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116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

《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总结.docx

高等教育学总结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199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定义)。

2.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分科教学)

4.七艺: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

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

美国形成了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概念。

6.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高等教育是多样的,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

☆8.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1)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高等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2)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1)斯特鲁米林的研究。

提出劳动简化率的概念,还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

(2)舒尔茨的研究。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3)丹尼森的研究。

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计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35%。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技术水平结构的形成

(2)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岗位类型和专业结构的形成(3)高等教育地区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的区域分布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3)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一)科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四次教育大革命”:

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4)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9.高等教育两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

西方:

个人本位观追溯于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理论(文雅教育、和谐教育)赫钦斯也主张教育自由;社会本位观则是柏拉图最早提出;中国:

老子是个人本位观,强调个人修养完善;孔子是社会本位观,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一)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

人才培养的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高等教育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

柏拉图公元前387年创立学园;在我国,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创建于齐国桓公年间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

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创建于11世纪初)、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的查理大学、美国哈佛学院;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新式大学:

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天津大学),1898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

(二)19世纪德国大学首先确立了发展科学的功能。

背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

柏林大学的创办的基本原则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三)19世纪末美国大学首先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功能。

背景=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

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部分赠地学院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几乎政治11.威斯康星思想:

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

(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3)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

12.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

(1)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

(2)专家服务

☆13.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

1.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2.通过科研发展科学3.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三大职能。

☆14.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1)教学服务:

包括委托培养、推广教育及举办技术人才培训等

(2)科技服务:

包括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3)信息服务:

包括利用高校信息库、图书资料为社会服务(4)设备开放服务:

包括利用高校精良的设备向社会开放。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15.教育方针:

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16.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核心内容)3实施的途径。

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

17.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时期教育方针内涵的演变:

①1950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成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

②√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③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④1998.8.2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⑤√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方针的内涵又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

★18.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教育目的指明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19.教育目的的性质:

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她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属于相对抽象的范畴。

)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但其主观性质绝不意味着教育目的是意志自由的产物,是随心所欲的结果,它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0.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目的(总的)与高等教育目的(该阶段的)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教育的目的: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21.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调节作用3评价作用4激励作用

22.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

①1961年,我国制定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十六条”。

②1978年在“高校十六条”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③1998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因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在高校总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定向进行的。

23.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

1德与才的关系(也被称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两者间不可偏废和相互替代,而是有机结合)2身与心的关系(及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的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2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如下: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

①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

2马克思主义又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

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3马克思还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5.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核心)、体育(基础)、美育。

⑴高校德育:

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高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坚持社会主义搞定教育方向,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⑵高校智育:

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

⑶高校体育:

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传授学生以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

⑷高校美育:

是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艺术活动,或者是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活动。

☆26.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1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德基本途径)2科学研究(是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3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