银行自身的投资和交易面临汇率波动的损失,另一方面,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显著提高,会主动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那些拥有大量外汇资产的公司的保值和增值的理财需求会更加迫切,这些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3.1.4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后,会引起鼓励进口和抑制出口的作用。

国内出口下降,收汇减少;进口增加,对外付汇增加。

因此,汇率变动对国际结算的影响会因银行的客户和业务结构不同而不同。

除此之外,客户贸易融资的需求也会增强。

 

3.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分析

3.2.1样本指标选择依据

2005年7月21日进行了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本节将研究在商业银行不采取积极态度防范汇率风险、不积极地采取汇率风险管理措施的前提下,此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将带给商业银行多大的损失,产生怎样的影响。

鉴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很缺乏,且没有足够的年度数据,另外我国以前实行的是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因此本节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实证分析将不采用回归分析,而是采用列表分析,相关参考分析以比例指标为主。

至于选择哪些商业银行进行分析,以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为首先考虑因素。

华夏银行因为外币资产负债相关数据不是很清楚,因此没有选择。

考虑到我国是在2005年7月21日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因此着重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此前后的汇率风险,故而选取了中国银行(中行)、中国建设银行(建行)、交通银行(交行)、深圳发展银行(深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浦发)、中国民生银行(民生)、招商银行(招行)等在2005年7月21日前已上市的七家银行作为研究样本。

其中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五家上市银行有对外公布的200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因此对这五家上市银行的研究以其半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因为没有对外公布详细的2005年中报,将根据其2004年和2005年年度财务报告的财务数据估算2005年中期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关键是要选择好研究的指标。

(参见图3-3)汇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盈利能力、安全性和成长能力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盈利能力和安全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本文将以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安全性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

盈利能力方面具体分析商业银行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的变化,安全性方面具体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变化。

图3-3上市银行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图

3.2.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将本文用到的有关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财务数据从其2004年和2005年年报(银行财务报告来源于各上市银行网站)中摘录出来以及以此估算的两行2005年中期数据整理成以下表格:

(表3-3至表3-8)

 

表3-3中行2004、2005年资产情况表

单位:

万元

中行资产

人民币

美元

港币

其他外币

本外币合计

2004

219451800

104062300

64366400

39163800

427044300

2005

269982400

108676100

64983300

30638800

474280600

平均数

244717100

106369200

64674850

34901300

450662450

 

表3-4中行2004、2005年负债情况表单位:

万元

中行负债

人民币

美元

港币

其他外币

本外币合计

2004

235423700

76922300

64358500

27066000

403770500

2005

292198700

65701300

62235900

27882700

448018600

平均数

263811200

71311800

63297200

27474350

425894550

表3-5中行每股收益情况表

中行

股数

净利润

每股收益

2004

18639000

2093200

0.11

2005

18328000

2749200

0.15

平均数

18483500

2421200

0.13

说明:

股份数单位万股,净利润单位万元,每股收益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