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226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x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省东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1.下列关于细胞和生命活动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B.精子和卵细胞是亲代与子代间遗传物质的“桥梁”

C.一切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D.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关于大肠杆菌和噬菌体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大肠杆菌和噬菌体都没有细胞核B.大肠杆菌和噬菌体都没有细胞器

C.大肠杆菌和噬菌体都有细胞壁D.大肠杆菌和噬菌体都没有细胞膜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可以进行完整的生命活动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4.关于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②用苏丹IV染液鉴定脂肪

③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A.实验①和④都需要水浴加热B.只有实验②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

C.实验③所用的试剂经稀释后可用于实验①

D.实验①③④所用的试剂都需要现配现用

5.下列细胞器中能合成有机物的是

A.①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

6.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①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②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同③所含的DNA都相同

④DNA中碱基种类相同⑤蛋白质的种类都相同⑥氨基酸的种类都相同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④⑥D.①③⑤

7.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A.DNA和糖原B.胰岛素和核酸C.脱氧核糖和抗体D.血红蛋白和ATP

8.小明在科技节中尝试进行无土栽培法,在他配制的培养液中含有Mg2+、K+、Ca2+、Zn2+其浓度都是0.1mol·L-1,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剩余最多的是

A.Ca2+B.Mg2+C.Zn2+D.K+

9.疯牛病的病原体朊病毒有两种构象:

PrPc和PrPsc,其中PrPc无致病性,PrPsc有致病性,两者的空间结构不同,但氨基酸排列顺序完全相同。

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病毒的增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朊病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B.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奶中是否含有PrPsc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有肽键数目的变化

10.判断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D.冲洗载玻片时,要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

11.下列有关生物体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以自由水为主,细胞以结合水为主

B.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中部分由细胞自身水解反应产生

C.细胞中的无机盐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会导致叶片发黄

12.下列是生物体的有关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B.病毒核酸的形成

C.转录D.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13.下列植物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

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

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

蛋白质、核糖核酸D.细胞壁:

纤维素、果胶

14.下列功能与细胞膜的功能无关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与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D.细胞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15.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线粒体膜结构的分子模型,正确的是

1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合成ATP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膜上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17.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其中b具有双层膜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只有g和h中含有核酸

C.图中不只有c含有糖类

D.图中d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

1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B.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

C.核仁与各种RNA的合成有关,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D.不能在一个细胞中同时观察到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19.正在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中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液泡膜、细胞膜和细胞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和液泡膜构成了原生质层

B.水分子通过液泡膜、细胞膜和细胞壁的过程都属于渗透作用

C.此时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

D.细胞壁具有和原生质层相同的伸缩性

20.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置于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直到细胞体积稳定下来,这时对恢复原状的细胞来说,可以肯定的情况是

A.细胞液和外界溶液浓度相同B.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

C.水分子不再出入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1.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③的磷脂分子既有亲水性也有疏水性

B.细胞膜结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C.①位于细胞侧,且与细胞识别有关

D.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一定为主动运输

22.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D.蔗糖中的保卫细胞质壁分离后可以自动复原

23.对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②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膜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

24.对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而言,通过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O2B.K+C.胰岛素D.CO2

25.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A.S1=2S2B.S1>2S2C.S1<2S2D.S2

26.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

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③→④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④→⑤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若④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性激素

C.①→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

D.④→⑤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

2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一个最容易水解

B.所有细胞需要能量的过程都伴随ATP的水解,这体现了生物统一性

C.RNA中含有与ATP相同的腺苷

D.需要能量越多的细胞中ATP含量越高

28.下列有关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线粒体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酶的组成中可能含有糖类

29.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曲线表示正确的是

 

30.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则当温度增加为2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A.曲线1B.曲线2C.曲线3D.曲线4

31.下列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无线粒体,但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B.与呼吸有关的酶需要经过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和无氧时能进行呼吸作用,但产物不同

D.肝脏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来自于线粒体

32.有关下列反应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B.反应①过程中所需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中

C.肺泡的气体交换时,没有发生反应②

D.②过程与人体细胞吸能反应相联系

33.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了24mL,CO2增加了48mL,则在1小时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B.1/2倍C.2倍D.3倍

34.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35.如图所示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6.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

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

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

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

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减少

C.“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ATP水解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37.下图中分别表示胡萝卜素和叶绿素b吸收光谱的图像分别是

A.①和②B.②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②

38.下列作用中属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是

A.2、4、6B.2、3、6C.4、5、6D.2、6

39.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

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

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透光玻璃瓶甲

透光玻璃瓶乙

不透光玻璃瓶丙

4.9mg

5.6mg

3.8mg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膜

B.在一昼夜,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乙瓶中产生的氧气量约为0.7mg

40.在春末晴朗白天,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见下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C5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

B.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1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

C.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